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後臺問寶寶便便
的留言都不少。
看媽媽們問得都挺急的,還有帶圖問詢的,依依表示隔著屏幕都有內味了哈。
先送大家兩個字:淡定!
母乳寶寶的大便:通常不會有啥問題,次數多少、大便稀一點,都沒事兒。
喝奶粉的寶寶,便便裡有白色的奶瓣,也是正常的!只是一些沒消化掉的牛奶蛋白。
寶寶剛吃輔食、吃米粉啥的,拉出一些蔬菜顆粒、或者拉綠色便便,也不用擔心!寶寶幾天才拉一次,只要拉的時候不痛苦、大便不乾結,也可以安心!
對於便便,媽媽們可以寬容一點、神經大條一點。
不過最近呢,問便秘的留言多了起來~
寶寶添加輔食後,確實比較容易便秘的,嘟嘟吃輔食之後,大便也會幹燥一點的,有時也會中招。
真正便秘了,寶寶還是會很難受的,媽媽們別急,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寶寶便秘怎麼調?
啥是便秘?
糞便在腸道內駐留太久,水分會被過度吸收,導致便便變硬、排便次數減少,就算是次數多,也會呈現硬塊狀,寶寶排便時感覺到疼痛,就稱為便秘。
便秘跟大便的頻率沒關係。
有的寶寶每天都有大便、每次卻只拉很少一點,可能已經發生了便秘;
而有的寶寶很多天不大便,排便間隔時間長,但是排便時無痛苦、大便也不幹,精神愉悅、食慾正常,就不算便秘。
而且排便次數,真的因人而異!這點依依可是領悟得最真切啦。
依依同小區的朋友:糯米和嘟嘟,這方面就完全不一樣!
以前年糯米的時候,一天 3 次大便(有時候還不止);現在嘟嘟呢,我還記錄過,3 個月的時候大概 3 天一次大便(有時候還沒有)。
你看,都是母乳餵養,大便次數也就差了 10 倍吧!
另外,便秘的寶寶人群也有區分: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不大會便秘,因為母乳極易消化幾乎無殘渣。
那有的媽媽說,我是母乳餵養的,但寶寶上個大便怎麼老是表情痛苦還哭鬧呢?Emmm,那可能只是他們還不習慣嗯嗯這件事,覺得不太舒服。
如果母乳寶寶出現便秘,更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並非飲食因素哈。
便秘呢,通常出現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還有添加輔食後的寶寶身上。
便秘怎麼辦呢?
讓我們先揪出容易讓寶寶便秘的「小搗蛋」——
看看自家有沒有中招啊?不恰當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是容易造成寶寶便秘的。
不過其實調整起來,也簡單!
咱們的「防便秘三式」給您備好了:
調飲食
✨少點肉肉海鮮、多點膳食纖維
便秘寶寶,不宜吃過多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比如肉蛋海鮮等;適當的增加蔬菜水果、穀物類、豆類的比例,增加膳食纖維,有助於軟化便便、促進腸道蠕動。
衣衣家是常備一樣神器:西梅泥,全家如果有便秘傾向,都可以拿來吃一吃,我那時候懷嘟嘟有點便秘,也會吃吃,效果就倆字:管用!
▲酸酸的味道,寶寶也喜歡~
✨輔食裡可適當添加油
吃輔食的時候,可以添加適合的油哦,也有助於大便通潤。像依依在給嘟嘟煮粥的時候,除了會加菜葉和牛肉粒,也會放一兩滴油進去。
牛油果油、亞麻籽油等,都比較適合,可以和水果、酸奶、粥面等混合在一起。
✨飲水量適當增加
便秘時,糞便中的水分被結腸吸收、變得幹硬,所以需要補充水分去軟化,寶寶輔食吃的越多越多,本來就應該慢慢增加喝水量了,便秘時就更要喝水了。
✨奶粉不要泡太濃
奶粉寶寶如果老是便秘,很可能是奶粉泡太濃了,對照一下自己有沒有按照規定比例,挖完一勺之後有沒有刮平?
如果濃度沒問題,那可能要考慮換一款配方奶試試。建議選擇:原料是生牛乳(或脫脂奶)、無棕櫚油(或添加了結構脂 OPO 的)、添加了益生元和益生菌的。
調習慣
✨多活動活動
給寶寶適當增加活動量,爸爸媽媽多進行一些互動小遊戲,會讓寶寶的消化功能變得更好。
▲伸伸胖腿、動動胳bei~
✨養成按時排大便的習慣
開始進行如廁訓練的寶寶,每一天同一時間坐在小馬桶上至少 10 分鐘(比如飯後)。這樣執行個半月到一個月,一般能養成按時排便的好習慣。
✨順時針揉肚子
爸爸媽媽可以沒事兒幫寶寶順時針揉揉肚子,也會有效促進消化排便哦!
別瞎整
✨慎用開塞露
儘量不用開塞露,要用也要在醫生指導下,醫生會根據情況開一些藥物用以軟化大便或去除糞便的。
✨這些情況要看醫生
便秘的原因其實挺複雜,除了前面提到的,還有可能是精神上的緊張、排便訓練不恰當、或者進食某些藥物引起的,甚至某些疾病也可能引起便秘。
如果發現有嘔吐、腹脹、腹痛,生長發育欠佳、大便中有血絲、血塊,大便發黑的話,一定要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