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前後,國民黨見大勢已去,只得將大量軍民轉移到臺灣,並帶走了大量金銀財寶。據統計,從大陸轉移到臺灣人數超過150萬人;僅浙江台州大陳島,一個島上就去了3萬多軍民。
這麼多人短時間內去臺灣,住在哪裡是個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民黨利用日本人遺留下來的宿舍,還修建了一些簡易的棚戶。這就是分布在臺灣各地的「眷村」。
「眷村」一般是按照幾十戶、上百戶為一單元隔開的。「眷村」多半分布在臺北、高雄、新竹、新北等地,約有800多個。
「眷村」棚戶房內外牆都是用竹子劈成竹條後,綁紮成骨架,批上黏土成牆,外面再刷石灰而成。遇到下雨和刮颱風時,這些籬笆牆就會露出很多縫隙,隔壁鄰居之間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楚。
就這麼簡陋的棚戶房,也不是你想住就能住的。優先安排駐臺美軍、以及有家屬的部隊幹部、政府職員,還要根據眷戶人口數、考績、結婚年限來分配。因為一時去那麼多人,實在是沒那麼多房子居住。
到了七八十年代,這些用籬笆編制的棚戶區改用磚瓦結構,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
當年,從這些居住條件簡陋的「眷村」走出了不少名人和明星:朱立倫、郭臺銘、郝龍斌、胡志強、宋楚瑜、章孝嚴、龍應臺、李安、費玉清、鄧麗君、蔡琴、吳小莉、璩美鳳、林青霞、胡慧中、胡茵夢、伊能靜、劉若英、王祖賢、任賢齊、張雨生、齊秦、齊豫、焦恩俊、周渝民、侯德健、楊德昌、寇世勳、馬景濤、蘇起、阮經天等等。
時過境遷,如今這些「眷村」逐漸成了低層人群居住地,部分「眷村」作為旅遊區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