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大人也要讀圖畫書,理由有三

2020-10-03 二姐育兒育己


「大人也要讀圖畫書」,這個倡議,是日本的柳田邦男先生在1999年提出的。

之後,他一直宣揚「大人也要讀圖畫書」,在2003年-2005年這三年裡,每年6月份舉辦一次大人圖畫書閱讀項目,期間大家反映熱烈,共收到3500封讀者來信,來信中最多的是正在養育子女的家庭主婦和中老年女性。

個人覺得,來信群體反應女性普遍更有自我成長意識,且女性普遍活得更痛苦,尤其是像日本、中國這些集體主義國家的女性。

為了把「大人也要讀圖畫書」這個理念推廣得更遠,柳田邦男寫了三本書——《在荒漠中遇見一本圖畫書》、《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圖畫書的力量》。

目前已看完《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和《在荒漠中遇見一本圖畫書》這兩本。

兩本書核心思想是一樣的,書中有部分重疊的地方,如果二選一的話,更推薦《感動大人的圖畫書》。

柳田邦男認為圖畫書語言精煉、圖畫精美耐看、內容寬廣,涉及幽默、智慧、悲傷、離別、思念、心的羈絆、互助、愛、心態、生活方式、親子矛盾、時代主題等,絕不僅僅適合孩子看,大人看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能汲取滋養內心的力量。


具體理由有三個:

1、當今社會,人們的心思放在工作、家務、金錢上,人們的情感在弱化,無暇體貼彼此,沒時間思考生命中那些寶貴的東西,圖畫書能讓我們注意到這些。

2、情緒低落或年老多病時。圖畫書能溫暖心靈,緩解情緒,重新找回生活的趣味。

3、兒童世界受電視、手機、網絡等媒體侵擾。圖畫書能提供一個親子共享、大人和孩子互通的世界,那是一個融合了聲音、情感和故事的世界。


當然了,圖畫書雖能幫人調節情緒、啟迪智慧、找到自我、答疑解惑,但在讀圖畫書時,

也沒必要總是思考人生,懷著在沙漠綠洲中小憩的心情,慢慢閱讀圖畫書中的圖畫和文字,靜靜地享受已足夠。

尤其是在跟孩子親子共讀時,不需要從大人的視角來過度解讀,過度解讀也是一種變相的說教和侵擾,會破壞孩子自己理解故事的節奏。

兒童是帶著赤子之心接觸故事並享受快樂的,故事中隱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孩子能直觀地讀懂吸收,圖畫書自然而然成為他們人生食糧。



《感動大人的圖畫書》中作者除了闡明大人為什麼要讀圖畫書,還具體介紹了圖畫書帶給大人的感動,以及分享了自己每月如何用60元買圖畫書,買圖畫書這部分挺有意思的,是作者最直接的選書經驗和心得分享。

以目前折後書價來看,60元平均可以買2本書,假設一個月買2本,一年就24本,相當可觀了,因為預算有限,在買書時更會精挑細選,基本買回來的都是值得反覆看的,想想看,每月花幾十元,就能換來心靈的富足,是不是相當划算。


所以,我也非常贊同作者說的「大人也要讀圖畫書」,現在市場上自我成長、心理、育兒類書籍很火,很火說明大家有這方面的需求,但很多成人表示,沒時間也沒耐心看完,看圖畫書就完全沒有這些困擾,圖多字少,簡練的文字配上觸動心靈的圖畫,一樣療愈內心,一樣可以學習育兒。



接下來,具體講講在哪些時刻特別適合看圖畫書?


1、當自我缺失時

怎麼找回缺失的自我呢?謝爾.希爾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故事主角是「我」是一個缺了一角的圓,「我」為了尋找失落的一角,歷經日曬雨淋,最後終於找到了,拼上去成了一個完整的圓。可是,「我」不能唱歌了,於是「我」輕輕放下「失落的一角」,唱著「我要去尋找我失落的一角」,繼續向前滾動。

「我」為何寧願不要完整也要快樂呢?


2、當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時

當人處於情緒不穩的青春期或是患重病的時候,便容易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存意義,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甚至還會選擇自殺。

克萊.卡麥可的《髒髒的小熊》講的是一隻玩具小熊,主人非常喜歡它,但它已經開始變得破舊了,其他玩偶也因為嫉妒它而詛咒它,希望它快點變得破破爛爛,小熊十分苦惱。

有一天,小熊靜靜地走出去……

故事的結尾是,主人補好了小熊,留下了一封信和一件柔軟的紅色法蘭絨睡衣,小熊高興地穿上它,並對其他玩偶說「你們也會得到愛的,也會穿上這身紅睡衣的。」

作者說,這句話溫暖又善良,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渴望被需要和被愛!


3、當要放棄夢想時

有夢想是件很美的事,這是一個人做事的初心,只是現實中,常常走著走著就忘了初心,忘了當初的夢想。

讓.喬治的《植樹的男人》,講的是一個名叫布菲的50多歲的男人。他原是一個農場主,意外失去兒子和妻子後,在孤獨寂寞的歲月裡,他決定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布菲選擇了種樹,在一片如他內心一樣光禿禿的荒涼山地上種樹,在開始的三年裡,他種下十萬個橡子,只有兩萬個發了芽,經過風雨和動物啃食,紮根的只有一萬棵。有一年,他種了一萬多棵楓樹,一棵都沒活。這讓他很絕望。

布菲從1910年開始種樹,離一戰開始還有3年,到二戰結束後(1945年),曾經的荒地已經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綠色樂園。


作者這樣評價布菲:

「我從沒見過他有任何動搖或懷疑,只有天知道這有多難!但是,可以想像,完成這樣一個傑作,需要克服多少困難,需要多少的勇氣去戰勝絕望!當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麼先進的技術,而是靠一個人的雙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類除了毀滅,還可以像上帝一樣創造。」

我們有夢想,是因為我們都有創造的能力。試問,讀到這樣的故事,誰能不心生感動呢?


4、當育兒碰到難題時

以我當了幾十年女兒以及當了幾年媽媽的經驗來看,育兒中最大的難題就是親子溝通障礙。

親子之間能否順暢溝通,又取決於親子關係。

內田麟太郎的《我來當媽媽》講的是兩隻小兔子玩當媽媽的遊戲,一隻問「當媽媽是什麼感覺啊?」,另一隻答「可以叫孩子的名字」、「要牽著孩子的手走路」、「還有擔心」、「擔心孩子,忍不住想要緊緊地抱著,不知不覺就流淚了」。

故事的結尾是,媽媽喊他們,他們跑過去緊緊抱住媽媽,頁面上用醒目的大號字寫著「緊緊的哦」這幾個字

緊緊的,是一種專注的態度,也是身體語言,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來自於每一次的溫柔餵食、微笑、撫摸,也來自每一次緊緊的擁抱。


5、當無法建立關係時

人生來孤獨,是溫暖的關係把我們連結在一起。

《一封愛的匿名信》,講的是一隻邋裡邋遢、沒朋友的笨笨鼠突然收到一封信,信的內容是:

「親愛的笨笨鼠:這封信是一位真正欣賞你,很樂意和你做朋友的夥伴寫的。我寫信是想告訴你:你很特別。有你這樣一位忠實又親密的好朋友,我很幸運!全心愛你……」

笨笨鼠開心又疑惑,是誰寫給他的呢?他急忙穿好衣服,挨家挨戶去問,最後去問住在大樹洞裡的老蝙蝠,老蝙蝠很生氣,說「我是不會給別人寫信的,從來也沒有人給我寫封信呀!」

笨笨鼠回來後,想了好久,既想老蝙蝠的話,又想自己不知道真正的朋友是哪樣的。於是,他決定改變自己。他馬上給老蝙蝠寫了一封同樣的信。

擁有朋友,獲得溫暖的關係,來自主動釋放善意,而非寂寞的被動等待。


6、當面臨失去和離別時

萬物都有其生命周期,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如何面對失去和離別呢?

菊田的《無論何時都能相見》,講的是一隻小狗思念主人的故事,畫面和文字都非常簡潔,有大面積留白,但內心經歷過失去和離別的人。卻能在這些畫面和文字裡獲得強烈的共鳴,時常看看,內心積壓的情緒也會慢慢得到舒緩。


7、當想放鬆一下時

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說:最被我們低估的義務就是快樂的義務。

馬克.吐溫說:不要放棄你的幻想,當幻想沒有了以後,你還可以生活,但是你雖生猶死。

快樂和幻想,這兩樣本領,孩子無師自通,但越長大越生疏,沒關係,我們有圖畫書,跟著圖畫書裡的樹、雲、鳥巢、風景、油畫、色彩……一起來找回失去的快樂和幻想。

鈴木守的《山居鳥日記》、安東尼.布朗的《形狀遊戲》、艾瑞克.巴圖的《微笑的貓》,這些圖畫書都能讓我們找回快樂和幻想。




當然,除了以上這七個時刻,還有非常多值得讀圖畫書的時刻,作者書中介紹適合大人讀的圖畫書也遠非這七本,作者只想借這本書為「大人也要讀圖畫書」開啟一扇門,門後面是個多彩的精神樂園,接下來,我們可憑自己的喜好來盡情漫遊。

我們只需記得,不管自己身處哪種狀態,快樂也好,痛苦也罷,都能在圖畫書裡找到共鳴,都能找到讓自己感動的圖畫書——《感動大人的圖畫書》

相關焦點

  • 大人為什麼也要讀圖畫書?
    今夏,廣西師大出版社魔法象童書館與誠品生活深圳聯合發起了「大人也要讀圖畫書」的倡議,並於誠品兒童館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魔法象童書館「大人也要讀圖畫書」書展。其中在9月8日的誠品生活深圳,舉辦「大人也要讀圖畫書」主題活動,邀請深圳首屆十大優秀全民閱讀推廣人、深圳市優秀校長袁曉峰,綠光繪本收藏館館主、繪本閱讀顧問百變老師,分享在圖畫書中收穫的感動。袁曉峰表示「圖畫書是最接近哲學的圖書,孩子是最接近哲學家的人」,柳田邦男說人生是要讀三次圖畫書,「我覺得圖畫書可以一直讀,從小讀到老」。
  • 王志庚X阿甲:中國也到了推動成年人讀圖畫書的時間節點
    撰稿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圖畫書只是兒童讀物嗎?大人為什麼要讀圖畫書?如何通過閱讀,達到孩子的成長,達到自我的成長?大人讀圖畫書就是為了感動,為了解決一些問題嗎?作為成年人,我們應該如何向書中的角色學習?什麼樣的繪本(圖畫書)才是好的繪本?
  • 當大人都在聊圖畫書時,他們除了聊小王子還會談些什麼
    4.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或多或少都有過一些關鍵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圖畫書不一定有拐彎神奇效果,但是當你閱讀完它的那一刻可能會給到你們一點點小小的光,讓你沒有那麼難過。 今年盛夏,廣西師大出版社魔法象童書館與誠品生活深圳聯合發起了「大人也要讀圖畫書」的倡議,並於誠品兒童館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魔法象童書館「大人也要讀圖畫書」書展。
  • 書評《圖畫書寶典》——內容太豐富,先寫三點吧
    陸陸續續看了二十幾天了,打算過幾天還掉,還之前決定寫篇書評,這書寫得真好,不寫篇書評對不起它。正如作者所言,這本書獻給所有喜歡圖畫書的同道中人:作者、插畫家、編輯、設計師、圖書館員、評論家、學者、書商、教師等。咦,沒寫「家長」,有點意外。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媽媽,喜歡給孩子讀圖畫書,也喜歡給自己讀圖畫書,我從這本寶典中,收穫了很多,其中有三點,印象最深。
  • 直播| 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你可能一直都誤解了圖畫書
    尤其是怎樣通過圖畫書,讓父親們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給孩子營造幸福完整的家庭教育環境。作為「大人也要讀圖畫書」的國內倡導者,王館長將講述那些感動大人的圖畫書,並對獲得世界插畫大獎的新書《書中漫步》做精彩解讀。
  • 讀圖時代的書評與書
    本期文章為此系列第六期,我們邀約了圖書媒體編輯魏然,聊一聊讀圖時代的書評與書。書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說從春秋時期就已經產生並延續到現在。書評直接影響著圖書的營銷和銷售,是出版方做出調整與決策的重要來源與依據,書評也是讀者選書路上的一盞燈。
  • 你可能正在給孩子看「兒童不宜」的圖畫書
    還有些家長傾向選擇涵蓋知識點多的圖畫書,或者認為圖畫書是識字的工具書,常常以一本圖畫書的文字量多寡來衡量其價值大小,這都是一種誤區。其實大人和孩子的閱讀方式不一樣,大人在看圖畫書時習慣先讀字甚至只讀字,而孩子首先被圖畫吸引,並不是那麼在意文字的內容。圖畫裡的信息之豐富,往往被大人忽視和錯過。
  • 兒童繪本怎麼選、怎麼讀,「日本圖畫書之父」幫家長避坑
    其中有一本,便是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居直先生代表作之一,《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看圖畫書的眼睛》等書及《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號燈眨眼睛》等多種圖畫書。在《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裡,松居直先生系統介紹了圖畫書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告訴家長如何為孩子挑選優秀的圖畫書,以及如何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 讀圖時代的書評與書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本期文章為此系列第六期,我們邀約了圖書媒體編輯魏然,聊一聊讀圖時代的書評與書。書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說從春秋時期就已經產生並延續到現在。書評直接影響著圖書的營銷和銷售,是出版方做出調整與決策的重要來源與依據,書評也是讀者選書路上的一盞燈。相信本文作者在圖書類媒體工作的幾年經歷及所感,能給廣大的書評人、圖書編輯及讀者以警示和啟示。
  • 《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原來愛有密碼!
    而今天我要說的這種愛,卻可以通過你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從而解開你和孩子彼此之間真正需要的,愛的密碼。這本由「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創作的《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長期榜居豆瓣圖書8.8高分。先生主要以自己的童年成長經歷,和做父親後育兒的經驗,以及自己從事童書出版職業的深刻體認。
  • 書評《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圖畫書界的超級書單,彭懿推薦
    嗨,問你個問題,你喜歡圖畫書嗎?你喜歡給孩子讀圖畫書嗎?有哪些經典圖畫書書單,求推薦?圖畫書都有哪些權威獎項,求推薦?放心吧,不用求推薦,你想要的答案,這本書裡都有。作者在上篇介紹圖畫書時,每涉及一個知識點都會引用相應的圖畫書來佐證,這些書也都是非常優秀的,我大概數了下,有110多本,這是第二個書單。
  • 大咖告訴你,兒童圖畫書沒那麼「簡單」
    如今圖畫書在兒童文學領域影響很大,每一本圖畫書都來自一個故事,雖然從表現方式上,與純文學的童話和小說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是講故事,在講述的方式上有自己的文學表達,有它與兒童文學相一致的出發點,將兒童看作需要尊重的個體。豐子愷曾說過「我能理解兒童的心情和生活,而興奮地認真地描寫這句話」。圖畫書的魅力正在由一群熱愛藝術的人,將看到的美好一點點畫進來,畫進孩子的夢境,畫進他們翩翩起舞的未來。
  • 家長陪讀推薦書《幸福的種子》
    — 《快樂的一天》罕見而經典的圖畫書—《MoKoMokoMoko》越讀越有趣的圖畫書—《紳士的雨傘》打破常規的科普圖畫書—《大家來大便》用精彩的插圖講述傳說故事的圖畫書—《狼和七隻小羊》大人應該好好讀的圖畫書—《在森林裡》能看見時間的圖畫書—《小房子》百年經典的圖畫書—《比得兔的故事》讓你會心一笑的圖畫書
  • 童年與書 能把圖畫書當作幼兒教材嗎?
    問題的發動應該來自孩子,不要挖空心思地想許多問題來問孩子,重要的是去觀察孩子,要做一個有協助能力的大人。圖畫書(即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最重要的書。選擇好的圖畫書比教更重要與傳統「小人書」不同,圖畫書不是文和圖的簡單疊加,它通常會有3個故事:一個是文字講出來的故事,另一個是圖畫講出來的故事,第三個故事就是文字和圖畫一起生成的新信息,是讀者參與後進行的新故事的建構。日本著名的圖畫書之父松居直說:「圖畫書不是讓孩子自己看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
  • 松居直《幸福的種子》感想--繪本是父母讀給孩子的書
    如果大朋友有給小朋友讀繪本的經驗的話,就會發現,我們成人念的是文字,而小朋友看的是圖畫。有一些無字書,可能大朋友還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小朋友已經進入到了故事中去。所以,讀圖畫書,不是讀字,而是去探索圖畫世界的內容。有一次,我們分享林明子的一本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有個小朋友過來跟我說,我找到那隻貓了。我很好奇,什麼貓?
  • 圖畫書玩法十字訣
    幾乎所有圖畫書都可以念(無字書除外)。讓聽眾看著畫,說故事人照著書上的字念(大聲讀),這是最簡單、最有效的玩法。幾乎所有識字的人都會念書,但也是圖畫書的諸多玩法中最高級的玩法。所謂最高級的玩法,拿起來如果事先沒有預習沒有看,拿起來就能念,而且能把書裡面的精華、書裡面特別關鍵的地方表現出來,這個不是一般的人能夠玩得出來的,所以我們說這個書這種最簡單的玩法也可以玩到最高的境界。
  • 書評《追追追》——這本書,符合我的三個選書標準
    一孩子讀圖畫書,好處多多,但是面對浩如煙海的圖畫書,家長們常常一籌莫展。以往,我習慣帶女兒去圖書館,讓她自己選喜歡的。二我選書時,比較注重作者的情感基調,作者是否懂孩子以及有沒有獲獎這三方面。單看文字,會覺得這故事有點單調啊,要說有趣,頂多衣服上的小鳥被嚇飛,這點比較有想像力。其實呢,這也正是圖畫書的魅力所在,把更多豐富的信息都藏在圖裡。
  • 讓孩子在圖畫書中感受表達的力量
    聆聽孩子訴說,關注孩子表達力讓學生願說、敢說、會說,培養學生表達自信,養成良好溝通力和表達力,近日,閬中市師範附小在全校開展了「課前三分鐘口才秀」活動。據該校副校長介紹,「課前三分鐘口才秀」活動按年級組確定主題,分步實施。做到讓每位學生有當眾說話的地方,說話時得體大方,聲音洪亮,不畏首畏尾,勇於表達,清楚表達。
  • 成年人被一本圖畫書感動了——活了100萬次的貓
    作為書店員,日常工作中時常會與一些圖畫書(繪本)打交道。由各位繪者手繪原創的圖畫書,也往往有著獨特的故事和含義。工作之餘,我經常會翻開孩子們最喜歡的圖畫書來「閱讀」,圖畫書的閱讀與文學不同,不僅僅要閱讀「文字」,更要閱讀書中的圖畫。
  • 一本充滿詩意的圖畫書,大膽的想像帶孩子經歷一場神奇的冒險
    安德烈·德昂的《我的三個朋友》,就常常被大人們認為是故事性差,少了些內容,缺乏可讀性。但其實透過孩子的眼睛,是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的內容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摒棄刻板印象,和孩子一起讀一讀這本繪本。一則簡單溫馨的故事一個孩子在夏日裡遇見了太陽和月亮,他們坐上了同一條船,開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