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跨考生,本專業旅遊管理,本科輔修了漢語言文學。結合自己的備考經驗,我在原來的很多經驗貼的計劃上進行了修改。
確定學校,這個階段大部分人都比較矛盾,我的建議是:確定985/211/雙一流/有Top學科的學校(結合自己的目標值)—確定城市—確定學校—確定專業。
看經驗貼,找學長學姐交流。大部分學長學姐都樂於分享經驗,但「多聽則亂」,只需收藏幾篇與自身經驗較貼合的經驗貼,以此大致規劃一下備考計劃。
英語
我英語考得很爛,是那種已經拖後腿的「爛」(專業課成績都不低,但是總分被英語拉下來不少)。既然沒考好,也不敢說經驗,就說說走過彎路吧。
我反思了一下英語考得奇爛的原因,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考前沒做閱讀。
12月之前,我已經把英一近10年的真題刷了一遍,英二的閱讀刷了三遍,十一月份自測的時候英語可以達到70+。
但是我在最後大半個月(12月初至考試前)都在準備作文,以至於在臨近考試的大半個月幾乎沒有做閱讀,在考試前三天我重新拿了一套卷子複查,完全沒有做題的感覺,但當時已經不敢把太多時間分給英語了,所以也預感到英語分數不行。
我建議學弟學妹一定要保持好手感,每天都要做至少一篇閱讀,考前尤甚,不要認為這是浪費時間,閱讀是英語高分的保障。
第二點,背作文吧,別搞模板了(單純是個人建議噢,利用好模板的同學也有很多,學弟學妹們自行判斷~)
準備作文一般有兩種方向,一是總結模板、二是背道長的20(或40)篇作文。
前面說我在最後大半月的時間,把準備英語的精力都放在了作文上,並不是12月前沒有準備作文,而是沒有整理出一個萬全的模板,所以在最後關頭還是亂了陣腳。
我從9月份開始背誦並且默寫道長的作文,背完一輪後覺得非常焦躁,記不住並且花費的時間長,內心很動搖,正當考慮是否要準備模板時,自習室一個考英一的小夥伴,非常大方地把他聽曉燕老師的課總結出來的模板分享給了我,於是我在作文方面便有所鬆懈。
11月份,我開始套用模板模擬寫作,發現英一的模板對英二並不適用,於是又開始自己聽曉燕的課自己總結模板。
長長的彎路似乎已經註定英語垮掉的結局,反觀我室友,從始至終都堅持背作文,不走捷徑,最終英一考了78分,超出她的預期。
我建議基礎不是很好的學弟學妹,老老實實背作文。經驗告訴我,難有萬全的模板,基礎不好更是要謹慎使用。
333教育綜合
名詞解釋:6道題,共30分
簡答題:4道題,共40分
論述題:4道題,共80分
333一共考四本書,分別是《教育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很多經驗貼都建議初期要看四本厚厚的教材,我也老實地結合課程看完了書。
說實話,我覺得效果並不顯著,起碼是一項性價比不高的作業。
因為我備考過教資,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多少有所接觸,中外教育史的內容已自成體系,理解難度不大。
我的建議是,如若備考的早,是跨專業並且沒有考過教資的考生,可以選擇買二手書來看看,起碼了解這門學科大概講的是什麼。
若是開始的比較晚,可以直接看課或是看教輔書。
我開始背書比較早,五月中旬就開始第一輪背書了,不過這輪背誦沒有用艾賓浩斯法來背,只是快速地過了一遍要背的內容,並且圈出感覺很難啃的章節,這一步很重要。
背書一定要拿筆,有頓悟或是擴充內容隨時可以記錄,對思維有一定的幫助。
90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論述題:3道題,共150分
與333不同,902備考必須要啃教材。
官方指定的教材包括:《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教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踐導讀》。
基礎階段我把參考書認認真真地看了兩遍,並且結合學姐推薦的公眾號和書來看,邊看邊做筆記。
我有兩本專門做902的筆記本子,第一個本子是B4的活頁紙,用來記錄第一輪聽課的筆記,第二個本子是隨身攜帶的小本子,我用標註貼分成了兩個板塊,分別是名家語錄和課堂實錄。
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要把902的基礎打好,要多看書、多積累。當然!切忌為了看課外書而放棄看教材,教材囊括的知識必須理清楚再做拓展。
這是備考的關鍵時期,隨著暑期的到來,燥熱的天氣讓大多同學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添了幾分疲憊。但是,也有同學是在這段時間彎道超車的,規劃好暑期才能更好把握下半年的主動權。
政治
肖秀榮《精講精練》+《1000題》+徐濤視頻課。
我從7月中旬著手準備政治,每天晚上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成看書+聽課+刷1000題的任務。
第一遍刷《1000題》的錯誤率很高,尤其在馬原和毛中特兩個部分,不要慌張,大家都一樣的。
我刷題的時候配套1000題的刷題表格,既保證了書面的整潔(方便二刷),又能夠清楚地知道哪一部分掌握不牢。
做政治不要怕麻煩,把錯誤的題用鉛筆標註出來,並且在書上找到對應的地方再次標記,後面再刷題時,能夠思路清晰地做出來就用橡皮擦掉。
將近9月中旬完成了第一輪政治複習,第一輪結束後就比較清楚自己弱項在哪,方便以後合理分配時間。
333教育綜合
暑假是333背誦的黃金時期,這門「背多分」科目拼的就是時間、耐心和技巧。
7月份中上旬我開始背第二輪,這一輪背書我開始採用艾賓浩斯記憶法,十分折磨。
南昌7月份已然是個火爐,因為不能在自習室裡背書,大家都買了小椅子放在走廊,炎熱的天氣+艾賓浩斯背書法簡直就是酷刑。
我當時堅持每天背一章333的內容,碰到內容非常多的,自動分為兩天的背誦內容。滾車輪背誦非常考驗人的耐力。
諧音法、串聯法、編順口溜各種方法我都嘗試過,實在背不下來可以嘗試和朋友交流一下,聽聽別人是怎麼啃下來的。
有一段時間晚上回宿舍的路上,我會和朋友大致複述今天的背書內容,回到宿舍簡單做一些運動後,再默寫框架。給別人分享自己今天學習的內容是一種很好的記憶方式。
90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因為我報了班,拿到課程資料後便跟著視頻課過了一遍,但還是覺得902知識點很散,沒有形成體系。
直到把基礎課聽完兩遍,才找準學習902的正確方向。
我認為這個階段還不需要做真題,聽課+積累+理清邏輯+背課標應該是主旋律。
每天吃完晚飯,我會花半小時左右看課外書,有感悟的地方做好標記,並找時間專門謄抄出來。
這個階段還要背的是課標,2017年版課標的框架和內容要爛熟於心,可以在早上背完單詞後,抽半個小時背課標,課標很難編口訣,更沒什麼捷徑,硬背就完事兒了。
政治
這個階段結束二刷《1000題》,我政治一直緊跟肖秀榮,11月份中午午休前,會花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的時間背肖秀榮的《知識點提綱》(有點忘記名字了,肖秀榮全套裡有)。
晚上結束學習前十分鐘,會和背書小分隊的小夥伴互抽知識點。肖八和肖四一定要把握好,我把肖八肖四各刷了兩遍,考試前兩天看的都是選擇題錯題。
考完後很多同學說沒壓準題,但我在考試的時候發現選擇題幾乎都有被肖八踩到,並且只要認真背了肖四,主觀題都能完成的還可以。
333教育綜合
繼續背。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地背。333從去年開始就出現反押題的現象,今年更是出現了以往未曾標註的重點。
早上背完後花半個小時默寫,當然不是逐字逐句地寫下來,寫下關鍵詞就足夠了,在考場上能夠清晰的記憶起對應的點,用自己的話再論述一下,便不會失分。
10月下旬開始背真題,一共背了三遍,12月份買了一套押題卷(心裡沒底的同學可以買來試試,都是很基礎的題,有同學說靠這個救命,但我覺得我幾乎都背過,就相當於邊背邊複習了)和凱程最後出的背書寶典,這本小冊子極大提升了我的背書效率。不誇張的說,在最後小半個月靠這本小冊子又過了兩遍知識點。
(用x-mind做的思維導圖,相當於默寫)
90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跟著輔導班的課程,根據學姐提供的答題思路整理真題。整理的時候可以翻閱資料,用A4紙,字跡工整的寫下答案,寫的同時要有意識地鍛鍊自己的手速,在考場上需要在三個小時內寫滿10頁左右的答題紙。
整理完後就開始背,按年份背或者按板塊背都可以。這個階段很難擠出成塊的時間看課外書,只能利用碎片時間關注一下公眾號,像鎮西茶館、語文學習、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思辨讀寫、學語日記等,在學習通上向華師發送請求也可以收到華師文學院辦的語文學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