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行漢字的起源與發展據考古證實,中國的文字起源於象形文字,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變更,尤其到了夏、商、周時期,象形的文字含蓋與統一了中華大地,現在邊遠少數民族的象形文字的發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象形文字的發展與使用,到了春秋戰國,國家的變化,各自為政的需要,又從象形文字,走向了四方體文字的初端,(楷書也叫四方塊文字),特別是到了秦帝國的統一,中華民族的象形文字,正式以「車同軌,文同字」的方向發展,而奠定了基礎,這種四方體(塊)的象形文字發展,一直延續至今!
四方體(塊)文字的出現,就是世界上唯一含有五行的文字!當今世界流行有上千種文字,但歸納起來就三種,一種是線形,符號文字(字母),一種是中國的象形四方體,(楷書)四方塊文字,第三種是中西結合的文字,東南亞國家在法國、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經歷了從漢字到中西結合,到現在完全去漢字化,也就是線形符號化的過程,朝鮮與韓國在古時候,也是四方塊象形文字,由於戰爭的原因,演變成去漢字自創了四方塊的文字,而日本這個海島小國,在明朝前是漢字四方塊象形文字,而到了明末清初,則拜歐洲列強為師,遂漸演變成現在中西結合的現形文字,從文字上就可以看出,日本這個民族的本質,就是一個欺弱,怕強,誰厲害就會靠誰的,一個需要有靠山撐腰,才能活下去的一個民族,也就是說,這個國家是一個沒有自己的文字,與文化的國家,是靠外輸入文化的一個國家!
中華民族的象形四方塊文字的出現,就包含了五行與五行生剋的字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正規的姓名,所以,每一個人的名字,就會自覺與不自覺的,表現了自己五行生剋中的問題與存在,而這種五行之間的運作關係的存在,也就代表了一個人一生主要矛盾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