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個「零生育率」國家誕生了,為什麼年輕人不結婚也不願生娃?

2020-12-24 騰訊網

我們現在對於青年的定義是年齡在18到45歲的人,他們是國家的希望。但是青年也是由牙牙學語的小嬰兒長成的,所以可以這樣說:嬰幼兒是國家的延續,青年是國家的棟梁。在古代就有生孩子來延續香火的說法,不管哪戶人家生了孩子都要大肆慶祝,講究多子多孫多福壽,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小嬰兒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是一個家庭的重要紐帶,是一個家庭的中心,更是一個國家的延續。

生育乃是重中之重

生育這個問題,自古以來都是每個家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在古時候男尊女卑的時代,一個男子可以娶多個媳婦,哪個妻妾先生了孩子先生了男孩,那這位妻妾便母憑子貴,更是為了延續自己家族的後代。在令人恐懼的後宮更是如此,一國之主的皇上擁有後宮佳麗三千,人們常說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在有三千佳麗的後宮,勾心鬥角,爭得你死我活的事情大有人在,而皇上日理萬機更是沒有閒工夫管理這些讓人心煩的事情。所以就需要一位皇后來代理。

但是皇后怎麼選出,一般情況是皇親國戚,或者皇上自己喜歡的,但更多的是哪位嬪妃率先生出了皇子,就可以母憑子貴登上萬眾矚目的皇后之位。各個嬪妃也是爭相侍寢,為了生出皇子來提高自己在後宮的位置與權力,也為了延續皇族的血脈,以求香火不斷。電視劇中對其描述也十分詳細,比如熱播的甄嬛傳,如懿傳等宮廷劇,這些電視劇雖對歷史事件略有改動,但對於生育事件演繹的繪聲繪色。可見生育這件事在古代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改革開放的現在,沒有了一夫多妻制度,也沒有了男尊女卑的制度,但也有了「計劃生育」。在男女平等的21世紀,生育也是一件大事,雖不能多生,但也保證了一家有一個孩子。每個孩子到來往小了說會讓一個家庭充滿希望,充滿歡樂,讓家裡更熱鬧,充滿生氣。往大了說這將會是一個國家的希望,他會是祖國的花朵,長大後可能會在各個領域盡顯本領,或許會保家衛國,或許會教書育人,亦或許會救死扶傷。總之,生育孩子無論對小家庭或者大祖國都是非常重要的。

韓國特殊的國情

放眼整個世界,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生育計劃的政策,畢竟國家發展需要新生命的誕生,但是例外的國家也是有個別,而這個例外便是我們中國的鄰國——韓國。韓國成為了第一個「零生育」的國家,出現這個現象不禁讓我們陷入深思,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大家爭相生孩子、養孩子,在發展迅速,經濟條件優越的21世紀,沒有了以前艱苦條件的問題,大家反而不願生育,這一現狀是時代所趨還是人心所向呢?

韓國雖然國有面積較小,但是發展水平卻不小。韓國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其中具有經濟價值就有50多種,自然資源較為匱乏,原料主要依賴進口。但是韓國的重工業比較發達,例如鋼鐵以及機械工業,被海洋包圍的韓國造船能力及其發達,位居世界第二。最近幾年電子工業的發展也是非常的迅速,是韓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韓國經濟發展飛躍的速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漫長的30年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從經濟崩潰的邊緣慢慢得到經濟緩慢的復甦,再到現在的經濟穩定提升。

現在的韓國,物價穩定,經濟持續提升,科技發展迅速,人均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韓國人民開始厭倦生育這個事情。大多韓國國民開始選擇不結婚,或是選擇做丁克一族,覺得結婚成為一件麻煩的事情,本是一個家庭的故事,結了婚卻變成了兩個家庭甚至分出了三個家庭的事情。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自己家的生活瑣事都沒有處理好,結了婚更是煩事不斷,雖會有歡樂,但財產問題,家務問題,觀念問題也會隨之到來。所以有些人決定不結婚,也不願生娃,自己賺錢自己花。

而有些結了婚的人選擇了作為丁克一族,不用經歷十月懷胎的辛苦,也不用經歷生產的痛苦。一個孩子不是說生就生的,從一開始懷孕產生的一系列的生理反應,熬過十個月又迎來了臨盆時的陣痛以及去鬼門關走的一遭,雖現在醫學發展迅速,但為生孩子失去生命的也是大有人在,或許是幸運的一個,順利生產,但孩子以後的撫養費,教育費,甚至未來為他買房買車操心結婚等一切的費用算下來,辛辛苦苦一輩子積攢的錢財都不足以養育這一個孩子。

所以韓國會出現「零生育」的這一現狀就不足為奇了,所有的煩心瑣事可以用不結婚來避免,這何樂而不為呢,一個人或許會孤獨,但可以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而那些丁克一族想法便是自己辛苦賺的錢一定要自己享受這勞動成果,不想錢被一名叫孩子的人搶去。

握好這把「雙刃劍」

硬幣都有兩面,一個事物的存在必然具有兩面性,韓國的「零生育」也不例外。它是一把雙刃劍,積極的一面是它給人帶來了便利,讓人們的幸福感暴增,提高整體國民幸福度,還減少了資源的使用,使人們壓力減小,可是另一方面,對於整個國家,存在著嚴重的弊端,並且是潛在的。

目前來看仿佛全是積極因子,因為大家都正值青年或是壯年,可以在各自的領域大顯身手,一展雄心壯志,就算不巧遇上戰爭,也可以踴躍站出來保家衛國,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可是這只是眼前的。但是有沒有想過未來的韓國該何去何從,沒有了新的力量注入,等到最後一批青年老去,到了退休的年紀,舉國上下年齡最小的是65歲,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到那個時候,誰來搞科研,誰來研究醫學上的疑難雜症,大概也不需要老師了,因為也沒有年輕人可以來教育了,到那個時候的韓國,老齡化問題將極其嚴重。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的力量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力量,從生產到養育一個孩子確實是有一些的困難,但不能不生育,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新生命的到來這邊是新的希望。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首個「零生育率」國家誕生!為什麼年輕人不結婚也不願生娃?
    中國有句話「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人的身上。而每一位青年都是從牙牙學語的嬰兒長大成人的,一個新生兒的誕生是一個家庭的延續,也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所以,可以看出新生兒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他就是家庭的核心,就是國家的未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上首個「零生育率」的國家誕生了。
  • 世界上首個「零生育率」國家誕生,為何經濟越發達,越不願娶妻生子
    子孫興旺無論古今中外都是福壽綿長的象徵,嬰幼兒作為家庭的紐帶,民族的的基石,在國家社會裡,佔有重要的地位。可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丁克」一族,選擇了不再結婚生子了呢?甚至還有國家是「零生育率」,這是為何?
  • 世界首個0生育率國家,人人都不願生娃,女性開始「復仇」了?
    一個孩子的誕生,不僅代表著國家的延續,也代表著一個家庭的傳承。作為自然的高級動物,人類在被創造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承擔了繁衍生息的作用,也就意味著生孩子是人類必須要走的一個過程,這樣才會將基因留在地球上,不至於滅絕。在中國,多子多福是一個很好的寓意,從古代就已經流傳開了。
  •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推薦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物質方面也有了極大地改善。按理來說,大家生活越來越好,在生育方面應該是「能生則多生」,但是沒想到現實卻恰恰相反。
  • 韓國成世界首個「零生育率」國家:年輕人為何不願結婚?
    「非婚主義」的誕生,揭露了整個韓國社會 近幾年,韓國男女青年中流行著這樣一個抗議運動,他們抵制的是一個詞——未婚。因為在做人口調查時,人們常常會被問到婚姻狀況,「請問你是已婚還是未婚?」這引發了韓國年輕人的強烈不滿。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願生孩子了?5大原因,每一條都很現實
    現在年輕人都面臨著教育壓力大、房價高,而且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變化,男青年沉迷遊戲,女青年更加獨立了,對家庭的依賴和小孩的渴求越來越少了,很多人都不願意生孩子,導致現在的生育率越來越低。還有網友表示:生了娃,沒人幫忙認真負責的教育,是個麻煩事,真的不如不生;結了婚,老公跟沒有差不多,也是個麻煩事,毀了青春,也毀了人生…特別理解那些不結婚的女性和不願生孩子的女性…..
  • 中國人口生育率破警戒線,送房子、開放三胎能讓年輕人為國生娃嗎
    當前我國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經演變成為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和年輕人不願意生娃之間的矛盾。現在很多年輕人陷入低欲望狀況,不想談戀愛,也不願意結婚,更別說生小孩了。
  • 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你生不生?
    新政還推出了「3+3育兒假」制度,即父母雙方都為未滿12個月的子女申請3個月的育兒假,每人每月最高可獲300萬韓元的育兒津貼,以此鼓勵「夫妻雙方共同育兒」。韓國《先驅經濟報》稱,低生育率導致的人口減少,導致一個國家或民族「不知不覺間萎縮」,是一個嚴重問題。低生育率與老齡化等問題一道,將對經濟、教育、國防等造成巨大衝擊。
  • 「放開三胎能提高生育率嗎」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願意生?
    有網友認為,放開三胎並不能提高生育率,生育率低的現實原因很多;也有網友認為,將小幅度提高,但放開三胎對刺激生育的紅利有限。小編認為,放開N胎都沒用,因為年輕人頭胎都不願生,婚都不願結。為什麼?縱觀這個社會,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真的不少,不管是來自經濟、精力還是時間上的成本。
  • 我國總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年輕人為什麼不願生二胎了?數據告訴你
    這件事,如今的家長們好像對這事並不著急,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家長們,雖然家裡的老人一催再催,國家也是出臺的相應的政策鼓勵生二孩,但總的來說情況如何?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2000年至2010年間,我國的一孩生育佔比都是保持在60%以上的。由此可見,在近十年間,我國的新出生人口中,一孩佔比至少下降了17個點。
  • 我國總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年輕人為什麼不願生二胎了?數據告訴你
    說到生二胎這件事,如今的家長們好像對這事並不著急,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家長們,雖然家裡的老人一催再催,國家也是出臺的相應的政策鼓勵生二孩,但總的來說情況如何?從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施行以來,至今已經過了5個年頭,從相關數據上看,對於那些想生孩子的家庭,加入「二胎」行列的比例確實在增加,不過對於那些不是很想生孩子的群體來說,他們的生育意願依舊是不太強烈。
  • 賺錢難,住房難,教育難,低生育率真的全怪年輕人嗎?
    在最初推出這一政策時,掀起了一陣"生娃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熱度早已不再。反過來,看看當年生娃的那群人,更多的是70後生二胎。甚至,有學者直接指出,是二胎"擠佔"了一胎的出生機會,社會出生資源再配置,使年輕人似乎不願意生孩子。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不願生娃呢?
  • 年輕人不願生娃的背後,不只是高房價?
    《人民日報》曾發文疾呼,「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情,也是國家大事。」 2018年,遼寧為了鼓勵大家生二胎,直接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但廈門大學人口研究所彭希哲教授卻認為,即使放開三胎,不想生的還是不想生。 年輕人不願生娃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有專家認為,高房價「功不可沒」。
  • 2020生育率再創新低,女性為啥不願生娃
    減少這麼多人要是放在國外,可能就是一些小國家的總人口數,一個小一點的國家就沒了,你說可怕不。大家特別是年輕人為啥不願要孩子了。我覺著這個問題肯定是很複雜的,有各種原因造成的。但是簡單的說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個人觀念和意願,一個是外部的各種壓力。我們先說說個人的主觀原因。
  • 國家催生無效?夫妻不願生,女性成突破口?再不生,生娃人都沒了
    可是,如今的現狀卻是,沒多少國人願意生。就算是放開二胎之後,各地都修改了當地的生育政策,但是目前依舊沒有多少人願意多生娃。而之前也有數據顯示,如果想要做到我國的人口不萎縮,每個婦女至少要生育2.1個孩子。很顯然,生2個是「最低標準」。現在,面臨著國人不願生的情況,恆大研究院的任澤平表示,應該儘快「放開三胎」!
  • 外國女人即使放三年產假,仍然不願生娃,只因中國女人有的她們無
    甚至在一些執行此類政策的國家當中,生育率仍然不高,執行的效果也並不理想,即使拿外國女人與中國女人的態度相比,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這不禁令人感到納悶,放三年產假呀,外國女人為什麼仍然不願生娃?難道都崇尚不孕主義嗎?
  • 年輕人不願意生娃,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於是,隨著個人渴望的消費檔次與預期收入差距的逐漸拉大,很多年輕人都認為未來自身經濟狀況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故而選擇減少生育數量或者推遲生育年齡。上述三個機制,構成了「低生育率陷阱」的核心內容,也解釋了為什麼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總和生育率降到1.5以下後就長期難以回升。
  • 生育率全國最低的省份,即便是獎勵20萬,當地年輕人也不想生二胎
    獎勵20萬也不願生二胎,這個省份的生育率全國最低,原因非常現實齊女士和丈夫是標準的85後,兩人的兒子今年已經9歲了,在國家剛開放二胎政策的時候,齊女士和丈夫還有些蠢蠢欲動,可如今卻這個念頭早沒有了。當時國家全面開放二胎,兒子正在上幼兒園,齊女士和丈夫想要二胎的,可想著工作和孩子太小,兩人就沒有積極備胎。轉眼兒子已經上小學了,兩人對要二胎的想法也就淡了。
  • 低生育率堪憂 女性為什麼不願生娃?
    遠在四川瀘州鄉下的王蓉生完兩個女兒之後,雖然婆家還想讓她繼續生個男娃,但她下定決心不生了。「即使國家放開三胎也不生了。現在農村養孩子也得吃幾百塊一罐的奶粉,不吃奶粉就是長得慢,孩子多了養不起。」她說。如今,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地區,育齡婦女普遍出現了生育意願下降的現象,導致我國正在從「政策性低生育」進入「內生性低生育」。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文 | 團媽 部分圖片自視覺中國「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時間被擠壓……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理由,甚至有的年輕人發出靈魂反問:為什麼要生娃? 每當婚姻與生娃的話題上熱搜,評論區幾乎儘是否定的態度。當年年輕人為什麼恐婚恐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