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主體不適格是裁定駁回起訴 還是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16 法制現場

【案情】

2015年10月份,原告在被告家做門前護坡,在做護坡的過程中,原告被石頭砸中左腳,後原告被救護車送往九江縣中醫院住院治療,住院9天後,原告辦理了出院手續。原告被鑑定為十級傷殘、誤工期限為180天,護理期限為90天,營養期限為90天。因原、被告協商賠償事宜未果,故2016年2月25日,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賠償各項經濟損失共計47966元。

法院在開庭審理後,查明僱傭原告做事的是被告母親,而且支付工資報酬的也是被告母親,支付原告住院醫療費的也是被告母親,本案跟被告沒有任何的關係。

【分歧】

被告不適格是裁定駁回起訴還是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存在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本案應裁定駁回起訴。理由是根據民訴法第119條起訴的條件規定,起訴必須有明確的被告,明確的被告不僅是被告是明確、具體、唯一,能跟其他人相區分,而且更重要的是被告必須是適格的被告。即本案中,因被告主體不適格,應屬於程序上的問題,依法應裁定駁回起訴。

另一種意見認為,應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理由是民訴法119條規定的起訴條件,有明確被告只的是被告是明確具體,能跟其他人相區分,對於被告是否適格暫且不問。對於被告是否適格,原告能否勝訴,只有經過實體的審理才能做出判決。如果經審理查明被告不適格,依法應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1、 駁回起訴是人民法院對已經受理的案件,經審理,法院原告的起訴不符合起訴條件或者是立案條件而裁定予以駁回的訴訟行為,裁定駁回起訴屬於程序性問題認定。駁回訴訟請求是人民法院對審理的案件依照實體法的規定,認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無事實或法律根據,再以判決的形式駁回其訴訟請求,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屬於實體問題的認定。

2、 根據民訴法解釋第209條的規定,明確的被告是指原告提供的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信息具體明確,足以使被告與他人相區別。具體到本案中,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被告也是明確的,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民事訴訟範圍和受訴法院管轄,因此,原告的起訴是符合起訴條件的。

3、 根據民訴法第124條和民訴法解釋第208條的規定,裁定駁回起訴的情形就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立案後不符合起訴條件,一種是屬於民訴法第124條規定的情形。具體到本案,既不屬於立案後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情形,也不屬於民訴法第124條規定的情形。

4、 當事人的訴權有兩種,一種是起訴權,一種是勝訴權。起訴權是程序上的權利,勝訴權是實體上的權利。本案中,被告是明確具體的,法院不能剝奪原告的起訴權利,具體到案件中,原告是否有告對被告,被告主體適格屬於原告自身的問題。對於其訴訟請求是否能夠獲得支持,能否勝訴屬於實體上的問題,只有經過審理查明才能確定,本案中,因原告告錯了被告,被告主體不適格,應當從實體上予以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綜上,被告具體明確,只是主體不適格的,法院依法應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來源:天平陽光—案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被告主體不適格時應裁定駁回起訴,非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裁判要旨】被告主體不適格,即原、被告之間不存在法律關係,對於該種情形,從程序上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更為適當。因為這種情況下,法院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並未進行全面審理,此時若對其實體請求權作出否定性評價,以判決形式駁回其訴訟請求,屬於適用法律錯誤。
  • 最高院:庭審查明被告明確但不適格,應判決駁回而非裁定駁回!
    那麼從騰訊角度分析,他們之間的訴訟應當如何處理?吃瓜群眾給出了不同建議,建議一:騰訊撤訴,訴訟費減半收取;建議二:和解結案,訴訟費減半收取;建議三:騰訊堅持繼續審理,根據查明的事實應屬於被告主體不適格,應當裁定駁回,訴訟費全額退回。筆者認為建議三種分析難以成立,現結合最高院的權威判例對「被告不明確」和「被告不適格」進行區分,供大家參考。
  • 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的競合及適用
    駁回起訴所要解決的是立案受理後具有程序意義上的訴權問題,它針對的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的起訴,以裁定方式作出。  駁回訴訟請求,是指人民法院對已經立案受理的案件經審理後,發現原告請求法院保護的實體權利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因而對原告的請求不予保護的司法行為。駁回訴訟請求所要解決的是實體意義上的訴權問題,它針對的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實體請求,以判決的方式作出。
  • 淺談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的區別與應用
    ,結果是從程序上裁定駁回起訴,還是從實體上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此問題常糾纏於程序處理和實體處理之間猶豫不決的狀況,因理解不一,以致相同案件出現不同結果,影響了法律的嚴肅性和統一性。對該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有明確規定即在法院受理後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但是有觀點提出:按照一事不再理原則,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是不是就意味著原告永遠就不能到法院起訴了?雖然訴訟時效不產生中斷,但並不能因此排除被告今後對該筆借款重新確認的可能,也不能排除原告再次到法院起訴的可能。
  • 因「主體不適格」訴訟被駁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我特意去請教了法官大大, 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主體不適格」 要知道「主體不適格」,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主體適格」。所謂「主體適格」,即原、被告雙方當事人適格,也稱為正噹噹事人或者合格的當事人,法院只有針對適格當事人作出的判決才有法律意義,也只有正噹噹事人才受法院判決的拘束。反之,「主體不適格」或稱主體不合格,即在法律關係中,參加人的身份、資格、權利義務、權利能力或行為能力不合乎法律規定的要件或成立條件。對於不適格的當事人,應裁定駁回起訴或者更換。因此,當事人是否適格是法院作出有效判決的前提。
  • 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
    訴訟請求是指原告通過人民法院向被告提出實體上的要求和被告通過人民法院提出反訴中的實體上的要求以及具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對原、被告提出的實體上的要求。所以,駁回訴訟請求是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實體請求權的一種否定評價。具體說來,就是法院對審理的案件,依照實體法的規定,認為當事人的實體請求無正當理由或法律依據,以判決形式予以拒絕的司法行為。駁回訴訟請求包括駁回全部和部分訴訟請求兩種情況。
  • 每周一案丨裁定駁回起訴與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區分適用
    裁定駁回起訴與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區分適用——(2020)最高法民終605號慶豐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錦州渤海海洋實業有限公司等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裁判要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起訴要件為訴訟成立要件,系判斷當事人提起訴訟能否成立的形式要件
  • 簡易裁判規則:道理不通判決駁回訴請,路徑不當裁定駁回起訴
    一審法院基於審理查明的事實認為,華潤公司訴請主張的「項目轉讓關係」不能成立,遂於庭審結束後至一審判決前,多次向華潤公司行使釋明權,告知其變更訴訟請求,否則自行承擔訴訟風險,但華潤公司拒絕對訴訟請求予以變更。由於華潤公司主張的法律關係與一審法院根據案件事實認定的不一致,一審法院不應作出實體判決,而應駁回華潤公司的起訴。
  • 被告主體不適格抗辯的認定與處理
    被告主體不適格抗辯的認定與處理(2019)最高法民終168號白城市明珠花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訴安陽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上訴案起訴受理後,被告以其主體不適格為由抗辯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抗辯理由成立,應當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而不是裁定駁回起訴。換而言之,被告是否適格、應否承擔責任屬於案件實體審理範疇,而非欠缺起訴條件,如以裁定駁回原告起訴的方式處理,不僅適用法律錯誤,而且難以排除「未審先定」的合理懷疑。
  • 駁回起訴還是駁回請求:代位權訴訟的正確處理方式
    裁判摘要1、當事人起訴所主張的法律關係的性質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人民法院在此情況下應向當事人釋明,由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如果當事人經人民法院釋明後,仍然堅持不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就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係和合同效力進行實體審理並作出判斷,在此判斷基礎上也應以實體判決的形式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判斷,而不能以裁定駁回當事人起訴的形式認定當事人並無訴權
  • 最高法院:除非原告惡意濫訴,否則法院不得以被告不正確為由,裁定駁回原告起訴
    被告不存在是否「適格」或「正確」的問題,除非原告有惡意濫訴的目的,否則法院不得以被告不正確為由,裁定駁回原告起訴。本案中一審原告李梅訴稱侵權行為的直接實施人為清算事務所和煒衡律所,兩被告是否應當對原告訴稱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已經涉及到案件實體問題的判斷,應當經過案件審理程序,聽取雙方訴辯意見和舉證質證後由法院做出裁判,不應以駁回起訴的程序性裁定來否定被告的責任承擔。
  • 裁定駁回還是判決駁回,最高院的判決把審查對象講清楚了
    若原告起訴不符合該起訴要件,法院應以原告之訴不合法為由通過裁定形式駁回起訴。但若案件實質上涉及到原告的權利保護要件是否成立時,應由法院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後加以判斷。如果其提起的訴訟請求缺乏權利保護要件,即訴訟請求不能成立的,則法院應以原告之訴不能得到支持為由通過判決形式駁回。
  • 離婚約定房屋贈與兒子現房屋拆遷安置,兒子起訴要房子主體不適格被駁回
    甲男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涉案房屋置換的拆遷安置房屋歸原告所有(價值634166元)並由被告支付原告拆遷補償款差額170496元;2.本案訴訟費用等由被告承擔。、意思表示真實、標的合法,故而該協議中關於夫妻存續期間共同財產的分配合法有效,原告雖未在協方上簽字,但在知曉該贈與內容後未表示反對,故可視為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贈與合同關係,原告具有起訴的主體資格。
  • 最高院判決把裁定駁回與判決駁回的審查對象講清楚了
    如果其提起的訴訟請求缺乏權利保護要件,即訴訟請求不能成立的,則法院應以原告之訴不能得到支持為由通過判決形式駁回。即便當事人起訴所主張的法律關係的性質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人民法院在此情況下應向當事人釋明,由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如果當事人經人民法院釋明後,仍然堅持不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就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係和合同效力進行實體審理並作出判斷,在此判斷基礎上也應以實體判決的形式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判斷,而不能以裁定駁回當事人起訴的形式認定當事人提起本案訴訟並無訴權
  • 裁定駁回起訴後相關法律文書是否需要向被告送達?
    檢察機關將小葉起訴至法院,小羅的父母羅某與陳某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小葉及其父母葉某、唐某賠償因小羅死亡造成的損失。2002年12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對該案民事部分作出終審判決,判決小葉及其父母葉某、唐某賠償羅某、陳某經濟損失1500餘元。2020年1月,羅某、陳某作為原告再次向榮昌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被告小葉及其父母葉某、唐某賠償死亡賠償金及精神損失費共計30萬元。
  • 淺析行政訴訟中關於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適用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6條新增加了一種判決形式:駁回訴訟請求判決。  駁回訴訟請求與駁回起訴有兩點不同:第一,駁回起訴否定的是當事人程序上的請求權,而駁回訴訟請求否定的則是當事人的實體請求權。第二,駁回起訴採用裁定方式,而駁回訴訟請求則採用判決形式。  【案情】  原告李某,男,漢族,無業,住太原市。  被告太原市房產管理局,住所太原市。
  • 最高院二巡紀要26則丨17:被告不適格抗辯的情形及處理
    後雙方發生爭議,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乙公司返還結餘工程款。乙公司主張未參與招投標,案涉公章系偽造,與甲公司不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係,抗辯乙公司不是本案的適格被告、不承擔民事責任。一審法院認為,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係,不能認定乙公司具有適格的被告主體資格,裁定駁回甲公司起訴。
  • 人民法院不能因當事人提出兩個互相矛盾的訴訟請求而駁回起訴
    二、本案不存在依法應予駁回起訴的情形,而且申請人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原審法院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五條駁回申請人的起訴,屬於適用法律錯誤。三、一審法院違法中止、故意拖延阻礙本案審理,程序違法。
  • 判決主文中如何正確表述「駁回其他訴訟請求」
    ,法官審理後決定支持部分訴訟請求,駁回其他訴訟請求。司法實踐中,不同的法官在表述「駁回其他訴訟請求」時有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只要訴訟請求未得到全部支持,就應在判決主文中加上「駁回其他訴訟請求」這一獨立判項。比如在借貸案件中,原告要求被告返還借款10000元,利息200元,經查被告已付利息100元,故判決:「一、被告返還借款10000元;二、被告支付利息100元;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 買賣合同糾紛案例:電子合同被判有效,卻被告知訴訟主體不適格
    買賣合同糾紛案例:電子合同被判有效,卻被告知訴訟主體不適格糾紛雙方:原告:朱某被告:浙江XX汽車服務公司(簡稱浙江XX公司)案件簡述:本案中,原告與被告是汽車買賣合同關係,因被告久未交付原告制定車輛,被原告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