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跟隨國家領導人出席重要外交場合的翻譯官出場,都能引起網絡上的一陣騷動。她們不僅擁有一副姣好的面容,而且還擁有能在中英文之間自由切換的能力。
當今社會對高水平翻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在目前國內大學的翻譯和口譯專業比較稀缺的情況下,作為世界通用語言英語的母語發源地, 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來英國繼續他們的翻譯學習生涯。
英國是開設口譯類專業最早的國家之一。英國高校的口譯類專業擁有最權威的學術資源和豐富的行業內實踐機會,適用性強,教學質量首屈一指。
一起來探秘神秘的口譯專業,盤點那幾所被稱為「國際同聲傳譯人才搖籃」的英國大學吧!
01什麼是口譯
口譯分為「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簡稱「同傳」)和「交替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ing,簡稱「交傳」),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同傳是指同聲傳譯員通過專用的設備,在不打斷講話者講話的情況下,不間斷地將內容口譯給聽眾的一種翻譯方式;而交傳則是指等待發言者講話結束後單獨進行口頭翻譯,比「同聲傳譯」所需時間要長一些。
所有開設同傳的英國大學都會教授交傳,因此這個專業都總稱為口譯,而並不只是同傳或是交傳。
02入學要求
首先當然是雅思。雅思要求是總分不低於7.0-7.5,建議考到8,小分過7,口語過7.5。口譯專業在申請過程中需要進行筆試和口試。
此外,背景知識的積累同樣重要。大型會議涉及方方面面的話題,很可能是大家平時不常接觸的領域,這就需要同學們平時多關注各類國際時事,並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當然,還有關於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口譯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大的體現。所以綜合起來就是三點:一是語言能力,二是背景知識,三是文化知識。
03就業前景
會議口譯、法庭口譯、商務口譯和聯絡陪同口譯等相對來說比較常見。當前,幾乎所有正式的國際多語言會議以及國際組織都採用了同傳作為標準口譯模式。
而交替傳譯則多用於規模較小,且只涉及兩種工作語言的場合,如外交會晤、雙邊談判、訪問考察、小範圍磋商、記者採訪、司法和準司法程序、宴會致詞、新聞發布會,以及一些小型研討會等。同學們畢業後既可以做自由譯員,直接承接各類同傳交傳任務,也可以進入公司,做全職翻譯。
口譯工作壓力較大,需要處理的突發狀況比較多,因此口譯員還需要具備較強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
04推薦院校
巴斯大學
巴斯大學為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的四個會員大學之一,立志為聯合國和歐洲議會輸送優秀翻譯人員,是歐洲最早提供翻譯課程的學校之一。
口譯與翻譯碩士課程已超過40年歷史,提供英-法、英-德、英-西、英-俄等歐洲語言,以及英-中、英-日等亞洲語言的雙向口譯筆譯課程。
目前開設有兩個專業MA Interpreting & Translating和MA Translation with Business Interpreting (Chinese)可以供中國學生申請,前者開設時間較久,已經收到了來自畢業生以及申請者良好的回饋,後者是2016年最新開設,專門為商務口譯(中英方向)的學生設立的,更具有針對性,也更受到中國學生青睞。
申請過程
申請一共要經歷四輪,第一輪是固定的遞交CV、PS、RL、GPA和雅思成績;第二輪招生辦會發來一個打包郵件,裡面有兩篇音頻材料,一篇中文一篇英文,要求學生對音頻做翻譯,同傳版本和交傳版本都可以,48個小時內將自己的錄音發給學校。這一輪刷人刷的很多。每年申請人數有幾百人,這一輪過後基本會刷到50人左右。
接下來是第三輪的on-sight written tests,也就是現場筆譯測試,老師們會在1月份的時候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個地方親自監考。筆試當天下午老師就會發郵件通知是否通過筆試(這個筆試基本是對半刷人)。
第四輪面試分四部分:自我介紹、即興演講、無準備視譯、問答+聊天。即興演講方面面試官喜歡考察中國的時事,最好是把所有領導人的講話、會議內容過一遍,讀熟背熟理解透,在演講的時候就可以結合起來。視譯的話呢建議多閱讀China Daily和參考消息。
紐卡斯爾大學
紐卡斯爾大學的The Language Resource Centre成立於1997年,並且在2013年進行了重大改組革新,耗資數百萬英鎊把舊的圖書館大樓修建為可以為提供數字和模擬配備多媒體的高級先進的學習中心,內含80種語言學習軟體、17種語言的24個衛星頻道及很多在線學習資源和播客網站,為已經在讀和即將到來的學生提供了非常充實的軟硬體條件。
紐卡斯爾大學的口譯專業分為兩年制的MA Interpretin課程,和一年制的MA in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課程。區別在於一年制課程的學術和雅思要求更高。
紐卡斯爾大學匯聚了全世界頂尖的教師,其整體專業設置和師資力量絲毫不亞於巴斯大學。學生可依專長和興趣選擇以下四種領域:MA Translating翻譯碩士、MA Interpreting口譯碩士、MA Translating & Interpreting 翻譯及口譯碩士、或者MA Translation Studies翻譯學碩士。
申請過程
第一輪也是提交材料,審核速度很快,符合學校的要求就會發conditional offer。面試有兩輪,一輪是在10月份,一輪是在來年的3月份。
一年制和兩年制面試環節不同:兩年制的面試流程是聊天、視譯、問答,一年制除了這三個環節還有即興演講。
紐卡斯爾大學的面試一般會設置在12月和2月左右舉行兩次,目前只有三個地區可以參加面試,分別是北京、上海和臺灣。
考試內容除了基本的自我介紹外,考官一般還會讓學生解釋想學該專業的原因,第二部分通常是讓學生圍繞一個話題做一個約1分鐘的即興演講,話題通常跟時事熱點相關。最後會讓學生視譯一篇文章的一小部分。
利茲大學
利茲大學的科研成就舉世共睹,是全英最好的10所研究性大學之一。利茲大學現代語言文化學院下屬的翻譯研究中心在全世界享有盛名,致力於給該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最先進的翻譯方面的資源和培訓。
學校的口譯項目真的不錯,只不過太低調了所以在國內的知名度不如巴斯紐卡。會議口譯班每年招12名學生,還要分班上課,可見課程質量真的很不錯。
利茲大學的翻譯專業有好幾個,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是利茲大學的王牌專業,以及相對比較新的Business and 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和偏理論的MA 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和MA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
申請過程
第一輪提交個人材料的時候還要交一份翻譯測試,中英互譯筆譯各一篇,沒有時間限制。這麼多口譯學校裡,利茲大學的中譯英筆譯題估計是最「變態」的,有餘秋雨的散文,也有張愛玲的《琉璃瓦》。
面試環節跟巴斯大學紐卡斯爾大學不太一樣,考察的是演講和無筆記複述。面試是在skype上進行,先做自我介紹,而後老師念兩段材料,學生來做複述。也就是老師念中文,你英文複述;老師念英文,你中文複述。一篇演講一篇新聞文章,老師的語速適中,材料長度大概在3-5分鐘。複述環節結束以後,直接給演講題目,圍繞某個問題進行5分鐘的演講。
曼徹斯特大學
曼徹斯特大學是是一所門類齊全,科系眾多的綜合性大學,是英國最有名、最受歡迎的大學之一,也是英國著名紅磚大學之一。曼大以教學嚴謹,學術風氣自由著稱,創新作為教學和學術研究的主導思想,已形成傳統。
大學翻譯和跨文化研究學院在1995年開設了翻譯專業的碩士課程,自2007年該課程融入了口譯方面的培訓課程,演變成目前的「翻譯和口譯」碩士課程,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英國翻譯和口譯專業中的領頭院校之一。
曼大的翻譯項目有兩個,一個是MA Conference Interpreting,另一個是MA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會議口譯課程全年都是圍繞同傳和交傳,實踐性很強,而且是小班教學。
曼徹斯特大學口譯課程能讓學生了解筆譯、口譯研究在中外跨文化交流問題上所承擔的角色,研究跨學科之間,筆譯和口譯研究的本質,以及基於理論與實踐其相互的聯繫。主要針對目前現有的方法、問題及未來潛在的發展變化進行研究。通過情景式筆譯或口譯實踐,體驗習慣筆譯者或口譯者的在不同經濟領域中的角色。
申請過程
曼徹斯特大學沒有筆試,材料提交以後學校審核通過就會發Aptitude Test通知,也就是skype面試,面試的考察內容跟前面幾個學校不大一樣。學校會在面試前24小時內發一個打包郵件過來,裡面有六篇文章,三篇中文三篇英文。面試的時候老師會隨機挑一篇中文文章、一篇英文文章要求學生做複述。
威斯特敏斯特大學
威斯敏斯特大學為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的會員,曾經也是歐盟同傳學位機構(EMCI)的成員之一,雖然對該校的成員認證已在三年前被取消(詳見EMCI網站),學校也因此關閉了會議口譯專業,現在的專業名稱是MA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ng。此外,中國外交部翻譯司將威斯敏斯特大學選擇為外交翻譯人員的定點培養學校。
同時,威斯敏斯特大學地處倫敦市中心,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大型的會議和會展,擁有倫敦以外的學校所沒有的鍛鍊的機會。前文講到的張璐就曾經在威斯特敏斯特大學深造過。
相對而言,威斯特敏斯特大學的申請難度偏低,主要對學校背景不太挑剔,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其中威斯特敏斯特大學有專門的1月入學季,僅針對中國學生,即漢語為母語的學生。
威斯特敏斯特大學的課程將教授適應市場需求的筆譯和口譯的專業技能,並在學生現有的語言技能基礎上,提供進一步職業發展的機會。課程包括交替翻譯、公共服務口譯、碩士論文或項目,和一系列選修課程。該課程的教學形式既有互動的課堂講座,研討會,小組學習和項目工作,也包括獨立的研究和口譯作業。考試方法包括筆譯和口譯任務、論文撰寫,演講和做項目。
申請過程
第一輪按部就班的提交材料,審核結束以後學校會發一個打包郵件,裡面有中文文章英文文章各一篇,要求10個工作日做好筆譯發回。
筆譯題發給學校後大概等了兩個周收到電話面試通知,面試的形式是無筆記源語複述。打電話過去說明是參加電面的,老師就會直接開始了,沒有寒暄也沒有自我介紹。老師的語速適中,材料長度3分鐘左右。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
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是有「英國常春藤」之稱的英國名校聯盟羅素大學集團成員之一,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十所大學之一。全英只有3所大學兩次榮獲英國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女王周年紀念獎,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便是其中之一。
學校的現代語言研究在卓越研究框架(REF)研究強度中排名全英第三,績點排名第五,尤其是在文學研究、翻譯與口譯、語言學等人文學科方面具有優勢。該學校在AHRC,Leverhulme Trust和Horizon 2020資助下承擔了所有語言領域的多個大型研究項目。
口譯碩士課程的特色在於,畢業後將獲得女王大學的碩士學位及翻譯技術證書,並且可以申請學院的翻譯博士學位課程。
作為英國在翻譯口譯乃至同傳界赫赫有名的高等院校,貝爾法斯特大學擁有先進的語音實驗室,可以進行高強度的口譯訓練;每周都有世界知名的學者與口譯專業人士等訪問學者的學生研討會交流等。口譯研究環境充滿活力,可以與眾多博士生交流溝通,學習環境友好且充滿支持與鼓勵。
學校設置全面、均衡的實踐與理論模塊,學生通過學習筆譯和口譯理論,掌握筆譯、口譯新技巧,提升語言水平,了解多個科學領域的背景知識,將具備在公共政策、商貿以及新聞等領域從事口譯工作的能力。
在考核方面,一系列的口譯方式(如同聲傳譯、交替傳譯、耳語傳譯、視譯)與口譯內容(如法律、醫療、外交、商務)都將在模擬的考核環境中進行。
薩裡大學
薩裡大學的翻譯、口譯類專業在國內可能並不是很出名,1985年成立,至今也有30多年的歷史。教材極具有專業性,學生還可以選擇針對商貿金融以及理工科等類的翻譯訓練。
薩裡大學任教老師經驗豐富,不論從實踐還是到學術,都有專業人士傳授技巧。最突出的是該大學的翻譯類專業很有特色,都是突出不同類專業的,如商務方面、視聽方面、專業技術方面或者公共服務方面,這個在其他大學並不多見。
口譯方向開設專業有:MA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A Interpreting (Chinese Pathway) 和MA Interpreting 等。
學校的口譯設施不論是ISO認證的雙人口譯亭,還是可攜式口譯系統,都是在同行內首屈一指,尤其是現在新興的移動口譯/遠程口譯,薩裡大學是第一所教授和研究遠程口譯和移動口譯的大學。林超倫博士能選擇以薩裡為主要的授課地點,不是沒有道理的。
申請過程
薩裡大學的筆譯題限制時間3.5個小時,要求在這個時間內把題做好傳給老師。筆譯內容是12段話,風格和難度比較像Financial Times,做起來時間很充裕。面試簡單,沒有涉及專業考察。
倫敦城市大學
倫敦城市大學為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的會員,其口譯專業開設於2004年,由多名身為AIIC會員並擁有歐盟或聯合國認證的教師授課,是一門以理論和實踐為基礎,並專門設立了以培養專業同聲傳譯員的職業課程。通過學習該課程,學生可以將自己熟練的口譯技巧結合理論和口譯專業框架,應用到一系列口譯學科當中:包括公共服務口譯,會議口譯和遠程口譯(電話和視頻會議)等。
大學口譯專業的多語種搭配數量,可以作為其口譯專業教學能力的參考,多語種教學需要學校有更豐富的教授資源,也需要教授們有更強的專業能力與跨文化交流經驗,這也是倫敦城市大學會議口譯專業的一大特色。
這所大學比較突出的特色就在於它是英國唯一開設會議口譯碩士專業的大學。如果學生能夠通過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 module,並且拿到分數60%,即相當於國內80%,則能夠獲得語言學家教育信託協會認證辦法的七級公共服務口譯證。
「唯一」優勢
同聲傳譯專業還具有以下優勢:
在倫敦,唯一一所開設會議同聲傳譯課程的大學;
在英國,唯一一所開設公共服務同聲傳譯碩士課程;
頂尖同聲傳譯多媒體設備,與世界上其他10所著名大學共辦虛擬課堂;
多語言模擬會議和可進入歐洲委員會同聲傳譯總司(SCIC)演講儲存的平臺;
與多個英國專業翻譯機構保持合作,如:Institute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ITI)、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nguists (CIOL)、AIIC;
全英唯一受到歐盟和聯合國同時認可的專業。
總體而言,一定要好好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然後抓住機會,選擇英國自己心儀的學校深造,拓展自己的視野。就如林超倫博士憑藉自身的努力、天賦加上運氣,最終成為了女王首相身邊的男人/女人。
作者:UKuni專業顧問團隊優秀顧問 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