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了一篇文章《關於程式設計師的996,我們談談歷史和邏輯》。
其實我猜到會被很多人噴,本來寫文章的時候想多加點說明,後來想想算了,正好可以洗洗訂閱者,篩掉一些蠢貨。
我的舊文很多次提及邏輯,但是很遺憾,不懂邏輯的人,其實是教不會的。
那麼,今天我想說什麼呢?
第一,很多人分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
非常有意思,我又重新閱讀了自己文章好幾遍,再次確認,從頭到尾,其實我根本沒有表達我個人的觀點和立場。但很多人把事實和邏輯當作是我的立場和觀點。
什麼是事實,我簡單解釋一下。
你說,我討厭和憎恨996,我身邊很多人都討厭和憎恨996,沒錯,這是事實。
很多人還在排隊在應聘996的崗位,難道不是事實麼?
你說,有很多優秀的企業,不用996也可以做的很成功,沒錯,這是事實。
國內很多知名企業信奉996是競爭力所在,難道不是事實麼?
你說,我是不是選擇事實?請問我文章的標題是什麼,我在談996的歷史和邏輯。我不是在談誰誰誰的歷史和邏輯。
第二,關於邏輯,不是你或者我,一廂情願的事情。
什麼是邏輯,因和果的關係,什麼樣的因,會導致什麼樣的果,不是你決定的,也不是我決定的,這是邏輯。
當然,很多不信的。
經濟學專著裡最多出現的就是邏輯,人們為什麼會有認知誤區,很多時候是因為用直覺替代邏輯來思考。
比如說,稅負,無論是向誰徵收的,最後必然會加在剛性的一方。如果是需求剛性,則會導致價格上升。如果是供給剛性,則會導致利潤下降。這就是邏輯,不是企業家和政府可以決定的。所以十多年來幾次房產加稅的結果,我相信腦子正常的人,都已經看到了。
比如工會強勢,福利負擔高昂,中低端製造業就會大量外移,這是邏輯,也是早就被發達國家證明的。
對女性員工孕期的過度保護,會導致女性就業困難,這個事情其實已經發生了,而依然很多人頑固認為,這說明保護還不夠,這也是邏輯。
經濟學的本質是博弈,法律,政策和市場的關係也是博弈。原本這些應該是常識,試圖用法律和政策戰勝市場,委內瑞拉試過了,結果大家看到了。
當我列出邏輯的時候,蠢貨們會以為,我在為誰辯解。殘酷的事實就在這裡,你看到,或者看不到,它都在這裡。
事實的邏輯不是你,我能左右的,我告訴你而已,你不贊同,你自己睜眼看看這個世界好麼。
那你說我的觀點是什麼?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出的唯一觀點,是建議讀者讓自己變得更稀缺,從而在博弈中佔據優勢地位。僅此而已,當然,對這一條你可以不同意,觀點不同,沒問題。
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看法,很正常,各自保留,不強求。但問題是,分不清事實與觀點,看不懂事實的邏輯,拿邏輯當觀點噴,用觀點混淆事實,不是蠢貨是什麼。
我都沒表達觀點,上來一頓噴的,還說自己講邏輯,我哪句話說我支持996了,我哪句話說996是對的了,我都說了,」這很不正確,但這是事實,事實經常不正確。「理解不了中文麼?!
最後,理解不了的請儘快取關,兩下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