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後我是如何養育孩子,讓孩子幸福快樂成長

2020-12-17 豆仔成長記

寫這篇文章是想和大家溝通交流孩子的生活教育話題。注重關注孩子的內心成長,讓孩子心裡充滿陽光。同時給大家說一說作為一個離異爸爸是怎麼讓孩子同樣感到幸福的。

先說一下人物,孩子叫豆豆,豆豆媽,豆外婆,我(爸爸)。

離異前,孩子就是一朵溫室裡的花。豆外婆和其他帶孩子的老人家一樣對孩子寵溺。豆媽對還孩子是有求必應,想要什麼就買買買。我對孩子也很寵愛,但是也比較嚴格,凡事講道理,想要的禮物得想辦法說服我。在家裡,豆豆和我最親,不管我怎麼批評他,他都喜歡和我一起。

因為我本身就是從小在離異家庭長大,知道一個完整的家對孩子多重要,從來沒有想過讓豆豆在離異家庭裡成長。可是還是在2019年3月和豆媽離婚,那時候豆豆才四歲出頭,在幼兒園上中班。

離婚後,豆媽媽和豆外婆搬離了房子。一個偌大的房子一下就只剩下了我兩。我們兩心裡很難過,就像突然失去了全世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都適應不了。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早上送孩子上幼兒園,然後上班,下午接孩子放學然後一起去菜市場買菜,然後回家給孩子做飯。孩子吃完飯,要給孩子洗澡、洗衣服,等忙完一天陪孩子躺下的時候都快晚上12點了。就這樣每天的忙碌,讓我顧不上孩子內心世界的變化。


豆豆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從來不在我面前哭鬧。直到有一天晚上躺床上睡覺,我發現豆豆背對著我,手在悄悄的擦眼淚,問他怎麼了他就是流眼淚不說話。我知道,他是想媽媽了。我這才醒悟,每天只顧著照顧他的衣食住行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世界,那一刻我發現我更應該照顧的是孩子的內心。

從那以後,我就想辦法,讓孩子覺得從起床那一刻起就是幸福快樂的一天。然而,剛好有了突破口。豆豆一天放學後和我說想要一個布穀鳥鬧鐘裝在自己的房間,每天布穀鳥可以叫他起床。事實證明真的很有用,每天早上布穀鳥鬧鈴一響,他就起床看著布穀鳥笑,然後自己去刷牙洗臉。

然後每天早上去學校的路上,我們就輪流給對方講故事。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輪流講故事。

事實證明每天講故事不緊能讓他很開心,而且可以鍛鍊他的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還能解決口齒不清的毛病。現在每天上學路上講故事,相互辯論已經成為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內容。因為善於溝通,明事理,豆豆在學校和生活中非常受歡迎。





還有很重要的是,要轉移豆豆的注意力,不讓他去思考不開心的事情。我通常做的是帶他做戶外遊戲和運動,帶他一起到朋友家吃飯,認識其他小朋友。為此,我和豆豆在蹭飯的路上越走越遠[捂臉][捂臉][捂臉]



不過最讓我頭疼的是,本來就不精通美食的我每天不知道給孩子做什麼吃。吃太葷了容易積食,吃太素了營養跟不上,吃熱氣了又容易上火生病,做得不好吃孩子又沒食慾,確實是為難為父的。

一個人照顧孩子不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孩子生病了會很心疼。孩子偶爾感冒發燒的,竟然一夜守著孩子時不時量體溫,餵水喝,有時候大半夜帶著孩子去醫院。

2019年底豆豆做了一個手術,很多孩子需要注意,希望廣大家長重視。是這樣的,孩子晚上睡覺經常打呼嚕,而且咽喉容易發炎經常咳嗽。我們去醫學院附屬醫院,市中醫院都看了醫生,醫生都說沒事,吃點藥就好了。經常反覆,沒有痊癒,然後就去了耳鼻喉科做了鼻腔檢查,結果是腺樣體肥大,醫生說必須馬上住院儘快安排手術。腺樣體肥大的症狀是睡覺打呼嚕,嚴重的面部上顎突出變形。因為腺樣體肥大嚴重會容易導致憋氣,呼吸困難,面容變形。如果是早期腺樣體肥大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嚴重了只能做手術。手術後恢復很快,而且在後面看來,孩子身體好了很多不容易生病。

前面說了,我對孩子很寵愛,但是我要求也是嚴格的。現在還在已經養成習慣,回家第一件事把手洗乾淨,然後寫作業,寫完作業收拾好書包。吃完晚飯休息看電視半小時然後練琴。

好了,這篇文章就到這裡,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

相關焦點

  • 離異養育孩子更困難,為什麼教出的孩子卻很優秀?因為做到了幾點
    所以孩子在不穩定的家庭環境中遭受的痛苦會非常大,但是在父母離婚後,如果能找到一種積極的養育方式,他們的孩子反而有可能比原先更好地成長。儘管我們可能真的討厭我們的前配偶,但我們應該努力將他(她)視為積極的養育夥伴。雙方應該就孩子的養育問題心平氣和地達成默契,儘早給孩子營造一個父母都很關心他的成長環境,不能讓其中一方缺失。
  • 「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但是我很快樂」:離異夫妻怎麼面對孩子?
    今天看到一組漫畫很受觸動,在我們的印象裡,離異家庭的孩子總是沉默寡言、孤僻敏感,總之和快樂不沾邊。但是一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男孩卻用一組漫畫(《來自破碎家庭孩子的故事》)告訴我們:「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但是我很快樂」。
  • 心理諮詢師的我,如何養育幼兒期和青春期孩子,且家庭越來越幸福
    我明白對二寶的養育方式,除了產生短期的影響,還可能對他青春期,甚至對成年後有什麼長遠的影響,從而清晰自己當下可以如何去做。比如在他兩歲多處於秩序敏感期的時候,我雖然因為他經常的執拗與哭鬧而有些抓狂,但是不會用威脅、誘惑,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教育他聽話。而是努力去揣摩他的意圖。
  • 爸爸給女兒慶生日,羨煞旁人:用愛去養育孩子,才能讓他幸福成長
    因為他們沒有被好好愛過,不知道要如何向他人付出他們的愛,也不知道要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很容易一開口就得罪人。而從小得到過足夠的愛的孩子,由於他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使他們擁有了高情商,他們也懂得如何與同伴相處,也容易給他人帶來好感。
  • 《父母的覺醒》:如何養育孩子,與孩子一起收穫成長的幸福?
    我是獨自帶倆孩的二胎寶媽。在五年的育兒過程中,最讓我覺得痛苦的事情不是兩千個不能睡整夜覺的夜晚,不是兩個孩子同時生病時的絕望和無助,也不是自己生病後還要堅持給他們洗衣服做飯時的煎熬,而是由於自己的一時疏忽而導致他們的磕碰受傷,或是情緒失控,打罵了他們,之後的那份內疚和愧疚感,它能一直折磨著我,讓我產生自我懷疑,懷疑自己不適合做一個媽媽。
  • 養育孩子,就是陪伴孩子成長
    我是一位兩周半寶寶的媽媽,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我是一位陪孩子一起成長的媽媽。不是一句「媽媽」就真是媽媽了,你要學著如何做一個媽媽。回想自己的成長,只要能吃飽穿暖就能長大,但當自己成了媽媽才知道,除了吃飽穿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教育孩子健康成長。在我陪伴女兒的兩年半的時間裡,我深刻意識到什麼才是教育。
  • 想要養育出一個開心、快樂的孩子,首先要有開心、快樂的父母
    導讀:想要養育出一個開心、快樂的孩子,首先要有開心、快樂的父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養育出一個開心、快樂的孩子,首先要有開心、快樂的父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毀掉孩子性格的,不是打罵和離異,而是家長回家後這個舉動
    導讀:毀掉孩子性格的,不是打罵和離異,而是家長回家後這個舉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毀掉孩子性格的,不是打罵和離異,而是家長回家後這個舉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離異不一定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主要取決父母的處理方式
    在老一輩的觀念裡,對於夫妻,從來都是勸和不勸分的,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怕影響了孩子的健全成長。但其實,如果離異只是因為父母雙方性格、觀念等的不同,且監護一方的家長對孩子的養育及管教方式妥當,孩子也與非監護一方的家長保持親密的聯繫和接觸,即父母離異後,仍然積極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對孩子很上心,孩子感受到的親子關係質量沒有存在很大落差,那麼父母離異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帶來塌方式影響。
  • 掌握孩子4個成長關鍵期,學會科學養育,還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弒母」案,以及讓人痛惜的孩子輕生事件,我才發現這個理念害了中國的教育。 那麼科學的養育應該是怎樣的呢? 埃裡克森的人生階段理論認為:孩子的生長發育,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父母如果掌握了孩子的每個成長關鍵期,並且能夠按照這些關鍵期來養育,就相當於給予孩子一生的幸福密碼。
  • 離異家庭如何給孩子營造更多的幸福感
    我也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神聖最無私最純潔的。網上不少人都擔心,擔心在離異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會有創傷。而離異的父母,也常常會在內心自責,認為自己的離異給孩子造成了傷害。那麼,離異家庭的父母,要怎麼樣才能給孩子營造更多的幸福感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許多人認為,父母愛子女是天經地義的。沒錯,這的確是天之經,地之義。
  • 孩子童年的快樂,是我們養育的首要任務
    我現在在幼兒園工作,和家長孩子密切接觸,通過觀察和比對,孩子呈現出來的狀態和父母長輩及家庭,家風,家教,環境等因素呈正相關,且對孩子的浸潤和影響是非常之大。我和2歲至3歲半的孩童接觸最密切。舉幾個典型的例子。例子一:2歲半的伊伊,爸爸內向孤僻,不喜與人交流,跟女兒在一起時,言語也不多。
  •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影響,家長應該如何彌補?
    當父母離異後,一般都要重組家庭,即使是選擇單身,但對於家長來說,要給孩子重新創造一個新的成長環境。並且要適合孩子身心成長的環境,是很不容易的。完整的一家人帶給孩子無限的快樂。當父母離異之後,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的環境中,生活缺乏一定的優越感。有些孩子容易產生一些悲觀的心理,比如&34;、&34;。怯懦。有的家長離婚之後,會把全部的心血和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三步教你如何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父母情緒平和了,孩子才能真正變得快樂成長。在12歲父母離異,她媽媽為了給孫儷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不分晝夜地打好幾份工補貼家用。少年的孫儷把母親的苦楚看在眼裡,對父親的痛恨記在心裡。成名後,孫儷有幸與鄧超組織了家庭,感受到了自己家庭的溫暖。所以她後來也放下了對父親的隔閡。重新接納了父親的新家。從她微博上的信息可以看出,她正因為放下了童年的不快樂,通過自我療愈,才有了現在的快樂一家人。
  • 父母離異,如何讓孩子不因此自卑?
    很多人都知道,父母離婚容易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容易自卑、缺少安全感、學習成績下降,未來婚戀關係也容易出現問題。甚至有研究得出離異家庭子女生病、吸毒、犯罪率都高於非離異家庭的結論。但大家並不一定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哪些因素在發揮作用。
  • 離異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在所難免,有離異後對孩子造成二次三次更大傷害的,也有離異後重組家庭孩子家長幸福的,但是不多。畢竟兩個大人同時有那麼高覺悟的不多!今天我們來重新盤點一下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應該怎麼做會好一點。
  • 快樂的父母才能養育出幸福的孩子,每個家長都應該記住3句話
    作為「紐約時報」的特約作家,戴爾安東尼婭是4個孩子的母親,從她養育每個孩子的過程中,她反覆用這10句話來提醒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媽媽。這類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總能想到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類孩子從小和父母關係親密與同學、朋友相處融洽,長大後容易適應社會而且做事積極幸福感強。想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首先父母要有個好心情!
  • 讓孩子「自由快樂生長」,才是養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家長要謹記
    很多網友看到後,都表示是笑著看完這個視頻的,其中一位高贊的網友感嘆道:從這個視頻中,感受到了孩子的快樂,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不像現在的孩子,被父母管束得太多。讓孩子「自由快樂生長」,才是養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啊!
  • 養育孩子,你焦慮嗎?育兒不僅僅是養育孩子,更是父母成長的旅程
    孩子的成長沒有標準答案,選擇並不是死守,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用包容的心態接納自己,用自信的眼光看待自己、孩子以及這個世界。這樣你才會放下焦慮,真切地感受到養育孩子的快樂。很多人會說,辛苦大於快樂,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也有一些人會說,我一直很努力,但是我並不快樂,為什麼?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一位平常非常活躍的朋友很不在狀態。經我一問,果然有心事。她跟我說,前兩天帶1歲的女兒去醫院做了例行體檢,結果好幾項指標都沒達標。體重和身高均為中等偏下,協調能力、運動能力、溝通能力打分也很低。為此,她擔心得晚上睡不著覺,還偷偷哭了幾次。
  • 父母離異,想讓孩子正常成長,得有這樣一個角色
    一方面是孩子肯定會受到影響,大多數人認為一個完整的家庭就是該有爸爸媽媽和孩子,缺了一個代表著不完整。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則思想較為開放,認為人要為自己而活,沒有感情的婚姻不值得繼續,雖然離異當時會對孩子造成一些影響,但長久看,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閱歷增加,能夠理解父母的行為。畢竟,不幸福的婚姻對孩子是更大的傷害。各種說法自然說不出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