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培養?這項研究結論告訴你真相

2020-11-04 萬有引力知識局

「如何培養天才兒童?」

相信這是每位父母,在育兒道路上一直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早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天才研究的鼻祖——英國學者弗朗西斯·高爾頓就對「天才」進行了研究。

他發現歷史上的名人,大多出身名門望族,因此他將人類的聰明才智歸功於遺傳。

弗朗西斯·高爾頓

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詹姆斯·弗林提出的「弗林效應」理論又在一定程度上反駁了遺傳決定論。

弗林發現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發達國家年輕人智商測試分數出現了持續上漲。

詹姆斯·弗林

那麼,天才到底是祖傳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呢?

為了探索這一問題的答案,1971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和範德堡大學在美國教育部的扶持下,成立了一個名為SMPY的研究小組。

(SMPY: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 數學能力超群兒童研究)

這一小組以三位美國頂尖教育科學家為核心,對全美5000名最聰明的兒童的成長軌跡,尤其是那些在數理邏輯上TOP1%、0.1%甚至是0.01%的孩子,進行了長達45年的追蹤。

範德堡大學

經過數十年的持續追蹤,SMPY小組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即使擁有超高IQ的天才兒童,也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幫助,才能發掘出最大的潛能。

他們發現,如今這群天才兒童中,雖然不乏科學家、世界500強公司CEO、億萬富翁等,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取得非凡的成就,而是漸漸泯然於眾人。

究其原因,正是因為這些天才兒童們太過於優秀,所以家長和老師都放鬆了對他們的注意力,轉而將精力放在那些資質平平的孩子們身上。

而那些後來取得大成就的孩子們,在他們的成長路上必定會有一位或者幾位不斷給他們新挑戰和幫助的父母或老師。

這也就是說,一個孩子是否是天才,和先天遺傳有很大關係,但是他將來是否能夠有所成就,則很大程度上是靠後天的培養。

這也說明天才兒童並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天生的,只不過想要保持這種天賦,需要我們後天的因材施教,也就是針對孩子的天賦進行培養。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費爾德曼曾說:「孩子的天賦興趣、父母的養育、學校的教育以及社會的機制,完美地促成了一個人一生潛力的最佳發展。

天才兒童尚且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幫助,那麼作為「普通」兒童的家長,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做一個權威型家長

所謂「權威型家長」是指,既盡力為培養孩子創造極佳的成長環境,又能對孩子的行為作出適當的限制;既能為孩子設定適當的目標,又能幫助孩子堅持完成既定的目標。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或許能夠明確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但卻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

其實不光是孩子,對於成年人來說也是一樣,我們或許知道自己不喜歡做什麼,但卻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

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確立目標,並堅持要求孩子服從,並達到這些目標,以此促進孩子的成就,發掘他們的潛能。

成為孩子的夥伴

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定是家長和孩子站在一邊的,面向同一方向,和他向著相同的方向前進。

只有當孩子覺得你和他是平等的,他才會擁有安全感,放心地與你溝通。

這一點說起來很簡單,但很多父母卻做不到,他們總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用仰視的態度與孩子,這樣孩子對父母的態度只能是畏懼的,也會打擊孩子的表達欲和創造力。

給孩子真實的鏡像反射


兒童對自我的認知主要來自別人的反饋。

別人的評價,小朋友聽到後搬用到自己身上,就仿佛照鏡子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有越來越多的自我反思,自我評價也會隨之改變。

因此,對於小朋友來說,別人的反饋十分重要,尤其是孩子的家長,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樣評價孩子,以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呢?

首先,不要採取極端的評價方式,儘量給出客觀具體的評價。

既不能一味的給出負面評價,也不能一味的只給予肯定。

這樣會讓孩子產生過高或者過低的自我評價,以後當他面對別人的客觀評價時,會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從而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

其次,不要不評價。

有的家長認為,給孩子自由的成長空間,不過多幹預和評價他們的行為,是一種正確的教養方式。

但其實這樣並不利於孩子自我認知的形成,他們需要在獲得評價的過程中不斷校正自己的行為,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其實,在教養孩子這個問題上,我相信並不是每個爸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天才,但是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

而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與父母和老師的教養密不可分。

在這條路我們都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我們始終帶著一顆愛孩子的心,就一定不會走偏

相關焦點

  • 智商是靠「先天遺傳」還是「後天培養」?天才寶寶這樣養出來
    」還是「後天培養」?看了上面的故事,相信你對先天遺傳和後天培養誰更重要,心裡已經有了數。卡爾威特用獨特的教育方式,將一個先天智力不足的孩子,培養成了一個絲毫不遜色其他孩子,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神童的例子。>,其實孩子的智力高低除了是遺傳造成,還會有許多其他因素包括孕期的護理、還有後天的培養。
  • 45年,跟蹤調查5000名天才孩子,用事實證明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為了調查天才兒童究竟是先天的天賦還是後天的努力,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範德堡大學因受到美國教育部的支持,從這些天才少年的兒時起就記錄他們人生的成長軌跡,探究天才的成就到底是先天的重要還是後天的重要。也就是說,一個孩子是否聰明,和先天遺傳關係很大,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可以評測出來,但他將來能否有所成就,很大程度上得靠後天培養。
  • 邏輯能力:後天習得而非先天遺傳
    先天能力的程度差異       說完上面這些邏輯表現,你還認為邏輯能力是與生具有的?如果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雄辯家孟子和最偉大的邏輯學家墨子都不能自發掌握同一律和矛盾律,你能肯定猴子有邏輯能力,從而讓人類得以遺傳這邏輯天性?       第一種答案是直截了當的「不!」邏輯能力不但不是天生的,就算後天學習,都會常常犯錯。
  • 寶寶大腦發育是受「先天遺傳」影響,還是與「後天環境」關係巨大
    圖片源自網絡一直以來,寶寶的大腦發育是受「先天遺傳」的影響,還是與「後天環境」關係巨大;這是科學家們不斷爭執和不斷變化結論的議題。形象的描述出寶寶的智商是受到「先天秉性」也就是遺傳的影響。還有近些年突飛猛進的「基因」研究的各種突破,分子生物學家每天都在向確認染色體功能邁進,還有官方贊助的「人類基因組工程」就是要將每個人的基因原型破譯,這樣我們可能就會未卜先知,知道自己將會因為基因問題而存在怎樣的病症;根據基因組合,也會非常清楚自己的優缺點,以及未來會遇上怎樣的性格麻煩等等。
  • 先天因素與後天培養
    在此我說的遺傳,並不包括身\_體缺陷的遺傳。因為個體心理學所研究的只是大腦發育的遺傳問題,身\_體有缺陷的孩子註定在行動上會受到一些限制,所以他們的思想也會有所顧慮。其實,身\_體的缺陷並不會影響智力的發展,只會影響到他們對殘疾和身\_體發育的看法。所以,當一個孩子在身\_體上有缺陷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讓他知道這並不會影響其智力和能力的發展,這一點極其重要。
  • 先天條件與後天培養
    先天條件與後天培養 2014-01-13 14:24 作者:袁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跟蹤5000名天才孩子,美國科學家用45年:揭示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文 | 學習方法寶典天才孩子不見得有大成就,後天培養更為重要。《美國商業內幕》雜誌上曾經公開發布過一個關於天才孩子的研究報導。它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範德堡大學發起,受美國教育部支持,用歷時長達45年的時間,跟蹤研究了多達5000名天才少年的成長軌跡。
  • 先天和後天,哪個對孩子影響更大?
    Jasmin對兒童早期成長理論做了相關研究,主要是對那些有行為困擾或遭受逆境的孩子如何度過後續人生進行研究。她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遺傳和環境因素是如何影響這些孩子的成長。那麼,先天的基因和後臺的養育,二者的更新如何呢?「天生和後天」交互作用在一些公開辯論中,育兒和基因的作用是常常被認為是相互牴觸的,心理學領域內的有個非常流行的短語叫做「先天對後天(Nature VS Nurture)」。這也是心理學最重視的討論之一,多年一直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 美國教授用45年時間,跟蹤5000名天才孩子,揭示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結果表明:天才寶寶不一定有大成就,後天的培養更為重要。很快通過這項研究發現:一個寶寶是否具有某種學習的天賦、是否擁有聰明的大腦,和先天遺傳基因有很大的關聯,但是這些生來就具有優勢的寶寶,未來是否能夠有所作為、真正的成器,很大的程度不再是
  • 先天傳承&後天環境:看完你還會說你家孩子不是讀書的料?
    或者說先天傳承與後天環境的影響到底有多少?而研究發現,他們性格相似,喜歡喝同一款啤酒,甚至,連他們的妻子、孩子的名字都出奇一致。可以說結論公布使得堅持基因影響論的派系欣喜若狂。究竟遺傳重要還是環境重要,雖然學界久有爭論,但是絕大多數支持先天傳承和後天環境的相互作用論。
  • 自閉症是先天還是後天 如何治療自閉症
    自閉症引起廣泛的關注,對於自閉症的認識其實並沒有那麼詳細,因為自閉症是先天還是後天的我們就沒有辦法確定,所以對待自閉症需要格外的用心,因為可能我們無意中的一個動作就會傷害到孩子。那麼自閉症怎麼治療呢?自閉症發病的影響因素很多,今年來尤其是兒童的發病率很大,其實主要的因素應該是家長不夠重視的原因,所以後天的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病因之一。
  • 先天遺傳決定成就,環境同樣重要,探討後天環境對先天基因的影響
    有人問一位加拿大神經心理學家唐納德.赫布Uead Hebb):「先天和後天哪個對人性影響更大?」,他是這麼回答的:「哪個對矩形的面積影響更大,長度還是寬度呢?」回答得真夠聰明的,兩個其實都有影響,只是大小不一樣而已。
  • 人的學習和成功,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的作用各佔幾何?
    ,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類型的人『』,從話語上看,霍爾的觀點屬於遺傳決定論,華生的觀點屬於環境決定論。華生出生於十九世紀末,主要生活在世紀上半葉,霍爾已是華生的前輩了,此時遺傳決定論的觀點已經經過了時代的沉澱,按著『』否定之否定『』的發展原理,後輩們傾向於否定前人的觀點,甚至走上另一個極端。華生為代表的心理學家做了大量的動物訓練式的實驗後,認為後天環境(包含教育)起主要作用,並把實驗結論遷移到人的身上,這就是行為主義學派名稱的由來。
  • 培養孩子良好的專注力,靠先天還是後天?看完後再也不用糾結了
    孩子的專注力是受先天和後天兩種因素影響的,而且0-3歲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最好階段,接下詳細解說兩種因素的影響作用:一、先天因素包括遺傳和胎兒期母親的專注力據心理學得知,我們每個人出生時就會自帶某種氣質(氣質是指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動力性質的心理特徵,也就是相當於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脾氣
  • 孩子聰明與否是先天條件還是後天培養?別迷茫,聰明寶寶這樣帶
    難道智商真的是先天遺傳嗎?後天努力是否來得及?01一個聰明的孩子,是先天條件和後天培養的結果父母的基因除了在外貌和身高等方面影響到孩子,在智商上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儘管先天因素決定了孩子的智力,但後天的啟蒙與開導同樣少不了。有些孩子從小就機靈可愛,招人喜歡,但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也有可能不成材。反之,一些看起來比較"內秀"的孩子,如果有良好的環境和教育資源,後天環境的培養也能造就人才。
  • 先天樂觀不足,如何在後天培養出樂觀的孩子?
    如果想要培養出樂觀的孩子,那最好能先讓自己成為樂觀的父母。雖然直到今天我們的科學還沒有得出這樣的結論,認為樂觀純屬遺傳。但是根據對抑鬱症的研究,我們可以對父母樂觀與否對孩子有怎樣的影響進行一下小小的推論。
  • 孩子身高隨爸還是隨媽?沒有先天優勢,家長可在後天因素裡下功夫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以前常說「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很多老人都會把孩子長得矮歸結於是孩子媽媽的問題,那麼真的就是如此嗎?婚後很快就生了一個兒子,但是隨著孩子長高,婆婆卻不大高興了,原來是因為婆婆發現孩子並沒有遺傳到小夢的身高。婆婆說孩子現在的樣子就跟老公小時候一樣。聽到這裡小夢哭笑不得,原來當初婆婆直說自己滿意是以為孩子以後的身高會隨媽媽,這樣就能綜合一下孩子爸爸身高不高的問題。因為小夢老公並不是很高,兩個人站在一起,小夢還比她老公高一點。
  • 考研複試英語口語問題:先天天賦重要,還是後天培養重要
    然而,一些人認為先天的天賦就是區分一個人被訓練去做體育運動,或者樂器,從那些成為好球員。換句話說,有更多比學到的技術技巧,這額外的天才不是教出來的,無論多麼好或者孩子行為的頻率。I personally think that some people do have talent that are probably inherited via their genes.
  • 杜倫大學心理學家:性取向成因|先天還是後天?同性戀能改變嗎?
    通過本節課程,讀者可以獲取到以下信息和知識點:性取向的定義及分類;目前學術界對性取向成因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結論;性取向的成因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形成的?性取向的定義及分類在上一節課程中,我們已經詳細介紹了由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J. Michael Bailey在2009年對性取向定義的總結及其分類標準。
  • 聰明孩子的養成,如果「先天」不足,也可「後天」有餘
    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越聰明越好,古今中外無數專家學者都在研究,到底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哪個對人的影響更大,而觀點也都截然不同。研究是他們的事,我們關心的還是究竟我們能做點什麼?首先遺傳基因等先天因素對一個孩子的心理、生理以及社會性特徵都影響巨大,比如:身高、性格、肥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