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詩補註》(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全六冊)
[宋]蘇軾 撰 [清]查慎行 補註 範道濟 點校
繁體豎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37798
248.00元
《蘇詩補註》五十卷,清查慎行注。慎行字初白,號悔餘,海寧人。康熙癸未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查慎行受業黃宗羲,長於文獻之學。陳敬璋稱查慎行「性好蘇詩,素不滿王氏注,謂其疏漏固多,繁蕪復不少,有改竄經史、妄託志傳以傅會詩詞者。有與他集互見、反割截他集半首誤為全篇者,甚且唐人詩亦有闌入者,為之駁正瑕亹,零丁件系,積久成卷。復購得施氏元注,與吳中新刻多所異同,遂審定年表,搜輯逸詩,自癸丑迄壬午,歷三十年始成是書」。
本書點校以乾隆二十六年查開香雨齋刻本為底本,以中華書局《蘇軾詩集》、四庫全書本《蘇詩補註》為參校本。查慎行校語及原注(公自注)均以小字隨文出之,不另列。查慎行注按條列目,置於詩後。查慎行按語以「慎按」置於注後。明顯錯訛者,徑改,不出校。書末附篇名索引。
《文選資料彙編·序跋著錄卷》(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
劉鋒 王翠紅 主編
繁體豎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34971
56.00元
《文選資料彙編·序跋著錄卷》,劉鋒、王翠紅主編,前此已出版了「總論卷」和「賦類卷」,尚有「序跋著錄類」、「騷類卷」、「詩類卷」、「文類卷」即將出版。全書分為「序跋」與「著錄」兩大類,以作者為線索,略依時代之先後順序,網羅歷代《文選》序跋與著錄資料。上起唐代,下迄清末民初,是《文選》學術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拾遺記》(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王興芬 譯註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7163
30.00元
《拾遺記》作者為東晉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今甘肅渭源)人。該書本為19卷,被南梁宗室蕭綺整理為10卷。《拾遺記》集雜史、博物於一體,語言華麗奇詭,具有很高的文學成就和藝術成就。《拾遺記》前九卷上自春皇庖犧,下至晉時事,以歷史年代為經,記述了帝王后妃、文人名士、宦官娼妓等各個階層歷史人物的異聞逸事。部分卷篇後有蕭綺錄語,對王嘉正文或補正、或辯難、或發揮、或評價。《拾遺記》第十卷則是較為典型的地理博物類結構,此卷以方位的轉移為依託,歷述崑崙、蓬萊、方丈、瀛洲、員嶠、岱輿、昆吾、洞庭等八座仙山,以及山中的奇景異物、有關神話傳說等。
《聲律啟蒙》(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檀作文 譯註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7149
28.00元
本書是一本專門訓練兒童吟詩作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全書按韻分編,每韻編有三首對子文,從單字到雙字,從三字對到十一字對,循序漸進,內容包羅天文、地理、人物、景物、器物、典故、史實等。形式整齊、音韻和諧、節奏明快、意韻鏗鏘、琅琅上口,便於記憶和誦讀,對啟蒙兒童作對聯、寫作、積累文化常識等有重要的作用。
《笠翁對韻》(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郭浩瑜 譯註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7156
32.00元
本書是一部教人對仗和用韻的書,相傳為清代文學家李漁所著,因作者別號笠翁,故名「笠翁對韻」。這本書和清代車萬育所著《聲律啟蒙》齊名,都是學習漢語詩詞格律技巧的極佳啟蒙讀物。全書以「平水韻」平聲三十韻為目編寫而成,分為上、下兩卷,各卷有十五韻部。《笠翁對韻》每個韻部各有二到四則對文,每則對文各有對句十對,由簡到繁,選取的都是每個韻部的常用字,這些字在詩文創作中出現的概率大,經過熟讀和背誦,容易被學習者牢牢記住。《笠翁對韻》的對句中還包含了大量的典故,學習者在學習對仗的同時,也能學習到豐富的傳統歷史文化知識。
《寫經樓詩草 聶守仁詩集》(武威歷代詩詞叢書·第一輯)
李於鍇 著 聶守仁 著 周日蓉 校注
繁體豎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3912
56.00元
《寫經樓詩草 聶守仁詩集》為《武威歷代詩詞叢書》之一,收入李於鍇《寫經樓詩草》及聶守仁《聶守仁詩集》兩種詩集,周日蓉校注。李於鍇(1863—1923),字叔堅,武威人,李銘漢之次子。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官至沂州府知府。民國三年(1914)聘為清史館協修,未就。晚年閉戶讀書,終老鄉裡。聶守仁(1865—1936),字景陽,甘肅鎮番(今民勤)縣人。清末廩生,同盟會會員,民國初年以生員考授典史職,民國十五年(1926)任大通縣知事,二十年(1931年)任甘肅省印刷局局長。曾任《大河日報》主筆,著有《甘肅三十年事略》。
《陰鏗詩集》(武威歷代詩詞叢書·第一輯)
[南朝陳]陰鏗 著 楊曉斌 整理
繁體豎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5091
36.00元
陰鏗是南朝陳的著名詩人,杜甫曾與李白言:「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後代詩評家認為陰鏗是「五言律詩開山祖師」。該書輯錄、注釋了陰鏗的存世詩作,並對其生平事跡、、歷代評論、文獻著錄、作品研究作了詳細的爬梳與分類,是研究陰鏗的重要參考用書。
《詩經譯註》(精裝本)
周振甫 譯註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8122
60.00元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彙輯先秦時期300餘首詩歌。透過這些詩歌,我們可以了解中國早期的社會狀況和先民的生活狀態。《詩經譯註》是國學名家周振甫先生精心打造的力作。其注釋簡潔精當,對生僻字詞有注音;譯文通俗易懂,同時兼顧詩歌韻律,讀起來琅琅上口。此次推出的是該書精裝本。
《王維集校注》(中華國學文庫)(全二冊)
[唐]王維 撰 陳鐵民 校注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8023
128.00元
《王維集校注》,唐王維撰,陳鐵民校注。王維(約701—761),字摩詰,世稱「王右丞」。蒲州猗氏縣人。王維工詩善畫,博學多藝,所作詩聲韻和諧,意境高遠,造詣獨到,蘇軾曾盛稱其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本書在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基礎上進行整理。趙殿成本原按體分編,此次整理打破原集序次,按編年重加排比,其原集編年、注釋之誤,有據者即加訂正。校勘以宋蜀刻本、述古堂本等為主要校本,參以元、明、清諸本,各出校記說明。書末附錄傳本誤收詩文、事跡資料匯錄、詩畫評論及《王維年譜》、王維集版本考等,以便讀者參考。今納入「中華國學文庫」,簡體橫排印行。
《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
李鏡池 著 李銘建 編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7026
230.00元
李鏡池先生是現代著名易學專家,其一生著述,主要圍繞《周易》展開,內容涉及易學研究的許多領域,其中既有對經傳的注釋校勘,又有對義理的闡述抉發,對當代易學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值得說明的是,作者將《周易》經、傳分開研究,採取「古史辨」的科學方法論和進步的歷史發展觀,對《周易》加以系統整理、科學闡述,破除了長久以來學者將《周易》神聖化的傳統,認為《周易》成書於西周晚期,是出於政治目的對佔卜資料的有意識彙編整理。
此次推出的《李鏡池周易著作全集》,由其哲孫李銘建先生根據相關手稿加以整理,涵納了作者不同時期的易學研究成果,包括《周易探源》《周易通義(1970》《周易校釋(1949)》《周易校釋(1965)》《周易校釋(1970)》《周易韻讀》《周易通論》《周易釋例》《周易類釋》《周易今論》《周易章句》,共計11個品種,其中大部分品種為首次面世,極具學術參考價值。
《中論講記》
王孺童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36838
38.00元
《中論》,又稱《中觀論》或《正觀論》,與《百論》《十二門論》合稱三論宗據以立宗的「三論」,撰成時間約相當於三國魏明帝時,題為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譯,四卷。本書系印度中觀派對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學派進行破斥而顯示自宗的論戰性著作,主要內容是闡發「八不緣起」和「實相涅槃」,以及諸法皆空義理的大乘中觀學說。本書據《大正藏》所收鳩摩羅什譯本,逐偈講解,疏通文意,闡明義理,並對一些關鍵性的佛教術語做了重點闡釋。
《管子》(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上下冊)
李山 軒新麗 譯註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3325
86.00元
《管子》是託名春秋時代齊國著名政治家管仲的一部思想巨著,也有人稱之為「管子學派」之作。春秋時代,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輝煌的霸業。一般認為,《管子》並非一時一人之作,其主體是戰國時期齊國一部分稷下學者總結闡述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歷史經驗的著作。西漢末年,經劉向整理,定為八十六篇,後來十篇亡佚,僅存七十六篇,就是今天流傳的《管子》。《管子》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宗教及自然科學等諸多方面。《管子》是一部匯聚百家學說的著作,儒家的仁義道德,道家的清靜無為,墨家的兼愛非攻,法家的依法治國,農家的地利謀劃,兵家的戰爭計謀,一切可以為稱霸服務的學術思想都能在其中找到痕跡。《管子》中最具特色的是其以「輕重」之術(利用市場物價波動的規則)實現富國強兵目標的經濟思想。《管子》中的很多思想主張飽含智慧,富有洞見,至今仍有積極的借鑑意義。此次出版的《管子》是面向廣大讀者的經典普及版本,題解精要,注釋簡明,譯文準確,是讀者閱讀《管子》、汲取智慧的不二之選。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二輯)》
陳鼓應 主編
繁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37828
65.00元
三教關係問題在目前中國哲學史、思想史、宗教史等研究界受到高度關注,已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熱點問題。為了呼應、推動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二輯)》特別策劃「三教關係專號」,邀請國內外長期從事三教關係問題的十七位專家,專門就這一問題撰寫論文。專號分為儒、釋、道三教關係,儒、道關係,佛、道關係等不同分題,從不同角度展示中國思想史中不同歷史階段,三教關係討論的熱點問題及三教關係的不同特點。「三教關係專號」的編輯、策劃在國內學術界尚屬首次,期待以此推動國內外學術界對三教關係問題的研究。
《文本秩序:桓譚與兩漢之際闡釋思想的定型》
孫少華 著
簡體橫排
16開 平裝
9787101138054
80.00元
兩漢之際,是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大裂變、大發展時期,先秦的文獻、文本,經過西漢司馬遷的認定與確立,尤其是劉向、劉歆父子為首的學者對西漢乃至此前文本、文獻的重新校訂、整理與規範,到此時大致穩定下來,文本思想基本統一起來,進入了「文本秩序」的自覺時代。而這一時期的眾多傑出學者中,桓譚歷仕多朝,與劉歆、揚雄、王莽等多有交往,極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新論》對兩漢之際歷史的記載,也更為細緻全面。本書結合桓譚《新論》的記載,將兩漢之際的文學理論、文體新變、思想變化等揭示出來,具有文學及更廣的思想史層面上的啟發意義與創新價值。
《人生真諦——道家適性人生哲學的現代闡釋》(全兩冊)
肖玉峰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7101
138.00元
自十九世紀末以來,隨著人類社會的種種危機日益呈現,一些西方著名學者如湯因比、羅素、李約瑟等人便提出應從東方文明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去尋找拯救人類的辦法。在作者看來,能夠真正從根本上解決人類問題的,非道家之學莫屬。因此,很有必要藉助相關現代知識對道進行科學闡釋。而對人生而言,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必須循性而行,這才是人的真實本質之所在,其次便是儘可能以正確、高效、理性、文明的方式去充分而和諧地發揮本性。道屬形上學,抽象是其主要特徵,適性人生哲學是從理論上探討人類的本質,它討論了人類應該是什麼樣子,應該怎麼樣去做人,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尋求「真我」。
《出土戰國文獻字詞集釋索引卷》
曾憲通 陳偉武 主編
繁體橫排
16開 精裝
9787101137897
98.00元
本書為國家十三五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書稿對出土戰國文獻中所見近8000個字、詞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集釋,囊括了陶文、璽文、金文、貨幣文、玉石文、簡帛文等各門類資料。全書共16卷(全十八冊),以字系詞,以詞帶句,在各字頭之下先羅列代表字形,標明字形出處,後略依時代先後集錄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並標明文獻出處,以方便讀者查考。對一些錯訛以編者注的形式指出,並適當施加按語,對利用出土戰國文獻提供了很多方便。
《文獻語言學》(第七輯)
華學誠 主編
繁體橫排
16開 平裝
9787101137873
68.00元
《文獻語言學》為學術集刊,每年兩輯。主要欄目有:經典重刊、原創報導、學術綜述、爭鳴書評、青年論壇。本刊著重刊發原創性研究作品,主要包括文獻語言學理論與方法、漢字與漢字史、訓詁與詞彙史、音韻與語音史、語法與語法史、方俗語與方言史、語文與語言學史等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也刊登學術熱點與重點的研究綜述、有重要影響的學術著作的書評、重要論題的純學術爭鳴或商榷性文章,並刊布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文獻語言學研究資料。
《美國所藏中國銅器集錄》(訂補本)(全三冊)
陳夢家 編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編輯
繁體橫排
16開 精裝
9787101137682
980.00元
本書即曾被改名內部出版的《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一書的訂正與增補本,冠有原被刪去的兩篇作者自序。原書所收845件銅器的圖像及銘文拓片,全部採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收藏大幅原照片和拓本,重新進行高清掃描,另補充原僅有器銘拓本而短缺圖像的近40件銅器照片。書中所收器銘及說明中提及的關聯器銘,均增注《殷周金文集成》器號,以便讀者參閱。並且對說明中的個別失誤進行了訂正。
《中國銅器綜述》
陳夢家 著 王睿 曹菁菁 田天 孫瑩瑩 譯
繁體橫排
16開 精裝
9787101123920
158.00元
本書是作者於1947年與《美國所藏中國銅器集錄》同時完成的一部關聯著作。現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收藏的唯一英文稿本,由王睿等四人譯成中文,譯稿經張長壽、王世民二先生審閱。全書共分十五章,根據當時掌握的資料,對中國青銅器研究的諸多方面:研究方法與研究簡史、地域分布與文化背景、銅器術語和器形分類、形制與紋飾、作偽與鑄造、銘文、斷代等,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論述,其中某些章節頗為精彩。這是中國青銅器研究史上,由於歷史原因湮沒甚久的一部著作,有其重要的學術價值。
General Study of Chinese Bronzes
陳夢家 著
16開 精裝
9787101137743
280.00元
本書為《中國銅器綜述》的英文影印版。是作者1947年在美國完成的英文稿本Chinese Bronzes in American Collections: A Catalogue and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hinese Bronzes的第一部分,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收藏打字稿影印,上有作者修改筆跡。全書共分十五章,根據當時掌握的資料,對中國青銅器研究的諸多方面:研究方法與研究簡史、地域分布與文化背景、銅器術語和器形分類、形制與紋飾、作偽與鑄造,以及銘文、斷代等,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論述。不僅是研究中國青銅器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了解陳夢家先生治學方法、治學精神的重要作品。
《絲綢之路出土各族契約文獻研究論集》
乜小紅 陳國燦 主編
簡體橫排
16開 精裝
9787101130096
280.00元
武漢大學出土文獻與傳統經濟研究所,牽頭組織國內各民族契約研究方面的著名專家學者,於2014年申報並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出土各族契約文獻整理及其與漢文契約的比較研究」,合作對一些民族語種契約進行系統的整理,同時開展了對各民族契約文獻的多方位研究,2015年10月,在吐魯番市舉辦了「絲綢之路出土民族契約研究國際學術論壇」,與會的四十多位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對於古絲綢之路沿線出土的佉盧文、吐蕃文、回鶻文、西夏文、察合臺文以及漢文契約文獻作了多方位的探討,對於契約在絲綢之路繁榮中的作用,各民族語種契約與漢文契約比較中的異同以及由異趨同的演變,不同時期絲綢之路路線的調整及其經濟活動的比較,契約自身發展中的特點和規律性認識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真知卓見。現將這些學術成果彙輯成《絲綢之路各族契約文獻研究論集》,以廣交流。
《戴志強錢幣學文集(續編)》
戴志強 著 戴越 編
簡體橫排
16開 精裝
9787101137170
180.00元
戴志強先生是中國錢幣學界的領軍人物,是現代錢幣學理論的奠基人和創始人,曾任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他的錢幣學研究理論和成果皆以論文的形式刊載於各期刊和專著中,曾於2006年由書局出版了《戴志強錢幣學文集》。時隔12年,作者的科研成果再次結集為《續編》,以饗讀者。
在這120餘篇文章中,作者闡明了現代錢幣學理論的核心內容和總體框架,構建了不同於以往古錢學的新的學術思想和內容。如,把對先秦貨幣的認識向前更推進了一步,稱為先秦錢幣;改過去俗稱的壓勝錢為民俗錢等,皆是在相關錢幣學的內涵和概念上有了更深入細緻的研究和思考。讀者可以從本書中了解和掌握當前錢幣學發展的走向和脈絡。
《中國四庫學》(第三輯)
鄧洪波 主編
繁體橫排
16開 精裝
9787101137705
98.00元
《中國四庫學》是由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主辦,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鄧洪波教授主編,中華書局編輯出版的四庫學研究的學術輯刊。每年兩輯,常設四庫學綜合研究、四庫提要研究、經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及文獻整理等七個欄目,不定期刊發專稿。本輯共收錄文稿19篇,內容非常豐富,既有百餘年來四庫學研究述評,又有論《四庫全書總目》的編纂對於中國古典學成立的標誌性意義;既有對《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成書的考證,亦有對國家圖書館藏《惜抱軒四庫館校錄書題》抄本的考略;等等。
| 拓展閱讀:
中華書局2019年1月新書單
中華書局2019年2月新書單
中華書局2019年3月新書單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