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幼兒園,處理孩子打人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2020-12-19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人說孩子是天使,有人說孩子是淘氣的小惡魔,「靜若處子,動如脫兔」大概就是這樣描述的了。他們乖的時候具備萌娃屬性,惹人憐愛,聰慧活潑;可是一旦熊孩子屬性啟動,殃及的不僅僅是玩具娃娃,還有最親愛的朋友。每個孩子都是家長手心裡的寶貝,放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所以寶寶的要求都會得到最大的滿足。

但是在同齡人聚集的圈子裡,如果不懂得謙讓和有愛,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和關愛,那麼寶寶的小宇宙就會爆發了。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萬一寶寶動手打人,老師們應該怎麼做呢?

說到幼兒園中寶寶和老師相處的話題,我們可以從新聞裡提煉出很多關鍵詞,比如虐童、食品中毒、關愛呵護等等。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老師應該無條件的關愛呵護學生,如果出現個別的惡性事件,大家就會在腦海中形成一種「刻板印象」,覺得幼兒園不安全,老師素質不行。

其實這特別考驗老師們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分寸感把握和高超的引導能力。老師畢竟不是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止於言傳身教,不能過於體罰和責罵。一般老師看到孩子動手打人,可能會立即制止,單純地拉開兩個孩子,或許有些負責任的老師會分別跟孩子談心聊天,找出有錯的一方,鼓勵孩子互相道歉。

老師會主動做出努力促進兩個孩子或者整個班的凝聚力。那麼有沒有一套科學且有效的經驗可以借鑑學習呢?其實幫媽發現在美國一所幼兒園裡,有一位老師的方法特別有趣。如果發生孩子打人的事情,他第一步是觀察孩子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年齡段。

1、如果是2歲以下的寶寶發生肢體衝突,首先需要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認知能力不完善,對很多事情沒有正確的概念。在幼兒園裡很容易看到小朋友因為玩具、桌子、鉛筆而發生爭吵,在事件發生時,老師會幫助犯錯誤的一方來觀察受害方的表情和動作,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另一方面老師會引導受害方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態度,爭取同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最後,問題的源頭在於玩具或者桌椅分配不均,因此,老師應該及時發現問題並做出改善措施。

2、如果是4歲以上的寶寶發生肢體衝突,首先需要老師明確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觀察理解別人感受的能力,很多時候可能要考慮孩子是否得到老師足夠的重視或者孩子的家庭環境影響。

這是因為很多孩子希望犯錯來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有部分孩子會因為家庭中不和諧的關係而自暴自棄,在這個時候老師需要有足夠的觀察力和耐心,去發現、去引導和鼓勵,讓孩子意識到打人是不對的,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促進孩子們的合作能力。

看完今天的分享,老師們有沒有得到一些啟發呢?其實無論是對於老師還是家長,初心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茁壯成長,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對於孩子來說,家庭和學校是伴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地方,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家長的有效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教育孩子不是某一方單獨的責任,只有雙方協同合作,才能描繪好寶寶們的未來。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班主任和家長說,你家孩子又打人了,寶媽做法值得學習
    導讀:幼兒園班主任和家長說,你家孩子又打人了,寶媽做法值得學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班主任和家長說,你家孩子又打人了,寶媽做法值得學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在幼兒園愛打人,家長總被老師約談怎麼辦
    當時學校老師和園長就跟我說,讓我跟學校一起來慢慢處理樂樂的事情,小孩打人這樣的行為並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同時她們建議我找一些不要打人的繪本跟樂樂一起閱讀。但是我當時太焦慮、太著急了,處理方法也非常有問題。
  • 剛上幼兒園,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我正在經歷這個讓人頭禿、想逃避的問題,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們家是一個非常調皮的3歲男寶,上幼兒園小班已經一個月了,作為一個不太擅長交際且有些社交恐懼的老母親,最害怕的就是聽到老師說「孩子在幼兒園喜歡打人」、「今天表現不太好啊」這類的話,剛開始聽到這些反饋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想逃避這一切。
  • 孩子在學校愛打人怎麼辦?
    要談處理辦法,首先有必要大致按年齡段分一下類,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分解為「5歲以下的孩子喜歡打人」和「5歲以上的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兩個問題。為什麼要這麼區分呢?因為籠統地講孩子為什麼打人和怎麼處理孩子打人本身就不符合我們一再強調的「孩子的任何行為問題必須先歸因和歸責」的指導原則,註定無法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探尋具體的解決辦法。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卻不敢還手?寶媽分享教科書級處理方式!
    我相信大多數的家長,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都會告訴他:在幼兒園不許打小朋友,要和小朋友和平相處。但有些孩子受家長「畸形教育」的影響,和本身性格的原因,稍微有點不開心就會動手打人。或者他們把動手打人當作是一種樂趣,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誰家的孩子在父母眼裡都是「寶貝疙瘩」,在家裡不捨得他們受一點委屈。
  • 真正優秀的孩子都是時間管理高手!美國幼兒園5個方法,值得複製
    美國幼兒園對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有很好的辦法。美國幼兒園用5個方法培養孩子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非常值得我們中國家長學習、複製。其實很多家長在對孩子時間管理上存在一個誤區。有一部分家長會認為幼兒園不像小學、初中一樣,學習任務重,就認為沒有必要太在乎幼兒園的規定。
  • 幼兒園孩子打人是「勇敢」、被打就「活該」嗎?家長偏見害人不淺
    當5歲的嘉嘉被幼兒園孩子們圍攻,她奶奶不依不饒討說法,認為孩子受了委屈。孩子們說出真相:「「這是在主持正義」!可能和嘉嘉的奶奶一樣,覺得孩子打人是勇敢的表現,被打是懦弱的表現。孩子會打人,說明懂得保護自己權益,值得鼓勵!其實,這樣的想法非常錯誤!打人和被打都不是孩子社會交往能力強的表現,反而是無法解決交往衝突的方法中最差的一種方法。
  • 開學第一天,幼兒園門口家長在打架,還怎麼教育孩子不能打人?
    比如今天在家長群看到的,家長在幼兒園門口打起架了!平時我們都在教育孩子,不要動手打人,打人是不對的,有話得好好說。可是,這個在幼兒園門口發生的打架事件,是在給孩子做一個什麼樣的示範呢?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每一個孩子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舉止。有些家長雖然總是口頭上對孩子說,在幼兒園要聽話,不能打人!
  • 孩子上了幼兒園,常出現生病、被欺負、打人等問題,家長如何應對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會更頭疼,因為會遇到孩子哭鬧不想上幼兒園、孩子變得愛生病、孩子被欺負了、孩子愛打人……這些問題,家長面對第一次上幼兒園的孩子,真得不知道該如何快速的解決這些狀況,別著急我們一個個的來想辦法解決。
  • 孩子脾氣總不好?打人咬人怎麼辦,家長的反應最關鍵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一歲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表現出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咬人,打人。雖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咬人打人的現象很常見,但這個問題值得家長關注。要知道,父母的所作所為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未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一、寶寶為什麼咬人打人?
  • 孩子幼兒園被同學欺負,寶媽冷靜的處理方法,讓對方家長心服口服
    幼兒園是開啟孩子上學之路的第一段旅程,這時候的他們還沒有學習壓力,更多的時候是開發思維,玩樂,只是在小朋友多的地方,就難免會有矛盾,脾氣好的小朋友就會被欺負。當孩子被欺負,作為家長肯定會心疼,這時候我們就要保持冷靜,想出合理解決的方式。
  • 你的孩子打人嗎?
    孩子打人,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對於孩子打人的現象,我想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原因,我們應對的方式也不一樣,我想把我目前為止積累的一部分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幫助我補充完善。當然,有的大人也會處理的比較好,他們會對拍人的孩子說:「你喜歡弟弟(妹妹)嗎?如果你喜歡他,可以拉拉他的手(摸摸她的臉蛋兒)(把你的餅乾分享給他)。這些都是幫助孩子建立友誼的正向的方式。
  • 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辦?
    磊磊媽媽昨天接到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讓她趕緊來把孩子提前接走。老師向她反應,說磊磊最近在幼兒園經常動手打人、撓人,甚至還咬人,剛剛有兩個小朋友都被他抓傷了。其實這種情況在現在的孩子身上並不少見,有時候甚至還會發生更加有攻擊性的行為。
  • 對付打人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關於孩子打人這個問題,米粒媽把它按照寶寶年齡分成兩個階段,0-2歲是一個階段,2歲以後是一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解決方法。0-2歲寶寶打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打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人,而是寶寶的一種探索行為。
  • 孩子為啥越來越暴力?美國教授說其實我們一直都理解錯了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碩士小馬君分享了來自美國和加拿大心理學教授的研究,刷新了對這類孩子行為的認知:1.喜歡打人的孩子大腦與眾不同,分為不同類型,因而也要用不同的方法。2.孩子打鬧的機會太少,社交性不夠反而影響孩子今後的成長。文中,兩位教授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值得一讀。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因此我們就會看到奶奶不停的用腳踹地面或者拍打桌子,其實,這種安慰孩子的方法並不得當,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往往認為我受到傷害就要打回去。因為在孩子的腦子裡打這個辦法已經深深地有了烙印,他們有樣學樣的把錯誤的行為,當成了正確處理事情的方法。
  • 美國孩子每天在幼兒園要做的5件事,與中國差距很大,值得學習
    在我們的孩子拿起一根木棒說:「這是我的「乖寶貝」,我要哄她睡覺時」,不要懷疑,孩子的學習已經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那麼美國的幼兒園每天都在帶孩子做哪些事呢?由此可見玩耍對於幼兒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美國幼兒園的孩子擁有最自由的環境去創新和實踐他們的所有想法。
  • 從幼兒園小霸王變成小可憐?孩子打人後,家長第一反應太重要!
    孩子要有不傷人的教養,但也有不被傷害的氣場。 ——李玫瑾 孩子進入幼兒園以後,打人和被打成為父母同樣擔心的事情。
  • 美國幼兒園到底好在什麼地方?在這3個方面上,值得我們學習
    我家二寶明年就要上幼兒園了,在挑幼兒園的時候,我是反覆猶豫挑了好幾家幼兒園,但也沒決定下來到底讓孩子上哪家?這時剛好趕上我在美國從事幼教工作的朋友回國了,我就讓她陪我去看了這幾家幼兒園。結果看了之後,她很無奈地對我說,這幾家幼兒園跟美國幼兒園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 孩子在幼兒園頻繁打人,原來是進入「打人敏感期」
    孩子打人,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想與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等。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認為孩子有暴力傾向,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基於不同年齡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打人原因,這也形成了不同意義上的心理反應,建議家長要先分析孩子打人的具體原因,然後具體原因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