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入伏吃伏羊的好處和禁忌,你都知道嗎

2020-12-20 食品科技網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今天就進入頭伏了,這也意味著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到了。儘管三伏天酷暑難耐,但是在我國的魯西北、江蘇徐州、上海等地卻有伏天吃羊肉、喝羊湯的習俗,這些地區甚至流傳著「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吃伏羊享健康」的說法。眾所周知,羊肉是溫熱食物,適合冬天進補。那為什麼人們要反其道而行之,在燥熱的三伏天吃羊肉呢?你知道伏天吃羊肉要注意些什麼嗎?

羊肉

入伏吃羊肉有什麼好處?

1、滋補身體

夏天天氣炎熱,出汗量增加,很多人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而夏季又是人體新陳代謝最為旺盛的季節,營養消耗也最大,人們常有「無病三分虛」的現象。所以,這時候也需要適當進補來補充身體營養,改善身體虛空狀態,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

醫學常說「補在三伏」,要以溫食為主。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自古就是溫補強身的肉類上品。而且這個時節的羊經過冬春兩季的生長,膘肥肉嫩,羶味小,燉出來的湯味道最醇厚。因而有六月羊肉賽人參的說法。所以,三伏天適量吃些羊肉或喝羊肉湯,可以幫助體虛的人滋補身體。

羊肉

2、祛除寒氣

由於天氣炎熱,人們為了消暑降溫,室內長時間冷氣開放,每天冰淇淋、汽水、冷飲等冰品不離手,生冷瓜果一吃就是一整個,這些「恣意」的行為帶來的健康問題也顯而易見。

冷飲、生冷的瓜果吃多了會刺激腸胃,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長時間吹空調則可能引起全身肌肉、關節疼痛。很多人還出現了胃腹冷痛、不思飲食、睏倦乏力、大便溏洩等症狀。對於這一類人來說,這個時候適當吃些羊肉,有利於將積存在體內的寒氣發散出去,對健康十分有益。中醫裡類似道理有很多,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

羊肉卷

3、祛暑溼

三伏天是「暑溼之毒」最盛的時期。因為這期間「暴雨天」「桑拿天」多發,暑熱暑溼也就接踵而至,稍不注意,溼邪就會侵入體內,使人心氣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會引發苦夏、中暑等病。如果在這個時節喝些羊肉湯,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可以排出體內的溼氣和五臟積熱,起到以熱制熱,排毒祛溼的作用。

由於效果明顯,「吃伏羊」這個習俗得以保存,很多地方還在每年初伏之日開始,至末伏結束,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伏羊節。伏羊美食節期間,各大飯店、賓館、羊肉館都會推出系列「伏羊菜」讓市民品嘗。

羊肉卷

不過,「吃伏羊」並非人人適合。下面幾點關於「吃伏羊」的注意事項,吃之前一定要知曉。

1、伏天吃羊肉別過量

「吃伏羊」一定要控制好量,以每一伏吃一斤到一斤半羊肉即可。因為羊肉是大熱之品,多吃可能會上火,還會引起大便乾結。此外,吃伏羊時應注意多喝水,飲食上還要稍微偏鹹一點,避免排汗過量導致電解質紊亂。

蔥爆羊肉

2、不宜在冷氣過低的地方進食

伏天吃羊肉的目的是散熱、溫經通絡,在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進食,汗排不出來,就無法達到散內熱的作用,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

3、這些人不宜「吃伏羊」

羊肉性熱,含有較多的熱氣,「吃伏羊」適合虛寒體質的人。熱性體質及炎性患者,如患外感、痤瘡、眼睛紅、口乾舌燥、牙齦腫痛及痔瘡等症的人不宜吃羊肉。此外,高血壓、肝陽旺盛和痛風患者也不能吃羊肉。

相關焦點

  • 品鮮營口|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吳記湯池羊湯館
    今天做客到《主播帶你去旅行》的嘉賓為吳記湯池羊湯興隆店店長吳新宇品 鮮 營 口常言道: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每個地方的口味各異,或嗜辣喜酸,或愛鹹嫌甜,但卻很難不愛「鮮」。第四期——吳記湯池羊湯對於生活在海邊的人來說,得天獨厚的氣候和水質都是上天的恩賜。在營口人最引以為傲的本港海域裡,孕育著最極致的新鮮食材,鮁魚、海蜇、蝦爬子、玻璃牛……這些都被營口人用最平凡的方式烹出了最特別的鮮美。
  • 因為伏羊一碗湯,賽過吃生薑
    您先別急,今天讓您多吃的這種肉,還真就適合伏天吃,並且這種傳統吃法已有很久遠的歷史,其食用價值賽過吃生薑,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伏羊一碗湯,賽過吃生薑;伏羊一碗湯,不用醫生開藥方!說起伏羊,其歷史可追溯到堯舜時期。那時我國魯、蘇北、豫東等地區的人們認為此法能「以熱治熱、發汗排毒」,伏羊說白了就是在三伏天吃羊肉,既排毒養顏,又開胃解饞,今天這道伏羊湯麵更是將羊湯與麵條結合,既能吃飽,還能吃好!
  • 三伏天的「伏」指的是什麼?這「4寶」別忘記吃,助你順利度苦夏
    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也許會有人說夏天這麼熱,吃薑會不會上火?其實生薑辛溫,功效在於溫補,具有促進血行、祛散寒邪的作用。所以生薑能把體內多餘的熱氣帶走,也能把體內的溼氣、寒氣一同帶走。
  • 入伏為啥要吃伏羊?嘉定好吃的羊肉在哪裡?
    今天(7月16日)入伏啦!入伏不是節氣,而是指從這一天開始進入三伏天,標誌著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已經來了。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入伏吃伏羊的習俗,民間也有「六月(農曆)羊肉賽人參」的說法。夏季一般提倡吃清淡、少油膩,那為什麼最熱的伏天要吃熱氣騰騰的羊肉呢?這是因為,從口感上看,經過冬春兩季的羊肉,肉質更嫩,脂肪更少,羊肉的羶味也較小;從功效上看,伏天吃羊肉,類似於「冬病夏治」,夏季選用健脾溫中的羊肉進行滋補,發汗祛溼熱,有助於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 伏羊節伏天吃伏羊荷花節觀千畝荷花 夏日農業遊「節」點多
    南臨杭州灣的上海奉賢伏天吃伏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伏羊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美食節日之一,民間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作為奉賢傳統美食「伏羊節」的分會場,遊客在上海小木屋會務中心可以品嘗到地道的本地羊肉菜餚,還可以提前預約烹製烤全羊、全羊宴等特色菜餚。  第四屆荷花節將於7月1日至9月10日在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舉行。
  • 「黃鶴樓酒」棗莊頤源山莊伏羊文化美食節火熱開場
    中國旅遊新聞網山東棗莊訊 (特約記者 黨同生) 7月20日,為期一個月的「黃鶴樓酒」棗莊頤源山莊伏羊文化美食節火熱開場。活動由棗莊市婚慶慶典協會、棗莊市婚慶文化研究會主辦,頤源山莊大飯店、黃鶴樓酒(棗莊)營銷中心承辦。
  • 天這麼熱,跟我去這些地方吃「伏羊」!
    每天靠空調和雪糕續命,飯量明顯減少,喝熱湯之類的更是不存在。什麼?在這種天氣中還要吃羊肉?初聽吃「伏羊」這個飲食習俗時,我一臉詫異。 所謂「伏羊」,即三伏天斬殺的羊肉。作為蛋白質豐富,滋味濃鬱的溫補食材,羊肉料理多與冬季聯繫在一起,是冬令滋補的佳品,那吃伏羊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 入伏九大習俗你知道幾個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入伏這天吃餃子,是希望能平安度過夏季,祝願祈福之意。
  • 我市第三屆伏羊美食文化節開幕
    本報訊(記者 尹曉玉)7月31日,我市第三屆伏羊美食文化節開幕。拍客、嘉賓和慕名而來的市民匯聚一堂,不僅在開幕式上觀看了精彩的節目,還在現場大口喝湯、大塊吃肉,共同品嘗伏天裡的頭鍋羊肉湯。 當天18時許,位於市區遼河路與嶗山路交叉口西南角的老磨坊羊湯館門前鑼鼓喧天、熙來攘往。
  • 今天末伏結束,什麼是伏,怎麼計算三伏和冬病夏治,你都應該了解
    但是,關於「伏」這個概念,你知道什麼叫「伏」嗎?知道是怎麼開始計算的嗎?每年是固定的日期開始還是不固定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幾個問題。一、什麼是「伏」伏,又叫「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當然,由於我國幅員遼闊,這個概念是以中原地區為藍本的。所謂的「伏天」是指小暑和立秋之中那段氣溫高,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 「老闆,添湯!」 哈莒縣全羊湯,不止一碗而已
    「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 入伏之後的美食,應該從一碗濃鬱的羊肉湯說起。在莒縣,幾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羊肉湯館,尤其是在三伏天,這裡的羊肉絕對能讓你吃到心滿意足,「滿腹而歸」!
  • 漯河市第二屆伏羊美食文化節開幕
    在萬木競綠、蒼翠欲滴的盛夏時節,7月28日,漯河市第二屆伏羊美食文化節拉開帷幕。漯河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劉連章介紹,漯河市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伏羊文化在南宋時已負盛名,歷史悠久,本屆伏羊美食文化節是一次展示地方傳統美食燦爛文化的盛會,也是給全市人民在盛夏之際獻上的一個健康大餐。當天,來自各行各業的四海高朋,共聚伏羊節開幕式現場,共享美食與精彩節目的多彩魅力,交流美食烹調的技藝技巧,為推動餐飲文化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夏日出遊不用槳,玩轉徐州全靠「浪」
    雖然想出去卻又不知道去哪,美美的暑假就在電視,遊戲,「冰闊落」中循環度過。想出去浪一圈,卻又不知道去哪裡。來「藝」品美食三伏天,隨我去徐州吃伏羊又是一年三伏天,一年一度的伏羊節將如期而至,徐州城裡再次上演全城吃伏羊的盛況。
  • 民間吃「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寶」嗎?
    江蘇地區有小暑日忌西南風的說法,農諺「小暑西南風,三車勿動」,三車是指油車、軋花車、碾米的風車,意思是小暑前後,西南風和東南風的交匯機會多,主年景不好,農作物歉收,風車、軋車、油車都不動了。  小暑美食  小暑即將進入三伏天,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
  • 今日大暑,寧可不吃肉也要喝這個湯,排毒驅寒,勝過西瓜汁
    大家好,我是北京的鑫雨霏霏,大家都愛叫我霏霏姐,愛美食愛分享,請大家多多關注呦。今天大暑,吃羊肉滋補又禦寒。大暑緊鄰小暑,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到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吃什麼消暑又養生?我以前認為冬季寒冷,而羊肉性熱,冬季是吃羊肉滋補的最好季節。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需醫生開藥方!大暑這天,你們村有啥吃的習俗
    有人來家裡,不管有事無事都要留人家吃飯再走。不吃飯就走主人家會耿耿於懷,就好像人家來就是為了吃飯一樣,但我知道這是農村熱情好客的一種習慣。不僅如此,不管是喜事,結婚滿月,農村都要大擺筵席招待賓客。而像喪事,親人去世本是件傷心事,但農村也習慣性的殺豬宰羊招待客人,送親人離開。很多大小節氣也有不同的吃的習俗,大家比較熟悉的像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那麼7月22號正好就是大暑節氣,大家知道民間或者說農村又有哪些有趣的,「吃的習俗」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吧!
  • 今天入伏,民間習俗入伏之後該吃啥?聽聽農村俗語怎麼說
    導讀:今天入伏,民間習俗入伏之後該吃啥?聽聽農村俗語怎麼說今天正式進入伏天,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季節終將來臨,入伏之後陽光接近於直射,晝長夜短讓氣溫逐漸高漲,而且隨著暑氣的下沉空氣更加的悶熱,習習涼風已經不會再出現,煩悶的三伏天裡,民間習俗都要吃啥呢?三伏天吃什麼根據地域不同,各地都有各自的飲食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