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一直都是大家所注重的事,不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期望,就是希望身體素質提高。在養生當中,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睡得好,身體才能好。
古人關於睡眠養生,也提出了不少說法,如「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還有「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以及「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等,各種關於睡眠的說法,都是為了有一個好的身體。那這些都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
古人所說的睡眠養生法,是否可靠?
先來了解一下「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個意思就是很簡單,就是不能睡三覺,懶覺、飯覺以及黑白顛倒覺。若是經常睡,對身體的損害大。
懶覺很好理解,就是早上要早起,不要睡懶覺,睡懶覺,對大腦不好,睡多了,會出現頭昏腦脹,而且還會錯過早飯,對腸胃也不好。
飯覺,就是中午吃過飯後,不能立馬就睡覺,最好走一走,有助於消化,直接睡覺,會傷害腸胃。
黑白顛倒覺,是在提醒大家,不能熬夜,過度的熬夜,對身體的損害大,體內各個器官得不到及時的休養,就容易出現問題。
而「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主要是說枕頭的高低,一寸就相當於現在的3.33釐米,那麼三寸差不多在十釐米,四寸差不多在13釐米多一點,這個高度的枕頭,比較符合人體,有利於睡眠質量的提高。
古人常說的「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就是說在睡覺的時候,儘量不要手交叉放在胸前,直接平躺睡,這個姿勢跟屍體的姿勢很像,不吉利,而且還可能壓到一些內臟,對身體不好。
還需要注意,睡覺時不能蒙著被子,被子裡的空氣不流通,若是直接蒙著被子,容易出現呼吸不暢,有缺氧的情況。
眠不北向就是說床的位置擺放,不能南北放,頭朝北腳朝南,對身體不好。這個跟當時的房屋建築也有關係,那時候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所以北面陽光不好,若是頭朝北,不利於健康。
古人的這些說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不能睡飯覺、不能熬夜,這些對身體的都會造成影響,不過還不至於到損命的地步。
還有那些床的擺放位置,其實這些對於現代的人來說,沒太大影響,現在的房子要比以前好很多了,不用擔心方位的問題,根據自家的情況,做調整就行,主要是頭部不要漏風就行。
想要通過睡眠養生,一定要保證睡眠足,睡眠質量高,每天晚上要早一點休息,不能熬夜。現代人都有熬夜的習慣,所以身體才會變差。
因此也是提醒大家,別再熬夜了,熬夜帶來的損害非常大,黑眼圈、肝腎受損,皮膚變差等。因此要注意控制,不能熬夜,早上早一點醒,睡眠質量提高,肝腎、腸胃得到休息,身體各方面運作也會順暢,達到一個養生的效果。
古往今來的人都注重養生,古人的方式值得參考,但關鍵還是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通過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提高睡眠的質量,進而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