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人工資報告》顯示扎心事實:
近8成人工作10年月薪沒過萬!
工作10年
得到過萬月薪的人只佔區區兩成
這讓剛剛邁入社會沒幾年的
職場小鮮肉們頓覺人生無望
不可否認
所學專業、所選行業
對個人薪資的影響是巨大的
根據2018年中國大學專業薪酬排行榜
工資最高的前三個專業月薪已達8700以上
工資最低的後三個專業月薪在2500徘徊
在專業、行業無法改變的情況下
想要獲得更高薪資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
學會如何與HR談判
盡力為自己爭取到更高的薪水
談薪資的必要性
01 為保offer,選擇一個低到無法接受的薪資
面試臨近結束時,如果表現優異,HR通常會主動詢問求職者的理想薪資。每到這時,總會有無數求職者,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因為缺乏應對經驗,往往手足無措。擔心因提出的薪資過高而錯失offer,從而怯懦地提出一個較低的工資要求。
這樣的做法,沒有意義。即使你真的得到了offer,面對這樣一個低到自己根本無法接受的薪資,你真的會去這家公司嗎?
當你最終選擇拒絕這家公司時,除了浪費了自身的時間、精力,同時也浪費了這家公司HR面試你的人力成本,何必呢?
02 第一份工資,將有可能決定之後的薪資水平
剛剛走向職場的大學生們,一定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剛畢業工資低很正常,在公司呆個幾年,工資自然就高了」「工作那麼難找,有工作就不錯了,還有什麼可挑的?」
但是,薪資不是被規定死的,它是可以上下浮動的。想通過與面試官的談判,獲得更高的薪資,提高生活水平,這有錯嗎?沒有哪個員工會無償地為公司賣命,不是嗎?
再說了,當你因不敢談薪資而月入3000時,看到同齡人月入5000,你的內心真的不會心懷憤怒、感到不公嗎?你以為通過不斷地努力工作,就能輕而易舉地彌補工資水平差距嗎?當你的薪資提升時,對方也並不是在原地踏步,相應的,對方的薪資也會提升。
以每半年提升25%的薪資水平來看,半年後,你的工資是3750,對方的工資是6250,相差2500元;一年後,你的工資是4687.5,對方的工資是7812.5,相差3125元……漸漸地,你會發現實際到手的工資差距越拉越大,想要追平乃至趕超,難度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當你想要跳槽時,新的用人單位也會基於你在上一家單位的薪資水平給你開工資,某種程度上,你之後的薪資水平,都跟你的起薪工資相掛鈎。你說,與HR談薪資重不重要?
談薪資前的準備工作
01 了解市場行情,調研職業薪資水平
雖說各個行業之間的薪資差距較大,但每個細分職業之間的差距較小。對每一個求職者來說,本行業的社會平均薪資水平,都是極具參考價值的。
如果你已經工作了幾年,工作經驗豐富,且具備極強的工作能力,那麼,你完全可以參照自身現有的工資水平,給出至少比現有工資提升15%的薪資期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抵消因為跳槽可能帶來的風險成本。而實際上,給出的薪資期望,一般要提升20%—30%,這樣,才能在HR壓價的情況下,仍能拿到一個較為理想的工資。
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也沒有認識的人脈可以讓你較為深入地了解本職業的薪資情況。那麼,你可以通過查詢每年的職業薪酬排行榜、專業薪酬排行榜等信息,大致估算社會平均薪資,以作參考。
要知道,HR在面試你之前,就已經在內心給出了一個薪資的大致範圍。當你提出的薪水符合HR的預判時,HR會下意識地認為你已經在面試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對行業內的情況了解頗深,增加面試官對你的好感。
02 衡量自身價值,找到自身的精準定位
在了解了社會平均薪資的基礎上,也要充分了解自身情況,知道自身具備哪些能力,值得多高的薪水。
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首先,你可以通過學校背景、專業背景、工作經歷/實習經驗、專業技能等方面,衡量自身的價值。對於已經入職幾年的老員工們來講,跳槽時,工作年限可以按照每年增加5—15%的複利增幅。
其次,是你在本職工作外的複合能力。如果你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多具備一些技能,如:PS圖片處理能力、視頻剪輯能力、營銷策劃能力、編程能力等。那麼,你完全可以憑藉現有技能,要求擁有更高的工資,畢竟,你一個人,可以完成多項工作,節省了公司的用人成本。但是,前提是,你所具備的技能是公司真正需要的,而非對公司業務無用的。
談薪資時的小tips
01 了解該公司的薪資體系、薪資構成
當提到薪資時,人們往往會下意識地以為指的是實際到手的工資,實際上並非如此。
每一家公司的薪資體系,基本上都包含基本工資、附加工資和間接工資。所謂的附加工資指的是各種加班費、餐補、差旅補助等各種福利,雖然單個補貼看起來不多,但長期積累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畢竟,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而所謂的間接工資指的是通常意義上的「三險一金」、「五險一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
因此,在詢問薪酬體系時,千萬不要忘記問一問加班費、差旅費、年終獎等如何計算,對於「五險一金」,公司繳納的比例是多少,個人的繳納比例是多少。
02 不要過早揭露底牌
只有當你經過兩輪面試,各方面表現不錯,基本可以確定公司對你感興趣時,才能就薪資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在此之前,尤其是當還處於一輪面試時,被問及期望薪資時,要儘量委婉地轉移話題,不要過早揭露底牌。比如,你可以回答「我想先了解一下工作內容及要求,接下來再談薪資」。
同樣的期望薪資,在不同的時機下說出,會呈現不同的效果。一輪面試中,當你輕易給出具體的期望薪資後,HR自然會根據你給出的薪資,進行壓價,而你將就此失去提價的機會,你的最終工資肯定會低於期望薪資;當經過兩輪面試,感受到對方對你的好感,知曉對方想迫切留住你之後,這才是給出期望薪資的最佳時機。你完全可以在期望薪資的基礎上,稍稍有所提價,這樣,即使面臨HR的壓價,也可獲得一個較為滿意的工資。而且,由於經過多輪面試與篩選,HR對你的能力已經有了更為清楚的了解,在對你各方面都很滿意的情況下,也不會在薪資這一方面做過多的糾結。
談薪過程中,一旦過早揭露了底牌,就喪失了主動權,陷入被動的可能性大增。因此,談薪資時,要儘量保留底牌,增強議價能力。
03 談薪資時不要過於決絕,保留商量的餘地
談薪資的過程是你來我往、相互協商,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雙方都應該保留可商量的餘地。
你的目的是盡力為自己爭取更高的薪資待遇,HR的目的是儘量以更低的價格僱傭到你,看起來,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但都居於同一個出發點:你儘快拿到offer,HR儘快招到人。
在共同前提下,雙方在合理的薪資範圍內進行討論,是可行的。
因此,在談薪資時,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回答期望薪資時,保留可商量的餘地,擺明「薪資可以商量」的態度。
如果,只是貿然給出一個較高的薪資期望,且不留討論餘地,往往會給HR留下驕傲自大、不懂變通的印象,招致HR的反感,這時的你又怎麼能收穫滿意的offer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