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收到上級發來的文件,直接轉發給下級,也不指導工作,怎麼辦

2020-12-12 職場101

這說的豈不就是我的領導?上級發的郵件,他直接轉發給他手下的幾個區域經理,頂多配上三個字母FYI,然後就什麼都不管了。

至於領導到底有沒有點開郵件仔細看裡面的內容,我猜測是沒有的。為什麼我知道他沒看?因為我們能看到轉發的時間。上級發出的郵件,附件裡那麼一大篇內容,領導不可能5分鐘之內就全都看完並且理解吧?

遇到這樣的領導,只能自己辛苦一點了。領導只轉發,不做出指示,可能有這麼幾種情況。

領導不願意加上自己的解讀,直接把上級指示轉發給下屬,讓下屬自行理解。

這是做領導的通病了,說話留半句,讓下屬自己琢磨明白。下屬琢磨得有偏差,那也是下屬自己的事情,跟領導無關。要是偏差大了,那就是下屬自己太笨,不能揣測好領導的心思,離走人也就不遠了。

領導自己的想法都不願意輕易示人,你說他能願意去解讀上級的指示嗎?萬一他理解的跟上級有偏差呢?那豈不是責任該他承擔?

領導認為文件太簡單,一看就能明白,他沒有必要指示。

有的文件確實寫得挺清楚的,目的方向都寫得很清楚,至於怎麼操作,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做法。領導認為下屬都是獨立的成熟的員工,工作不用手把手去教,看了文件自然就能明白該怎麼做。

有些員工對領導依賴性太強,領導不指示,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幹什麼。這一點也需要調整一下,工作應該要有主動性,自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價值,最好不要當一塊別人說搬到哪就搬到哪的磚,要成為一塊特別的不能被取代的主心骨。

領導要給下屬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下屬獨立思考的能力。

好領導的一個表現就是,當領導不在時,工作也能照常展開,跟他在的時候一樣。而不是工作只有當他在的時候才能開展,他不在,下屬連工作都沒法進行了。

因此,這樣的領導會儘量培養下屬獨立思考和獨立處理工作的能力。他會在背後默默觀察,當員工偏離正軌的時候再加以引導,但是會儘可能多的留給員工自由發揮的空間。

如果遇到了這樣的領導,可一定要珍惜。

總結:不管領導出於什麼目的,都不大可能讓領導有所轉變,有改變的只能是你自己。平時多學習多積累,遇到文件多看幾遍,最好能把大綱整理出來,很多文件和政策是有連貫性的,儘量把他們放到一個背景下去理解。也可以多跟同事一起探討。最後,就是努力適應這種情況,除非換個領導,否則要做出改變的只能是你自己。

相關焦點

  • 機關下級,平級和上級關係處理策略!
    1居上級地位,要做到處事公平,給人以陽光和期盼感,不厚此薄彼,不掩蓋下級光芒。人各有長短,難以量化比較,用人必須看優點、用長處,不評頭論足,不隨意給人貼標籤,不插手下級管理,下級就不會左顧右盼,才會更加專注工作,共同達成團隊目標。下級能力強,要竊喜「得英才而用之」,要以此為基礎激發其發揮更大潛能。
  • 上級的一句「按規定辦」,到底該怎麼辦?
    作為直接面對實際問題的一線幹部,不少人在遇到工作難題向上級請示時,都曾收到過「按規定辦」之類的回覆。對此,很多一線幹部感到困惑:如果知道如何辦,按哪些規定辦,誰還會去請示上級?究竟如何辦,沒個章程;按什麼規定辦,沒個說法;規定在哪兒,沒個影子。批示一圈「按規定辦」,其實更讓基層「不知咋辦」。
  • 上級一把手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最管用、最有效
    「從實踐來看,對各級一把手來說,黨組織自上而下的監督最直接權威,尤其是上級一把手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最管用、最有效。」上海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上級一把手的評價、看法、意見,對下級一把手有著重要影響。上級黨組織多設置一些監督「探頭」,注意從巡視巡察、審查調查、審計司法、信訪舉報等渠道發現問題線索,及時核查處置,就能有效加強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
  • 上級別怕下級說「壞話」
    日前,一名領導幹部在會上說:「敬重是對同志的態度,班子就要搞好團結,上級說下級的壞話是無能的表現,下級說上級的壞話是無德、缺德的表現。大家要用心珍惜、用情呵護一起共事的緣分與友誼。」可我倒覺得倡導這樣的上下級彼此不講「壞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團和氣」「抱團政治」,這不符合現代民主與法治的精神。
  • 轉發、引用、彙編涉密文件把好「定密」關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轉發、引用、彙編涉密文件不按規定定密,甚至擅自抹掉密級標誌的違規案例不勝枚舉,給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損害的同時,也使自己的前途蒙上了陰影。&nbsp&nbsp&nbsp&nbsp案例1:轉發涉密文件不按規定定密。
  • 聯想全球副總裁喬健:如何處理上級平級和下級的關係?
    你的上級真的很蠢能力不如你嗎?平級同事嫉妒你如何處理?找不到完美下屬怎麼辦?如何讓下屬服你?完整筆記·組織管理在職場怎麼跟人打交道?怎麼樣跟你的上級、平級、下級打交道?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學了很多的知識,結果在工作中發現知識所用的比重很小。
  • 上級挖坑下級倒黴?這份「坑官」的會議紀要是如何出爐的?
    原標題:上級挖坑,下級倒黴?這份「坑官」的會議紀要是如何出爐的?一份政府會議紀要,在河南省永城市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多位領導幹部和企業代表「對簿公堂」,一樁違規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歷史遺留案」,因一份違法的會議紀要鬧得沸沸揚揚,最終兩名官員被法院判定濫用職權罪。
  • 公務員:如果認為上級指示有錯該怎麼辦,做到這幾步才能真正免責
    談到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會說,我能怎麼辦?上級的命令難道不執行嗎,既然是上級的命令,有錯了肯定該上級承擔啊,怎麼關我執行的事呢?我肯定沒有什麼責任。如果這樣,只能說你太天真了。很多時候,下級就是上級的「背鍋俠」,即使是上級的錯誤,都該下級承擔,要想真正免除責任,是非常困難的。
  • 「執行上級命令」的公安局副局長被判刑,下級應不應該「聽話」
    樊永剛之所以在上訴中如此「自信」,最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他並非對白軍軍賭博案「降格處理」的直接決策人。當時,王致文與程偉經過商議,共同作出了這個明顯違法的決定,樊永剛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只是從程偉處接到相關指示後,將這件事交辦給了自己的下級。為此,樊永剛主張:自己傳遞上級命令,並不應當替上級擔責,而這也成了控辯雙方在二審庭審中的關鍵交鋒點。
  • 給上級、領導、客戶發簡訊的5個技巧,90%的人不全會
    上級、客戶、領導往往比較忙,不希望被打擾,而簡訊相對來說打擾比較小。先簡訊告知你是誰,你大概什麼時候會打電話,溝通匯報什麼事項。上級、客戶、領導發來簡訊要第一時間回復,如果事情比較複雜,不能很快完成,也要簡訊及時回復告知已經收到了,後續工作計劃等等,讓對方放心。這種簡訊就可以簡短一些,不用全部要素都齊備。(當然,其他工作簡訊也要養成這種習慣)例如:「王總,您好!
  • 領導收到你信息回復「好的」,員工要懂三規矩,禮多人不怪
    員工給領導發微信(簡訊)匯報工作,領導回復「收到」或「好的」。職場小白懵圈了,該不該回復領導呢?傻傻地分不清。沒有經驗的新人,往往有三種做法:一是認為信息交流已經終結,不需要回復。二是回敬領導的客套,回復「不用謝,應該做的」;三是撓破頭皮,不知道該怎麼回復,乾脆也回復「收到」,就像日本人互相鞠躬一樣。智商決定未來,情商左右命運。【一】禮節性結束。給領導微信匯報工作後,領導回復「收到」。情商高手,一定要回復幾個字,表示下屬結束匯報溝通的禮節。這是上下級交流禮儀的基本規則,上級具有結束溝通交流的主動權。
  • 關於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告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不起訴等決定能否提請複議的批覆》已於2015年12月9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四十四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檢察院2015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 不批准不起訴等決定能否提請複議的批覆
  • 只知道逃跑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知道對下級發火的上級不是好上級
    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們,對於他們來說,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是很難的,但是你即使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但是你遇到的上級卻不識你。發現你的特長之後選擇無視甚至雪藏,對於這樣的上級,你該怎麼辦呢?他們擔心自己的地位會被你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給頂替了,這時候他的面子該放哪裡。
  • ...中共濟南市委辦公廳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改進文件...
    「會議紀要」類文件,一般不印發正式文件。  3.努力減少黨政聯合行文。文件內容純屬政府職責範圍和工作範疇,或者貫徹落實上級政府文件精神的,不以黨委、政府或其辦公室(廳)名義聯合行文。能以政府或政府辦公室(廳)名義行文的,不以黨委、政府或其辦公室(廳)名義聯合行文。  4.嚴禁黨委、政府其他部門對下級黨委、政府發布指示性文件。
  • 領導批示的傳閱邏輯與技巧
    「批示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日常的「請示」、「匯報」等需要領導作出正式回復的文件上的批示,另一類則是在「傳閱」性質的「工作簡報」,「內參」,「通報」等各種信息上做出的批示。前者是主管官員定奪問題的權力體現形式;後者則是表明上級官員對他認為的下級匯報的某個重要事情的態度。
  • 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內部層級監督行為是否可訴?
    問題   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內部層級監督行為是否可訴?  四中院觀點   上級行政機關基於內部層級監督關係對下級行政機關作出的聽取報告、執法檢查、督促履責等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範圍。
  • 公務員考試申論公文寫作指導大全
    (二)決定 決定是用於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的文種。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解決人口問題做出安排。
  • 《論語》|上級說什麼都要服從?下級不只是服從,還要勸諫
    下級服從上級這是一個組織正常的保證,下級完成上級交辦的事務,這也是職責所要求的。但是,做到這些就夠了嗎?孔子認為,做事以敬這是本分,下級對上級還有一個職責,就是當上級的行為出現偏差的時候,作為下級有義務進行勸諫,使之改正錯誤。如果沒有能力做到這些,就應該辭職。
  • 【分享】請示、報告、函,傻傻分不清?速度看區別……
    請示、報告八區別  請示,是指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請求對某項工作、問題作出指示,對某項政策界限給予明確,對某事予以審核批准時使用的一種請求性公文;報告的使用範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後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