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藝術:四大建築類型之——宗教建築

2020-12-24 楊菲菲聊一聊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建築藝術:四大建築類型之——宗教建築,

宗教建築。宗教建築是僅次於宮殿建築和陵墓建築的另一重要建築類型。在中國的各類宗教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佛教和道教。佛教起源於印度,公元1世紀左右經西域和南海分兩路傳人中國,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佛道兩教各具特色,既相互排擠,又相互滲透。佛教的主要建築有佛寺、佛塔和石窟,道教的主要建築為道觀,從建築的角度講,道觀在很多方面是模仿佛教建築的,因此中國古代宗教建築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佛教的寺、塔和石窟中。

早期佛寺與印度、西域的佛寺相仿,為四方式院落,主體建築佛塔位於正中,史書記載的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就是這種形式。至北魏發展為前塔後殿式,即在方形院落中,除了主體建築佛塔外,在其後面還有一座佛殿。後來,佛寺逐漸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建築布局樣式,體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整個寺院分為若干院落,而主要建築都布置在中軸線上,中軸線上從前至後有一至三座殿堂,常見的有天王殿、大雄殿等。在中軸線的兩側廂房則依次設置客堂、齋堂、雲會堂、祖師堂等配殿。現存最古老的佛寺是建於唐代的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和佛光寺。

除此以外,河北正定隆興寺、浙江寧波保國寺、山西大同華嚴寺等都是宋、遼、金時期保留下來的重要遺存。而明清佛寺留存者最多,較多集中在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大佛山中。除了漢傳佛教寺院外,由於從元代開始喇嘛教的興盛,藏式佛寺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藏式佛寺布局相對比較自由,不重視中軸對稱,卻非常強調「繞旋禮拜」,如拉薩城圍繞大昭寺就有內、中、外三圈朝拜線路。內圈在寺院內部,中圈是以大昭寺為核心的環形八廊街,外圈則將布達拉宮也包括了進去。藏傳佛教還規定,朝拜時必須按順時針方向行進,不得折返穿插,體現出藏傳佛教不同於漢傳佛教的神秘色彩。

佛塔是佛教建築中頗具特色的一種建築類型,起源於印度。最初塔是作為供藏佛骨(舍利)用的,以後隨著宗教的發展,成為一種宗教紀念建築。塔隨佛教傳人我國後,由於中國文化自身的強大主體地位,塔的內涵和建築形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種類也日呈多樣,有樓閣式、密簷式、金剛寶座式、竄堵波式等數種,其中樓閣式是中國佛塔的主流形式。樓閣式塔是印度塔原型與我國古代高層樓閣的完美結合體。樓閣式塔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應縣的佛宮寺釋迎塔。這座建於公元1056年的,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塔,高達67.13米,五層、六搪、八角形,外觀壯美。木塔外五層,而內裡還有暗層四級,實際上是九層。塔建在4米高的臺基上,形成雙層套筒式結構,立柱和橫梁縱橫交錯,鬥拱與大梁吻聯拉結,暗層中使用了大量斜撐,使整個建築具有堅固的整體性和和諧的形式美。由於它的設計合理,歷史上雖曾多次遭受地震和炮擊,但至今仍巍然挺立。可以說,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藝術體現,具有永恆的審美價值。

中國佛教石窟也是從印度傳人的,實際上是一種依山開鑿的特殊佛寺,因此也稱石窟寺。中國最早的石窟當在新疆,以後經河西走廊而遍及內地。現存石窟較多集中在北方.如新疆、甘肅、山西、河南等地,南方的四川、浙江、江蘇也有一些,但建造年代較晚,規模也較小。我國最著名的石窟群有四處,即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石窟的窟室是以「減法」即掏空方式形成的一種建築空間,各時期窟室型制有所不同。北朝時以類似於印度支提窟的中心塔柱式為主,此式石窟實際與北朝盛行的中心塔佛寺的建築理念是一致的。其特點是在窟洞的中央偏後有一方形石柱塔,在窟內左、右和前壁下部浮雕出一圈帶有柱仿鬥拱屋頂的廊龐,後壁為一大佛完。此式以雲岡第六窟最具代表性。隋唐兩代則多為筱鬥形石窟,其石窟的布局實際上與宅院式佛寺相仿,在左、右、後三壁鑿完,或只在後壁鑿完,頂作覆鬥型。至五代和宋,石窟的代表性窟形為背屏式。與前兩種窟式相比,此式可謂是對佛殿的直接模仿,其形制特點是平面方形,四壁不再開完而在窟室中央偏後置一中心佛壇,在壇的後緣留出一面直通頂的石壁,即所謂「背屏」。著名的龍門奉光寺石窟就是此類型制。總的來看,石窟的演變與發展是一個將印度、西域石窟逐漸中國化的過程,它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異域佛教在我國的傳播情況及其特點。

相關焦點

  • 古代藝術:古代四大建築類型之——古典園林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藝術:古代四大建築類型之——古典園林,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本質是通過對山、水、建築、植物等要素的有機組合,構成一個富有情趣的、飽含藝術意境的美的環境。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頤和園曾兩次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侵略者破壞,後經兩次重修,仍比較完好的保存至今。頤和園佔地近300公頃,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園內殿、堂、樓、閣、廊、榭、亭、橋等建築擁山抱水,絢麗多姿,構成了一幅優美的圖畫。
  • 古代宗教建築的特點以及代表性建築
    中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所有這些宗教建築由於其不同的教義和使用要求,而表現為不同的總體布局和建築式樣。宗教建築是人們從事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包括佛教的寺、塔、石窟寺、道教的廟觀,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等。此外,寺廟建築除石窟寺外多營建成院落式。在中國的各類宗教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佛教和道教。佛教起源於印度,公元1世紀左右經西域和南海分兩路傳人中國,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
  • 【外國古代建築史第1章-古代埃及的建築】
    (三) 新王國時期(前17~前11世紀)    形成適應專制制度的宗教,太陽神廟代替陵墓成為主要建築類型。    著名的太陽神廟,如:卡拉克——盧克索的阿蒙(Amon)神廟。   第二層平臺上都有奧西裡斯柱,柱廊每根柱子前面有女皇的立像,穿著彼岸之神奧西裡斯的衣服。整座建築擁有幾層柱廊,產生豐富的光影對比,增強了紀念性的效果。藝術手法:   場地內的雕像和建築物、院落和大廳作縱深序列布置,完善了序列處理手法。   整個建築中軸對稱。
  • 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些特點
    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尤其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古代建築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特點,作為世界三大建築體系之一,它與西方建築藝術和伊斯蘭建築藝術並列,自豪地立足於世界建築文化之林。
  • 中國建築四大類別,感受中華美學
    樓內生產、生活、防衛設施齊全,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為建築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二、莊重嚴肅的廟宇、道觀1、白馬寺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裡,洛龍區白馬寺鎮內。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 美洲的現代建築和古代美洲建築風格
    到了20世紀50年代, 建築師們開始尋求一種脫離美國傳統的建築樣式,改變過去精雕細刻的建築細部,採用流暢的線條,所建住宅多為單層房子,也有一層半、兩層及多層的,既有坡屋頂也有平屋頂。建築設計與環境規劃結合起來, 使室外與室內相互滲透。現代派建築的特點是簡潔,避免傳統的裝飾。 大挑簷形式在20 世紀 20 年代由萊特等建造師首創,並成為現代派喜歡採用的形式之一。
  • 建築之魂|現代建築如何傳承傳統建築藝術精華?
    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布局工整,雕梁畫棟以木楔固定,不著一釘、自成體系,是中華人民的智慧結晶,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璀璨明珠。它,被稱為中國古建築之神,工藝奇特,不用一釘一膠,卻能讓家具、建築牢固,是驚豔千年的傳統中國美,它就是——榫卯。
  • 《南宋建築史》:一部集大成的建築斷代史
    在建築史研究方面,她的《乾隆御品圓明園》《中國古代建築史·第3卷·宋遼金西夏建築》《東來第一山——保國寺》等十餘部著作,每一部都堪稱精品。這部《南宋建築史》也不例外。  郭先生與南宋建築的結緣,始於《中國古代建築史·第3卷·宋遼金西夏建築》的寫作。
  • 中國古代建築屋頂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那遠遠伸出的屋簷、微微起翹的屋角、富有彈性的屋簷曲線、以及眾多屋頂形式的變化,加上燦爛奪目的琉璃瓦,使建築產生獨特而強烈的視覺效果。中國古建築的發展歷經三千多年,已形成完善的體系。
  • 中國建築,美!
    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博物館」和「掛在懸崖峭壁上的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 現代建築局部攝影之美
    但文化差異對建築風格表現手法用途也盡不相同,偉大的建築設計師對本民族當時心理與權力宗教畏懼,掌握分寸十分細緻讓人進入他們設計建築內,恐懼、喜悅被徹底改變自己情緒。中國春秋老子《道德經》最早對建築空間環境關係辯證是: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有室之用。故有之回,以為利答,無之以為用。
  • 中國建築之上海傳統建築的四大特點
    獨特的發展歷程,催生了具有地域文化烙印的營造技術,可將其歸納為:「小而美」、「巧而精」、「素而撲」、「糅而諧」四大特徵。一、小而美與江南地區的其他都會城市(如蘇州、杭州、楊州等)相比,古代上海地區的傳統建築在規模、形制、裝飾上都要略遜一籌,較少出現大型的廳堂、宮觀,許多宅院、寺廟、園林往往並不宏大,透著一種「小而美」的智慧。
  • 福建傳統建築的特點,特色建築有哪些?
    福建背山面海,素有「東南山國」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福建境內多山多河,人們被山脈河流分隔在不同的區域,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小經濟區域,福建傳統建築多因地制宜,建築類型多樣,建築形式各具特色,地區差別十分顯著。
  • 性崇拜思想如何影響中國古代建築藝術?
    它滲透到哲學、宗教、藝術、祭祀、禮儀、建築等社會各個方面從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人類的宗教起源於生殖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是生殖器崇拜的直接發展,也是一種特殊表現;生殖崇拜思想是以陰陽學說為基礎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源頭;其對建築形式與文化的豐富和補充等等。
  • 全球著名知名十大建築公司|建築設計院排名 :閃耀著藝術之光的建築...
    DESTROY建築事務所由當代前衛建築大師戴帆(DAI FAN) 在紐約創立,通過遍布全球的辦公室和頂級建築設計團隊,DESTROY建築事務所為世界各地客戶提供創新而卓越的引領時代潮流的設計方案,項目類型跨越了從大型城市公共空間、混合功能綜合體、超高層建築綜合體到度假居住、辦公展覽、教育科研等相關的規劃、建築、景觀設計。
  • 古代建築:象徵等級的建築現象——建築顏色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建築:象徵等級的建築現象——建築顏色,古代建築的顏色主要反映信仰和等級,決不能簡單地把顏色看作建築的裝飾手段。不同歷史階段的顏色有著不同的內涵,因而顏色反映的等級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 原來促進中國古代民族建築發展的主要原因是這些
    在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千差萬別的地理與自然環境、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多姿多彩的民族信仰和風俗孕育了絢爛多姿的人文文化,也逐漸催生了具有獨特的民族審美、結構、建造技藝的中國民族建築。彰顯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藝術特徵,中國民族建築是中國古代優秀文化傳統、科學技術、藝術傳承和發展重要的載體之一。
  • 歐洲建築風格劃分及代表建築
    歐洲建築風格分類:古羅馬建築、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建築、文藝復興建築、法國古典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浪漫主義建築、功能主義建築、羅曼建築、洛克克風格、現代主義建築、後現代主義建築。
  • 東方園林建築與西方園林建築的差異
    中國園林建築與西方園林建築相比,由於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態、文化氛圍等方面的差異,造園中使用不同的建築材料和布局形式,表達各自不同的觀念情調和審美意識,產生了東西方園林建築的差異。   東西方古典園林的一個最大區別,就在於是突出自然風景還是突出建築。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由文人、畫家、造園匠師們創造出來的自然山水式園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國造園藝術的基本特徵。
  • 泰國佛教建築的藝術特點
    泰國佛教塔門以巧奪天工的雕塑特技體現了本國佛教建築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泰民族集體智慧的體現,是佛教藝術中的獨特創造,更是對東西方建築文化精髓的吸收,並將之融匯貫通於本國建築文化中的經典表現。 清邁佛殿建築特點   在清邁古城數百座佛寺中,以傳統建築風格的佛殿最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