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流傳千百年話,值得一學嗎?

2020-12-22 三九養生堂

養生一直都是大家所注重的事,不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期望,就是希望身體素質提高。在養生當中,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睡得好,身體才能好。

古人關於睡眠養生,也提出了不少說法,如「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還有「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以及「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等,各種關於睡眠的說法,都是為了有一個好的身體。那這些都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

古人所說的睡眠養生法,是否可靠

先來了解一下「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個意思就是很簡單,就是不能睡三覺,懶覺、飯覺以及黑白顛倒覺。若是經常睡,對身體的損害大。

懶覺很好理解,就是早上要早起,不要睡懶覺,睡懶覺,對大腦不好,睡多了,會出現頭昏腦脹,而且還會錯過早飯,對腸胃也不好。

飯覺,就是中午吃過飯後,不能立馬就睡覺,最好走一走,有助於消化,直接睡覺,會傷害腸胃。

黑白顛倒覺,是在提醒大家,不能熬夜,過度的熬夜,對身體的損害大,體內各個器官得不到及時的休養,就容易出現問題。

而「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主要是說枕頭的高低,一寸就相當於現在的3.33釐米,那麼三寸差不多在十釐米,四寸差不多在13釐米多一點,這個高度的枕頭,比較符合人體,有利於睡眠質量的提高。

古人常說的「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就是說在睡覺的時候,儘量不要手交叉放在胸前,直接平躺睡,這個姿勢跟屍體的姿勢很像,不吉利,而且還可能壓到一些內臟,對身體不好。

還需要注意,睡覺時不能蒙著被子,被子裡的空氣不流通,若是直接蒙著被子,容易出現呼吸不暢,有缺氧的情況。

眠不北向就是說床的位置擺放,不能南北放,頭朝北腳朝南,對身體不好。這個跟當時的房屋建築也有關係,那時候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所以北面陽光不好,若是頭朝北,不利於健康。

古人的這些說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不能睡飯覺、不能熬夜,這些對身體的都會造成影響,不過還不至於到損命的地步。

還有那些床的擺放位置,其實這些對於現代的人來說,沒太大影響,現在的房子要比以前好很多了,不用擔心方位的問題,根據自家的情況,做調整就行,主要是頭部不要漏風就行。

想要通過睡眠養生,一定要保證睡眠足,睡眠質量高,每天晚上要早一點休息,不能熬夜。現代人都有熬夜的習慣,所以身體才會變差。

因此也是提醒大家,別再熬夜了,熬夜帶來的損害非常大,黑眼圈、肝腎受損,皮膚變差等。因此要注意控制,不能熬夜,早上早一點醒,睡眠質量提高,肝腎、腸胃得到休息,身體各方面運作也會順暢,達到一個養生的效果。

古往今來的人都注重養生,古人的方式值得參考,但關鍵還是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通過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提高睡眠的質量,進而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忠告「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指的是什麼?
    其實在我們古時候,就已經有人開始研究睡眠,流傳了不少俗語,其中有一句,不太好理解,就是「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那這是什麼意思,一起來了解看看。「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關於睡眠的俗語有很多,而這句寢不橫屍,主要就是說我們的睡覺姿勢,在睡覺的時候,不要直接平躺著,手還放在身上,這個姿勢跟屍體的姿勢差不多,若是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姿勢,不吉利。老人是很講究這些的,所以都會提醒家人,不可以保持這樣的姿勢,時間長了,這句話就流傳下來了。
  • 老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有什麼寓意?有道理嗎?
    老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有什麼寓意?有道理嗎?文/悠悠歷史心隨著時代變遷,雖然有些東西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是俗語卻在農村不斷流傳。今天小編就向大家說一句農村俗語老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你知道什麼寓意嗎?這句話有道理嗎1、寢不橫屍這句話具體的含義就是說,人像屍體一樣仰面而臥。通俗點來說,只要是人在睡覺時的姿勢,不能和過世人的姿勢一樣,那麼為什麼有這樣的講究呢?
  • 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向北」,是謠言還是有科學依據?
    在我國古代,古人對於睡覺這方面是非常講究的,時至今日都有這樣一句話流傳下來「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向北」這句話。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睡覺幾乎都會按照這樣的約束來進行。但是到了現代社會中,這種說到到底是謠言,還是真有科學依據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睡覺方面的事情,通過下面的文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古人常說的「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向北」,到底是謠言還是有科學依據?
  • 農村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祖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其語意蘊藏著一定的哲理和科學道理,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農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教導作用,有些俗語到現在還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價值,如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至今還在農村許多地方流傳,那麼它有何語意呢?有什麼道理呢?
  • 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有道理嗎?為什麼這麼說?
    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有道理嗎?為什麼這麼說?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睡眠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關於睡覺的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向北」,這句話有道理嗎?為什麼這麼說?
  • 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睡眠養生的正確姿勢
    人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姿至關重要,不僅影響到我們的睡眠質量,更是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到底用什麼睡姿才更健康呢?其實,古人早就給出了答案,就是:「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那麼,古人這麼說有道理嗎?今天筆者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下這句俗語。
  • 中國古代民俗為什麼提倡「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
    古代民俗之所以說「寢不橫屍」或「 「寢不攤屍」。一是因為這種睡姿不文雅,沒看相。因為古人要求人的行為舉止都要有看相。其次,為什麼要「臥不覆首」呢?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蒙頭而睡,造成口鼻這些呼吸系統不暢,人體正常需要的氧氣無法完全獲取;而被褥中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很容易被人體重新吸入,導致人的大腦、血液缺氧,對人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 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向北」有什麼含義,看完還真長見識!
    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好多人作息時間不規律,在睡眠問題上尤為的突出。而今天要帶給大家的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向北」,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其中的道理又是怎樣的呢?寢不橫屍我們乍一看這句話,會覺得有點危言聳聽,怎麼連屍體都出來了?是不是古人故弄玄虛,存在一些謬論呢?其實並非如此,而是大有來頭。這句話出自《論語·鄉黨》,裡面記載說「寢不屍,居不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睡覺的時候不要像屍體那樣躺著,在家中也不必太過於講究禮節。
  • 古人說「臥不覆首,眠不北向」,古人的睡眠法,值得學學!
    關於睡眠,古人早就總結出一些睡眠的經驗,並把經驗總結成了俗語,說:想要睡得好,就要「臥不覆首,眠不北向」,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臥不覆首,意思是睡覺的時候不要用被子蓋住自己的頭部。古人認為,頭是諸陽之會,睡覺的時候蓋住頭,會影響頭部的氣血運行,從而會影響到全身的陽氣生發,這對健康不利,不利於長壽。
  • 俗語說「臥不覆首,眠不北向」,古人的睡眠法,值得學學!
    古時有句話叫「不求神仙睡」。事實上,現代人正面臨著更嚴重的睡眠問題。我們應該多注意睡眠養生。了解古人睡眠養生的經驗,將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借鑑。「睡無臥屍」是什麼意思?它來源於《論語·鄉村黨》,原話是「睡不著屍」。這裡的「屍體」。像屍體一樣仰臥著。換言之,在古人看來,仰臥睡覺是非常不幸和不健康的。
  • 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北向」,什麼意思?專家:並不是迷信
    俗語:「寢不橫屍,眠不北向」, 什麼意思?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老祖先們通過他們的自身經歷,為我們總結出了許多的俗語諺語,這些精闢的語言都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儘管隨著時代的發展,有許多落後的東西已經逐漸被人們淘汰,但是農村地區相對於城市地區來說,還是發展的要慢一些,所以很多老人還是會堅持自己傳統的一派做法,有許多俗語在農村地區也仍然流行,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樣一句俗語「寢不橫屍
  • 4首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古詩詞,千百年後重放光芒,值得記在心裡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而除了那些有名的詩詞,還有很多好詩被埋沒,沒有被普通百姓所了解。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4首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古詩詞,千年後重放光芒,值得記在心裡。第1首,《沉醉東風》:風過處香生院宇,雨收時翠溼琴書。移來小朵峰,幻出天然趣。倚闌幹,盡日披圖。謾說蓬萊恐是虛,只此是神仙洞府。
  • 般舟三昧法則不坐不臥、不眠不休,三月經行唯除便利
    就是說,你不僅要經行,——經行,來回走,走動著這叫經行,坐著不叫經行。當然,臥著更不叫經行。——「三月經行」,九十天經行,不坐不臥。「唯除便利」,方便的時候,吃飯啦、上廁所啦。有的時候,「三月經行唯除便利」,就是有一個開遮的問題。三月經行,經行,就是常立三昧、常行三昧,來回走,不能坐,不能臥。
  • 南枝向暖北枝寒
    相同的條件,相似的出身,差不多的能力,人生的境遇卻千差萬別——不同的際遇才是人生大不相同的因緣所在。或許這就是這一詩句千百年來流傳不衰的原因吧。在已知的長沙窯瓷器題詩中,有三首寫梅或柳的詩,立意相近:其一:一暑(樹)寒梅南北枝,每年花發不同時。南支(枝)昨夜花開盡,北內梅花猶未知。
  • 絕美古詩詞名篇,28字絕句千百年傳誦,唐詩張繼楓橋夜泊賞析
    它顯示了夜的清寂,也加濃了夜的清寂;它一聲聲傳入詩人的耳中,也仿佛一下下敲在不眠旅人的心上,掀起了他哀愁感情的更大波瀾。《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小詩描寫詩人半夜時分泊船楓橋的所見所聞和所感。
  • 關於紅顏佳人的5個詩句,流傳千百年,讓人津津樂道
    我是貓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關於紅顏佳人的5個詩句,流傳千百年,讓人津津樂道。第1句:自古紅顏多薄命。古代女人地位很低,甚至女人成為了甩鍋的對象。比如妲己、楊貴妃、妺喜、褒姒這些紅顏佳人都被人罵作「紅顏禍水」,很長時間被不公平地看待。
  • 四首別有用意的古詩詞:流傳千百年,讓人佩服詩人的巧思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4首別有用意的古詩詞,流傳千百年,讓人佩服詩人的巧思。 第1首《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俗語「早不朝東晚不向西,午不朝南永不面北」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早不朝東」就說的是早起練功時,面部不能朝向東方。這點其實很容易理解,太陽是從東面升起的,這時候如果面朝東,眼睛就會被陽光刺疼。「晚不向西」也是同樣的道理,傍晚時太陽會從西邊落下,夕陽能映紅半邊天,自然也能刺傷我們的眼睛,所以傍晚不能面朝西。「午不朝南」也是如此,這裡小編就不一一給大家介紹啦!
  • 孕晚期孕婦每晚睡不著,可以向右側臥睡覺嗎?必須要向左側臥睡嗎
    準媽咪小田已經孕8個月了,每天晚上睡覺都感覺是打架,因為聽醫生說,睡覺時向左側臥是最佳睡眠姿勢,可是自己偏偏就喜歡向右側睡,每天晚上越是想著向左向左,偏偏醒來後像右側睡了,醒來後她是各種擔心害怕焦慮狂。
  • 古代「睡」字無睡意 「寐、寢、眠、臥」是正解
    核心提示:「睡覺」「睡眠」等詞彙的出現,並沒有讓「寐」「寢」「眠」「臥」等字消失,如今的很多詞語中還是沿襲了古代的用法,比如我們現在把睡覺的地方稱作「寢室」「臥室」,有誰聽說把它稱作「睡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