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民正音
朝鮮民族自古以來曾使用各種書寫手段。他們曾使用漢字,還曾創製名為吏讀的文字。在這過程中摸索出了能夠完整地記述自己語言的文字。這樣創製出來的文字就是訓民正音。
1444年1月制定並發表的訓民正音正是廣大群眾易學易用的標記正音的文字。訓民正音是有關部門學者集體地長期深入進行了研究取得的成就。在創製新文字的同時,還刊出了解釋新文字的書籍,在這裡詳盡地闡述了創製新文字的目的和文字的形狀、創製文字的原理、其音值和使用方法等。
訓民正音
當初制定時共有28個字。這些文字能夠正確地標記表現力豐富的朝鮮語言。它同漢字那樣的表意字或象日本文字那樣的音節文字不一樣,它是以一個個詞音為單位標記語音的單音文字。
這些文字形狀不是模仿某些自然界的物質或抽象事物的,也沒有仿效已有的別國文字。訓民正音是按照各該發音器官的形狀制定的。
訓民正音
朝鮮民族有了自己固有的民族文字,這是在國家的科學文化的發展和人們的書寫生活中的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
訓民正音本來是28個字,現在根據朝鮮語的歷史性演變,已有4個字不使用,照舊使用的有24個字,由此形成字母共40個,其中有19個子音和21個元音(單元音和複元音)。
朝鮮語,語音很豐富,特別是母音較多,使得音節豐富多樣。朝鮮語音流暢,有高低長短,語調和諧,聽起來非常優美。21個元音加上子音中的4個有聲音,有聲音共佔62.5%。朝鮮語語音也很豐富。因此,用我國的語言和文字幾乎可以自如地表現東西方任何國家的語音。
語彙也很豐富,有很多的固有詞彙做詞幹,因而民族語言的特點非常鮮明。詞彙不僅數量多,其表現力很強而細膩,又因為能夠明顯地表現出禮節,對於向人們進行道德教育也很有好處。形容詞和動詞以及副詞非常豐富,這可以說是朝鮮語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