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作家警告:沉迷社交網絡或讓孩子變文盲

2020-12-11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英作家警告:沉迷社交網絡或讓孩子變文盲

  如今,社交網絡越來越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大人小孩似乎都離不開它。針對這種情況,英國知名作家霍華德·雅各布森警告說,推特等社交平臺或將讓孩子們變成「文盲」。

  雅各布森曾於2010年憑藉小說《芬克勒問題》獲得英國文學界至高榮譽「布克獎」。英國《獨立報》援引他的話報導,隨著社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傳播交流的本質發生巨大變化,年輕人正逐漸失去閱讀興趣,「20年內,孩子們將不再閱讀,也不想閱讀」。他還以自己的變化舉例:「我也無法像以前那樣閱讀了。注意力總是被手機屏幕打斷。」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自2007年iPhone推出以來,美國青少年的孤獨感上升,心理健康狀況下降。2000至2015年間,每天與朋友共度時光的青少年人數下降超過40%。(喬穎)【新華社微特稿】

(責編:燕勐、徐祥麗)

深度閱讀

中國方案引領金磚國家合作金磚國家合作迎來第二個金色十年。在上一個十年,中國始終是金磚國家合作的積極支持者和建設者,並且通過積極貢獻中國方案,為金磚國家合作的持續深化推進提供強大動力。當前,世界政治和經濟形勢中的不確定性顯著上升,金磚國家發展面臨新形勢新挑戰,金磚合作需要升級發展。作為今年金磚主席國的中國,依然實現了穩定向好的經濟走勢。【詳細】

聯合國人權專家批評美國未能旗幟鮮明地反對種族主義暴力事件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發表聲明,呼籲美國高層政界人士和公共官員旗幟鮮明、無條件地反對和譴責發生在夏洛茨維爾及全美各地的種族主義仇恨言論及犯罪行為。這份根據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早期預警和採取緊急行動」程序而發表的聲明強調,拒絕平等和人人享有尊嚴等人權基本原則的白人種族主義思想或類似的意識形態在這個世界上不應有其容身之地。【詳細】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 美英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
    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網絡成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成為世界各國教育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新冠疫情爆發後,居家在線學習模式的開啟讓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更趨嚴重,本期聚焦國外的家長、學校和社會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原來是心理學家用隱蔽手段故意讓孩子上癮
    現在,孩子們沉迷於手機和網路遊戲的時間越來越多——沉迷於打王者榮耀等遊戲中不能自拔。我們常把這一切歸咎於孩子缺乏自制力,殊不知,這是心理學和高科技完美結合的後果;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的背後,隱藏著心理學陷阱,卻給各大軟體和網際網路公司帶來巨額收益。
  • 英八成父母擔心孩子沉迷於Facebook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根據一項調查,多達八成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沉迷於Facebook不可自拔。80%的父母認為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社交網站會左右孩子的人生。此外,還有三分之一的父母認為網絡能在不知不覺下「改裝」一個人的大腦,並認為自己的孩子正遭到來自網絡的威脅。這一調查是由網際網路慈善機構Nominet基金會開展的,涵蓋了1000名父母。調查結果很令人意外。不過,Nominet基金會說他們的發現和神經學上的證據是相悖的。
  •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馬雲就用了這一招,成功幫孩子戒掉「網癮」
    關於兒子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馬雲在一次談話中就提到了,而且還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驗。相信在絕大多數的家庭中,父母知道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大多會發脾氣或者是口頭警告孩子:不要沉迷遊戲!但是,往往這種行為會給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造成一定的傷害。那麼,馬雲是如何用一招就幫助兒子:戒網癮的呢?
  • 網絡社交風靡背後,如何保護好孩子?
    網絡社交背後有何風險?1、內容未採取分級設限措2019年3月開始,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為了應對網絡沉迷相繼推出了青少年模式,王者榮耀等手機遊戲也要求未成年人進行實名註冊,並設置時間限制。網絡社交風險如何化解?1、網絡社交平臺方面目前,防範青少年沉迷於網路遊戲的舉措不斷完善。在網絡視頻領域,政府部門、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先行一步,紛紛推出「青少年模式」。對社交平臺而言,防範青少年網絡社交沉迷尚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青少年在註冊時沒有年齡限制,更沒有防沉迷機制。
  • 家有沉迷「遊戲、網絡」的孩子怎麼辦?
    本文來源:(壹點零)心理諮詢隨著現在網絡科技的發達,很多孩子深陷網絡無法自拔,不僅給家裡人帶來很多痛苦,對孩子的身心都帶來很大的危害
  • 孩子沉迷網絡咋辦?關鍵是培養「控制力」,讓好習慣替代網絡成癮
    千萬不要以為孩子的網癮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因為事實恰恰相反,長大後的孩子不僅更容易沉迷網絡,而且會為了上網玩遊戲做出一些極端舉動。孩子為什麼容易沉迷網絡?歸根究底,是因為孩子缺乏自控力。但是心流體驗並不一定都能產生好的一面,正如孩子在網絡中沉迷一樣,正是因為他們在其中找到了快感,所以才會深陷網絡不可自拔。
  •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會玩兒手機,正確對待孩子迷戀社交網絡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會玩兒手機,很多孩子到了小學之後,認識的人多了,就開始玩兒社交網絡了。別說孩子了,就連很多年輕的父母也愛玩兒手機,躺在沙發上刷微博,能夠刷好幾個小時。看到孩子沉迷於社交網絡,家長不要心急,要從社會角度上來說的話,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單獨一戶,不會像過去的孩子們可以走街串巷,鄰裡之間經常的串門兒。孩子不缺玩伴嗎?而現在的孩子都是在網絡下成長的一代,在網絡上聊天互動,正反映了孩子們渴望被關注的心理。社交網站的參與者都是孩子的同學,這能夠消除他們的孤獨感。
  • 沉迷網絡的危害不只是厭學,這些心理疾病會來得猝不及防
    沉迷網絡有哪些危害呢?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沉迷網絡大概會影響到視力、學習、性格還有頸椎等這些疾病。但由於現在曝光的青少年沉迷網絡導致的惡劣性案件越來越多,中學生沉迷網絡已不再是淺顯的表面問題,更嚴重的還是心理類疾病。
  • 防範網絡沉迷,別讓在線娛樂「綁架」孩子
    當代青少年是名副其實的「網絡一代」,玩遊戲、看短視頻和直播,深受未成年網民喜愛,防疫期間,線上消遣更是成為許多「宅」在家中未成年人的主要娛樂方式。但與此同時,孩子熬夜玩網遊、背著父母偷偷刷卡充值、看直播打賞主播十幾萬……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報端,因沉迷引發的種種問題也備受熱議。「目前來看,網絡沉迷已經成為影響未成年人成長的嚴重問題。」
  •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符合以下5種情況中的1種,就屬於網絡成癮: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絡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使用網絡的開始、結束及持續時間難以控制;固執使用網絡而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後果;因使用網絡而減少或放棄了其他的興趣、娛樂和社交活動;將使用網絡作為一種逃避問題或者緩解不良情緒的途徑。
  • 深度分析:社交網絡安全七宗罪
    DoSECU 安全分析 7月13日消息:必須承認的是:目前很多人沉迷於社交網絡。你的選擇可能是Facebook或者Twitter,也可能是Myspace或者LinkedIn。還有些人所有的都用,即使是熟知網絡的IT安全從業人員也不例外。儘管避開社交網絡的所有風險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採取一些安全措施來明顯減少這種風險性。
  • 孩子「沉迷網絡」,問題出在哪裡?家長該怎麼做?
    尤其今年疫情,孩子長時間玩手機這個問題更為突出。不少家長反應孩子在家的問題,大致分為以下三類:第一:作息紊亂,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怎麼辦?第二:不肯學習,不聽安排;第三:沉迷網絡世界。為什麼孩子會沉迷網絡?在解決這個困擾了我們許久的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件事情——孩子為什麼總是玩手機。我們來看一則視頻,聽聽孩子怎麼說:我們可以將這些回答簡單歸為以下幾條:1.無聊。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深度分析「阿倫森效應」,讓孩子戒掉遊戲癮
    其實,讓孩子如此沉迷的網路遊戲與阻止孩子玩遊戲的父母一直處在對弈中,雙方都用了「阿倫森效應」,但遺憾的是,網路遊戲一方一直善於運用「阿倫森效應」的積極面,而父母無形中也掉入了它的積極面,被動地激發了孩子對遊戲的興趣並直至痴迷。
  • 孩子沉迷網絡,父母應該要「背鍋」嗎?
    面對孩子們在電子產品裡面「失控」的情形,父母更多的是通過控制孩子使用時間來防止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今天的案例中,這位家長也有相同的困擾,我們一起本期專家給出的建議。如果您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有困惑,也歡迎給我們留言。
  • 假裝失蹤6年的大學生,終於回家了,孩子沉迷於網絡該怎麼辦?
    當年上大學時,他沉迷於網路遊戲,沒能拿到畢業證。他覺得愧對於辛辛苦苦供自己上大學的父母,便找了個藉口離家上班,這一走就是六年。鄭永全的朋友圈曾經網路遊戲一度風靡全國的各大高校,看到的新聞也都是某某大學生沉迷網絡。可是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電子產品的使用者年齡也越來越小齡化。所以,現在的新聞變成了某某小學生沉迷於手機遊戲。
  • 沉迷虛擬世界無法自拔 外媒:社交網絡掩蓋真實人際關係
    參考消息網2月3日報導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月31日刊登題為《臉書的十五年和社交網絡的爆炸式發展——數字平臺對人際關係的影響》的文章,文章摘要如下:2004年馬克·扎克伯格和他在哈佛大學的同學攜手締造了臉書帝國。最初的臉書網站雛形只允許哈佛本校學生註冊,扎克伯格希望它能成為學生們展開虛擬聯繫的工具。
  • 孩子沉迷網絡不上學怎麼辦?
    伯爵書院_孩子沉迷網絡不上學怎麼辦?孩子不願意上學,是因為厭學嗎?孩子天天玩手機,是因為手機成癮嗎?作為家長憂心忡忡、非常頭痛,不知道孩子到底怎麼了,該如何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伯爵書院導師指出,孩子的問題是表象,需找到問題背後的根源。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沉迷手機,表示不想去上學,不願意和外界接觸,那麼就需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鬱症。
  •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該怎麼辦?反對沒有用,建議父母這樣做!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該怎麼辦?反對沒有用,建議父母這樣做!文/小作家起跑線孩子沉迷於遊戲,一直是令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前些年,還只是沉迷於電腦遊戲,如今智慧型手機普遍,手機遊戲又成了孩子的首選。眼看著孩子沉浸在遊戲世界裡,無心學習,甚至對身邊的世界都提不起興趣,許多父母著急焦慮,不知如何才能讓孩子擺脫遊戲的「魔爪」。因為電子遊戲都是遊戲開發者根據市場需求和玩家的喜好特意開發的,有很強的針對性,而愛玩遊戲又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一旦開始玩網路遊戲,就很容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對待孩子玩遊戲,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兩方面來分析看待。
  • 給孩子的「網絡防身術」!隱私洩露、沉迷網絡……統統抵擋
    除了「網癮」,網際網路還有許多深藏不露的危險,沒做好預防的孩子,很容易落入陷阱。比較嚴重的,像2020年3月曝光的韓國「N號房」網絡色情黑幕。有26萬人在社交平臺Telegram上圍觀未成年性剝削視頻,其中兒童性剝削視頻超過9萬個。在受害人當中,未成年女孩16人,年齡最小的只有1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