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一則張文宏在華為公司講話的新聞,裡面說道:對於新冠病毒,目前沒有藥到病除的特效藥,大多人(尤其年輕人)可以靠營養治療康復,其中的關鍵是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張教授對輕症患者的日常飲食要求是「一天至少要保證兩個雞蛋、兩杯牛奶、一頓有魚、一頓有牛肉。」說來慚愧,我還不能保證每天都有魚和牛肉吃,不過攝入蛋白質,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確實是我們當下在飲食中最應注意的。
今天是周末,我在樓下的超市裡買了三條黃辣丁、一盒豆腐,準備回家燉魚湯喝。
黃骨魚又叫黃辣丁、黃刺骨等,用它來燉湯特別好,黃骨魚的魚肉細嫩而且魚刺是一個主刺、雜刺較少,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很適合老人小孩和孕婦來食用,雖然黃骨魚的做法有很多,但要說最鮮美的做法還是用來燉湯。說到這裡,有些朋友會比較發怵、擔心燉出的魚湯有腥味,不是奶白色,其實只要掌握了幾個小技巧,管保你也能燉出又白又濃又鮮美的魚湯來,感興趣的你一起來和我試試吧~
一、黃骨魚豆腐湯的製作方法:
原料:黃骨魚3條,北豆腐1盒,小蔥2根,生薑半塊,大蒜1頭,香菜2棵
配料:食用油、料酒、食鹽適量
製作步驟:
1、先把黃骨魚收拾乾淨:開魚肚,去掉內臟、魚鰓。如果你買的魚是已經收拾好的,這步可以省略。在收拾黃骨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別被它的魚刺扎到手。把處理好的黃辣丁在清水中水衝洗幾遍。然後把豆腐切成塊,小蔥洗淨切成碎,姜洗淨切成片,香菜洗淨切段,大蒜剝皮洗淨備用。
2、用刀在黃骨魚的身上切上二道花刀,以便入味;然後把黃骨魚放入大碗中,加入蔥碎、薑片、少許料酒、食鹽,用手抓勻,醃製十分鐘,去除下腥味又能更好的讓魚入底味。
3、火上坐鍋,鍋充分受熱後加入食用油,晃動鍋讓食用油塗勻鍋底,下入黃辣丁,再放入薑絲,蔥,蒜瓣,等煎至一面定型後翻面再煎另一面。[此步注意:在下入黃骨魚之前最好用廚房紙巾將魚身上擦乾,以防濺油。]
4、等黃骨魚兩面都煎出香味後,倒入適量的清水,蓋上鍋蓋,開大火把水煮開。
5、水煮開後,你會發現,鍋中的魚湯已呈奶白色。把火調至中火,加入豆腐塊,蓋好蓋繼續燉10分鐘。
6、這時,鍋裡的魚湯越來越白,而且很濃。關火,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出鍋倒入大碗中,再撒上蔥花、香菜段。這樣,一碗又白又濃又鮮美的魚湯就做好了~
二、黃骨魚豆腐湯的的Tips:
1:燉出白色的魚湯的關鍵是在燉湯之前,先將魚放到油裡煎炸,將魚煎到兩面都呈現出焦黃色就可以了,再加些薑片可去腥味。奶白色魚湯的形成,其實有它的科學原理:湯中的脂肪微粒在乳化劑的作用下,在水中高溫沸騰,發生散射現象,湯看起來就是乳白色的。這裡的乳化劑就是蛋白質。影響湯汁乳白程度的重要因素就是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通常脂肪含量越豐富,湯汁越容易熬煮成乳白色。所以把魚先煎一下可以提供脂肪。
2:燉魚湯是加開水還是冷水?有朋友說一定要加開水才能讓魚湯呈奶白色。其實加開水,水開得快,不一會兒湯就成了奶白色;而我今天就是加的冷水,蓋鍋蓋後需要大火燒10分鐘左右,魚湯也會呈奶白色。
3:燉煮魚湯時,一定要用大火煮,否則不利於魚油、鈣質和膠質的快速溶解,等魚湯被煮沸了,也不要調為小火,要一直保持大火加熱。要一直保持魚湯的翻滾。俗話說「千滾豆腐萬滾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樣持續煮沸半個小時左右,魚湯便會又白又濃。
燉魚湯就是這樣簡單,鮮香濃白的魚湯,豆腐也軟嫩得入口即化。喜歡的你不妨一試~自己動手做美食,你會發現:快樂很簡單。
每天的柴米油鹽讓我們對瑣碎繁雜的廚事早就沒有了「若如初見」的感覺,但可是然而but,「不計得失、渾然忘我、樂在其中」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不懈追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龜,愛生活、愛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歡我就~關注!~點讚!~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