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善良未必是好事,父母要教會他:有四種情況不必善良

2020-11-02 長脖子媽咪

佳佳的媽媽最近很頭疼,女兒佳佳出生於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媽媽從小教她要友善,並儘可能多地幫助他人。佳佳也養成了樂於助人的好習慣,但最近換了一個新的同桌。

新同桌沒明天都用各種藉口相佳佳借鉛筆、橡皮擦甚至零用錢。佳佳很單純,不懂得拒絕。後來有一次考試時她只帶了一支筆。結果,她把筆借給了同桌,這極大地影響了她的考試成績。

回家後,佳佳委屈地說:你不是教我要善良嗎?難道我做錯了什麼?

聽到這些,媽媽輕輕地告訴她,善良是一種寶貴的品質,但一定要有一定的度。如果其他人利用你,總向你索取幫助,請不要善良。佳佳若有所思,從此以後也懂得了有選擇性地幫助他人,知道善良應該有一定的度。

作為父母,在孩子小時候要教他們善良,但是在以下四種情況時,一定要收起善良。

一、當對方強勢、你處於弱勢時,請收起善良。

當對方很強勢、你處於弱勢中時,請收起你的善良。

如果你處於弱勢,而強勢一方尋求幫助時,事情就可能不會那麼簡單。對方可能另有所圖,因此此時,你應該拋開善良,果斷拒絕對方。儘管這個社會有很多好人,但也有一些壞人,我們不能讓壞人用你的善良來傷害你。

二、當處於一個封閉環境,善良會使你受傷害。

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善良常常會傷害你。

很難想像,當某個場合從開放變成封閉時,如果沒有別人的監督,很難說會發生什麼。因此,在這種危險的環境中,善良常常被欺負。學校暴力一直屢見不鮮,被欺負的人通常是善良而軟弱的,因此有時太善良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三、善良不一定能辦成好事,人性複雜。

善良不一定能成就好事,要知道人性是複雜的。

善良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種難得的品質,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好心會辦壞事」。由於壞人的貪婪和思想,看起來美好的事情可能會帶來壞的結果。所以在做好事之前,請仔細考慮好心的後果。

四、當別人頻繁利用你的善良,別縱容對方。

當一個人經常利用你的善良時,請保持適度的善良。

總有一些人,因為你的好意而經常向你求助,把你的好意視為理所當然,而那些受到傷害的人往往是善良的人。記住,善良要有分寸。畢竟,並非所有人都會感謝你的幫助。對於沒有底線要求你幫助的人,請果斷拒絕。

總之,善良是一種難得的品質,但你還必須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父母必須告訴孩子:遇到以上四種情況時,請放下你的善良。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不想孩子受欺負,媽媽要教會孩子立足之道:生而為人,別太善良
    太善良的孩子易「受欺」,易成三種「弱勢群體」,有些傷痛會伴隨一生中國自古就有一句古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句話說的一點也不假,人心本應向善,可是人太善良總是會被人欺負,如果一昧的選擇忍讓,那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 不想孩子受欺負,媽媽要教會孩子立足之道:生而為人,別太善良
    太善良的孩子易「受欺」,易成三種「弱勢群體」,有些傷痛會伴隨一生中國自古就有一句古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句話說的一點也不假,人心本應向善,可是人太善良總是會被人欺負,如果一昧的選擇忍讓,現如今有多少孩子忍受校園霸凌,常常一幫人欺負一個人,有些時候受到的傷害未必是身體上的,也有可能會給心理造成無法磨滅傷痛。
  • 孩子再善良,父母也要教會他「三狠」,不然將來會被當軟柿子捏
    我們知道,父母對孩子教育,是能夠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尤其是父母教給孩子的不同性格和品質,更會決定他們以後的人生走向。在這些品質中,善良尤為重要,它能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充滿希望地前行。但是,善良不是沒有底線的!就算再要求孩子們善良,父母也別忘了,要教會他們學會這幾」狠「,不然會被別人欺負。
  • 告訴孩子:做人要善良,但也要有自我保護意識
    「養孩方知世事難」,相信不少父母都曾患上過「被害妄想症」:「孩子在學校裡被同學欺負了怎麼辦?」「社會上壞人那麼多,萬一孩子在上下學路上遇到壞人怎麼辦?」「『做好事不一定有好報』,到底還能不能教孩子樂於助人?」
  • 告訴孩子這四種情況,千萬不能善良
    我們從小就教導孩子要學會善良,但是現在社會非常複雜,有多少小孩甚至是大人被善良給害死了。告訴孩子要善良,但是還要告訴孩子,這四種情況,要收起自己的善良。1.你弱勢他強勢有一天,一位媽媽接孩子經常遲到,人販子就抓住了機會,哄騙小孩,試圖讓小孩幫助哄騙他到廁所,然後和同伴下手。結果小孩子一直拒絕,人販子惱了,說「你這孩子不知道助人為樂嗎?」
  • 善良就要軟弱嗎?錯,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3點
    電影《素媛》中,有人問素媛,「你為什麼要跟那個叔叔走呢」,素媛說:「因為那個叔叔要我幫他撐傘,我覺得應該給淋雨的叔叔撐傘」面對一個成年人,善良的小素媛不懂得保護自己,而有了後續的一系列悲劇……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沒有人會向弱勢的人求助,除非他另有所圖,比如,男人遇到問題不會找孕婦
  • 過分的善良會害了孩子!這幾種情況要讓孩子學會拒絕,父母知道嗎
    從小讓孩子多接觸此類文化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是非常有利的。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必定有感恩之心,有了感恩之心那麼他就不會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把善良的種子播種到孩童的一心靈中,孩子長大以後必定是一個心胸寬闊,品行端正之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會把最美好的東西教給自己的孩子,善良這個優秀的品質家長們也會在有意無意中言傳身教給孩子的。
  • 你會怎麼教孩子不受到別人的欺負呢?首先還是要教會孩子善良
    一個善良的孩子,是非常受別人喜歡和尊重的。要知道,孩子剛開始就是一張白紙,父母的教育,老師的教育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和優秀,而父母最先該教會孩子的就是保持善良,面對可憐之人存憐憫之心,願意去幫助別人度過難關,這樣孩子長大以後會交到很多朋友,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 太善良的孩子「不幸福」,專家提示:父母的教育方式該改了
    導讀:太善良的孩子「不幸福」,專家提示:父母的教育方式該改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太善良的孩子「不幸福」,專家提示:父母的教育方式該改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過於善良?家長看清「善良弱化」現象,讓娃既善良又不被欺負
    案例我們做家長的,從小就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是十分的美好,並且從小教會孩子要善良,而我們做家長的多多少少也知道,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黑暗,然而我們孩子長大後也會發現這個世界並沒有我們家長所述說的那麼美好。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一味的去灌輸一些心靈雞湯,時而告訴他們現實總是很殘酷。
  • 如果不想孩子以後「被騙」,父母就要告訴他:遇事遇人不能太善良
    如果父母不想孩子以後「被騙」,就需要告訴他們:遇事遇人,不能太過善良,要學會保護自己。,父母要告訴孩子:你可以不必善良1)對方比你要「強大」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孩子總是處於弱勢的一方,因為無論從能力上來說,還是從意識來說,都不及大人。
  • 如果不想孩子以後「被騙」,父母就要告訴他:遇事遇人不能太善良
    其實這句話不但適用於成年人,也適用於孩子們,對於兒童來說,天真善良是他們的本性,但不能沒有底線,否則很容易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如果父母不想孩子以後「被騙」,就需要告訴他們:遇事遇人,不能太過善良,要學會保護自己。
  • 在「善良弱化」的大環境下,家長如何教會孩子善良又不被欺負?
    當孩子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等他們遇到困難了,就會得到別人的幫助,這是互相的事情。所以一個孩子的成功,並不是看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多麼優秀,更不是看他在某一個方面能獲得多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能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有一句話是「得道者多助」,只有孩子們能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最後才會贏得一個好的結果,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 善良教育並非讓孩子一味謙讓,明晰善良的內涵,教育才能有意義
    有個媽媽曾經和我吐槽過,說自己的女兒儘管在玩遊戲的時候有人在背後推她,她也不會去反駁一句,還會將位置讓出來,當我問他的時候,他卻什麼話也不說。當我問這個媽媽有沒有教孩子學會謙讓的時候,這位媽媽也說從他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教孩子學會謙讓他人。
  • 孩子總是被欺負?守住底線是「善良教育」的前提,父母要學會反思
    在他們那裡,孩子自生下來後,父母就需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第二就是培養孩子要有愛心,進行善良教育。l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行使「善良教育」?1. 讓孩子知道善良的底線首先我們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善良並不等於一味的謙讓,退讓,而是應該有自己的底線,讓孩子的善良建立在保護自己的基礎上。要讓孩子明白主次關係,讓他知道,自我保護是排在善良之前的。
  • 告訴孩子:這四種情況下,千萬不要善良!
    我們從小教導孩子要善良,但是在複雜的今天,又有多少孩子甚至大人,被善良害死了?難道要從小教孩子不善良?這也違背我們做人的原則!那麼請你至少告訴孩子,在這四種情況下,要收起自己的善良!小孩子說:「媽媽說過,如果有大人找你幫忙,不要理他,因為如果大人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一定會尋求成人幫忙,而不是比他還弱小的孩子。」成年男子一般不會找孕婦幫忙,健壯的成年人一般不會讓老人幫忙,大人一般不會找孩子幫忙,尋求幫助一定是因為你比他強,所以他才找你幫忙。如果你本就是弱勢,而強勢的一方反而要你幫忙,那麼說明他一定另有所圖,這時候,請務必收起你的善良!
  • 社會透視:為什麼要做善良的人——培養孩子善良正直的真正意義
    從小到大家長和老師總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大家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良正直的人會受到上天的眷顧。然而隨著我們年齡增長,你會發現上天並沒有更青睞善良正直的人。有的時候反而因為善良正直,而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 別再總教孩子要「善良」,遇到這三種情況時,要教孩子去拒絕
    在他翹首以盼時,有個陌生的男人走過來,求問小乖這附近的衛生間在哪裡。在教育孩子時,我們應該像小乖的父母一樣,告訴孩子,有這三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收起自己的善良。 情況1:拒絕比自己強勢一方的求助 弱肉強食是這個世界的規矩,強勢的人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向一個比自己弱勢的群體求助,因為如果強勢的群體都無法成功完成的事情,弱勢群體又如何夠幫助強勢的群體完成任務呢?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痛哭,把孩子教得太善良,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別把孩子教得太善良父母要謹記教育孩子做個善良正直的人是個好事,給孩子灌輸與人為善的交際思想,這點並沒有錯,但也不能讓孩子太善良。在對待好朋友以及長輩甚至一些陌生人的時候,要懷有善意之心去面對和每個人的相處,但是,善良並非意味著可以容忍一切懷有惡意的攻擊,不友善的態度對待,甚至肢體暴力。
  • 小時候越善良的孩子,長大後越容易被社會傷害,真相很傷人
    文|文兒從小就教孩子要善良,卻沒料到這是長大後不幸福的根源。作為父母,我們從小就教會孩子要善良,要幫助他人,要做一個對他人有用的人,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卻不幸福。朋友家孩子是前年畢業的,對待工作很努力,對朋友也很友善,從來不會和人紅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