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糾結為什麼孩子不聽你講話嗎?做好這一點,孩子秒聽話

2020-09-14 璟舒說

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畫面

場景一:當你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想要跟自己的愛人聊聊天,吐吐槽,說說自己在工作中的不如意。

但是對方卻一副老學究的神情開始給你講道理:社會就是這樣,誰沒有壓力啊!我不也是一樣嗎,不照樣還是得繼續工作。

聽到這裡,你一肚子等待被傾聽、被看見的情緒,被結結實實的堵了回去,溝通也戛然而止。

場景二:玩具商店的貨櫃前,孩子眼睛放光的指著一輛遙控汽車說:媽媽,我想要這個小汽車。媽媽說:你家裡都有那麼多小汽車,不買了,趕緊走。孩子看媽媽不答應,開始出招-一哭二鬧三打滾。

家長面對孩子的「不聽話」逐漸失去耐心,任憑孩子怎麼哭鬧,都沒有任何的回應,或者一走了之,後面跟著一個邊哭邊叫「媽媽」的孩子。

當看完這兩個案例之後,你是怎樣的一種感覺?有沒有一種情緒堵在胸口和哽在喉嚨的感受呢?

其實這就是關係中的情緒沒有被看見,沒有流動,也就是沒有被共情的比較常見的情況。

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說過,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很多的爸爸媽媽通過不斷的學習已經知道,打罵式的教育只是在當下取得了家長想要看到的結果,如果把這種方式當成一種有效的方法,長期用在解決孩子出現的成長問題中,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於孩子獨立人格和情商的發展。

有的家長說,講道理,聽上去比打罵好多了,我也是這麼做的,可為什麼還是難以和孩子建立連接呢?

其實這是因為,當孩子陷入負面情緒中時,大腦處於非整合狀態,負責思考的部分已經被情緒控制,無法有效進行工作。

在這個時候,父母講道理,孩子往往很難聽進去,即使聽到了,也很難理解,也無法做到將父母的指令轉化成行動。

其實這就是由於父母缺乏共情,無法與孩子很好的建立聯結,而沒有辦法達到親子關係中的有效溝通。那到底什麼是共情呢?

共情,指的是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旨在在與他人交流時,能進入到對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對方的內心世界,能將心比心地對方,體驗對方的感受,並對對方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

它之所以在人際關係中顯得十分重要是因為,它是連接兩人感情的必要過程,所有人不管是哪一種關係,都需要這種共情能力。沒有什麼言語可以讓糟糕的事情變得更好,只有情感的聯結。

有共情能力的人,能夠最大限度地理解別人並贏得別人的理解,因此更能和自己、和其他人輕鬆愉快地相處。

在親子關係中,共情是家長與孩子情感連接的橋梁,是建立良好溝通的基礎。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發展出健全人格的重要能力。

相關焦點

  • 你還在教孩子「聽話」嗎?為什麼不告訴孩子人生的真相呢?
    1 、傳統「聽話」教育,剝奪了孩子「為自己負責任」的意識和獨立思考的思辨能力。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老師表揚孩子時,會誇他/她「聽話」。「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這孩子真聽話」.....可是,我們有沒有思考過,「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
  • 你還在自己的孩子聽話而高興?還在為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而煩惱嗎?
    在咱們中國評判一個好孩子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聽話。在家聽家長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那他就是一個好孩子。用這種標準來評判孩子正確嗎?筆者以為:不一定。雖然家長和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成才有出息,但他們都是以自己的模式,自己的觀點來判斷孩子的,父母和老師自認為正確的成長模式與觀點,在孩子身上就一定適用嗎?也不一定。
  • 不聽孩子說話的父母,養不出聽話的孩子
    可兒子大竣卻十分不給老爸面子,一點也不遵從老爸的指揮。面對兒子的不配合,林永健說:「你要不就別演,別在這搗亂,好不好,聽見沒有。」聽到兒子的回應後,林永健更生氣了:「你這個不是搗亂是什麼?你看看別的孩子都站著,你看看姐姐發著燒也還站著,你為什麼坐著?」
  • 為什麼孩子不聽你的話?
    經常聽到父母這樣的抱怨,為什麼我家孩子就不能聽我的話,我都叫他別做了,他根本不聽我的,真不省心這個時候有些父母可能覺得孩子是在故意搗亂,或者就是質疑孩子不夠聰明,導致對孩子大發脾氣。但是父母是否想過,也許不是孩子不聽話不夠好,而是你說話的方式不對呢。我們先來聽聽下面幾句話:「你膽子怎麼這麼小呢?一點兒也不活潑,你看看人家財寶表現多大方,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吃手,你是不是有毛病啊?」、「我每天辛苦的賺錢是為了誰呀?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你不懂這3點:聰明父母一定會「聽」孩子的話
    很多父母都喜歡聽話的孩子,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十字路口的重大選擇,他們都要求孩子要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他們認為,孩子永遠都不懂事,而自己比孩子見多識廣、考慮周全。因此在父母的眼裡,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讓人更省心、有前途,會被大家認可。
  • 孩子不聽話時你還在大吼大叫?做好這5步,讓你輕鬆管教孩子
    導讀:孩子不聽話時你還在大吼大叫?做好這5步,讓你輕鬆管教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聽話時你還在大吼大叫?做好這5步,讓你輕鬆管教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嗎?
    這個問題,我想首先要想清楚「聽話」的定義是什麼。是指小孩要乖乖的,大人怎麼說,孩子就怎麼做,孩子儘量順服,讓大人省心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不贊成這樣讓孩子「聽話」。「聽話」在很多時候,意味著別人說的,不管對不對,你服不服,有沒有不同意見,都得照做。你也不能表達自己的看法。還意味著順服,一般情況下,可能一方的位置高於另一方,比如上級對下級,家長對孩子。在某些時候,還意味著好控制、好擺布。你要按我說的來,否則就可能有不好的後果。換到家長對孩子的方面,就是孩子不聽話,可能會被家長罵、甚至被打等。
  • 為什麼孩子老是不聽話?這些雷你可千萬不能踩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有時候跟孩子講話,孩子卻常常左耳進右耳出,甚至還會跟你對著幹。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孩子不願聽你講話了呢?但如果長期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就算做不到爸爸媽媽的要求,他們也不會拿我怎麼樣。不聽話還對自己有好處,還爭取了一些時間去玩,何樂而不為呢?
  • 為什麼你說東孩子就說西?四步方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很多家長都想當然地認為,長幼有序,孩子就應當乖乖遵守家長定的規矩,必須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然而孩子可不吃這一套。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家長有這種心理,孩子才更不聽話、更喜歡和家長對著幹。 家長要明白,孩子不聽話、發脾氣,並不是為了惹你生氣,他們有以下4個原因:他們沒辦法按照你說的做;他們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做;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聽你的話;他們認為不聽話就能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
  • 你家孩子聽話嗎?
    做老師的,聽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這句「老師,他不聽我的,你多說說他吧」,其實,也真不全是家長推卸責任,是真說不動小孩。可問題是,小孩終歸要畢業的,要離開學校的,到那時,身為家長,他不聽你的,怎麼辦呢?當然,小孩會長大,成為青年。十八歲成年,有了自己的主張,不聽家長,也正常。人嘛,總要長大,按自己的理解去闖蕩世界,不必事事聽話。
  • 為什麼孩子總不願意聽你說話?
    他說的是對不起對不起,我說的是沒嚇著你吧孩子,然後我倆都擺擺手很平和地各走各路。這件事本來我也有責任,可能有的人在遇到這種事的時候先去責備別人,但這個男孩先為對方考慮,畢竟對方摔倒了。我感覺孩子無比的單純善良,這大概也是我熱愛教育一個原因吧。可是為什麼,如此單純善良的孩子,卻總被家長稱之為神獸、魔獸,為什麼這些可愛的孩子會讓家長得了心梗腦梗,會讓老師河東獅吼呢?
  • 聽話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了不起的父母,勝在這一點上
    前段時間和朋友約在一起遛娃,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家都在互捧對方的寶寶聽話,說到自己的孩子卻抱怨頗多。倒也不全然是客氣話,因為每次社交看到的都是別人家孩子好的一面。很難不產生"別人家的孩子都聽話"的錯覺。可自己家的孩子,確實360度無死角地面對自己,那搗蛋、調皮、不聽話的一面,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 「你為什麼不聽話?」家長越這樣吼,孩子越不聽,答案在這裡
    :「你為什麼不聽話?」。當孩子不聽話,惹家長生氣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說這句話。這樣的問話,往往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不是孩子被嚇到沉默不語,就是孩子告訴你不聽話的原因。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當別人問你:「你今天為什麼沒上班呢?」那麼,你可能回答「今天我休息。」或者「今天我請假了。」
  •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很多父母第一步就做錯了……
    孩子的頭腦中有非常多的想法,從午飯時和誰一起吃到下周的體育比賽,在他們關心的名單裡,父母總是被排到最後,令我們尷尬的是,即使是剛剛學會說話的幼童,他們關心的事情也無法與父母同步,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我要在此時此刻洗澡!父母總是希望弄明白,如何讓孩子照他們說的話去做。但他們似乎從來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讓孩子聽話的第一步,是需要先讓孩子聽你講話。
  • 「你這孩子怎麼不聽話?」「你什麼都不懂,憑什麼聽你的?」
    比如《小歡喜》裡,看完全劇,也沒有搞明白英子的媽媽為什麼要反對她上南大。南京大學天文專業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天文專業,從各方面看絕對是中國天文專業的老大。天文這個專業大家都不太懂,但單聽名字都令人肅然起敬,聯想到的都是類似《三體》、《星際穿越》裡拯救世界的科學家角色,那絕對是要具備深奧的知識、執著的探索精神才能辦得到的。
  • 孩子不聽話?一文教你掌握親子間溝通的萬能模板
    這些話是不是聽得都要耳朵起繭子了,父母只要想讓孩子做一件事,勢必就要跟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以表揚其他孩子,打壓自己孩子來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但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很委屈,為什麼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家長還是不滿意,總認為別人家的孩子好?家長也很生氣,為什麼孩子這麼難帶,怎麼說都不聽話?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是不是很難?
  • 想讓孩子聽話,試試這4招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孩子不聽話,真的是孩子的原因嗎?會不會是我們自己的溝通方式不對呢?在與孩子溝通之前,看看下列這些我們做好了嗎:1、不是所有的規矩都是合理的無規矩不成方圓,捧著這句老話,一些家長開始立規矩:這個不許碰,那個不許玩,吃飯得飯點,上廁所要定點......
  • 兩三歲的孩子不聽話還在打罵,學會這幾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很多家長知道,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會變得特別的叛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孩子兩歲左右,孩子就已經出現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會變得喜怒無常,而且孩子太小了,打不得罵不得的,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孩子為什麼開始不聽你的話了?
    很多媽媽都發現,孩子越大,越不聽話。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跟孩子的發展階段有關,跟父母的所作所為也有關。先說孩子的發展階段。青春期的孩子,處於可逆性的道德發展階段。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認為準則是大家共同的約定,只要大家都同意,那麼規則就是可以變動的。同時,既然是大家約定的,要想讓他遵守,那他也是同意的才可以。
  • 據說成功的人大多不是乖寶寶,你還在強迫孩子聽話嗎?
    一、沒主見在父母身邊聽話懂事的寶寶一直會受到整個大家族的讚賞和喜愛,父母也經常以此為豪。孩子們會因為聽話嘗到甜頭而越發乖巧,長此以往,他會總結出在成人面前,只要父母讓幹嘛就幹嘛,沒說的和不允許做的一律不去做,甚至連思考一下為什麼不能做這些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