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認定的標準

2020-09-04 法海裡遊蕩的小魚

我國自1979年刑事訴訟法以來,法律一直明文規定嚴禁刑訊逼供,但是基於以下兩方面的考量,在法律層面並未對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作出具體的規定:

一是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在實踐中除了常見的毆打、捆綁、體罰等類暴力方式之外,還有凍、餓、曬、烤等虐待以及人格侮辱等其他變相刑訊逼供的情形,客觀上難以窮盡所有形式;二是就法律層面而言,法律規定也應儘量簡潔明了,不宜過於細緻,造成文本表達冗長。

不過,相關司法解釋等規範性文件作出了有益探索,大體分為兩種方式:

一種是以刑訴法解釋為代表的將判斷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的主要標準落在被告人在肉體上或者精神上遭受劇烈疼痛或者痛苦的主觀感受上;另一種是以防範刑事冤假錯案意見為代表的採取列舉式規定加兜底條款相結合的方式。

然而實踐中,肉體上或者精神上的劇烈疼痛或者痛苦難以量化,且會因被告人的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會給法官判斷所涉證據材料的取得是否構成刑訊逼供帶來困惑。另外認定辦案機關的違法行為是否屬於「等非法方法」,對法官來講同樣是不小的挑戰。

學界就如何界定「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從不同角度提出意見建議。其中,主流觀點認為防止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規範的制定方式應當參考《聯合國反酷刑公約》的相關規定,既應有對常見的非法方法的例舉,又應有屬性或者行為後果的表述以作進一步的解釋,並囊括一些非典型的刑訊逼供行為以及其他的非人道和有辱人格的嚴重違法行為。【龍宗智:「兩個證據規定的規範與執行若干問題研究」,載《中國法學》2010年第6期。】在具體的標準把握上,主流觀點認為應當注意兩點,一是取證行為的違法程度,二是非法手段與口供之間的因果關係。【戴長林、羅國良、劉靜坤:《中國非法證據排除制度》,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第83~86頁;龍宗智:「兩個證據規定的規範與執行若干問題研究」,載《中國法學》2010年第6期。】

在認定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標準的構建上,筆者同意主流觀點,不過為了使其更具確定性和可操作性,筆者認為,認定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的標準應由3個要件組成,一是取證行為的違法性,這是認定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的法律要件;二是被告人的承受程度,這是認定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的主觀要件;三是非法手段與口供之間應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是認定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的關聯性要件。展開來講:

第一,取證行為必須是被法律所禁止的,且需達到嚴重違法的程度。一般違法以及訊問不文明、取證不規範的行為,諸如實踐中比較常見的訊問用語不文明、訓斥、謾罵等均不屬於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的範圍。

第二,對於被告人的承受程度而言,取證行為只要達到普通民眾所不能忍受的程度即可。在具體的案件中雖然要關注被告人的個體差異,進行綜合考量,但是不可過於強調其個人因素,也就是說法官在認定時不可以因被告人的承受能力強就無限制壓縮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的範圍,也不可因被告人的承受能力弱就無限制擴大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的範圍。

第三,非法手段與口供之間要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是判斷取證行為是否是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是否應當排除最關鍵也最基本的標準。例如,辦案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時,先不由分說暴打一頓,然後再訊問,這時犯罪嫌疑人產生畏懼心理,為了避免再次被打,基於此而進行的有罪供述屬於刑訊逼供的範疇,應當排除;反之,如果辦案人員先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苦口婆心的教育,犯罪嫌疑人被說服後自願供述,後辦案人員又對其拳打腳踢以表達對之前苦口婆心教育的不滿,此種情況下的有罪供述與辦案人員的拳打腳踢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不應當作為非法證據予以排除。

總之,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法官進行判斷時要綜合認定,不可割裂開來,只有同時符合這3個要件時,才能認定取證行為是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

相關焦點

  • 19年前逼供案被公訴,重申「刑訊逼供不可有」底線
    「19年前刑訊逼供反貪局長之弟製造冤案 三民警將出庭受審」,日前,這樣一則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據紅星新聞報導,2001年2月27日深夜,阜陽太和縣發生一起團夥闖進公安醫院傷人事件,時任太和縣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李金奎的弟弟李金泉及多名人員被認定為案件「真兇」,李金奎則被指為該案的「保護傘」,李金泉、李金奎最終均獲刑1年半。因不服判決,李金泉不斷申訴,但均被駁回。
  • 有罪推定與刑訊逼供之思考
    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刑訊逼供。回頭來看看這起案件的認定過程。據負責該案的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承認,自2003年5月23日張輝到案後,一直被關押在該局辦公室,直到5月29日才被移送看守所。張輝回憶,非法關押期間,他被「抽耳光、蹲馬步、拳腳相加」,警方基本不給吃喝、不讓睡覺。為保證他不被餓死,偶爾給一口警察吃剩的飯菜。
  • 為何刑訊逼供又死灰復燃了……
    其在訊問座椅上刻下了刑訊逼供等字眼。在看守所羈押期間,劉某強按照辦案人員的要求,繼續做了一些認罪供述,這屬於重複性供述。這些認罪供述,都是此前刑訊逼供的影響下作的,違背真實性和自願性,根據《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採用刑訊逼供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之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該刑訊逼供行為影響而作出的與該供述相同的重複性供述,應當一併排除。」
  •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刑訊逼供?
    我國的法律一再禁止刑訊逼供,刑事訴訟法第52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刑訴法還規定了非法證據排除。但現實中的刑訊逼供還是屢禁不絕,反思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歷史因素自古以來,刑訊逼供就被當作官方獲取口供最有效的方法被運用在審訊之中,口供一直被稱為
  • 19年前逼供案被公訴,重申「刑訊逼供不可有」底線 | 新京報快評
    今年8月21日,阜陽市公安局三名民警因涉嫌刑訊逼供罪,被安徽池州市東至縣檢察院提起公訴。起訴書稱查明幾人實施了刑訊逼供行為。該案將於11月4日在東至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3名民警涉嫌刑訊逼供受審,這無疑是對被刑訊逼供者的交代。本質上,對刑訊逼供者追究法律責任,也是維護法治威嚴。現在看,這起案件發生在19年前,算是陳年舊案,包括刑訊逼供也是在當時辦案條件和司法環境下發生的。
  • 涉黑案被告人稱遭舔尿逼供,重慶官方介入調查,刑訊逼供為何屢禁不止?
    最高檢2006年7月26日公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最高法2012年11月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五條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或者採用其他使被告人在肉體上或者精神上遭受劇烈疼痛或者痛苦的方法,迫使被告人違背意願供述的,應當認定為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
  • 現實中的刑訊逼供 誰來舉證?如何負責?
    羅翔教授在此前評論張玉環案時指出,在一些類似案件中,即便認定刑訊逼供的存在,司法機關都會因為刑訊逼供已經過追訴時效而不再追訴。刑訊逼供案究竟如何認定?公開審理的案件有什麼共同特徵?「刑訊逼供罪」被如何定義?又結果如何?
  • 現實中的刑訊逼供,誰來舉證,如何負責?
    羅翔教授在此前評論張玉環案時指出,在一些類似案件中,即便認定刑訊逼供的存在,司法機關都會因為刑訊逼供已經過追訴時效而不再追訴。刑訊逼供案究竟如何認定?公開審理的案件有什麼共同特徵?「刑訊逼供罪」被如何定義?又結果如何?
  • 案例紀實:涉黑案被告人稱遭舔尿逼供官方介入調查,刑訊逼供為何屢禁不止?
    最高檢2006年7月26日公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最高法2012年11月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五條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或者採用其他使被告人在肉體上或者精神上遭受劇烈疼痛或者痛苦的方法,迫使被告人違背意願供述的,應當認定為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
  • 大案紀實:涉黑案被告人稱遭「舔尿」逼供官方介入調查,刑訊逼供為何屢禁不止?
    最高檢2006年7月26日公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最高法2012年11月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五條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或者採用其他使被告人在肉體上或者精神上遭受劇烈疼痛或者痛苦的方法,迫使被告人違背意願供述的,應當認定為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
  • 法學泰鬥陳光中:連續審訊超24小時應算刑訊逼供
    新刑訴法規定,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等不能作為證據。但如何界定刑訊逼供仍需進一步明確。   我認為疲勞審訊應該算作刑訊逼供,全世界沒有不算的,但連續審訊多長時間算疲勞審訊是個困難。我認為24小時以上就算,因為合法的審訊,規定的時間是最長24小時,那麼超過24小時就是非法的了。  被告人只需要有刑訊逼供的線索,是否刑訊逼供的證明責任在偵查機關和公訴機關。偵查機關需要證明到什麼程度?
  • 刑訊逼供罪的八種立案情形!如何追責?
    【導讀】:刑事案件在進行取證時,取證的方式要合法合理,否則可能觸犯刑訊逼供罪。那麼,刑訊逼供罪的立案標準是什麼?怎麼處罰?今天華律邀請彭功平律師為大家講解。一、刑訊逼供罪的立案標準是什麼7.縱容、授意、指使、強迫他人刑訊逼供,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8.其他刑訊逼供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 刑訊逼供讓受害者認罪,安徽三民警被判
    根據判決書,被告人楊華傑犯刑訊逼供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六個月。因犯前科(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6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20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八年,沒收個人財產20萬元。被告人武其虎犯刑訊逼供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被告人張正犯刑訊逼供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犯前罪(貪汙罪、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徇私枉法),數罪併罰10萬元。
  • 史上最全刑訊逼供圖文大全,你能挺過幾關?
    刑訊逼供是當代司法實踐中的惡疾。明明所有人都痛恨刑訊逼供,但刑訊逼供卻總是屢禁不止,由於刑訊逼供引發的冤案錯案簡直就是最高人民法院被信訪的重要來源。近年來,由於法治環境不斷改善,律師辯護權越發得到保障,非法證據排除程序逐漸應用,刑訊逼供的現象越來越少。但這些曾經的招式、技術和方法,卻不應該被忘記。
  • 刑訊逼供離我們有多近 法治就離我們有多遠
    刑訊逼供是當代司法實踐中的惡疾。明明所有人都痛恨刑訊逼供,但刑訊逼供卻總是屢禁不止,由於刑訊逼供引發的冤案錯案簡直就是最高人民法院被信訪的重要來源。近年來,由於法治環境不斷改善,律師辯護權越發得到保障,非法證據排除程序逐漸應用,刑訊逼供的現象越來越少。但這些曾經的招式、技術和方法,卻不應該被忘記。
  • 刑事訴訟法時隔15年大修 有望排除刑訊逼供證據
    其實這不是什麼高標準的要求,這是最起碼的要求。公約是對全世界適用的,都是最低限度的、起碼的要求,如果這都做不到,我們何談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該承擔的責任呢?「如實供述」有望去掉新京報:哪些公約的規則可能會納入刑訴法修改?
  • 陳中華:嚴懲刑訊逼供的警察、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
    幾天之後的11月3日和4日,張玉環作出兩份承認殺人的筆錄,但在來年1月南昌中院第一次開庭審理該案時,張玉環當庭翻供,表示自己被刑訊逼供,只能屈打成招。張玉環稱曾遭6天6夜刑訊逼供:放狼狗咬我。  縱觀這些年來 ,我國法治社會的刑訊逼供者的成本代價實在太低,以至於刑法對於刑訊逼供者的懲罰法條也形同虛設,冤案平反後,刑訊逼供者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寥寥無幾。
  • 刑訊逼供追責情況、產生原因及防範分析
    一、刑訊逼供追責情況分析從近年法院再審被宣告無罪的冤假錯案追責情況來分析,部分辦案人員給於黨紀政紀處分,部分辦案人員以涉嫌刑訊逼供罪被追責,部分辦案人員以涉嫌其他犯罪基本上是職務犯罪被追責,還有一些案件上級機關成立了審查組,但是一拖到底不見結果。
  • 刑訊逼供製造冤案的安徽三民警獲刑 受害人:這一天,我們等了 19 年
    11 月 20 日上午,安徽阜陽市公安局原民警楊華傑、武其虎和阜陽太和縣公安局原民警張正刑訊逼供案在池州市東至縣人民法院開庭宣判。 判決書顯示,被告人楊華傑犯刑訊逼供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與其前罪(受賄罪)判處的有期徒刑十六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 20 萬元。
  • 三訴訟法將修改 有望明確排除刑訊逼供所獲證據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敏遠表示,此次修法有望明確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即通過刑訊逼供等非法方式獲取的證據不能成為法院定罪的證據,此外,他建議此次修法要考慮與國際條約的銜接,比如中國已經籤署但尚未批准加入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