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院公布5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例,關注未成年人保護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山東高院公布5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例,關注未成年人保護

12月4日上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五起典型案件,旨在加強對未成年人權益的司法保護,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案例一:被告人王少存故意殺人案

【基本情況】

被告人王少存,男,漢族,1954年4月22日出生,農民。

被告人王少存因同村少年臧某某(歿年10歲)喊其外號「二螃蟹」等瑣事對臧某某心生怨恨,產生殺人惡念。2015年10月31日16時許,王少存以「大坑裡有刺蝟」為由將臧某某誘騙至村西的生活垃圾大坑內,用事先準備好的瓦刀、磚頭砍擊臧某某頭部,致其重度顱腦損傷死亡。之後,王少存又放火焚燒臧某某的屍體,將殘屍拋至大坑南邊草叢中。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王少存報復殺害未成年人,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告人王少存僅因生活瑣事而預謀殺人,將未成年人殺害,後又放火焚屍、拋屍,犯罪手段特別殘忍,犯罪情節特別惡劣,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嚴懲。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王少存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近日,罪犯王少存依法被執行死刑。

【典型意義】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生命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作為國家的小公民,國家和社會都有義務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權,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對侵害未成年人生命權的行為,法律規定了嚴厲的懲處措施。本案被告人王少存僅因未成年人的戲謔之言而蓄意殘忍將其殺害,隨意剝奪未成年人的生命,社會影響極其惡劣。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健全,其言語行為難免會有不當之處,全社會都應抱以寬容之心,對於未成年人進行耐心、細緻的教育和幫助。當然,未成年人也應該學會尊重他人、禮貌待人,規範自己的日常行為,在學校、社會的關心教育下茁壯成長。

案例二:被告人何朋猥褻兒童、強制猥褻婦女案

【基本情況】

被告人何朋,男,漢族,1980年7月23日出生,捕前系託管中心個體經營者。

被告人何朋自2014年5月以來,在其經營的託管中心(沒有經營資質)多個房間,多次猥褻在該託管中心吃午飯、休息的小學生盧某(案發時未滿12周歲)。2015年4月29日凌晨,在託管中心二樓7位女同學休息的宿舍內,又對初中女學生裴某某進行猥褻(案發時已滿14周歲)。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何朋多次猥褻兒童,侵犯了兒童的身心健康,其行為已構成猥褻兒童罪;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制猥褻已滿十四歲的女中學生,其行為構成猥褻婦女罪,對被告人應數罪併罰。被告人何朋系對被害人盧某、裴某某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其多次猥褻不滿十二周歲的兒童,依法應從重處罰。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以猥褻兒童罪、強制猥褻婦女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九年。

【典型意義】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本案是一起發生在託管中心猥褻兒童、婦女的典型案件。被告人何朋在半年的時間裡,採取用錢財引誘、哄騙、威脅等手段,對盧某多次實施猥褻,嚴重侵害了兒童的身心健康,故法院依法予以嚴懲。本案的發生,除被告人的原因外,被害人年幼、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學校、家長安全教育缺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本案警示學校和家長應加大對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力度,在受到侵害時要學會自救、積極尋求幫助。

案例三:被告人南明榮、程桂雲、徐廣華、張頌華、周紅梅拐賣兒童、收買被拐賣的兒童案

【基本情況】

被告人南明榮,女,漢族,1954年6月5日出生,農民。

被告人程桂雲,女,漢族,1942年2月11日出生,退休醫生。

被告人徐廣華,女,漢族,1959年2月12日出生,退休職工。

被告人張頌華,女,漢族,1963年3月7日出生,個體經營者。

被告人周紅梅,女,漢族,1981年12月1日出生,公司員工。

2015年10月,被告人南明榮將一女嬰以4.8萬元的價格賣給同村村民。2015年11月10日,公安機關接群眾舉報後將該女嬰解救。

2015年10月,被告人南明榮聯繫被告人程桂雲售賣一男嬰,程桂雲遂通知被告人張頌華、徐廣華,聯繫周紅梅。2015年10月31日,徐廣華、周紅梅等人在縣城將程桂雲從南明榮處抱來的男嬰帶走。11月1日,徐廣華向周紅梅索要10萬元,並將其中的7.6萬元通過銀行匯款打入程桂雲帳戶。周紅梅收買男嬰後在家撫養。2016年4月1日,周紅梅到公安機關投案。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南明榮、程桂雲、徐廣華、張頌華以出賣為目的,販賣、接送、中轉兒童,其行為均已構成拐賣兒童罪,被告人周紅梅的行為構成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被告人南明榮、程桂雲系主犯,被告人張頌華、徐廣華系從犯,周紅梅有自首情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以拐賣兒童罪判處南明榮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以拐賣兒童罪判處程桂雲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以拐賣兒童罪判處張頌華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以拐賣兒童罪判處徐廣華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五千元;對被告人周紅梅免予刑事處罰。沒收被告人徐廣華退出的贓款人民幣二萬元、被告人張頌華退出的贓款人民幣四千元,上繳國庫。

【典型意義】

我國《憲法》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禁止拐賣未成年人。兒童是弱勢群體,拐賣兒童的犯罪行為,嚴重侵害兒童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社會危害性極大,法律絕不容許任何買賣兒童的行為。《刑法修正案(九)》規定,對收買被拐賣兒童的行為一律追究刑事責任,有利於全面打擊拐賣兒童的犯罪,維護兒童的合法權益。本案中,南明榮、程桂雲、徐廣華、張頌華販賣兒童的行為,屬於嚴重的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周紅梅收買被拐賣的兒童「撫養」,也系犯罪行為,依法應予懲處。 

案例四:姚某某與某實驗小學侵權責任糾紛案

【基本情況】

原告:姚某某,男,漢族, 2003年2月8日出生,學生。

被告:某實驗小學。

原告姚某某系被告某實驗小學的學生。2015年4月3日,實驗小學組織姚某某所在班級上體育課,姚某某跳高時摔傷,導致右側髕骨骨折,共支出醫療費10545.9元。經鑑定,姚某某因外傷致右下肢活動功能部分受限,構成十級傷殘。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實驗小學在組織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沒有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場地、設備和安全防護措施,在教育管理中存在明顯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姚某某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對其自身傷害亦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判決某實驗小學承擔70%的賠償責任,姚某某自身承擔30%的責任。 

【典型意義】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幼兒園、託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設施、場所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本案是一起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上體育課跳高時,因校方提供設施不完備、教師保護指導不到位而造成的校園傷害案件。本案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如果校方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做好防護工作,傷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學校作為教育機構,肩負著教書育人、保障學生人身安全的重大責任,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開展教學,在組織各項活動時應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案例五:對被害人未成年子女進行司法救助案

【基本情況】

被告人侯言秀,男,漢族,1972年3月17日出生,農民。

被告人侯言秀與妻子張春英的婚姻出現矛盾,並多次發生爭吵。2014年7月31日20時許,侯言秀在家中與妻子張春英發生爭執後,在臥室內將張春英掐死。侯言秀見狀隨後撥打「120」急救電話、「110」報警電話,並至派出所投案。經鑑定,張春英系被他人扼頸致窒息死亡。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人侯言秀在處理家庭糾紛中因故殺害妻子,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鑑於本案系婚姻家庭矛盾引發,被告人侯言秀案發後主動投案自首,依法可從輕處罰。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十年。

案件判決生效後,經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員會研究決定,給予被害人的未成年子女司法救助。

【典型意義】

我國《憲法》規定,兒童受國家保護。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本案中,人民法院考慮到被害人的未成年子女只能由沒有勞動能力、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生活困難,決定給予司法救助,按期發放一定數額的生活費,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這是國家對生活困難人群的人文關懷,也是切實保障未成年人生存權、發展權、受教育權的有效舉措。近年來,全省法院不斷加大對上述群體特別是被害人未成年子女的救助力度,為未成年人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崔巖 馬云云)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江蘇高院發布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
    2019年,媒體曝光了多起侵犯未成年人權益惡性案件,引起社會大眾對兒童權益保護問題的高度關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9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向社會公布了七個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包括利用教養關係性侵兒童、利用網絡侵犯兒童的「鹹豬手」等類型的犯罪。
  • 最高法院公布利用網絡侵害婦女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最高法院公布利用網絡侵害婦女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利用QQ、微信等社交聊天工具實施犯罪案件呈增長趨勢
  • 最高人民法院通報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
    遠離不法侵害 築起安全屏障 最高人民法院通報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
  • ...新區法院三起案例入選天津法院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乎億萬家庭幸福,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於家長來說,除了做好疫情防護,更要加強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護。今年兒童節到來之際,為推動和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評價、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意義,天津高院篩選了近年來全市法院審理的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10個典型案例。
  • 最高檢發布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湖北2個
    原標題:最高檢發布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湖北2個案例5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懲治和預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情況,並公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我省兩起案例入選。相關稿件保護未成年人刻不容緩在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檢未檢辦負責人透露,近年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呈現上升趨勢。我省相關情況如何?應當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免受侵害?5月2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專訪了省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處處長夏紅。
  • 最高檢發布第十一批指導性案例 3起案例旨在加強未成年人保護
    近年來,性侵、虐待兒童的惡性案件屢屢發生,嚴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社會和諧穩定,此類犯罪理應嚴懲。2018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了十一批指導案例,涉及的三個案例均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最高檢有關負責人也對此次案例的發布內容和意義作出了具體解釋。
  • 最高法案例研究院發布涉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聚焦未成年人...
    組織未成年人在娛樂場所從事陪侍等違法活動構成什麼犯罪?對侵害未成年人的罪犯宣告「從業禁止令」有什麼作用?對這些現實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諸多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昨天(26日)發布典型案例,聚焦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與少年司法制度創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記者獨家專訪最高人民法院胡云騰大法官,進行解讀。
  • 帶頭吹響未成年人保護集結號 松桃縣檢察院組織召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聯席會議
    (試行)》文件精神,切實降低未成年人被侵害率,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8月5日,松桃縣檢察院組織召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聯席會議,縣監察委員會、縣公安局、縣教育局、縣司法局、縣民政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婦聯、團縣委分管領導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研討通過了松桃縣關於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聯席會議制度。
  • 讓孩子遠離傷害 省高院發布5起保護兒童權益典型案例
    中原網訊(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喬良 趙棟梁 克仰志)昨天下午,省高院召開「依法保護兒童權益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會議,通報近年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情況。去年,全省法院共審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97件,判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分子754人,其中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39人,宣告9名犯罪分子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假釋之日起禁止從事與未成年人相關的職業,宣告3名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禁止進入特定場所、接觸特定人員。會議發布了5起保護兒童權益典型案例。
  • 最高法公布利用網際網路侵犯未成年人權益十大案例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最高法公布利用網際網路侵犯未成年人權益十大案例青少年心智發育不成熟易受侵害□ 本報記者 周斌通過網約車猥褻兒童案、通過「裸貸」敲詐勒索未成年人案、約未成年網友見面強姦案……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近年來人民法院依法審判的利用網際網路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10起典型案例。
  • 最高法發布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十大優秀案例 包含校園欺凌等典型案例
    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最高人民法院向社會公布「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十大優秀案例」,其中,校園欺凌、幼兒園虐童、「套路貸」、利用網絡猥褻未成年人……這些案例反映出了近年來出現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動向,需要全社會高度重視,
  • 「六一」將近,省高院公布兒童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青莎 通訊員 克仰志  用縫衣針扎14名孩子,幼兒園老師被判刑2年,並禁止5年內不得從事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借網路遊戲騙取10歲孩子10多萬元……「六一」兒童節前夕,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6起兒童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 從嚴從快批捕、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意見》指出,新時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應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未成年人保護熱點、難點和痛點問題,立足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和承上啟下訴訟地位,積極充分履職,推動形成全社會保護合力,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典型案例
    、控告和司法救助線索,密織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安全網。正是因為強制報告制度確立並被廣大醫務人員所認同,使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能夠及時案發,從而為第一時間收集、固定關鍵證據創造了條件,也為破解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發現難、取證難、指控難等問題發揮了關鍵作用,更為司法機關通過辦案推動形成上下一體、協作聯動、及時有效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格局奠定了制度基礎。
  • 關注家庭成員侵害未成年人情況、從預防做起…杭州「織密」未成年...
    雖然本案最終查明不存在侵害未成年人情況,但性侵犯罪特別是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又一次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今年5月,最高檢聯合國家監委等9部門下發《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共同建立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要求相關主體發現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案須強制報告。而在杭州市蕭山區,早在2018年4月已開始推行類似制度。
  • 未成年人遭父母隱蔽侵害 能否撤銷父母的監護權?
    近年來,未成年人保護的話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一些未成年人遭受著父母的隱蔽侵害,合法權利難以得到保護,激起廣大網友的憤慨。父親長期性侵親生女兒、95後父母售賣親生兒子……這些案例也引發了質疑:如果父母存在侵害子女的行為,在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能否撤銷他們對孩子的監護權?
  • 【鳳雛之家·未檢轉播】零容忍、重保護、建制度,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人民法院責無旁貸、使命在肩。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典型案例,向全社會宣示全面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價值追求,彰顯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鮮明立場。七起案例,帶著沉甸甸的份量,引發社會廣泛熱議。
  • 最高檢舉行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情況發布會
    原標題:最高檢通報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情況  5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通報2017年以來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工作情況,發布「2017年檢察機關加強未成人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
  • 省檢察院等九部門聯合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 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護
    》(下稱《細則》),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解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發現難、報告難、幹預難、聯動難、追責難等現實問題,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護。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臨不法侵害危險的9種情形,應當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舉報。
  • 河北省檢察院等九部門聯合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 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護
    近日,河北省檢察院、省監察委員會、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衛健委、團省委、省婦聯等九部門聯合制定印發《河北省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實施細則》(下稱《細則》),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解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發現難、報告難、幹預難、聯動難、追責難等現實問題,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