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圖書價格立法 建立民營書店補貼制度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當今,全世界的實體書店經營者都感覺到了巨大的生存壓力,而唱衰實體書店者亦不乏其人。一面是網絡書店的折扣衝擊,數字閱讀的公然挑戰;一面是經營成本的提高和讀者的嚴重流失,「關門」「搬遷」「倒閉」這些倒黴的字眼兒和實體書店緊緊地連在了一起。上個月底,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運營商博德斯集團(Borders Group)遞交了破產保護申請,並將關閉總共642家店面中的三分之一,公司的1.95萬名僱員,將有大約6000人失去工作。

  美國實體書店的遭遇,讓我們聯想到國內實體書店的命運,在北京,實體書店過得怎麼樣呢?我們選擇了三家有代表性的實體書店一探究竟。

  中關村圖書大廈:

  溫馨「家庭書房」付出的代價

  陽光點點,男女老幼安坐在小凳上,捧書靜讀。在中關村圖書大廈總經理吳惟的眼中,這是世界上最美的畫面,「每天看到這個場景,都覺得是最大的享受。」

  座椅在國有書店是稀罕物,但中關村圖書大廈在建立之初每層就設有像「長城」一樣自然蜿蜒的座席。此後,隨著讀者的增多,每層的小凳子增加到100個,總共超過了400個。「我和一個讀者聊天,他說他坐在小凳上,看完了金庸全集。」吳惟說。

  大書店有著「家庭書房」一樣的溫馨,但作為中關村圖書大廈的當家人,董事長孟凡洪感覺卻依舊不輕鬆。近兩年來,這家充滿朝氣的書店也像很多實體書店一樣遇到了發展的難題,一直處於快速上升勢頭的銷售額從前年開始放緩,徘徊在2億元左右,很難再有突破。

  「去年銷售額達到2.18億元,同比增長6.3%,算是有了起色。」孟凡洪略感欣慰地說,在當下,能持平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何況還有所增長。在他看來,圖書同質化現象,部分讀者向網絡書店分流,年輕讀者對手機閱讀、數字閱讀的追捧,種種原因都讓書店經營面臨巨大挑戰。

  從體貼入微的服務入手,拉近和讀者的距離,孟凡洪說,這是中關村圖書大廈的第一大事。實體書店、網絡書店、電話購書「全體總動員」,其中網絡書店依託實體店內經銷的30餘萬個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品種,讓讀者充分享受到方便、快捷的購書體驗,營銷部經理劉豔說:「目前網絡書店銷售額已佔整體銷售的10%。」而熱線電話購書,已讓不少讀者嘗到圖書半天之內送達的喜人滋味。

  「我的書又多又亂,想看的書找不著,真盼著有個什麼發明能讓家裡的書變得好找。」去年6月,孟凡洪在銷售現場聽到一位讀者的抱怨。當年11月6日,Mybook家庭圖書管理系統就在中關村圖書大廈開業7周年紀念日面世了。副總經理趙瑞新說:「針對這套系統的調研、開會就有30次左右,平臺測試也進行了多次,光是第一期開發就花費8萬元。」

  150名讀者成為這套系統的首批免費使用者。趙瑞新說,系統開發還將繼續進行下去,最終將成為一個大型的社交互動平臺,書友們交換收藏、曬書評、網上購書的願望都將實現。

  細微的服務引來了115萬名會員,除了課本、原版進口出版物之外,會員可享受8折優惠,僅此一項,書店每年就向讀者讓利上千萬元。

  這一切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經營成本的居高不下,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反過來又給經營帶來了新的困難。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孟凡洪只有向管理要效益。營銷部經理劉豔說:「我們不僅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很多人都是一職多能。」她告訴記者,組織籤售活動時,負責現場調度、聯繫相關人員、照相錄像、負責投影設備、遞麥克等,全是一個人負責。這家書店的門市更是對每個崗位都嚴格定編,沒有一個富餘人員。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專業櫃組還各自評選出兩名「專家式」營業員,為讀者進行專業的、貼心的「人性化」購書服務,並根據客流隨時調整員工的人數。

  科學調配、精心管理效果明顯,書店僅人力成本一項全年就節約260餘萬元。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算了一筆帳:中關村圖書大廈現有員工262名,比標準配置節省48人,節省比率為16%。為了壓縮成本,節約開支,劉豔指著座位旁的暖壺說:「這是我從家裡帶來的。」而像電梯在書店開門前5分鐘啟動;空調根據氣溫隨時調整;員工不發筆,用筆自己帶;收款臺人員不發剪刀,自己買等等,沒有員工的理解和支持,這些措施是很難實行的。

  孟凡洪和他的同事們把這一切都看做是維護好這家書店應該付出的代價。

  單向街書店:

  將淡定傳遞給讀者

  「傳說有沙發有文藝書有憂傷的女子,傳說一踩就踩到詩人的腳,不會幾門外語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的地方。」在網上,單向街書店一向有很高的知名度。

  位於朝陽區藍色港灣的單向街書店,門外休閒躺椅有幾分慵懶,白色推車上露天陳列著一些雜誌、書。進得書店,白色書架不高,蜿蜒延伸,書的分類很特別,也很隨意,「知識分子」、「文化傳統」、「文學 英國」、「帕慕克」、「加繆」等等。

  「我們這裡工資很低,只有1000多元,不管吃住,每天下班都10點半了,也沒有公共汽車了,這些因素你考慮到了嗎?」單向街書店店長王女士正在對獨自來應聘的徐新芳說。徐新芳從中南大學中文系畢業,她說,自己對單向街書店嚮往已久,這些都不是問題。

  2009年7月,單向街從圓明園搬到了藍色港灣。如今這家書店並非像外界傳說的那樣,得到了免3年房租的優惠。王女士說:「我們搬來後是以銷售提成來抵房租,這部分大約是銷售額的百分之十幾。」除此之外,書店每月還要支付1萬多元的物業費,並給10個員工支付工資。「開咖啡廳除了調節氣氛,也是想補貼一下圖書銷售的微利,現在圖書毛利大約是30%,咖啡大約能有50%左右。」

  2005年11月,文化人許知遠和他的13個朋友一起,以股份的形式創辦了這家書店,幾年下來,十幾個人分別投入了十幾萬元,而許知遠更是將其所寫的《那些憂傷的年輕人》等好幾本書的稿費全部投了進來,但直到現在,大家都還沒有得到經濟回報。

  「我覺得沒有什麼困境,就是有一點點著急。」王女士說,不想再讓股東們往裡投錢了,哪怕能打平也好。許知遠和股東們從來也沒有感覺到壓力,他們本來沒指望書店掙錢。這份淡定也最終通過書店傳遞給了讀者。

  讀易洞書店:

  圖書沒有條形碼

  東五環外萬科青青家園讀易洞書店,打字機、手風琴、顯微鏡、水平儀……在書店裡,總會不經意發現一些古怪精靈的古舊玩意。

  讀易洞小黑板上寫著幾行粉筆字:「讀易洞會員2011:預存八百,圖書八折;預存五百,圖書九折」,自公告今年初面世以來,已經有上百位讀者成為會員。

  已經晚上9點多了,這家小小的社區書店依然還有讀者光顧,一位讀者輕輕推門進來,安安靜靜地翻書,大約過了半個小時,3本裝幀精美的書,被他選中——《明式家具二十年經眼錄》、《希區柯克懸疑經典集》、《我讀石濤畫語錄》。

  早在2005年,房地產廣告策劃人邱小石和他的妻子阮從就在小區外買下店鋪,開了這家100多平方米的小書店。隨著書店的誕生,邱小石也生發出「邱氏理論」,他將開一家書店的成本與買一輛車進行了類比,並得出結論,在免去房租、員工工資的前提下,開一家書店和買一輛車每月的花費差不多。

  「邱氏理論」得到了推廣,阮從辭去了一家媒體的工作,邱小石同時還在自己開的公司裡忙碌著,而讀易洞成了名副其實的夫妻店。阮從一向低調,但她也不得不為自己感動:「我可以很驕傲地說,很多人幹不了!」為到店的讀者磨咖啡、端茶、給書撣灰、每周進書,讀易洞沒有僱傭一個員工,阮從事無巨細一人挑。

  沒有幫手,也因為店主的隨性,這是一家沒有財務登記、沒有進書登記,書上也沒有條形碼的書店。直到現在阮從也不知道書店到底有多少書,到底掙了多少錢。她嘴裡蹦出的都是模糊的數據。「幾千冊總有吧!」「書店肯定掙錢,到底掙了多少我也不清楚,反正指著它養家不行。」

  「邱小石就是腦子裡冒點子的人,堵都堵不住。」阮從這樣評價丈夫。隨著書店的成長,邱小石發現了圖書顧問服務的新路,為家庭和單位配備書房圖書,讓這家小店多了進項。阮從回憶道,他們很偶然獲得一次機會,為「香港馬會」建立會員圖書館,邱小石為這間圖書館定下了「了解北京和中國最全的場所」的主題,最終,夫妻倆配備的圖書得到了會員們的喜愛。

  專家呼聲

  保護實體書店是保持文化多樣的需要

  中國藝術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黃玉蓉長期對實體書店進行跟蹤研究,根據其研究成果發現,10年來,在網絡書店和數字出版的雙重夾擊下,中國已有近五成實體書店關閉。她認為,對實體書店實行保護,是保持文化多樣性的需要,也是提升地區形象、營造書香社會的需要。記者就此對黃玉蓉進行了獨家專訪。

  儘快推動「圖書價格立法」

  記者:業內人士普遍反映,目前對實體書店衝擊最大的是網絡書店的折扣戰,對此,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黃玉蓉:去年1月8日,中國出版發行協會等發布《圖書公平交易規則》,但時隔不到8個月,最具爭議的「促銷」一章完全刪除,「新書一年內不得打折」等規定也被廢止。回過頭來看,圖書價格是應該限定,但不應由行業協會限定,這裡面牽涉複雜的法律問題、重大的企業切身利益問題,當然不應由行業協會來牽頭,而應由立法機關出臺法律,或者由政府部門出臺政策來約束。

  科學定價圖書

  記者:在採訪中,有不少書商和讀者反映,更需要規範的,其實是圖書的定價,而不是折扣,對此你怎麼看?

  黃玉蓉:「高定價低折扣」現象嚴重擾亂了圖書市場,讓讀者對圖書的盈利模式和價格空間產生懷疑。目前我國圖書大部分是按印張成本定價,以圖書的單位成本為基礎,加上一定比例的預期收益來確定圖書單價,此方法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圖書生產管理;另一種定價方法是目標收益定價法,即單位圖書商品價格=(總成本+目標收益額)/預期銷量。這方面,國外有些出版社的做法值得借鑑,比如根據圖書類型分開定價,儘量使書價定得合理等。

  建立民營書店補貼制度

  記者:房租昂貴一直是困擾民營書店生存的難題,你覺得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黃玉蓉:我認為,政府有必要出臺針對民營書店的優惠措施:比如提供閒置或經改造的政府物業,為其設定相對低廉的租金水平;或者直接實行租金補貼制度。總之,書店租金不能與其它利潤率高、所需空間相對小的商鋪同等價位。

  域外傳真

  二手書店走紅日本

  本報駐東京記者 張莉

  在書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一家名為BOOK·OFF的二手書店卻憑藉其獨特的經營模式和理念在近20年迅速發展壯大,躋身日本書店業十強,創造了日本書業的奇蹟。

  BOOK·OFF的1號直營店成立於1990年5月,創始人坂本孝經營二手樂器出身。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處於泡沫經濟破滅初期,車站上到處可見上班族和學生看完隨手丟棄的漫畫和口袋書。而市場上的二手書都是按斤出售,人們寧願把書丟在電車站或作為垃圾處理,也不想費事拿去賣。

  坂本孝從這裡看到了商機。他顛覆了傳統的二手書收購方式,以高於二手書市價格數十倍的價格按本收購。他把收購的書分為A、B、C三個等級:看起來近似新書,可直接出售的列為A級,按原價10%的價格收購,買入後再以原價50%的價格出售;如有輕微破損和汙漬,稍加處理可以等同於A級的,列為B級,收購價比A級少一些;如有清除不掉的汙漬或塗寫,就列為C級,每本約10日元。

  由於大大提高了二手書的收購價格,BOOK·OFF的知名度在短期內迅速提高,如今,一年銷售2億本圖書,其中85%是賣書人主動聯繫的。據BOOK·OFF公司介紹,去年財政年度集團營業額已達710億日元,淨利潤達13億日元。

  記者站附近就有一家BOOK·OFF書店,這裡人氣很旺。書店共三層,一層是文庫書、新書和雜誌,二層是商用書、文學書、實用書和漫畫書,三層銷售CD、VCD和遊戲。店內裝潢和擺放與普通書店基本沒有差別。在書店的一樓和二樓,標價105日元的圖書佔了賣場大半。記者買了兩本書,一本是目前仍在熱銷的超級暢銷書《國家的品格》,原價680日元,封面比較整潔,但書內留有原主人的「墨寶」,售價為105日元。另一本是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田原總一郎2010年7月出版的新書《日本政治的禁區》,基本和新書無異,原定價1600日元,店內售價為850日元。

  雖然BOOK·OFF以獨特的經營模式和理念令其生意紅火,但日本圖書界對這種經營模式卻深感擔憂。首先是作者強烈不滿。因為作者只能收取新書的版稅,而二手書無論銷量增加多少,作者的錢袋都不會增加一分錢。據統計,目前,二手書的銷售量約佔日本整個圖書市場份額的20%,失去了這部分份額,作者等於失去了20%的版稅收入。其次是出版社和傳統一手書店深受衝擊。BOOK·OFF的低價圖書搶佔了他們的市場份額。據報導,講談社和小學館等大型出版社已要求政府主管部門修改著作權法,力圖從BOOK·OFF這樣的二手書店收回部分權益,以促進新書的銷量。本版攝影/李繼輝

相關焦點

  • 民營企業面臨刑事案件高發態勢 專家建議 將企業合規制度納入刑事法制
    近日,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陽光誠信聯盟主辦的「民營經濟保護刑事法治論壇」舉行,與會專家在論壇上作出上述分析。與會專家建議,將企業合規體系建設納入刑事法制範疇已經是大勢所趨。同時,通過合規加強企業的自我監管,特別是在強大的行政監管和刑法的外部壓力下,激活企業自我監管,對整個犯罪治理而言是一場關鍵的革命。
  • 民營企業面臨刑事案件高發態勢 專家建議:將企業合規制度納入刑事法制
    近日,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陽光誠信聯盟主辦的「民營經濟保護刑事法治論壇」舉行,與會專家在論壇上作出上述分析。與會專家建議,將企業合規體系建設納入刑事法制範疇已經是大勢所趨。同時,通過合規加強企業的自我監管,特別是在強大的行政監管和刑法的外部壓力下,激活企業自我監管,對整個犯罪治理而言是一場關鍵的革命。
  • 廈門民營實體書店:從「寒冬」向「春天」行進
    2014年底,《廈門市扶持民營實體書店發展暫行辦法》出臺,設立專項資金,送出政策「紅包」,補貼和獎勵民營實體書店;2017年9月,主管部門根據兩年多的實踐經驗和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修改完善,印發了《廈門市扶持民營實體書店發展辦法》,鼓勵民營實體書店進一步轉型升級。 一系列扶持措施,讓實體書店不僅一改過去幾年不斷關停的態勢,還實現了數量的持續增長。
  • 上海民營書店思考樂書局進軍北京圖書零售市場
    這家營業面積達4000多平米的書店是上海知名的民營書店思考樂書局在北京設立的第一家麵店。  剛剛登陸北京市場的思考樂書局,把第一家書店設立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大街,顯示了其進軍北京圖書零售市場的勃勃雄心。
  • 網際網路無序價格競爭已成圖書行業發展痼疾
    2020年5月兩會期間,就有多位政協委員對疫情影響下全行業復工復產的效果表示擔憂,再次發問「新書打折」帶來的市場失序、生態失衡現象,並聯合提出《關於立法規範圖書零售價格競爭的提案》,呼籲儘快以立法方式制定圖書交易規則,維護出版業健康發展和讀者的基本權益。
  • 民營企業面臨刑事案件高發態勢 專家:健全刑事合規
    朗讀本文民營企業面臨刑事案件高發態勢 專家建議將企業合規制度納入刑事法制近年來,民營企業頻發包括貪腐案件在內的刑事案件,這已經成為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風險。民營企業面臨刑事案件高發的態勢,從外部來看,有立法、執法和司法等原因;從內部來看,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比如民營企業存在管理相對不規範、輕視刑事風險的傾向。近日,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陽光誠信聯盟主辦的「民營經濟保護刑事法治論壇」舉行,與會專家在論壇上作出上述分析。與會專家建議,將企業合規體系建設納入刑事法制範疇已經是大勢所趨。
  • 民營書店路在何方?把握讀者的閱讀和消費心理
    然而就在「三十天就倒閉」書店開張第6天,即10月29日,媒體爆出中國最大民營書店「光合作用」書店的倒閉,讓民營書店的經營前景蒙上更加濃重的陰影。在過去四年中,全國有上萬家民營書店倒閉,從「詩意地棲居」到在夾縫中艱難地生存,書店作為一種文化在城市中式微。
  • 書業觀察|德國書業協會何以起訴網店打折促銷:圖書定價制度
    德國的書市隨即也像英國一樣經歷了激烈的價格競爭。在19世紀中期時,九折已經是大部分城市的常態,八折、七五折,甚至五折也不少見。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之後,馬克的流通使跨地區的統一定價成為可能,但另一方面,可以互相比價又讓競爭進一步白熱化。已經佔據地理優勢和經營費用優勢的大書商,利用1873年確立的德國境內5kg以內郵費只要50芬尼的政策,向偏遠地區的市場低價傾銷圖書。
  • 咖啡、文創、圖書 逛書店到底逛什麼?
    「既然網上能用60元買書,我為什麼要去書店花100元?」  「如果把書店開在誠品樓下,是不是滅頂之災?」  ……  昨天(16日)下午,浙江民營書店工作座談會在杭州召開,來自浙江省內的三十多家特色書店的掌門人互述衷腸,也表達了他們的疑惑。
  • 出版界人士為兩會上《關於制定圖書交易價格法,規範圖書市場秩序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關於制定圖書交易價格法,規範圖書市場秩序的提案》,建議國家為圖書交易價格進行立法,遏制惡性競爭,重振健康市場。  這份提案如同一塊巨石在行業內掀起了層層波浪,引得業內人士叫好不斷。在他們看來,這份提案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因為無序的價格競爭已經嚴重地影響行業生態,改變迫在眉睫。
  • 劉運梅代表: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家教育培訓制度
    「2016年中央與地方預算草案報告中關於教育工作的安排涵蓋了從幼兒園至高教乃至職業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對於民營企業家這個龐大群體的教育培訓卻是空白。」3月9日,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工商聯主席劉運梅向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表達了她的憂慮。
  • 中國最大民營連鎖書店醞釀在國內中小企業板上市
    中新網北京5月21日電正在此間舉行的中國連鎖業大會上,中國最大的民營連鎖書店——席殊書屋表示,該公司準備在2到3年內在國內中小企業板上市。  從1995年進入圖書業至今,席殊書屋已經形成了一個在全中國範圍內具有623家連鎖店、50萬好書俱樂部會員、年銷售額達2.8億元人民幣的龐大體系。
  • 揭秘中國收入規模最大的民營書店
    臺灣圖書大亨吳清友去世,人們驚嘆於這位傳奇人物堅守15年最終扭虧為盈,並把誠品書店推向文化高峰的美好故事。很難說誠品書店是否開啟了示範效應,但如今圖書毛利普遍低於40%,讓更多書店不得不走上這條路——把店內圖書比例降低,或者擴大其它商品種類——誠品書店盈利始於一棟6層高的樓盤,其中4層銷售與書無關的商品。在吳清友找到出路不久後,第三極書局、光合作用、風入松三家業界標杆4年裡相繼倒下。
  • 禮士會客廳|書店與城市①中國實體書店行業的發展進程
    正值「世界讀書日」,城事會客廳將分3個主題分享「書店+城市」的研究報告:實體書店行業的發展進程、實體書店的社會功能和城市功能、政策與市場調控效果及建議。本文為第一篇。作為以圖書零售為核心經營範圍的商業業態,相比於其他文化場所,書店為公眾提供了互動感強、有持續性的文化氛圍。
  • 實體書店試讀 網絡書店買書
    昨日,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發布了《中山實體書店面臨的困境及應對建議》調查報告,根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不包括郵政報亭在內的中山年度核檢書店共有313家,其中只有5家達到限額以上批零標準,即屬於以銷售圖書為主要業務的大型書店,總體經營境況並不理想。
  • 九家民營發行企業相關負責人聚智「十四五」發展|中國書刊發行業...
    9家民營發行企業相關負責人與會並結合各家企業實際,分享了各自企業「十三五」期間的成績、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及存在的困難,闡述了對當前實體書店經營的思考、探索以及對出版物發行業「十四五」規劃的建議。
  • 青島如是書店今開業 為山東省最大民營獨立書店(圖)
      半島網3月12日消息 臺北的誠品書店、北京的三聯韜奮書店、南京的先鋒書店、廣州的方所……這些著名的書店已然成為代表各自城市的文化地標。繼北京、廣州等城市之後,青島也擁有了一家具有本土特色、著力展示青島人文、具有青島「海」味的獨立書店。
  • 實體書店西西弗首駐福州 民營書店回歸商圈(圖)
    民營書店回歸商圈 實體書店西西弗首駐福州福州實體書店或將邁入「3.0時代」:根據不同客群的閱讀喜好,朝「個性化定製」方向發展  民營書店通常難以承受高昂租金的壓力,西西弗書店在全國的布局多位於大型繁華商圈,寸土寸金,租金問題如何解決?金偉竹說,購物中心根據不同的商品業態進行搭配,行成了差異化的租金定價。書店利潤低,租金自然也低,西西弗書店的租金,有些店是商場租金的10%,有些店則完全免租。「但書店加大了客群的黏度,是人氣形態,也能帶動其他業態的增長力。」
  • 長沙圖書交易會購書券即日開搶 最美書店等你pick!
    星辰在線9月25日訊(星辰全媒體見習記者 範宏歡 記者 黃超)10月22日—24日,第二十七屆長沙圖書交易會將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活動由湖南省新聞出版局、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指導,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新聞出版局主辦。
  • 建立平等合作關係 PPP立法定義政社夥伴關係
    PPP立法如何準確定位,能否解決幾年來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8月16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發布PPP立法研究成果報告,多位專家同時就PPP立法發表看法。  建立平等合作關係  自PPP模式開始推廣,國家就十分注重頂層設計和規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