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修鞋生意清淡,農村大叔生意興隆,生意好後才知大叔在幫他

2020-12-19 璽嵐寶

高山月大學畢業後,滿以為能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沒想到街上像他這樣大學生一抓一大把,找了一個多月也沒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終於他決定到街頭擺一個修鞋攤,之所以選擇修鞋,是因為他在大學時候,經常參加公益活動,學了一些修鞋技術。

高山月在嫉妒和沮喪中度過了修鞋生涯的第一天,第二天依然如此,第三天終於有個男的坐在他的攤前,鞋裡的臭氣燻得他眼冒金花。高山月硬著頭皮給他張開口子的鞋縫上了,不料男人接過鞋,眼睛一瞪說:「你這也叫修鞋?你到底會不會修鞋?」

高山月怔住了,男的在他怔傻的目光中揚長而去。驀地,高山月發現所有的人都盯著他,就像千萬顆釘子齊刷刷地盯在他臉上。他開始後悔了,如果當初聽老師的話在大學裡學一些真本領,也不必這麼丟人現眼。

高山月收拾了攤子默默回家,對面的男人衝著他晃晃手中的錘子說:「嘿,你可真夠窩囊的!」

「我幹不下去了。」高山月耷拉著頭。

「這就幹不下去你還能幹什麼?我教你幾手修鞋的絕活,不過你得交學費。」

高山月咬咬牙,把身上僅有的100元錢遞給他說:「就這麼多了。」

從這天起,每逢空閒,男人就認真教高山月修鞋的種種講究和注意事項,高山月從沒有想過修鞋還有那麼多講究。不敢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起碼高山月的「修技」大有長進,不久他的攤前來了一位中年婦女,丟給他一雙高跟鞋,高跟鞋跟部撕裂了。因為跟高,必須用「暗修」,高山月使盡渾身解數,小心地將裂口從裡面縫上,然後用粘膠將縫合的地方粘到鞋裡面,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一點兒縫合的痕跡。婦女接過鞋看了看說:「你的手藝真的不錯!」

婦女走後,高山月是顧客也陸續來了,他認真地把每一隻鞋修好,修出了他的信譽。以後,高山月的生意越來越好,那個中年婦女還是常來修鞋,不知怎的,她一來高山月就覺得她對別人的感召力很大,好像她替他做了廣告。一次給她修鞋,高山月真誠地說:「以後你的鞋有問題,可隨時拿來修,我給免費。」

中年婦女搖搖頭說:「你的生意已經打開局面了,我以後就不麻煩你了。」

「為什麼?」

婦女指著對面的男人很認真地說:「他是我丈夫,四年前我們一起從農村出來,向你這樣的能紮實創業的大學生不多,一些大學生畢業後,還伸手找家裡要錢,你不一樣,我們都想幫你一把……」

高山月聽後,心頭驀地一熱……

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修鞋大叔立雙語招牌 只因想做外國遊客生意
    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攝  看,修鞋大叔的雙語招牌  晨報記者昨天在九尺坎小巷子裡找到攤主卓師傅。鄰居們笑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卓師傅就是補鞋行當裡的狀元。  卓師傅老家在長壽,十幾年前就在九尺坎擺攤補鞋、擦鞋。「好多領導愛在我這裡擦鞋,說我認真、態度好。」
  • 80後大叔眼看早餐生意做不下去,靈機一動,用它烙餅,生意變火爆
    推薦語:機會總是自己努力去爭取的,80後大叔改良雞蛋灌餅的做法,沒想到生意一下火爆起來,你吃過這種雞蛋灌餅嗎?下文轉載自作者:九兒愛喝高粱酒80後大叔眼看早餐生意做不下去,靈機一動,用它烙餅,生意變火爆!
  • 大叔創業做生意,學別人搞「一元餐廳」,虧得血本無歸,厲害了
    現在生意是眾所周知的難做,但如果你要問年紀稍微大點的人創業應該做什麼,他們肯定會告訴你開店當老闆,畢竟如果開店做生意的話,即使賣不出去,也有貨在手裡。可是殊不知,最虧欠的就是這些壓在手裡頭的貨,畢竟如果沒有辦法變現的話,那和廢品沒什麼兩樣。
  • 大叔建一「四合院」,開飯店生意紅火,看使用啥「怪招」
    在安徽皖西南山區有一位大叔,他喜歡盆景,並在街道路邊建造一座「四合院」,院子裡擺出很多盆景,讓他沒想到的是,盆景不但讓他生活質量得到提升,而且促使飯店的生意很紅火,這是怎樣做到的呢?隨著社會發展,農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很多人在路邊建造一排樓房,形成一條長長的街道。多年前,公路邊整平後,大叔也在路邊建造了一棟樓房,這棟樓房與後面的瓦房子構成一座「四合院」,並且頗具特色,不少人看到後,都誇他家的房子似往年規划過一般,否則哪能在路邊建造一座住著愜意的房子呢。
  • 農村大叔發明煮麵機,8秒鐘煮好一碗麵,生意爆火每天能賣80萬碗
    大家都知道,做生意,那就是得講究一個快!尤其是生意紅火的時候,那更是要快了!有一個農村大叔,就發明了一個十分能提高效率的煮麵機,8秒鐘就可以煮一碗!這個農村大叔來自湖北武漢,武漢熱乾麵那可是十分的火爆的,有許多人都會去吃。
  • 「生意興隆」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生意興隆,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do a roaring trade 生意興隆It was a hot sunny day and
  • 餐飲店全面復工,62歲阿蹺大叔的餛飩店排長隊,你卻抱怨生意慘澹
    疫情後復工一方面擴大外賣渠道,另一方面把菜品進行預處理,放在商超進行銷售,配合菜譜和廚師的在線直播,打開了餐飲的另一條銷路,為企業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還有一些小的餐飲行業,依靠自身的品牌效應,也實現了疫情後正常開工營業。在其他餐飲店生意慘澹,無以為繼,面臨關門倒閉時,自家的店卻能讓人們戴著口戴排隊去消費,是什麼店子能這麼牛?今天說的是62歲的上海阿蹺大叔,在威海路開的一家餛飩店。
  • 老夫妻租門面賣早餐,才短短三個月,成了附近生意最好的店鋪了
    其實在這對老夫妻來之前,我們小區門口的這些門面都只能算是「要死不活」,大家生意都不是特別的好,很多店鋪都只能算是勉強度日,所以經常都是這家倒閉那家開。前兩個月的時候就看到這對老夫妻過來租門面,然後開始裝修店鋪,因為知道這邊生意難做,也只能很簡單的裝修了一下,之後就擺上了自己需要的一些東西,開始紅紅火火的開張了。
  • 春節期間爐石傳說裡的老闆生意如何?哈斯生意興隆,林徹徹夜難眠
    過去顧影一直說爐石傳說裡的卡牌包羅萬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酒館裡找(扯)不(不)到(出)的,所以這次,顧影想跟各位聊聊爐石傳說裡的老闆們,在這個春節裡生意怎麼樣?那首先要說的當然是大老闆,也就是爐石傳說的酒館老闆哈斯。沒有哈斯的話,那不光是爐石玩家無家可歸了,連帶著其他的老闆老闆娘,店鋪商人,全得回家休息了。
  • 河南大叔賣切糕成網紅,一天能賣五千多元,兒子「搶生意」也擺攤
    開封清明上河園有一位特殊的網紅,他的出名是多半是因其獨特的叫賣聲,到清明上河園遊玩,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遊人會在各個景點聽到他響亮的叫賣聲:「哎,這邊,這邊,這邊有切糕,大宋切糕,沒錢!也讓吃」。這位賣「大宋切糕」的大叔叫王名亮,今年已經48歲,在清明上河園裡推著仿古的小車,嘴裡吆喝著「沒錢也讓吃的大宋切糕」,在園區四處叫賣,生意火爆。一盤切糕的直徑大約50公分,主要是用黃米、糯米、紅棗加工而成,大概能切出來二百多片售賣,每逢到了節假日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去五六盤,按照5元一片的價格,一天就能賣五六千元呢!
  • 農村大叔,丟下農田 「跑到外地學手藝」 回來後做生意月入過萬
    作者:執著的農民來自農村的王大叔,一直以種莊稼為生,然而在多年的務農下,王大叔仿佛對種田感到乏味,這些年,將自家的農田擱在那裡,跑到外地學了門手藝後,回來鎮子上做起了小生意,至此,今後的生活也慢慢的好起來...
  • 冬天來了,農村又多了一門賺錢的生意,老漢賣木炭一天淨賺500塊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來說,寒冬臘月是一年當中最難度過的一段日子,農村的冬天總是異常寒冷,大多數朋友忙完了農活之後,也選擇待在家裡而不願出去,更別說有什麼其它的收入來源了,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在這個特殊的時段,有人卻在農村發現走了一門商機。
  • 大叔賣「懶人自助」,18元1位隨便吃,生意火爆,每晚能接待200人
    大叔賣「懶人自助」,18元1位隨便吃,生意火爆,每晚能接待200人!中國美食文化綿延千年,每個地域也有它獨特的風格和特點;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營養物質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也讓人吃的更加開心。
  • 大學生留校創業賣特色糖葫蘆,生意興隆,但每天都賠錢……
    導語:大學生留校創業賣特色糖葫蘆,生意興隆,但每天都賠錢……現在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了,一到畢業季,人才市場一定是滿滿的,為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政府和學校都會鼓勵大家去創業,為此還推出了許多福利政策,當然現在學生的創造力都很強,所以各種新鮮的事業都在蓬勃的發展當中
  • 「生意興隆」的春聯,豈能貼在醫院大門上?
    近日,一則關於項城市範集鎮衛生院張貼「生意興隆」對聯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視頻中,範集鎮衛生院張貼的一副春聯為,「好生意(招財進寶)開門紅,大財源(日進鬥金)行旺運,橫批:生意興隆」。此視頻一經曝光便引發網友熱議,「這家衛生院說出了心裡話。」「衛生院貼對聯說日進鬥金,這太直接了吧。」
  • 生意興隆的總是別人的皮膚管理店
    生意興隆的總是別人的皮膚管理店?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經濟收入不斷提高。消費理念也大有改變,投資自己成為熱潮,愛美之心誰都有,所以我國的皮膚管理店可是開火了,可是那麼多皮膚管理店,為什麼有的客源不斷生意興隆?有的卻生意不佳呢?
  • 戴大伯隔鐵欄修鞋20年 顧客修鞋像探監 成蟻族生活青春回憶
    20年顧客一批又一批,修鞋像探監的場景,成杭州城西文教區大學生、打工者蟻族生活青春回憶。 周建仕攝 原創圖文 禁止轉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圖釋世界》現在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蒼老。他1997年,是小女兒剛出生的那一年。對於戴大伯特別印象深刻,因為當時還30出頭的戴大叔夫妻就是這一年,第一次從浙江仙居來到杭州,擺了這個小修鞋鋪,一擺就是20年。
  • 農村大叔擺攤賣豆渣小吃,村民笑他傻,看到收入後卻嫉妒了!
    畢竟豆渣沒什麼味道,而且口感也很差,完全沒辦法當做美食,在農村,每天專門做豆漿的人會把剩下的豆渣餵豬,實在是不怎麼值錢。然而河南的一位農村大叔卻靠著豆渣致富了。他家裡是做豆漿的,做好的新鮮豆早早的開著小車去城裡擺攤當成早餐賣,有一天這個大叔想著豆渣就這麼丟了太浪費,可不可以做成小吃呢?
  • 農村辦廠哪些項目好?別人不看好的賠錢生意,我做火起來了
    農村辦廠哪些項目好?某音某帳號靠分享爺爺奶奶的煮飯日常吸粉百萬,華農兄弟吃個竹鼠都能火遍全網,毛毛姐一句好嗨呦一夜爆紅。似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與此同時,傳統生意模式步履維艱,不順應潮流,路只會越走越窄。
  • 農村大叔開快餐店,利用「一盤小炒牛肉」,收益翻幾倍,可借鑑
    【1】案例背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案例主人公是一位農村大叔,這位大叔是一位60後,今年52歲,姓林。林大叔在農村住了大半輩子,一年到頭進城的日子一個指頭數得過來,原本林大叔也沒有想過長期住在城裡,可沒辦法,自己兒子需要自己幫忙,作為老父親,能有什麼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