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與天齊,能彌人倫!通古今!
《周易》原本不叫《周易》叫《易》他成書何時,至今無人知曉,根據一句傳言,大約可以推到新石器石器!
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意思是說《易》經歷了上古時代聖人伏羲,中古時代聖人周文王,近古時代孔子,用時幾千年!
有人說周文王就是《周易》的作者!這句話不錯,文王羑裡演周易!《周易》與《易》又不同,《易》是《周易》的前身!
《連山易》起源於夏朝,是根據「山之出雲,連綿不絕」而取名,《歸藏易》起源於商朝,意思是萬物皆歸藏於其中!,《周易》就是文王推演的易經,可惜《連山易》《歸藏易》都已經失傳,但是《周易》兼得兩書精華流傳至今,也就是說,在周文王之前《易》就已經存在了!那麼《易》又出自於誰的手呢?有人說出自於人王伏羲!伏羲參悟陰陽創立八卦符號,期初的八卦用來記事,預測天氣,後來商紂王囚禁周文王,周文王羑裡對伏羲的八卦進行了整理,排序,寫卦爻!這時候《周易》已經出現了!他就是周文王根據伏羲的八卦,洛書河圖寫的!後來春秋時期,孔子自認為學問已經大成,於是想修改一下《周易》可是孔子冥思苦想,對著《周易》發呆,始終無法修改《周易》中的任何一個字,後來孔子終於放棄了修改《周易》的打算,後來為《周易》加了註解被稱為十翼,十翼在我看來,無非是多此一舉,因為文王的《周易》已經登峰造極,十翼只不過是孔子對於周易的理解!這種理解不但不能幫助後人正確的參悟《周易》,反而令後人誤入歧途,走向孔子的思想道路,局限《周易》的時空性!《易》到底出自於哪裡,我們只能強行加載在伏羲的身上,但是伏羲也是根據《河圖》推演的八卦,那麼《河圖》又是怎麼來的?
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
誰讓龍馬背負《河圖》而來?難道真的是神靈?又或者是上一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