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 一副「封建末世士林的浮世繪」

2020-12-13 深圳衛視

時間倒回至乾隆十四年。一個男人擱下毛筆,起身對著窗外,長嘆了一口氣,又低頭看向放置在書桌上那厚厚一疊的手稿,不語。這疊書稿是他歷經滄桑人生之後,以敏銳的觀察,在痛苦的沉思中,書寫下的長篇「獨白」——《儒林外史》。這位男子就是「諷刺大師」吳敬梓。

《課間十分鐘》主持人 熊熊

在課堂之外,王新剛老師喜歡與學生一起研讀中國古典文學,其中就包括有《儒林外史》。在王老師眼裡《儒林外史》有著雙重內涵,「它歷來以 『諷刺』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病態、窘態為人稱頌,故事引人發笑,算得上是一部喜劇。然而亦呈現許多儒林在科舉捆綁下的的人生悲涼,書寫了大廈將傾的時代輓歌,讓人生出無盡的哀嘆,覺得又似一部悲劇。」

深圳鹽田高級中學教師 王新剛

小說中,儒林圍繞著科舉,上演了太多人間悲喜劇。以為人熟知的範進為例,參加不下二十次科考的他,年近花甲才中了秀才。難得有機會參加鄉試,在向丈人借盤纏時,卻又被大罵「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瞞著餓了三天的家人赴考,中舉了又因歡喜過度「發了瘋」,依靠丈人的「一巴掌」才醒來。他一生誦讀四書五經,中舉後,卻連蘇軾都不認識,甚至還鬧出一場大笑話。

王老師給學生講讀《儒林外史》

形形色色的讀書人,或以悲劇出場,或以喜劇結束。王老師對此有著另一番解讀,「吳老先生在塑造人物背後,不僅在感懷那些在名利僵鎖下人性扭曲的讀書人,同時也洞察到在這個潰爛的制度與搖搖欲墜的社會下,讀書人早已『無路可走』, 『走出去再做不出什麼事業』的殘酷事實。或許,只有通過『多重奏』的戲劇情節,才能更好地道出『一代文人有厄』的哀嘆。」

深圳鹽田高級中學

有人說,《儒林外史》更像是一副「封建末世士林的浮世繪」。它刻畫了明清一代眾多知識分子的人生圖景,或是空虛麻木,或虛偽狡詐,還可能任性放誕。在吳敬梓的筆下,各色人物栩栩如生,仿若真人一般,在我們面前走演人生。而王老師認為儒林世界中的小人物們,正因他們的人生選擇不同,這也繪就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軌跡。

《課間十分鐘》主持人 熊熊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人生選擇?是像馬二先生、周進一樣,成為儒林中絕大部分讀書人的其中,以四書五經為永恆經典,為「做舉人」傾注一生?還是像賢士遲衡山一樣,即使選擇一生追求科考,也要堅持「只講學問不必問功名」?或是成為「一代豪傑」杜少卿,寧可「裝病辭徵辟」也要掙脫「爵祿之糜」,「逍遙自在,做些自己的事」?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王老師板書

細味《儒林外史》中三百多個小人物的人生,或許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漫漫人生路,你我都會面臨諸多的選擇。本周六晚18:20,鎖定深圳衛視《課間十分鐘》,讓我們走進《儒林外史》,尋找你人生選擇的答案。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名著《儒林外史》考點與題目練習
    今天是《儒林外史》最全考點。《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字敏軒,安徽全椒人。出身於「世代書香」的名門望族,全椒吳氏在清初曾經顯赫一時,「五十年中,家門鼎盛」。小說並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而是由眾多故事連綴而成,表現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狀態與精神世界。
  • 《儒林外史》知識點
    《儒林外史》《儒林外史》目錄章回名稱章回名稱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 《儒林外史》寫的是「儒林」之「外史」。換句話說,《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體現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寫世間真事」窮極文人情態,針砭時弊,諷喻世人。
  • 坎坷辛酸 筆刺士林——帶你一鍵賞讀《儒林外史》
    「儒林」一詞源出《史記·儒林列傳》,《儒林外史》作者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專門以「外史」為書名,為的是作一正統記史之外的儒林傳記。他有意把書中故事假託發生在明代,而實際上描繪的卻是清代廣泛的社會生活,反映了其同時代文人在科舉制度毒害下的厄運。
  • 《儒林外史》:回望長三角的市井風俗
    《儒林外史》《紅樓夢》《浮生六記》……從本期開始,「文脈」版將帶你跟著名著暢遊長三角,在字裡行間感受這片土地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誕生於清朝的小說《儒林外史》,堪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不論是「範進中舉」的故事,還是「吝嗇鬼」的典型代表嚴監生,都在文學長廊上留下了生動的人物肖像。
  • 《儒林外史》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經典化建構
    《儒林外史》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經典化建構 2019年02月18日 07:5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義宏 字號 內容摘要:《儒林外史》「在英語世界姍姍來遲」
  • 一種西方顏料拯救了日本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藝術的瑰寶,它細膩的畫風,豐富的題材,以及對於顏色選擇的考究,不僅增加了日本美術史的「厚度」,對西方美術史也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不過,浮世繪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這種脫胎於木版畫的「錦繪」,一開始是為市民生活服務的,充滿了市井氣息,所以內容題材方面不可避免地走向低俗,然而,在浮世繪即將「墮落」的時刻,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站了出來,他用一種叫做「普魯士藍」的顏料,發展了浮世繪的名所繪(風景畫),讓浮世繪的審美情趣回歸「正常」。
  • 作品欣賞:浮世繪人物畫
    日本的浮世繪藝術,總讓人聯想到情色。然而,「春宮」僅是「浮世繪」的一部分。浮世繪不僅是江戶時代最有特色的繪畫,而且還對西方現代美術具有推進作用。19世紀後半期,浮世繪被大量介紹到西方。當時西方的前衛畫家,如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勞特累克、凡高、高更、克裡木特、溥納爾、畢卡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各種有意義的啟迪,如:無影平塗的色彩價值,取材日常生活的藝術態度,自由而機智的構圖,對瞬息萬變的自然的敏感把握……代表畫師:鈴木春信 東洲齋寫樂 歌川廣重 葛飾北齋 喜多川歌麿 菱川師宣 月岡芳年 溪齋英泉日本90後女畫家——松浦,浮世繪人物畫
  • 《儒林外史》研究史的新開拓
    因為早在20世紀80年代,陳美林教授就率先在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研究等相關領域中進行學術史的總結與反思,先後發表《略評胡適對〈儒林外史〉的研究》、《魯迅與吳敬梓》、《試論對〈儒林外史〉思想主題的不同評價》、《清末知識人的〈儒林外史〉評論》等系列論文,並對《儒林外史》的臥評、黃評、齊評、張評做了詳盡的評價,由此拉開了《儒林外史》研究總結與反思的序幕。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之《儒林外史》知識點匯總(附習題)!
    《儒林外史》寫的是「儒林」之「外史」。換句話說,《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體現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寫世間真事」窮極文人情態,針砭時弊,諷喻世人。作者吳敬梓生活在清政權已趨穩固的時代,而科舉制度已經過興盛之期,顯露出它的弊端。文士們醉心舉業,道德淪喪。《儒林外史》主要描寫對象為儒林文士,正如魯迅所說「機鋒所向,尤在士林」。書中人物,大都有當時真人真事做影子。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作為浮世繪中的春宮,春畫有枕繪、勝繪、濡繪、笑繪、秘畫、秘戲畫、偃息圖、豔畫、豔本等形形色色的別稱,以枕繪最為通俗(本文權且以此作為浮世繪春畫的通稱)。一代繪師喜多川歌麿(Utamaro Kitagawa,1753~1806年)一生創作了大量枕繪,被看成此類繪畫中的「絕品」,其中最有名的系列作品,名為《歌枕》,意為「歌麿版枕繪」。浮世繪中到底有多少春畫?
  •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要結束了,你沒看的話還可以看這裡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延展到11月22日就結束了,小編特意翹班去美術館看了一次展~看完發現,我社即將出版的《浮世繪流派史》裡面提到的大師和浮世繪作品,很多這裡都沒有!如果你想彌補這個遺憾,想要一次就能大飽眼福,各流派一覽無餘,不如來看看《浮世繪流派史》。
  • 初中語文名著導讀:《儒林外史》知識梳理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貫穿全文,全書的思想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科舉制度及儒林人士的嚴峻批判和辛辣諷刺;一是對理想社會和道德楷模的熱切渴求。書中一方面批判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禮教對讀書人心靈的侵蝕。
  • 藝術|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浮世繪便宜大碗的基礎來源於明確的分工。到了江戶時代末期,幕府下達禁令導致浮世繪開始轉型,畫家們不再以人物(美人繪、役者繪等)為主,風景成為新的主題(即「名所繪」)。鑑於當時的交通條件和法律,平民百姓沒辦法合法旅行,因此以各地風景為主題的作品銷路非常好。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你能看懂日本浮世繪嗎?先明白「浮世」二字
    《日本美術史》的作者、臺南藝術學院退休教授徐小虎曾說過「日本文化像一個牡蠣,張開外殼接受海中各種外物侵入,再將來自大陸的那些沙礫轉化成珍珠」。在日本美術史中浮世繪作為一定時期日本流行的美術風格,曾風靡於全日本,行銷至海外後更是讓歐美大國為這樣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藝術形式而震驚,從而成為日本美術的代表作品形式。
  • 寒假預習丨《儒林外史》《簡·愛》名著導讀+題目訓練
    他反對封建科舉制度,鄙薄一味追求功名富貴不擇手段、放棄自尊的八股學士。乾隆初薦舉博學鴻詞,託病不赴,窮困以終。工詩詞散文,尤以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歷代正史皆相沿設有「儒林傳」,記述各朝有學問、有品德的大儒。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卻與眾不同,刻畫的是「儒林」的另一些為正史官書所不載的面相。吳敬梓出生於安徽全椒一個名門望族,世代書香。
  • ZENA帕哈|獨家呈現「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
    由ZENA帕哈主辦的「生生·浮世之光 | 浮世繪大展」是迄今為止在國內舉辦的規模最大、展品最為豐富的「浮世繪」主題展覽,此次展出的100餘件作品幾乎囊括了近400年來浮世繪發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尤其是難得一見的名師名作。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自今年8月開展以來,「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備受關注和好評,原定10月18日結束的展覽兩度延期閉展至12月20日正式結束。
  • 名著導讀 | 《儒林外史》內容梳理,附常考知識點練習!
    《儒林外史》塑造了()、()等一批醉心於功名的八股學士。12. ()臨死時還因為燈盞裡多點了一根燈草,遲遲不肯斷氣的人是。13.年過六十的徽州府窮秀才(),年年科舉,屢試不中,但他卻刻守禮教綱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兒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勸親家讓女兒殉節。14.
  • 日本文化成熟期的藝術,歌舞伎、金漆、陶器、浮世繪
    未受政府贊助的藝術家們反對狩野派的統治,形成不少新的團體.例如宗達,光琳派和圓山,四條派,文人畫,新大和繪,浮世繪以及西洋畫派。宗達、光琳派為復興大和繪傳統.將現代裝飾性引用到大和繪中去。但是,以設計而言,光悅的雄渾而精細的「船橋繪硯箱」和屋形光琳的「八橋繪硯箱」,風格相同,最為高貴,屬於最優秀的作品之列。浮世是指當代大眾的生活和風俗。浮世繪是菱川師宜約在公元一六八一年時創始的。生活在平民之中,和平民意氣相投的師宣把這種風俗繪畫的美學價值提高到足以稱為真正的民間歡迎的藝術。但是,浮世繪的特點是以木版印刷,大量生產,價錢廉宜,並易於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