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是與印度人一起奮鬥在美國矽谷三大公司的「好朋友」,但是現在「好朋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印度人翻身成為了大老闆,成為了美國公司CEO,而我們卻一直原地踏步,一直是員工。
按理說我們受到的教育和資源都應該比他們更好,並且國家實力也擺在那,我國人民在外面工作也更有底氣,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我們與印度人之間差距那麼大呢?
其實還是骨子裡帶出來的問題。中國人和印度人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或者同一所學校上學,就會發現問題了,印度善於交談,喜歡融入當地人的圈子,與他們做好朋友。而中國人喜歡獨自行動,或者與周邊幾個中國人一起玩,絕對不會主動融入當地的圈子,也因此容易被排擠。
印度人做事隨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也善於提出問題;我們總是要斟酌一番,看看這樣說合不合理,能不能被接受,並且會不會被嘲笑,這或許是普遍人的心理,就喜歡想太多,以至於上司們只看到發光發亮的印度人,而忽略了一旁默默無聞的中國人。
不會交流,不願主動融入,單憑這兩點就足以造成我們和印度人的差距了。憑藉這兩點,印度人可以學到很多,可以讓上司注意到他們,而我們不行。我們的想法其實和印度人差不多,但就是不會表達,所以造成了兩極分化。
而這其實跟我們所受到的教育有關,從小學開始就一直這樣,很多人一直被打壓,一直不樂觀,但是沒有老師去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無論對或者錯。因為一旦回答錯問題,就會被嘲笑,會被責罵,所以沒有人願意去回答了。
如果我們能跟印度人一樣,我們也不會一直原地踏步做底層工作。讀者們,你們認為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