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文獻研究法

2021-02-19 教育漫筆

一、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鑑別、整理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文獻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通過對文獻的定量分析,統計描述來實現對事實的科學認識。

一般過程

文獻法的一般過程包括五個基本環節,分別是:提出課題或假設、研究設計、搜集文獻、整理文獻和進行文獻綜述。文獻法的提出課題或假設是指依據現有的理論、事實和需要,對有關文獻進行分析整理或重新歸類研究的構思。研究設計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標,研究目標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義方式,將課題或假設的內容設計成具體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複的文獻研究活動,它能解決專門的問題和具有一定的意義。

主要優點

(1)文獻法超越了時間、空間限制,通過對古今中外文獻進行調查可以研究極其廣泛的社會情況。這一優點是其他調查方法不可能具有的。

(2)文獻法主要是書面調查,如果搜集的文獻是真實的,那麼它就能夠獲得比口頭調查更準確、更可靠的信息。避免了口頭調查可能出現的種種記錄誤差。

(3)文獻法是一種間接的、非介入性調查。它只對各種文獻進行調查和研究,而不被調查者接觸,不介入被調查者的任何反應。這就避免了直接調查中經常發生的調查者與被調查者互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種種反應性誤差。

(4)文獻法是一種非常方便、自由、安全的調查方法。文獻調查受外界制約較少,只要找到了必要文獻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研究;即使出現了錯誤,還可通過再次研究進行彌補,因而其安全係數較高。

(5)文獻法省時、省錢、效率高。文獻調查是在前人和他人勞動成果基礎上進行的調查,是獲取知識的捷徑。它不需要大量研究人員,不需要特殊設備,可以用比較少的人力、經費和時間,獲得比其他調查方法更多的信息。因而,它是一種高效率的調查方法。

基本要求

對文獻綜述的質量要求主要有六條:

(1)搜集文獻應當客觀、全面。

(2)材料與評論要協調、一致。

(3)針對性強。

(4)提綱挈領,突出重點。

(5)適當使用統計圖表。

(6)不能混淆文獻中的觀點和作者個人的思想。

步驟與方式

一般情況下,文獻綜述由五個步驟環節組成。

第一步,確定綜述的選題。

第二步,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

第三步,整理文獻。

第四步,撰寫綜述初稿

第五步,修改綜述初稿,並完成文獻綜述。

搜集渠道

搜集研究文獻的渠道多種多樣,文獻的類別不同,其所需的搜集渠道也不盡相同。搜集教育科學研究文獻的主要渠道有: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社會、科學及教育事業單位或機構、學術會議、個人交往和計算機網際網路(internet)。

相關焦點

  • 文獻研究法與文獻綜述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這門功課或許教過我們很多研究的方法,也是研究中的工具和手段,文獻研究法、行為研究法、歷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較研究法一不而足。學的時候不覺,用的時候卻不知從何下手。 幸好教學點推薦了楊副教授,給我們額外帶了一場《信息檢索》講座。 「內事不決問婆娘,外事不決問度娘。」
  • 【悅讀者】《談談文獻研究與文獻研究法》 閱讀筆記
    文獻研究也可稱為文獻檢索,是指查閱、分析已有的同類研究或相關研究,以期了解和借鑑該領域中已經存在的理論成果和現階段該領域的研究水平,使自己的研究能夠避免重複或出現失誤和偏差。文獻研究只是手段,探討才是目的。這一步驟的真正目的是要通過對文獻的把握,對所要研究的問題作粗淺的探討。
  • 課題研究之文獻研究法
    課題研究之文獻研究法在探究一個課題的時候,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方法。而其中有一個是依據各式各樣的文獻,我們稱之為文獻研究法。對於文獻研究法而言,無論對哪一種文獻進行研究,其研究的過程都是相似的,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準則。一般而言,文獻研究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 確定研究目的和問題。
  • 對不起老師,我的論文用了「文獻研究法」
    即便只要被提醒就可能反應過來「文獻研究法」不是研究方法,卻還是按捺不住,一不小心便寫上了。「文獻研究法」本身是不是研究方法且存在爭議,而相當於文獻綜述的文獻研究法從來不是。 我們在視頻裡提到截圖裡的吐槽「段子」——如果「文獻研究法」算研究方法,那麼,熬夜寫論文要叫「熬夜法」,導師發飆要叫「發表法」——有意思的是,發截圖的學生說來自老師朋友圈,而老師在朋友圈說,也只是他聽來的「段子」。看來它流傳太廣。不如說,天下導師苦「文獻研究法」久矣。
  • 論文裡面能不能寫「文獻研究法」?
    即便只要被提醒就可能反應過來「文獻研究法」不是研究方法,卻還是按捺不住,一不小心便寫上了。「文獻研究法」本身是不是研究方法且存在爭議,而相當於文獻綜述的文獻研究法從來不是。我們在視頻裡提到截圖裡的吐槽「段子」——如果「文獻研究法」算研究方法,那麼,熬夜寫論文要叫「熬夜法」,導師發飆要叫「發表法」——有意思的是,發截圖的學生說來自老師朋友圈,而老師在朋友圈說,也只是他聽來的「段子」。看來它流傳太廣。不如說,天下導師苦「文獻研究法」久矣。
  • 論文中「文獻研究法」不是研究方法,你怎麼看?
    而在論文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研究方法。不同學科,不同研究領域,不同方法偏好,使用的方法自然也不同。不過,你有沒有注意到,無論使用何種方法,有一個叫「文獻研究法」的方法經常被不約而同提到?它被使用的次數不一定是最多的,但它幾乎進入到所有學科和領域,各個專業的學生和老師都時常見到它。我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在下筆之時,竟然也寫過它。
  • 小課題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小課題研究方法專題
    小課題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
  • 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獻研究法
    搜集渠道    搜集研究文獻的渠道多種多樣,文獻的類別不同,其所需的搜集渠道也不盡相同。搜集教育科學研究文獻的主要渠道有: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社會、科學及教育事業單位或機構、學術會議、個人交往和計算機網際網路(internet)。搜集方式    搜集研究文獻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檢索工具查找方式和參考文獻查找方式。
  • 如何做文獻綜述:克雷斯威爾五步文獻綜述法
    文獻綜述是抽取某一個學科領域中的現有文獻,總結這個領域研究的現狀,從現有文獻及過去的工作中,發現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和角度。 文獻綜述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在國外,宏觀的或者是比較系統的文獻綜述通常都是由一個領域裡的頂級「大牛」來做的。在現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關文獻綜述的指導,然而無論是教授文獻綜述課的教師還是學習該課程的學生,大多實際上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到了真正自己來做研究,便發現綜述實在是困難。
  • 哈筱盈(Louisa Ha):調查法在四大頂級期刊文獻中的使用狀況研究
    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鬥,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餘所高校的350餘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以下為美國俄亥俄州Bowling Green州立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主編哈筱盈(Louisa Ha)7月23日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概況。
  • 系統性文獻綜述法:案例、步驟與價值
    於是,有必要對國際上新興的系統性文獻綜述法進行研究和開發,以便提升我國教育研究的品質。文章採用案例分析法,探索了教育領域系統性文獻綜述法的特點、步驟和價值。研究發現:(1)系統性文獻綜述法因受研究問題的驅動,採用標準化的文獻選取和分析技術,具有鮮明的知識創新功能;(2)在具體操作上,系統性文獻綜述法必須在傳統文獻綜述提煉研究問題的基礎上,執行六個關鍵步驟:計劃、檢索文獻、評估文獻、抽取數據資料、整合數據和撰寫綜述;(3)系統性文獻綜述法具有標準化、創新性和親和性,對於研究主題、研究主體和研究方法體系本身均具有發展性價值。
  • 挖掘早期文獻 研究客家方言
    通過研究早期文獻的語音記錄,加之對比今天客家方言語音,可考察客家方言自清代中晚期以來的語音演變情況。通過考察早期客家話文獻的古語詞沿用情況,可判斷客家方言的存古程度及辨清客家方言的源流,也可以窺探漢語發展變化的過程。客家方言屬於我國漢語十大方言之一,歷史變動、民系遷徙等都是客家方言形成的關鍵因素,挖掘研究早期客家方言文獻是對我國漢語方言的保護和傳承,有助於促進我國歷史語言學的發展。
  • 企業高效管理班-情緒的文獻研究法
    下面我們嘗試用文獻研究法,從概念構建過程來分析,希望幫助我們形成相對簡潔明確的認識。首先,用理論來武裝思路。一般概念的形成,是基於人類知識的構建。從知識論對於知識的界定來看,知識組成中的「知(包括認識、知道、懂得)」有三種含義:一是具有某種形式的能力;二是認識某物或某人;三是認識到某種信息性的東西(Keith Lehrer,1990)。
  • 論社會研究中的文獻回顧
    一些研究方法著作在介紹文獻回顧的內容時, 往往更多地將注意力放在介紹文獻的各種類型、放在說明在哪裡可以找到相關文獻、有哪些不同的查找文獻的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查找文獻等技術性的問題上。而對於社會研究中文獻回顧的地位或作用是什麼, 在社會研究中為什麼要進行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對於一項具體的社會研究來說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文獻回顧與具體的社會研究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等問題則重視不夠。
  • 【研究方法】國際關係研究中的文獻回顧
    目前,國內系統討論國際關係研究中文獻回顧的研究成果較少, [2]因此,本文結合國際關係研究的實例,集中討論文獻回顧的作用和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國際關係研究人員特別是青年學生提高選題意識和選題能力。文獻回顧( literature review)是指系統尋找、識別、分析相關研究性文獻的工作。對於科學研究而言,文獻回顧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文獻解讀:生物標記物研究的簡單思路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有兩個套路模式:一是大家熟悉的蛋白質機制研究,另一個就是生物標記物方向研究,今天萬事君以一篇「Discovery of novel biomarkers for atherosclerotic aortic aneurysm through proteomics-based assessment of disease progression」文獻帶你看蛋白質Biomarker方向研究
  • 韋編|案例研究法的發展與應用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是一種經典的實證研究方法,或許你曾在諸多文獻中看到過它的身影,又或許你曾經通過它研究過某個課題,但你真的了解它嗎?什麼是案例研究法?我們將目光轉回社會科學領域,案例研究法在該領域的應用,其源頭大約是20世紀初期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如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對太平洋上特洛布裡安島 (Trobriand) 原住民文化的研究等。案例研究法的發展脈絡大致如上。儘管我們能望名知其意,但仍需要一個清晰的定義。
  • 百年來吐魯番文獻整理與研究
    百年來吐魯番文獻整理與研究 2019年06月24日 08:4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啟濤 字號 內容摘要:一百年來,在我國新疆吐魯番為代表的西域地區,出土了成千上萬件文獻
  • 個案研究法研究述評
    筆者檢索發現,近十年在社會科學領域關於個案研究或案例研究的文獻有2000餘篇,其中大部分文獻都是採用個案研究的方法去研究某一現象,而僅有40餘篇文獻對個案研究方法本身進行研究。此外,在一些教材和專著中也有關於個案研究方法的研究。
  • 研討︱如何開拓民間文獻研究的新方向
    自上個世紀陳寅恪、傅衣凌等前輩學者提倡利用民間史料研究民俗、社會經濟史以來,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始,民間文獻逐漸成為重新探研中國歷史的主要史料之一。相較於官方制書、正史及文人文集,民間文獻更具有民間性、草根性和真實性,對於復原歷史上的鄉村民眾生活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