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孩子以後「被騙」,父母就要告訴他:遇事遇人不能太善良

2020-10-09 宋媽說育兒

慕顏歌在自己的書中講: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處事的底線就應該越高,因為這樣不但可以保護自己,還能避免縱容他人

其實這句話不但適用於成年人,也適用於孩子們,對於兒童來說,天真善良是他們的本性,但不能沒有底線,否則很容易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

如果父母不想孩子以後「被騙」,就需要告訴他們:遇事遇人,不能太過善良,要學會保護自己

孩子天性善良,但父母總擔心他們被騙,正確的引導才是根本

前段時間,同事帶自己8歲的女兒去公園玩耍,但因為孩子路上喝了很多水,所以著急上廁所,於是同事就邊玩手機,邊等孩子出來。

但過了將近半個小時後,依然不見孩子蹤影,心裡十分著急的同事跑去廁所,尋找孩子的蹤跡,依舊沒有見到人。

後來跑到後面的一個涼亭才發現了女兒,原來女兒上完廁所之後,發現一個孕婦行動非常不便,所以她就上前去幫忙,幫那位孕媽提東西,並且將孕婦扶到亭子裡去休息,所以耽誤了時間。

孕媽見到同事之後,向其表示了感謝,還誇讚自己的女兒是個善良的孩子,雖然同事很是驕傲,可擔心孩子被騙,所以回到家後,還是對女兒的行為教育了一番。並且告訴女兒,善良雖然沒有錯,但多一點防備總沒有錯,畢竟你很善良,不代表別人沒有惡意。

遇到下面4種情況,父母要告訴孩子:你可以不必善良

1)對方比你要「強大」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孩子總是處於弱勢的一方,因為無論從能力上來說,還是從意識來說,都不及大人。

而社會上的壞人多半是由成人來「演繹」的,所以當大人尋求小孩的幫助時,父母告訴孩子,一定要提高警惕,當然只是單純的問路除外。

對於父母而言,讓孩子出去買個東西是正常現象,但對於陌生人而言,就不是如此了,他們很可能「另有目的」。因此,孩子不要怕得罪大人,保護自己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2)當下的環境處於「封閉」狀態

人對陌生的環境會產生一些恐懼行為,但孩子由於天性善良,也許他們反而更容易適應,所以當有大人和孩子說:「我家有好玩的,你可以去我家玩」時,孩子一定不要輕信他們的話,要學會及時躲開。

或者遇到路上有老人摔倒,父母要告訴孩子,也不要輕易向前去扶,畢竟旁邊有那麼多的大人可以去做,一個小孩子很難解決。否則,一旦進入一個封閉的環境,那就連逃離都困難了。

3)如果你的善良會給你帶來危險,那麼請停止它

通常來說,很多小孩都很喜歡動物,因此如果在小區中遇到流浪貓或是狗的時候,願意為它們遞一些吃的,但這些動物雖然可愛,但很可能帶有攻擊性,一旦被咬到,很可能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傷害。

所以,當父母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和孩子講清楚其中的道理,告訴孩子,善良可以,但保護自己更加重要。

4)有時過度的善良,只會引起別人的「貪慾」

騙子之所以會「經久不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利用了別人的善良,畢竟網上報導出來的騙局也是花樣百出。所以,我們不能擅自揣測別人的善良,但要知道,人性深不可測,我們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僅僅告訴孩子要善良,也要客觀地為孩子講解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情況,必要時,可以不與人為善。

相關焦點

  • 如果不想孩子以後「被騙」,父母就要告訴他:遇事遇人不能太善良
    其實這句話不但適用於成年人,也適用於孩子們,對於兒童來說,天真善良是他們的本性,但不能沒有底線,否則很容易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如果父母不想孩子以後「被騙」,就需要告訴他們:遇事遇人,不能太過善良,要學會保護自己。
  • 女兒被欺負,秦昊掩面痛哭:父母最大的錯,就是教孩子太善良
    ,他就要親自&34;了。當時因為知道是自己有錯在先不敢和父母說,父親聽到之後很生氣,責怪我為什麼不告訴他,沒寫作業也不能這樣對待學生,相比於母親的那一句「誰讓你不寫作業」,父親更讓我感動…在很多法制和社會類節目中,孩子長期被校園霸凌,甚至有些最後走上自殺的絕路,家長竟然是最後一刻才知道。
  • 孩子太善良未必是好事,父母要教會他:有四種情況不必善良
    回家後,佳佳委屈地說:你不是教我要善良嗎?難道我做錯了什麼?聽到這些,媽媽輕輕地告訴她,善良是一種寶貴的品質,但一定要有一定的度。如果其他人利用你,總向你索取幫助,請不要善良。佳佳若有所思,從此以後也懂得了有選擇性地幫助他人,知道善良應該有一定的度。
  • 告訴孩子這四種情況,千萬不能善良
    我們從小就教導孩子要學會善良,但是現在社會非常複雜,有多少小孩甚至是大人被善良給害死了。告訴孩子要善良,但是還要告訴孩子,這四種情況,要收起自己的善良。1.你弱勢他強勢有一天,一位媽媽接孩子經常遲到,人販子就抓住了機會,哄騙小孩,試圖讓小孩幫助哄騙他到廁所,然後和同伴下手。結果小孩子一直拒絕,人販子惱了,說「你這孩子不知道助人為樂嗎?」
  • 孩子太敏感怎麼辦?一遇事就著急,培養「鈍感力」讓他放寬心
    這不僅受教育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性格特點不同,度過階段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經常會聽見父母這樣評價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性子急,一遇事就著急,不滿足一點就耍脾氣;我家孩子太敏感了,什麼事做不好就和自己較勁,怎麼勸都不好使,真讓人發愁。
  • 數十萬少女「在線墮胎」當孩子的善良被壞人利用,就是父母的災難
    導讀:數十萬少女「在線墮胎」當孩子的善良被壞人利用,就是父母的災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數十萬少女「在線墮胎」當孩子的善良被壞人利用,就是父母的災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做人,遇人不指責,遇事不抱怨
    再加上駕駛水平不太好,老公坐在副駕駛直著急,幾次指責妻子的開車水平過差。後來,他乾脆讓妻子停在路邊,換自己來開。妻子被連續指責,感覺特別委屈,堅持要開。兩個人順其自然地吵了起來,這才有了剛開始的一幕:妻子在車內哭,丈夫在車外暴走。
  • 善良就要軟弱嗎?錯,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3點
    電影《素媛》中,有人問素媛,「你為什麼要跟那個叔叔走呢」,素媛說:「因為那個叔叔要我幫他撐傘,我覺得應該給淋雨的叔叔撐傘」面對一個成年人,善良的小素媛不懂得保護自己,而有了後續的一系列悲劇……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沒有人會向弱勢的人求助,除非他另有所圖,比如,男人遇到問題不會找孕婦
  • 不想讓孩子被當「軟柿子」捏,請給孩子的善良插上這3道「鋒芒」
    每個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掌中寶,心尖肉,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寶貝被外人欺負,不過在越來越多元化複雜化的社會環境中,孩子將來總要自己去面對未來的人生之路,應對各式各樣的人,想要讓孩子在集體中,不被當作「軟柿子」捏,就要讓孩子自己強大起來。
  • 孩子長大前,父母一定要告訴他的4個道理
    本文由「柚子健康網」發布獨立讓人成長,自律讓人優秀,自衛讓人平安,見世面讓人成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導格外重要,科技發展很快,孩子接觸到的事物越來越豐富,面臨的環境也日益複雜。作為父母,應該提前告訴他們一些生活道理,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
  • 不想孩子受欺負,媽媽要教會孩子立足之道:生而為人,別太善良
    太善良的孩子易「受欺」,易成三種「弱勢群體」,有些傷痛會伴隨一生中國自古就有一句古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句話說的一點也不假,人心本應向善,可是人太善良總是會被人欺負,如果一昧的選擇忍讓,那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 不想孩子受欺負,媽媽要教會孩子立足之道:生而為人,別太善良
    太善良的孩子易「受欺」,易成三種「弱勢群體」,有些傷痛會伴隨一生中國自古就有一句古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句話說的一點也不假,人心本應向善,可是人太善良總是會被人欺負,如果一昧的選擇忍讓,一步一步地進行引誘,要知道,孩子的防範意識很低,再加之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讓他們遭受侵害,最大的原因就是孩子們太單純、太善良了。
  • 孩子再善良,父母也要教會他「三狠」,不然將來會被當軟柿子捏
    我們知道,父母對孩子教育,是能夠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尤其是父母教給孩子的不同性格和品質,更會決定他們以後的人生走向。在這些品質中,善良尤為重要,它能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充滿希望地前行。但是,善良不是沒有底線的!就算再要求孩子們善良,父母也別忘了,要教會他們學會這幾」狠「,不然會被別人欺負。
  • 孩子遇事動不動就哭怎麼辦?心理學:父母警惕孩子的「縮殼心態」
    導讀:孩子遇事動不動就哭怎麼辦?心理學:父母警惕孩子的「縮殼心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遇事動不動就哭怎麼辦?心理學:父母警惕孩子的「縮殼心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過分的善良會害了孩子!這幾種情況要讓孩子學會拒絕,父母知道嗎
    從小讓孩子多接觸此類文化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是非常有利的。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必定有感恩之心,有了感恩之心那麼他就不會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把善良的種子播種到孩童的一心靈中,孩子長大以後必定是一個心胸寬闊,品行端正之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會把最美好的東西教給自己的孩子,善良這個優秀的品質家長們也會在有意無意中言傳身教給孩子的。
  • 《父母如果愛孩子,請告訴他這四點》
    雖然兒子好多細節做得並不好,但是我沒有批評他,讓他學著嘗試,學著自己動手去做,指出他的問題所在,下次他會做得更好。我讓他學著洗襪子,洗碗,掃地,幫我一起幹家務活。 他雖然是我心裡的寶,但我讓他學著做這做那,鍛鍊他的獨立性。每位父母都疼愛著自己的孩子,有些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幫他完成。
  • 請告訴孩子:這3種情況下收起善良,否則很可能害他
    保持一顆真心,做人要善良是家長們經常教育孩子的一句話,為別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寬容忍讓他人的不足、富有同情心……這些都是善良的表現,也是家長們時刻教育孩子的話語。不過,在如今這樣複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會導致善良的人被欺負、被騙。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訛錢、人販子扮成孩子家長拐孩子等等現象就是在提醒家長的教育要有兩面性。
  • 孩子遇事緊張、習慣性退縮,幫孩子擺脫緊張感,睿智父母這樣做
    一、孩子遇事緊張的原因是什麼1、管得太多遇事緊張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無所不能的超人父母,他們把孩子保護得密不透風,喝水怕噎著,走路怕摔著,夏天怕中暑,冬天怕凍著,孩子像個沒有思想的木偶,父母怎麼說,孩子想都不想,直接照做,結果使父母的技能越來越嫻熟,孩子的個人能力卻沒有提升
  • 路遇假乞丐,寶媽的做法感動行人,這才是好的善良教育
    龍龍的媽媽不想剝奪孩子「善良」的習慣,於是告訴孩子:「你這周的零用錢已經用光了,剛才媽媽在超市買東西也花光了身上的錢,現在我們只剩下坐車回去的兩元錢了。你要是想幫助他們,可以把我們買的麵包和水果分給這個小哥哥。」聽到龍龍媽媽說的話,周圍的乘客紛紛向她投上讚許的眼光。
  • 教育孩子不能過於善良?遇到兩種情況就該「狠」,不然易吃虧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俗話說人善被人欺,善良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可是過分善良可能會被人當軟柿子捏,長大後很容易吃虧,甚至為人身安全埋下隱患,父母在教育孩子善良的同時1、被人傷害時,不能一直隱忍當孩子被人欺負後,有的父母可能會告訴孩子,人應該懷有一個包容心,學會包容,懂得原諒,可是這樣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