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文裡有很多漢字,那麼,沒有學過日文的中國人,能不能看懂日文呢?沒有學過中文的日本人,能不能看懂中文呢?
說實在的,我自己還真試過讀日文。一些漢字多的,有的能了解個大概意思,尤其上下文聯繫起來時。但也就是知道個大概,離完全讀「懂」應該還差了很遠。
上大學時,同桌由原來學英語轉學日語了。有時他給介紹,日文由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組成。平假名可以書寫所有的日語發音,主要用於表現具有語法功能的詞,漢字用於表示實物的名稱或動作。
片假名用於書寫外來詞、擬聲詞、擬態詞和一部分動、植物的名稱。平假名和片假名,他們大部分是又古代漢字的偏旁部首演化來的。日本現在常用的漢字有2500個。
別看日語中漢字不少。但是,完全按中文意思理解往往會出笑話。他舉例說,日文中的「手紙」,意思完全不同,是「書信」的意思。其他的還不少但忘了。
那沒學過中文的日本人能不能看懂中文呢?其實也是和我們大同小異,許多人都會認識一些漢字,能大概了解個意思,尤其是生活日常用語。但離真正的「懂」,也會差很遠,畢竟許多詞句的意思和表達方式不一樣。
並且,一方面日文起源於漢字,許多詞彙用漢語表達。另一方面,現代漢語也引入了大量的日語詞彙,如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黨、方針、政策、申請、解決、理論、哲學、原則,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等等。這就為互相猜讀提供了方便。
有對日本熟悉的朋友說,從漢字演變出來的日文,摻雜著大量的漢字在裡面,而且很多漢字都還保留著古漢語的發音和意思,所以很多大多數日本人都能看「懂」中文,尤其年紀大的老人。
甚至,有的年紀大的日本人還能寫得一手好的漢字書法。
不過,畢竟有個好處,中國人和日本人互相出國旅遊,也可能不用翻譯看明白一些文字招牌或說明,這也能省去不少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