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事實和邏輯-虎嗅網

2020-12-25 虎嗅APP


昨天發了一篇文章《關於程式設計師的996,我們談談歷史和邏輯》。


其實我猜到會被很多人噴,本來寫文章的時候想多加點說明,後來想想算了,正好可以洗洗訂閱者,篩掉一些蠢貨。


我的舊文很多次提及邏輯,但是很遺憾,不懂邏輯的人,其實是教不會的。


那麼,今天我想說什麼呢?


第一,很多人分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


非常有意思,我又重新閱讀了自己文章好幾遍,再次確認,從頭到尾,其實我根本沒有表達我個人的觀點和立場。但很多人把事實和邏輯當作是我的立場和觀點。


什麼是事實,我簡單解釋一下。


你說,我討厭和憎恨996,我身邊很多人都討厭和憎恨996,沒錯,這是事實。


很多人還在排隊在應聘996的崗位,難道不是事實麼?


你說,有很多優秀的企業,不用996也可以做的很成功,沒錯,這是事實。


國內很多知名企業信奉996是競爭力所在,難道不是事實麼?


你說,我是不是選擇事實?請問我文章的標題是什麼,我在談996的歷史和邏輯。我不是在談誰誰誰的歷史和邏輯。


第二,關於邏輯,不是你或者我,一廂情願的事情。


什麼是邏輯,因和果的關係,什麼樣的因,會導致什麼樣的果,不是你決定的,也不是我決定的,這是邏輯。


當然,很多不信的。


經濟學專著裡最多出現的就是邏輯,人們為什麼會有認知誤區,很多時候是因為用直覺替代邏輯來思考。


比如說,稅負,無論是向誰徵收的,最後必然會加在剛性的一方。如果是需求剛性,則會導致價格上升。如果是供給剛性,則會導致利潤下降。這就是邏輯,不是企業家和政府可以決定的。所以十多年來幾次房產加稅的結果,我相信腦子正常的人,都已經看到了。


比如工會強勢,福利負擔高昂,中低端製造業就會大量外移,這是邏輯,也是早就被發達國家證明的。


對女性員工孕期的過度保護,會導致女性就業困難,這個事情其實已經發生了,而依然很多人頑固認為,這說明保護還不夠,這也是邏輯。


經濟學的本質是博弈,法律,政策和市場的關係也是博弈。原本這些應該是常識,試圖用法律和政策戰勝市場,委內瑞拉試過了,結果大家看到了。


當我列出邏輯的時候,蠢貨們會以為,我在為誰辯解。殘酷的事實就在這裡,你看到,或者看不到,它都在這裡。


事實的邏輯不是你,我能左右的,我告訴你而已,你不贊同,你自己睜眼看看這個世界好麼。


那你說我的觀點是什麼?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出的唯一觀點,是建議讀者讓自己變得更稀缺,從而在博弈中佔據優勢地位。僅此而已,當然,對這一條你可以不同意,觀點不同,沒問題。


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看法,很正常,各自保留,不強求。但問題是,分不清事實與觀點,看不懂事實的邏輯,拿邏輯當觀點噴,用觀點混淆事實,不是蠢貨是什麼。


我都沒表達觀點,上來一頓噴的,還說自己講邏輯,我哪句話說我支持996了,我哪句話說996是對的了,我都說了,」這很不正確,但這是事實,事實經常不正確。「理解不了中文麼?!


最後,理解不了的請儘快取關,兩下相安。


相關焦點

  • 事實認定的理論與邏輯
    ,把握其背後的理論邏輯,不論對於法官還是當事人,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對於庭審工作的開展,事實認定背後的理論邏輯最具指導意義,因為它決定了整個法庭調查的結構和內容,進而為法律的適用和最後的裁判打下基礎,當事人也能因此更明白法官裁判的方法和理由,恰當地維護其自身的權益。那麼,事實認定工作背後的理論與邏輯是什麼呢?
  • 講邏輯,先區分「事實陳述」與「觀點」
    理性的人總說要邏輯?那究竟什麼是邏輯?有人說就是類似於公式推導,由什麼推出什麼,理科生通常就比較有邏輯。事實是這樣嗎?推導,只是一種思維模式,並不是社會常用的方式。更一般的「邏輯」是指可以支撐論點的龐大的邏輯鏈條,比如福爾摩斯推理。推理推到最後的基石是什麼?是客觀事實。福爾摩斯不能憑空想像,最終靠的是觀察到的事實,必須是現場仔細的觀察,尋找蛛絲馬跡。
  • 事實和邏輯是重點和核心
    事實和邏輯是重點和核心。這個大家都承認的東西到了實際生活中就不一定都承認了,例如白酒股被稱為抱團股,這是不是事實?觀察各大消費指數基金,前十大基本上都有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再去看公募基金也差不多如此。基金抱團白酒是事實,但下一個問題來了,抱團就一定會崩盤?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邏輯答案,但是有歷史規律表明大部分抱團的結果是崩盤了,也有不崩盤的。
  • 真實經濟學的價值、事實與邏輯
    高級版的經濟學與初級版的經濟學相比,其邏輯基本一致,數學表達更多一些,邏輯上的表述更精緻,但靠文字和圖表更能表達的價值和事實部分,卻被大大簡化了。 但我們看到還有一種經濟學,它是一種真實的經濟學,它基本上都是用淺顯的文字表達的經濟學。
  • 經濟學中的演繹邏輯和歸納邏輯
    演繹邏輯和歸納邏輯是科學研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邏輯思維方法。作為社會科學中最為成熟的學科,經濟學對這兩種邏輯思維方式的應用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說,了解這兩種邏輯思維的方法,是學好經濟學的必備知識。那麼,演繹邏輯和歸納邏輯是什麼?它們在經濟學中是如何體現的呢?
  • 美國事實核查新聞的實踐邏輯與爭議
    美國事實核查新聞的實踐邏輯與爭議  張超 鍾新  【摘  要】事實核查新聞為公眾提供了通往真相的可能性,在美國興起有特定的原因:極化政治生態中的真相渴求、大選報導的創新需要和新聞業「看門狗事實核查新聞在美國發展較快,但不普及,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生產流程和新聞倫理。儘管如此,事實核查新聞面臨公信力和社會效果的爭議。事實核查新聞在美國的實踐表明,在新聞業不被信任、政治極化、缺少共識的社會環境中,事實核查新聞的實踐邏輯遭遇挑戰、合法性受到質疑、社會效果較為有限。
  • 複合命題、可能事態和事實
    複合命題是原子命題的真值函式,或者說,一個複合命題必須把一定的真值分配給某些原子命題,這個複合命題才真正有意義。所以,一幅圖象即使摹畫的是不存在的事態,它也展示了某些原子事實的存在和不存在〔2.11〕。複合命題若與其所含的原子命題的所有真值可能性相矛盾,它就是一個矛盾命題;若它與原子命題的所有真值可能性相一致,它就是恆真的邏輯命題。邏輯命題都是分析命題或重言式。
  • 關於邏輯和邏輯現代化的幾個問題
    邏輯是研究推理的,這就給人一種錯覺,似乎邏輯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對其他基礎學科的推理起有指導或先導的作用。前面的分析使我們不會相信這種錯覺。事實是,對數學和其他基礎學科的學習和研究,並不以具備邏輯學知識為前提條件,而且,前已指出,邏輯是對一般推理的研究,實效性甚差,對其他科學和基礎科學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 在邏輯和哲學之間
    那麼,在邏輯和哲學之間,你究竟做了那些具體工作呢?答:我的工作主要在三個方面:邏輯哲學、哲學邏輯和分析哲學。問:請你談談在邏輯哲學方面的工作。答:大約從1983年起,我開始注意邏輯哲學,閱讀了一些相關的英文文獻,並引發了我自己的一些思考。199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專著《邏輯哲學引論》,這前後還發表了一批論文。
  • 從一起案例看邏輯推理在案件事實認定中的運用及所引發的啟示
    但是,司法實踐中仍然存在法官需要依靠推理的方法確認案件事實的情況,儘管其普遍性和數量都遠遠低於解釋法律時的推理。本文以司法實踐中遇到的一個典型案例,詳細分析法官如何運用邏輯推理認定案件。  關鍵字: 典型案件 事實認定 邏輯推理  在司法的過程中,法律推理發生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 談談危機、惰性和投資-虎嗅網
    裙帶主義、政策腐敗、寡頭僵化和離岸生產風險等因素已經嚴重破壞了以往對客戶更友好甚至從長期看更有利於投資的創新環境。面對這次疫情和一系列負面衝擊,所有西方國家都無法倖免於難,這已經說明了很多與政體無關的問題。所以,眼下正是對新產品、新產業、新工廠和新科學提供義無反顧的政治及經濟支持的時機。
  • 觀點和事實,真的存在區別麼?
    事實可以被證明,也可以被證偽,不管是證明過程,還是證偽過程是可記錄,可觀察的,他人根據這個記錄是可以重複再驗證的,它代表著客觀和理性。當然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實,不可能全部由你去直接觀察並驗證,大部分事實都是通過他人觀察和記錄產生的,這也是直接事實和間接事實的區別。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真實經濟學的價值、事實與邏輯
    高級版的經濟學與初級版的經濟學相比,其邏輯基本一致,數學表達更多一些,邏輯上的表述更精緻,但靠文字和圖表更能表達的價值和事實部分,卻被大大簡化了。但我們看到還有一種經濟學,它是一種真實的經濟學,它基本上都是用淺顯的文字表達的經濟學。它好像是專門為普羅大眾準備的,而不是為熟知數學的高級經濟學學生和經濟學家準備的。
  • 邏輯回歸,很有邏輯
    最後,簡單談談邏輯回歸、Softmax 回歸和卷積神經網絡的關係。>x) 就是輸出,而邏輯回歸中的 sigmoid 函數就是一種常見的激活函數(其他常見的激活函數包括 tanh 函數和 max 函數等)。
  • 觀點、情緒和事實
    這其中的一條核心原因是,我們沒有辦法區分出浩浩蕩蕩的社會輿論中,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而哪些是情緒。這就是今天社交媒體正在遭遇的複雜困境。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永遠無法得知絕對的事實與全部的真相。任何事件,哪怕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也會經過自身的價值觀影響以及主管加工而產生「扭曲」。不存在善惡,這是人性。讓人不安的是,每當「大事件」來臨,在社會輿論的裹挾中,我們心裡就像住著一頭怪獸,它專門以這個世界的黑暗面為食,哪怕是未經證實的。我們每一次與「非事實」的互動,每一次「非理性」的表達,都是在餵養它。
  • 論述題的方向、體例、邏輯
    這類論述題直接給出了法律適用後的結果,考生需要循果找因,運用還原思維,找出與結果相匹配的法律關係、法律事實與法律,將邏輯三段論的推理過程展示出來。  評析類:此類題目中僅僅列舉出了若干法律現象而未給出任何結論,但要求考生結合法律談出自己的觀點。如2003年第四卷第八題的問題:「請談談你對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舉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認識。」
  • 在教師節,談談批判思維
    有時候,似乎不談點「批判思維」,就顯得人沒什麼思想,沒什麼境界。但是,我又發現很多人談的「批判思維」,似乎根本不是那麼回事——起碼,我能確定我懂得什麼是「批判思維」的。所以,今天我想談談我對批判思維的理解。為什麼要趕在教師節這天談批判思維呢?
  • 談談未來教育的邏輯起點
    但當前的議論總是以技術的發展為邏輯起點,認為信息化、數位化正在改變著教育,但同時又不滿意教育變革那麼緩慢。有人認為,幾個世紀以來,什麼都變了,只有教堂和學校沒有變。確實,自上個世紀中葉電子計算機發明以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陸續被應用到軍事、金融、醫學等領域,使這些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學校的變化甚微。
  • 職業素養——事實和觀點
    一句充分闡述了「事實」和 「觀點」的話,卻來自於一個「觀點」而不是「事實」。事實,意思就是事情的真實情形,是客觀的存在觀點,意思是從一定的立場或角度,對對事物或問題所持的看法,是主觀上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 《天道》|論強者的邏輯與強盜的邏輯(深度哲文)
    強者的邏輯與強盜的邏輯,一字之差,意義卻完全不一樣。不論是強者還是強盜都有其謀生的邏輯,生存的天道。強者的邏輯,就是公平公開地競爭,鬥智鬥勇,用陽謀獲取勝利,本質是直接獲取。今天,我們的社會一味地宣揚成功文化,這恐怕就是一種無道的強者邏輯,而我們看到的不是為善為德得強者,而是越來越多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強者佔有充足的社會資源,個人優勢,因此,他們是直接獲取,而非破格獲取。強盜邏輯是從弱者中生成的。強盜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強者邏輯下產生於弱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