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真相:過度關注自我非但不能保護自己,反而容易毀了自己

2020-12-15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我一直不停的洗手、不停的清洗,或是我很愛乾淨,這樣算是強迫症嗎?」

最近這段時間,我收到好多這樣的留言,大家仿佛被強逼著,被迫的去做一件事情,它是一種不得不做的焦慮或是壓迫感。

那麼真正的強迫症又是什麼樣子呢,今天通過一個紀錄片給大家做個科普。

強迫症男子每日洗手百遍

在紀錄片《強迫症·心魔》中,一位強迫症男子敘述了自己的故事:

他每次出門都需要很久,原因只是因為要確保車子角落沒有髒東西。

他需要保證各個地方都是乾淨的,打掃家停不下來還小,真正讓人無語的是,一次洗澡,他進去就出不來了,從凌晨四點一直洗到下午兩點······

他的強迫症全部都是關於乾淨,他最擔心那些髒東西隨著自己的食物進入身體。

所以每次吃飯的時候,他需要抓一個食物吃下,然後洗手,然後再抓一個食物,再洗手······

就這樣循環往復······

由於不能擦乾,他只能忍著吃沾水的麵包

他每次吃飯都會丟掉很多食物,而垃圾桶是他最恐懼的地方,每次走到垃圾桶是時都會導致他焦慮不已。

「這就是我的生活」,他不止一次說這句話。

「這就是我的生活,無法把強迫症留在家裡,安心出門;也無法把它留在辦公室,快樂回家。它陰魂不散,但這就是我的生活,地獄般的生活。我不希望任何人和我一樣。」

外人不理解他,但我知道他足夠堅強。

強迫症的痛苦是常人所不能理解,之前圓桌派有一期,主持人提到真正強迫症的感受我認為很到位,那就是永遠會因為一些別人無足輕重的問題而擔憂恐懼。

如果說抑鬱症大家還可以稍微理解的話,那麼強迫症的症狀簡直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

你可以放空大腦就讓這念頭與你無言相伴,也可以奮起反抗與他辯駁到底。當你鬥志昂揚拼了命想攻下一城時,腦內辯友他永遠和你旗鼓相當,他永遠能找出最無懈可擊的理由將你摧毀掉。它最了解你了。

於是你人生的所有意義都在於與他對抗,你從未如此才思敏捷,邏輯清晰且勤奮好學,都快要忘了自己身處於一個正在運轉不停的社會空間,人間煙火自此與你無關。你睡著的前一秒,醒來的第一秒,依然在思考,依然忘不掉。

為何讓他們「停不下來」

還是紀錄片《強迫症:心魔》展示了當下強迫症的部分研究成果。強迫性神經症與大腦中的基底神經節密切相關,該部位的功能類似於計算機伺服器和濾網——它負責接收不同腦區的信息並作出反饋,以協助篩選人們矛盾的想法和行為。

BBC紀錄片《強迫症:心魔》

當下腦科學的研究表明,強迫症可能和我們腦中的基底神經節有關,這一功能過於活躍,讓人們處於過度警覺的狀態下,根本沒辦法很好地處理各種想法。

有學者認為,強迫症停不下來一個原因是為了尋找潛在的風險,他們希望自己掌控一切,所以這樣的行為和思維可以幫助他們得到更多安全感。

還有一些人會認為強迫症和遺傳有關,因為有數據統計表示在患者的直系血親中,父母約有5%-7%的人同患該疾病,作為一種遺傳特徵的紅細胞(ABO)血型,研究發現,強迫症有較高的A型發生率與較低的O型發生率。

不管怎樣,強迫症的成因和抑鬱症一樣都和心理、社會、生理有關。

如何應對強迫症?

在 20 世紀早期,治療強迫症等精神障礙的做法相當野蠻,例如大腦額葉切除手術,這是一種對人腦有極大創傷性的手術,雖然當時發現有時確實奏效,但有時卻完全無效。

如今,切除大腦組織的手術已經被禁止,這樣做不符合倫理道德,會給我們自身帶來很大損害。

在 20 世紀 60 年代,精神藥物替代了創傷性手術,即通過藥物來治療過度活躍的大腦,但其中一些藥物也存在嚴重的副作用,就像創傷性手術一樣。因此,很難達到有效治癒。

雖然強迫症讓人非常痛苦,可是並非是無解的。

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早年經歷過嚴重強迫症,最終走出並且利用自己的經驗幫助了無數強迫症患者。

森田正馬

他主張強迫症患者不要總是和症狀「對抗」,因為越對抗只會把強迫症搞的更嚴重,在此基礎上,做當下該做的事情,可能還會痛苦,但不會誘發精神交互作用,這樣的痛苦一般是可以忍受的。

當下研究發現,強迫症患者只要接受正規治療,強迫症治療有效率至少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所以,強迫症雖然可怕,但並非無解,大家只要能正確應對,基本都可以康復的!#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強迫症的真相丨你認為是自己在強迫自己嗎?錯了!認清本質才能好
    一個人得了心理疾病,實際上是很難判斷自己得的到底是什麼症的,可能去看抑鬱症也有點像,強迫症也有點像,亦或是焦慮症、恐懼症......傻傻分不清楚。不但患者本人分不清楚,就連定義了這些病名的西醫也難以分別清楚。
  • 感覺自己得了強迫症,怎麼辦?強迫症怎麼改善?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出現的一些難以理解或難以控制的情緒或行為問題,擔心這些是否是心理問題導致的,卻又不確定自己到底是怎樣的心理問題,該如何改善。 小遠,是另一位強迫思維患者。
  • 急於求成是走出強迫症的障礙二
    感嘆造物主的偉大,感謝造物主給了人類自我保護的功能,正是人類有這些自我保護的功能,人類才得以進化到今天,才能在千百萬生靈中脫穎而出,成為一種有智慧的生物。有時注意力不集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也是人人都有的,但強迫症患者不允許自己有一點精力不集中,反而精力越來越不集中,長此以往,就會陷入強迫及神經症當中。
  • 「媽媽,我不需要你」,父母過度關愛,可能患上了「關愛強迫症」
    關心孩子的父母在任何時候首先考慮的是這件事對孩子有沒有傷害,對孩子細緻入微的關愛可以理解,但是過度照顧可能是關愛強迫症的一種表現。什麼是關懷強迫症?關愛強迫症即享受他人對自己的依賴。指在主觀意識下易於為他人提供幫助或照顧的人。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只要說到強迫症,很多人可能就會聯想到自己要把書籍擺放整齊,床上不能有雜物等等。但真正的強迫症卻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且非常痛苦。什麼是強迫症?常見的強迫症可以分為兩種: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可以分為這幾種:攻擊型強迫症(aggressive obsessions):自己害怕會傷害他人,特別苦惱和痛苦。
  • 如何治癒自己的強迫症?「自我心理療法」是有效途徑
    如今治療強迫症的理論和方法有很多,心理諮詢師也有很多,但強迫症並非是由某種理論和方法或某個心理諮詢師就能治癒的,強迫症真正的痊癒其實是由患者自身完成的。所謂「治療」,其實就是諮詢師幫助強迫症患者認識強迫、理解強迫,然後以正確的態度和適當的方法來對待強迫和處理強迫的過程。在進行自我心理治療前一定要先認識三個自我,分別是真實我、現實我和理想我。真實我是一個人的真實人格。個體帶著父母的遺傳基因出生後,經過後天的社會化過程,逐漸形成了對環境自動自發的反應模式。
  • 強迫症的自我治療 3大緩解強迫症的療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近些年有很多人都會有強迫症的現象,那你知道強迫症因該如何自我治療嘛?,強迫症對我們的身體又會有哪些危害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強迫症的自我治療1、學會放鬆過於緊張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大腦進入強迫思維的死循環,儘量鬆弛地看待自己容易產生強迫的領域。
  • |關於強迫症的真相
    好多強迫症患者看似對自己非常小心,並且看似希望認真保護好自己,但恰恰是這樣不恰當的保護讓他們出現了過分保護自己的問題,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有部紀錄片《強迫症·心魔》中,一位強迫症男子敘述了自己的故事:主角出門之前都需要反覆檢查自己車的乾淨程度,生怕汽車沾染一點不乾淨的物質。回到家後也是反覆擦洗家具,不能允許一點不乾淨的東西存在,更可怕的是,他洗澡甚至需要十幾個小時,好多人覺得非常可怕。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三):九類典型強迫症症狀掃描(下)
    在關於強迫症症狀介紹時,有治療以「××強迫症」的形式,把強迫症粗略劃分九種典型類型:1.汙染強迫症2.責任/檢查強迫症3.完美強迫症4.傷害強迫症5.性取向強迫症6.戀童強迫症7.關係強迫症8.顧慮強迫症9.過度關注強迫症,筆者採用這種命名方法,以方便讀者記憶和理解,而在專業治療師中至今未形成統一的劃分方法和命名標準。
  • 看完這個,你還敢調侃強迫症嗎?
    「順其自然」本來是舒緩的方法,放鬆的方法,雜念出現後不去在乎它,而我,因為緊張,網上的解決方法「不在乎」雜念的出現,在我這裡,演變成了強制性的「不在乎」雜念的出現,真的發心底的不在乎和強迫自己不在乎是不一樣的,真的不在乎是真的不管,而強迫自己不在乎,你反而會一直在乎、一直去想,直到滿腦子裡全是那件事,越是逼迫自己不在乎,那就越是在乎。
  • 走出強迫症5年反思:陷入痛苦就是源自對自己的不接納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我的強迫症主要是以思維為主,比如走在路上會擔心自己「萬一瘋了怎麼辦」,「人死後會去哪裡」,「會害怕神懲罰自己」等這種一般人聽到笑掉大牙的思維強迫症。後來經過大概100多次的心理治療我開始反思,其實上述這些念頭,一般人偶爾也有,但是他們不會過度關注,但強迫症患者卻一直陷在其中,甚至連吃飯睡覺都在想這些問題,嚴重影響生活。
  • 呼吸因關注而不暢,當心患上了特殊強迫症
    但不是在過度運動或緊張的時候,我們不會在意自己的呼吸。可有個別人,會因為過度感受呼吸,反而影響到正常的呼吸節奏。和《關你心理》來了解一下吧。有過度關注呼吸引起不適的人,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首先感覺大腦一片空白,四肢發麻,像是不受控制。
  • 告訴你們強迫症的真相。這個世界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
    強迫症到底能不能徹底治癒?強迫情緒是因為你反覆的對抗,強迫自己不能表現出這些症狀,結果便放下手中所有的事來專門對抗解決它。可想而知你的症狀非但不會減弱,反而更加的明顯了,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可以把自己設想成為在強迫想法出現之前的自己,這時的你在做什麼,這些事便是你應該堅持的當為之事,也只有這樣,症狀才能被正向行為替代。
  • 強迫症的自我篩查方法,簡單10個問題幫你判斷是否患有強迫症
    有很多患者在發病初期出於種種考量沒有及時就醫,等到症狀嚴重到自己無法正常生活之後才會去醫院就診。他們的發病時間與初次就診時間相隔甚遠,有時甚至相隔十多年之久,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所以我們應該提高對強迫症的重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22歲的傑瑞在經過幾輪面試之後,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成為尚美巴黎公司的一名實習生,同時他也是一名強迫症患者。
  • 4小時破2億,強迫症的《姜子牙》該如何自救?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在戰後的廢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發現了當年一切的真相。其實這些不是老K想探討的,關鍵在電影結尾的彩蛋中,我們發現姜子牙竟然是一個強迫症患者。短片中,姜子牙早早起床釣魚、切菜、擺盤,做了一桌豐盛精緻的年夜飯。哪吒、太乙真人、李靖、殷夫人前來赴約。
  • 一位強迫症患者的自述:我一度懇求丈夫殺了自己
    然而,心理學上定義的真正的強迫症遠遠比你的小潔癖要恐怖得多。來看看一位強迫症患者的自述。本文為編譯,有部分刪節。來源:marieclaire.com我的強迫症一度嚴重到要懇求丈夫殺了自己。除此之外,我還會躺在浴室裡逼自己嘔吐,因為我害怕吃任何食物。現在說這些聽起來有些好笑,但在那一刻的確十分可怕。
  • 溫故|少見多怪、大驚小怪、見怪不怪與強迫症
    而那些後來發展為強迫症患者的人,則可能因為在其幼年期和童年早期的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不良認知模式教育的影響下,對主觀體驗特別是異常體驗的關注程度遠遠大於對其他外部世界事物的關注程度,以致在他們出現強迫思維體驗時,過分關注這種轉瞬即逝的心理活動,甚至會以為只有自己才出現這樣的現象,而且在相應焦慮的催化下,其關注程度與日俱增,導致他們這樣的現象和體驗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 強迫症如何自我救治?學會放鬆,用好3種方法
    強迫症,大家應該在電視劇或者書中常常見到,電視劇或者書中的人物患有強迫症後就會強迫自己做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或許是有用的,也許是毫無意義的,並且這些事情人物本身自己是不想去做的,但是有控制不了自己,所以就會因為自己無法控制而產生極其大的焦慮和痛苦,並且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學習
  • 嚴重的焦慮症和強迫症,自救走出困局,做不完美的自己
    在我的高中時期,我得過嚴重的強迫症伴焦慮症,強迫性思維。總是擔心努力得不到好的成績會被別人嘲笑成笨蛋,乾脆就破罐子破摔,不想努力學習。自認為長得好看,接觸不漂亮的女生會變醜,於是拒絕跟不好看的女生來往。
  • 從一個強迫症案例說起,過度自律與心理疾病,你可以多元化的生活
    如果一個人過度自律,讓自己變得固執和死板,讓自己只聽道理而忘記了自己身心的感受。一個人不能表達真實的自己,自己只能活成別人眼中的好人。長時間壓抑自己真實的感受,就會讓一個人患上各種心理疾病,所以打開自己的認知,才是療愈自己心理疾病的一個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