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宮廷文化的特殊領域——宮殿及園林建築的主要特點

2020-12-16 騰訊網

眾所周知,作為神聖羅馬帝國君主的象徵性中心、統治的工具和擴大影響的圈子,宮廷具有重要的意義。為實現這樣的目的,君主們大力發掘藝術和科學領域,由此形成了特殊的宮廷文化。

在當時的帝國內,建造宮殿成為一股浪潮,不僅大的邦國,而且一些中等邦國和小邦國,只要財政上許可,也都大興土木。

參照的楷模首先是凡爾賽宮,然後是維也納的美泉宮。

除了少數宏大的有著四個側翼的宮廷建築體系,如將各個時期的建築連結起來的大府第,像維也納的「胡夫堡」、柏林的「城市宮殿」和慕尼黑的「府第」,佔絕對多數的是有一個對稱中軸的「凡爾賽樣式」。

17世紀下半葉和18世紀時,神聖羅馬帝國內建起了多座宮殿

,例如維也納的美泉宮和貝爾韋德宮殿、慕尼黑附近的施萊斯海姆和紐芬堡宮殿、符騰堡境內的路德維希堡宮殿、巴登境內的拉施塔特和卡爾斯魯厄、主教教堂議事會所在地施佩耶爾的布魯赫薩爾、選帝侯國普法爾茨的曼海姆、選帝侯國科隆的波恩和布呂爾、法蘭肯境內的維爾茨堡和班貝格及波默斯費爾登、選帝侯國薩克森的莫裡茨堡和德勒斯登的茨溫格爾宮、柏林和波茨坦的城市宮殿、布蘭登堡-普魯士的桑蘇西宮、梅克倫堡的什未林宮殿,以及漢諾瓦附近的黑倫豪森宮。筆者在這裡簡要地介紹其中的幾座。

首先介紹「維也納的凡爾賽」,即美泉宮。

皇帝利奧波德一世(1658-1705年在位)是個極為推崇皇權的人,他擴建了公元1550年就已經建成的小宮殿

。他的兒子查理六世(1711-1740年在位)和他的孫女瑪麗亞·特蕾西婭(1740-1780年在位)在1737年至1749年間在建築上作了極大的改動,

使美泉宮成為今天的巴洛克樣式

。參與建造的建築師有「天才人物」埃拉赫的約·巴·菲舍爾和尼克勞斯·帕加西。18世紀時,皇帝們如果不是必須呆在維也納的胡夫宮,就總是喜歡住在這個宏大的標誌性巴洛克宮殿裡。

美泉宮中華美的空間,如恢宏的長廊,為皇帝的宮廷增色不少。

一個特別宏大的標誌性宮殿是受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斯·艾曼努爾委託建造的慕尼黑附近的施萊斯海姆宮殿,它體現了選帝侯希望成為國王的要求。

但這座由格勞賓德的建築師恩裡科·楚卡裡對前人的圖紙和計劃反覆修改後建成的宮殿,只是部分地建成完工。然而,僅僅是建成的部分就已經是一件偉大的作品。

還應提到的是紐芬堡宮。

這座宮殿的建造和逐步擴建,是費迪南德·馬利亞、馬克斯·艾曼努爾和卡爾·阿爾布雷希特等幾位選帝侯促成的

。建造者主要是楚卡裡和約瑟夫·埃夫納。這是一個用拱門將宮殿內亭臺樓閣相互連接在一起的建築群。

它的正面是由專供宮廷侍從們居住的兩層高樓連結成的一組建築,原來是計劃把它建成巴洛克式的卡爾之城中心。霍耶寫道:「與法國園林不同的是,園林不是宮殿的配角,而是宮殿嵌入園林之中。將它們分開和圍起來的元素是人工河道裡的水。」

德勒斯登曾遭受一場大火,損失慘重,大火以後,該城重建成巴洛克樣式

。強者奧古斯特建成了有著漂亮樓閣的著名的茨溫格爾宮。1711年至1728年間,參與建造宮殿的建築師是馬伊斯·丹·帕佩曼,其雕塑大多出自巴爾塔扎·佩爾莫澤之手。

▲「強者」奧古斯特修建的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內景)

這位選帝侯兼國王是為舉行他的宮廷慶典活動而建造茨溫格爾宮的

。這座宮殿的中間呈長方形,長的一邊是由半圓形迴廊連結起來的兩個庭院,四個位於角落的亭子,用來做遠眺之用。這是一個有著獨特創意的巴洛克式宮殿院落。除此之外,還有建於德勒斯登新城的所謂的日本宮。這是一座有著四個側翼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同樣由帕佩曼設計建造。

在藝術史上佔有傑出地位的是受普魯士弗裡德裡希二世委託建造的桑蘇西宮(無憂宮)

。這位普魯士國王於1744年從柏林到了波茨坦的城市宮殿。由於這座標誌性的府第不稱他的心,他要的是一座符合他個人喜好的宮殿,所以又建造了一座用於避暑的「逍遙宮」,這就是「無憂宮」。宮殿於1745年奠基,由建築師格奧爾格·文策斯勞斯·克諾貝爾斯多夫(1699-1753年)建造的帶有漂亮臺階式園林的一層樓房,在1747年的5月1日舉行落成典禮。

這座在弗裡德裡希本人參與下,在法國古典主義影響下建成的宮殿,與柏林的夏洛滕堡(1740-1743年)和柏林的歌劇院(1741-1743 年),共同成為所謂弗裡德裡希二世時代洛可可風格的巔峰

。維利·庫爾特說:「在桑蘇西宮的建築和園林裡,洛可可風格得到了體現,它的根顯然在法國的藝術之中,但在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和萊茵河地區宮殿中得到了自由和特有的發揮,打上了它最後的印記。」

在眾多的需要提及的宮殿園林中,如海倫豪森或路德維希堡、卡爾斯魯厄和曼海姆,至少應該簡短地介紹一下兩個教會諸侯宮,即波恩附近布呂爾的奧古斯圖斯堡宮殿和維爾茨堡的府第。

宏偉的奧古斯圖斯堡標誌性避暑宮殿,是由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科隆選帝侯克萊門斯·奧古斯特在布呂爾建造的,它是神聖羅馬帝國北部最壯觀的宮殿之一

。1725年至1728年間,先是按照約翰·康拉德·施勞恩的設計。從1743年起,巴爾塔扎·諾伊曼對它的西側作了修改,然後按照這改動了的設計建造。華麗的臺階也是出於諾伊曼的手筆。此外,選帝侯還在明斯特地區建造了克萊門斯維特宮殿。這樣,德意志南部的巴洛克風格被移植到了德意志的北方。

對一個人口只約有20萬的邦國的教會君主來說,維爾茨堡是一座令人驚訝的府第。

彼得·O.克呂克曼寫道:「在維爾茨堡府第裡,宮廷禮儀通過其最為輝煌的建築樣式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一風格由於諾伊曼對房間的布局把所有原來的東西變得黯然失色。

諾伊曼喜用強烈的對比,從寬廣的宮前廣場就已經體現出來

。要到達這個廣場,先要穿過一個通向宮殿的窄小胡同。但是,當接近宮殿時,來訪者就會覺得撲面而至的這座巍峨宮殿正面的牆壁愈來愈顯得高大宏偉。」

1720年時為這座宮殿打下基礎的,是出身於喜愛建築的帝國貴族家族舍恩博恩的侯爵主教約翰·菲利普·弗朗茨。

他的叔父——美因茨的選帝侯洛塔爾·弗朗茨·馮·舍恩博恩給了他許多建議。負責規劃維爾茨堡宮殿的有美因茨的宮廷建築師馬克西米利安·馮·韋爾施、班貝格的建築師約翰·丁岑霍弗爾以及維也納的建築師約·盧卡斯·馮·希爾德布蘭特。但是,真

正的規劃協調人和建築師是年輕的巴爾塔扎·諾伊曼。

可是當約翰·菲利普·弗朗茨於1724年突然去世後,接任者是節儉的克裡斯託夫·弗朗茨·馮·胡騰,他只想把已開工的建築草草完工,建造工作因而終止。1729年克裡斯託夫·弗朗茨去世後,大教堂全體教士又選舉了一位舍恩博恩家族的成員,即弗裡德裡希·卡爾擔任維爾茨堡的侯爵主教。新任者馬上大張旗鼓地開始了宮殿的重建。這樣終於在1744年可以舉行封頂慶典。

這座宮殿是諾伊曼的得意之作,讚美之聲不絕於耳。他本人還因建造布魯赫薩爾、韋爾內克和布呂爾等處的宮殿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

,這對這座恢宏但每年要花費16500至113000佛羅琳的耗資巨大的建築來說,不啻是一場災難,因為

他的繼任者安塞爾姆·弗朗茨·馮·英格爾海姆對用巨資來進行內部的擴建不感興趣

。直到一位舍恩博恩的親戚,卡爾·菲利普·馮·格賴芬克勞接任後,又才重新開工建造。他再次起用諾伊曼,就這樣,這座超乎尋常的宮殿才終於能大功告成。

所有這裡描述的,以及幾乎所有其他的宮殿和府第,都為相應的巴洛克風格的園林設施所環繞,而且大多是法國風格。

美泉宮是這樣,它有著 1705-1706年間由讓·特雷埃建設、1775年建成的、可以俯瞰四周、伴有高處觀景亭的漂亮園林。施萊斯海姆、紐芬堡、桑蘇西、黑倫豪森、布呂爾、維爾茨堡、法伊茨赫希海姆和卡爾斯魯厄的園林也是如此。

它們也都有藝術性的雕塑點綴之中。

賴納·A.米勒對此曾說:「園林的作用在於將宮殿建築向空間延伸,並創造出一個標誌性的外部空間來;目的並非是要模仿或再造大自然,這一以象徵和寓意為主旨的建築規劃,是用對類似舞臺的建築群作互補性補充,營造出一個精心構思的理想景觀。」

寬廣的、按照法國的樣式、有著按幾何圖形有規律排列修剪齊整的矮樹籬的園林,從視覺上,也是事實上將宮殿建築擴展到無限之遠

。在這些廣為延伸、富於美感的「建築風景」裡,錯落有致地布置著小的娛樂宮、涼亭,中國式房屋、園亭、寶塔和巴洛克式花亭,站立著石制雕塑和噴泉。

這種景色本身同時也是「有用的、可觀賞的裝飾」。

Bauer, Gesellschaft, S. 70ff. ; Kunisch, Hofkultur, S. 741; Reinalter, Helmut: Am Hofe Josephs II. Leipzig 1991, S. 78-100.

Hinske, Norbert (Hg.):Die Bestim-mung des Menschen. Aufklrung, Jg.11,H.1) Hamburg 1996.

相關焦點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福拉爾貝格建築學校及小型教堂建築團隊的情況
    由於天主教統治地區時常興修各類教堂,因此在短時間內,神聖羅馬帝國各地就湧現出了一批技術高超的建築師、畫家、雕塑師等工匠群體。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丁岑霍弗爾兄弟,以及阿薩姆一家和韋佐布倫人團體。今天,咱們再來說說另外一些同樣不應被忽視的建築者及團體。
  • 美泉宮:奧地利園林之冠
    公元1世紀羅馬人在維也納建城;13世紀起維也納成為神聖羅馬帝國以及隨後的奧匈帝國的首都,並開始成為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8世紀以後,隨著藝術尤其是音樂的繁榮,莫扎特、貝多芬、海頓等音樂家曾先後在此生活和創作,維也納開始作為「音樂城市」而聞名遐邇。
  • 西方史:淺析查理五世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會議
    引言1548年,查理五世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議會制定了《國事詔書》,由帝國議會以及聯省議會頒布。該詔書將尼德蘭地區組成一 個「大勃艮第圈」,正式命名為「尼德蘭十七聯省」。詔書強調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為尼德蘭地區的宗主,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尼德蘭既是分立的,也是單一的整體,它奉行自治的原則。哈布斯堡統治下的尼德蘭的統治權在皇帝逝世 以後將由皇帝的男繼承人或是女繼承人永遠繼承下去。同時,《國事詔書》還規定了哈布 斯堡王室統治下的尼德蘭未來與神聖羅馬帝國其他部分之間的關係。
  • 東方園林建築與西方園林建築的差異
    中國園林建築與西方園林建築相比,由於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態、文化氛圍等方面的差異,造園中使用不同的建築材料和布局形式,表達各自不同的觀念情調和審美意識,產生了東西方園林建築的差異。   東西方古典園林的一個最大區別,就在於是突出自然風景還是突出建築。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由文人、畫家、造園匠師們創造出來的自然山水式園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國造園藝術的基本特徵。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一些典型小教派的傳播情況及文化特點
    在神聖羅馬帝國內,這個教派遭到天主教和新教邦君的雙重鎮壓,因而成員數量較少。門諾派主要活動在德意志的西北部和北部,特別在埃姆登(從1530年起)、阿爾託納(1601年起),克雷菲爾德、艾得河畔的腓特烈施塔特、漢堡和選帝侯國普法爾茨。也有少數人得到伯爵領地新維德和普法爾茨-上黑森地區的小邦國的容許,得以居住在這些地方。
  • 羅馬帝國,東西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它們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之後屋大維將雷必達踢出權力圈,並且和安東尼兵戎相見,最後獲得了勝利,得到了元老院的支持,在他統治時期,羅馬真正進入了元首制的帝國時期,他本人也被稱為"奧古斯都"(神聖偉大),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奧古斯都大帝。這就是羅馬帝國的由來。
  • 在18世紀的皇家宮殿裡,像奧地利皇帝一樣吃個早餐
    1745年,查理七世逝世後,特蕾莎讓自己的丈夫弗朗茨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位,史稱弗朗茨一世(Franz I,1708-1765)。早在1695年,凡爾賽宮花園設計者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é Le Ntre,1613-1700)的學生,法國園林設計師讓·特雷(Jean Trehet)設計建造了美泉宮花園,但畢竟主要功能是獵場,花園只有現在的一半大。到了1750年,花園擴建到了今天的規模,規劃工作主要由弗朗茨一世負責。
  • 美術研究|清代宮廷宗教建築所體現的宗教文化特徵!
    清代宮廷建築作為宗教文化的載體,體現出獨特的文化特徵。本文聚焦清代宮廷宗教 建築與宗教文化之間的關聯,通過分析孝道思想在宮廷宗教建築中的反映和佛、道兩教在宮廷生活中的作用,可知儒、佛、道三教是密不可分的一個系統, 進而總結清代宮廷宗教文化的民族特色。
  • 陸大鵬:如何在德意志貴族的宮廷裡當廷臣?
    到了現代早期,用歷史學家彼得·克勞斯·哈特曼的話說,宮廷有三大功能:邦君的象徵性中心、統治的工具和施加影響的圈子。邦君大興土木,營造美麗的宮殿(如維也納的霍夫堡、美泉宮和美景宮,慕尼黑的寧芬堡和選帝侯府邸,波茨坦的無憂宮,德勒斯登的茨溫格宮等,在建築史上都赫赫有名);贊助藝術(歌劇、戲劇、音樂、繪畫、雕塑、室內裝飾等),收藏精美藝術品,用藝術來「讚美專制主義邦國」。
  • 在中世紀及巴洛克時期,神聖羅馬帝國教堂音樂的主要特點
    這些歌分成五個集子,以《神聖的靈魂,神聖的渴望》為書名於1657年出版。1668年在布雷斯勞再版。對進一步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還有格奧爾格·約瑟夫,他那「特別悅耳的旋律」,「在天主教地區極富表現力的宣言式的獨唱歌曲」取得了「最終的突破」。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女子中等學校、大學和高等學校的基本情況
    在17及18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區域內,屬於新教的女子中學非常少,大多數是在18世紀的最後30年才建立起來,而在天主教區域內,各種各樣的以女子教育為主的婦女學校團體一直在進行工作。這些學校招收的學生涉及普通的和貧窮的社會階層。
  • 查理曼稱帝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形塑
    早在1964年李祖訓先生出版《神聖羅馬帝國》之時,便對此有所說明。他說:「在史學界中,對神聖羅馬帝國開始的年代有公元800年和公元962年兩說。」李祖訓先生本人採取了後一種說法,「神聖羅馬帝國從公元962年開始建立」。①其實,在民國時期,就以962年說最為流行,偶有800年說者。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新教領地與帝國城市的基礎學校有何特點?
    引言眾所周知,神聖羅馬帝國在17至18世紀的突出特徵是領地邦國的眾多和文化的多樣性,因此,教育領域中的差異性也具有重要意義。安東·興德林不無理由地提到「天主教與新教傳統中的教育競爭體系」。顯然,宗教改革運動以後在「教派分化的過程」中出現或形成的各類學校和大學,直到19世紀都帶有分裂教派的特徵。
  • 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就確認了《大特權》的合法地位
    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就確認了《大特權》的合法地位歡迎來到百家號夕陽獨幕。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就確認了《大特權》的合法地位。小編了解到一位研究神聖羅馬帝國的史學家弗裡德裡希·希爾評論道:「他是『大胖子腓特烈,根本不符合許多人期盼的霍亨斯陶芬家族繼承人『腓特烈三世』的形象。他缺乏皇帝、太平王侯、救世主國王應該具備的品質。」然而,沒有人能滿足關於「真正的腓特烈」的所有期望,而只有這個腓特烈擁有這一名字和血統。
  • 卡塞塔皇宮:義大利的凡爾賽宮,比凡爾賽更美的宮廷後花園!
    18世紀的卡塞塔皇宮(The Royal Palace at 遊人如織,是一座義大利知名的皇家宮殿,被譽為是義大利的凡爾賽宮,也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巴洛克建築。這座建於1752年的宮殿是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盧吉·范維特利所設計建造,除了精美絕倫的宮殿外,寬曠的後花園也同樣賞心悅目,一條長達五公裡的水渠從遠山奔流而下,園內雕塑植被與水流交相輝映,別具匠心。這座被人譽為「比凡爾賽更美的宮廷後花園」絕對值得前往。
  • 廣西一座鮮有人知的宮殿建築,是國家4A級景區,堪比布達拉宮
    現在從我國許多地方來看,許多城市的建築都各有其獨特之處,例如,文化的發展潛力是非常獨特的,而就當前的旅遊業發展而言,不少城市也慢慢地與自己相適應,一些適合自己的旅遊點的開發項目。促進了城市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提高和進口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今天的我國,許多建築發展中看到的一些不知名的建築,依然有不少建築被輕視,因為裡面包含了一部分宮殿建築,沒有被介紹的我國宮殿,不,是由古人建造的現代人建造的,因為它有許多特殊性,所以這座宮殿的建築也有一部分的神秘感。
  •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北京故宮一篇建議收藏
    一項神聖的命令揭露了這件事,並下令建造紫禁城。從1407年到1420年,北京的紫禁城終於建成了。明成祖下令遷都北京。從那時起,北京就成了明清時期的首都,一直延續到今天。紫禁城的設計者:明永樂年間技藝精湛的工匠翔宇。他設計並建造了許多北京的皇家或大功率住宅、建築等。,奠定了明清宮殿建築的基礎。他擅長建築施工,擅長宮殿裝飾。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禮拜儀式及慶典活動中教堂音樂有何特點?
    這種想法與強調感官印象的天主教文化是完全一致的。費勒雷爾強調說,主要是洋溢的情感,使音樂在其獨特的表現形式中,在表現救世主和對主的崇敬中得到發展。
  • 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些特點
    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尤其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古代建築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特點,作為世界三大建築體系之一,它與西方建築藝術和伊斯蘭建築藝術並列,自豪地立足於世界建築文化之林。
  • 《園林建築》教學設計
    以下是《園林建築》教學設計: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了解古代建築藝術的特點。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成就及其特點有所了解和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欣賞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