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如何才能設計出一份有效的市場營銷方案呢?
一、區域市場開發與規劃
當區域市場營銷戰將完成了對區域市場的基本調研後,就要開始針對市場進入的可行性分析,確定經銷商的甄選合作方式,對市場進行swot分析、定位、產品線設置、價格體系設置、市場導入策略確定與發展規劃,並組織與策略面相配套的細節性執行方案,明確市場的投入政策與發展展望即投資回報。
這套系統,我們稱為區域市場開發規劃方案。(見下圖)
二、區域市場的選擇與分類
1. 市場區域選擇的基本標準
可測量性:即目標市場的消費狀況、潛力和競爭狀況等可以很容易描述出來。
需求足量性:即產品的特性、價格定位有足夠的消費需求。
可進入性:即不受政策等其他因素的阻隔。
易反應性:即企業資源、營銷策略與目標市場和區域是相匹配的。
2. 市場區域的分類與定位(以白酒為例)
核心市場:各省非省會城市,市區人口200萬人左右,人均年GDP在10000元以上,A類餐飲終端200家以上;(註:核心市場操作以企業為主,與經銷商全力協作開發市場。)
策略市場:各省省會城市及非省會城市中人口100萬左右,人均年GDP在10000元以上,A類餐飲終端在100家以上。(註:策略市場操作以企業與經銷商分級投入,共同開發,企業做點,經銷商做面。)
機會市場:核心市場和策略市場以外的市場做為機會市場,主要操作手段以經銷商為主,指導經銷商做為渠道導向的補充性產品發展,逐步尋求提升機會
三、區域開發規劃方案製作實施
1. 市場調研(見如何有效進行區域市場調研)
市場整體情況:了解區域市場的主流價位,及對應酒水容量;了解區域的酒水總容量及結構分布特點;市場消費情況及區域GDP情況。
渠道方面:了解區域市場渠道結構與分布;了解區域市場各渠道的數量與合作方式、合作價格,及渠道阻隔情況;了解各渠道的合作風氣與區域慣例。
競品方面:了解競品的銷售情況、市場地位、渠道結構及合作情況;了解競品的營銷模式、經銷合作形式、市場推廣形式、資源投入情況;了解競品媒體合作情況,即傳播方案;了解競品的銷售隊伍情況、促銷員情況、業務員情況。
消費者方面:了解消費者消費習慣、偏好、媒體、活動的接受程度;了解消費者的飲酒方式(自帶、自點);了解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及購買方式。
媒體方面:了解媒體的種類,評估各媒體的效果;了解媒體的合作方式及價格;了解競品的媒體投入情況,評估效果。
經銷商方面:區域代理商的數量及二批商的數量;區域代理品牌情況及流通合作形式、合作利潤;對區域代理商及二批進行分類(分為終端型客戶、流通型客戶、混合型客戶),對排在前五位的經銷商進行分析;了解經銷商的網絡結構、及各渠道控制數量、品牌代理情況、各品牌的收益情況。
競爭方面:了解區域市場的競爭格局及未來的市場走勢;了解市場的主要競爭品牌及競爭形式;了解市場主要競爭品牌的策略及成功運作模式。
2. 市場分析與機會
對市場調研數據進行分析,尋找市場特點、市場規律、成功經驗;結合自身與市場進行分析,分析工具:swot。通過分析,得出自身的優勢、劣勢、威脅與問題,並探索進入該市場的營銷機會。
3. 制定營銷目標
在制定營銷目標,我們把營銷目標種類分為4類:銷售目標、渠道目標、隊伍建設目標、階段目標。
營銷目標的制定原則:老市場充分考慮去年的銷售狀況、市場後勁,及今年的運作能力、市場政策、發展規劃來確定營銷目標。新市場充分考慮市場的競爭狀況、市場策略、市場發展規劃、市場的投入政策、經銷商的運營能力來確定新市場營銷目標。目標的制定必須是可行性的,可實現性的。
銷售目標:根據市場的進入規模,充分考慮競爭、推廣方式、消費需求、渠道結構、階段發展規劃來得出銷售目標。銷售目標計算方法:根據各渠道的數量x各渠道單店規律性銷售數量,而各渠道單店規律性銷售受推廣力度、推廣方法、人員配置、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通常採用與競爭對手處於同一時期、同一推廣力度下的均值。
渠道目標:根據城市規模、渠道總容量、市場進入的策略與方式、資源的投入方式、經銷商的渠道狀況來確定各渠道規模和先後次序,各渠道的發展時間來指定渠道目標。
隊伍建設目標:根據市場的規模來配備人力資源,例如酒店渠道50家,專場20家,配備業務員5名,促銷20—30名,促銷主管1名等方法來配置。
階段目標:即目標分解,根據確定的整體目標,因策略實施的需要,目標管理的需要,分解成各階段目標。
4. 市場導入策略
市場的整體策略:在產品進入區域運作前,我們必須思考,產品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進入市場,是採取中心突破法則,還是採取周邊圍剿法則,以及產品在進入市場後的發展思路,即如何實現各階段目標和總體目標。
階段策略:在整體策略指引下,各階段的發展方法具體實施路徑。
5.營銷組合
我們在進行區域市場實戰工作中,必須制定合理的營銷組合戰術,才能做到出招有章法,穩坐釣魚臺。
營銷組合分別是由產品組合、價格策略組合、渠道組合、推廣傳播組合等營銷要素組合而成。組合策略是由各組營銷要素相互支持、相互匹配而形成體系的方法,共同發力,產生營銷效能。
產品策略組合
產品組合:即產品線設置,該區域市場導入的產品品種、各產品所投放的渠道。
產品區分:明確各產品的位置,即哪些是戰略產品,哪些是戰術產品,哪些是格鬥產品,哪些是長期產品,哪些是短期產品,哪些是利潤產品,哪些是銷量產品,哪些是終端產品,哪些是流通產品。
產品投放方法:新市場因渠道單一,產品線設置不宜過長,否則會稀釋資源,重點不明確,增加推廣難度。老市場因渠道多元化,多品種、多品牌,豐滿的產品線反而能增加銷售機會,更多地滿足各渠道的發展需要。
產品管理:明確各產品品項之間的關係,確定主次,即戰略產品、戰術產品、格鬥產品,因產品的發展企圖不同,對應的管理方法就有所區別。根據產品的重要性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例如戰略產品,又稱核心產品,在資源上重點投入,在發展上長期規劃,長期培育,在區域間制定產品竄貨管理,在品牌建設上以產品促進品牌建設,以品牌促進產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