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寶媽發來私信,詢問孩子學走路的問題,這位寶媽說,家裡的娃已經1歲5個月了,可還是不會走。大人牽著走可以,讓娃自己走,孩子立刻就罷工,要麼蹲在地上,要麼直接原地「立定」。
娃多大會走算正常?
一般來說,寶寶在10個月-18個月左右會走路,都是正常的情況,當然也有個別的寶寶要到兩歲才會走。其實只要寶寶各項指標都正常,早走路還是晚走路,爸媽是不用擔心的。因為站起來走路是人類的本能,走路早晚跟寶寶的膽量、身體的靈活程度、平時鍛鍊的多少都有關係,晚走並不一定代表寶寶發育有問題。
相信所有父母都期盼著娃能早點學會走路,畢竟這可是寶寶發育的重大裡程碑,不過每個孩子走路的時間都不一樣,完全沒必要去對比,寶寶暫時不會走路,其實他也在偷偷學習,等到有把握了,聰明的寶寶說走就會走了。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有多可愛,過來人這樣說:
@綠燈停了是草坪:走路和小丑沒兩樣
我家的娃十個月的時候就能自己走路了,當初我買的學步車、學步帶都沒派上用場,小傢伙突然就會走了,不用我扶著,兩手像是撐著平衡杆,兩個胳膊伸得筆直,歪歪斜斜的的就跑開了,那姿勢和走鋼絲的小丑沒啥兩樣,我和娃他爸當時笑得眼淚都出來了,不光是因為好笑,更是因為感動,娃要長大了!
@芙芙的99朵玫瑰:走路像投降
我家女兒快兩歲了才會走路,當時是我媽幫忙帶娃,老人天天牽著女兒練習走路,幾個月下來瘦了五六斤。說實話當時還有點擔心,別家的娃都會走了,可我家的娃還在爬,當時還做了些檢查,大夫說孩子發育挺好的,就是膽子小。女兒第一次走路的時候,兩手舉得高高的,就像在向我們投降,笑著就跑過來了,當時我和媽都高興得不行,讓娃走了十幾分鐘才停下倆,生怕第二天娃又不記得怎麼走了。
@飛起來的布穀鳥:走路像起飛
兒子是13個月會走路的,沒怎麼訓練娃就走的挺不錯的了,可能是兒子性子比較急,每次走路的時候,總是放飛自我的樣子,將兩手臂放在身後,身子前傾往前衝,別提多逗了。當時周圍的朋友都說,你孩子將來可能會離家比較遠,因為現在就要飛走了。
想要娃走的平穩、學得快,少摔跟頭,寶媽應儘量遵循這幾個原則:
1. 工具:選擇合適的鞋子
娃開始學走路前,寶媽要給娃選擇大小合適、軟硬適中的鞋子,鞋底不能太硬、不能太軟,還需要防滑,鞋子的面料儘量吸汗透氣。寶媽也可選擇專門的學步鞋。
2. 地點:找一個平坦乾淨的道路
想要鍛鍊寶寶走路,寶媽應儘量找地面平坦無障礙物的地段,當然周邊最好是沒有車輛來往的。這樣即便寶寶摔倒了,也不會傷到自己。
3. 事件:讓娃傳遞東西
練習走路時,寶媽要給娃製造遊戲場景,比如拿一個東西讓寶寶送給另一個人或者拿到另一個地方。讓寶寶在遊戲中學會走路,這樣娃會學得更快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