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今天就進入頭伏了,這也意味著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到了。儘管三伏天酷暑難耐,但是在我國的魯西北、江蘇徐州、上海等地卻有伏天吃羊肉、喝羊湯的習俗,這些地區甚至流傳著「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吃伏羊享健康」的說法。眾所周知,羊肉是溫熱食物,適合冬天進補。那為什麼人們要反其道而行之,在燥熱的三伏天吃羊肉呢?你知道伏天吃羊肉要注意些什麼嗎?
入伏吃羊肉有什麼好處?
1、滋補身體
夏天天氣炎熱,出汗量增加,很多人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而夏季又是人體新陳代謝最為旺盛的季節,營養消耗也最大,人們常有「無病三分虛」的現象。所以,這時候也需要適當進補來補充身體營養,改善身體虛空狀態,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
醫學常說「補在三伏」,要以溫食為主。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自古就是溫補強身的肉類上品。而且這個時節的羊經過冬春兩季的生長,膘肥肉嫩,羶味小,燉出來的湯味道最醇厚。因而有六月羊肉賽人參的說法。所以,三伏天適量吃些羊肉或喝羊肉湯,可以幫助體虛的人滋補身體。
2、祛除寒氣
由於天氣炎熱,人們為了消暑降溫,室內長時間冷氣開放,每天冰淇淋、汽水、冷飲等冰品不離手,生冷瓜果一吃就是一整個,這些「恣意」的行為帶來的健康問題也顯而易見。
冷飲、生冷的瓜果吃多了會刺激腸胃,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長時間吹空調則可能引起全身肌肉、關節疼痛。很多人還出現了胃腹冷痛、不思飲食、睏倦乏力、大便溏洩等症狀。對於這一類人來說,這個時候適當吃些羊肉,有利於將積存在體內的寒氣發散出去,對健康十分有益。中醫裡類似道理有很多,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
3、祛暑溼
三伏天是「暑溼之毒」最盛的時期。因為這期間「暴雨天」「桑拿天」多發,暑熱暑溼也就接踵而至,稍不注意,溼邪就會侵入體內,使人心氣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會引發苦夏、中暑等病。如果在這個時節喝些羊肉湯,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可以排出體內的溼氣和五臟積熱,起到以熱制熱,排毒祛溼的作用。
由於效果明顯,「吃伏羊」這個習俗得以保存,很多地方還在每年初伏之日開始,至末伏結束,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伏羊節。伏羊美食節期間,各大飯店、賓館、羊肉館都會推出系列「伏羊菜」讓市民品嘗。
不過,「吃伏羊」並非人人適合。下面幾點關於「吃伏羊」的注意事項,吃之前一定要知曉。
1、伏天吃羊肉別過量
「吃伏羊」一定要控制好量,以每一伏吃一斤到一斤半羊肉即可。因為羊肉是大熱之品,多吃可能會上火,還會引起大便乾結。此外,吃伏羊時應注意多喝水,飲食上還要稍微偏鹹一點,避免排汗過量導致電解質紊亂。
2、不宜在冷氣過低的地方進食
伏天吃羊肉的目的是散熱、溫經通絡,在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進食,汗排不出來,就無法達到散內熱的作用,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
3、這些人不宜「吃伏羊」
羊肉性熱,含有較多的熱氣,「吃伏羊」適合虛寒體質的人。熱性體質及炎性患者,如患外感、痤瘡、眼睛紅、口乾舌燥、牙齦腫痛及痔瘡等症的人不宜吃羊肉。此外,高血壓、肝陽旺盛和痛風患者也不能吃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