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國學,要從娃娃抓起!讓孩子踏遍萬水千山,洞見世事滄桑

2020-11-12 多多學升學

說起國學,相信不少人,都會覺得晦澀難懂,其實不然。

記得不久前,多多君翻看回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一書。

在細細品味過後,雖不能像王國維先生那樣對詩詞有著獨到的見解,但也從句子當中讀到了中國文化的文字之美、底蘊之美,以及古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之情。

這,或許是古人想要留給後人最美的東西吧!


01.

身為中國人,從小就應該學習國學。

一方面,國學是中國文化,而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

國學,是中華文化自信所在。

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這就淪為萬劫不復,永不會翻身。

由此可知,文化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多麼重要。

只有讓文化紮根於內心深處,人們才會對祖國有著強烈的認同感以及自豪感。國家文化是愛國情懷的精神根基。

另一方面,國學能起到一種修身養性的作用。

本君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自幼學習國學的網友說過:

「古籍裡不朽的智慧,白紙黑字間鮮明的對錯,是世間最樸素的道理。

學國學後,自己從心浮氣躁到踏實冷靜,不再為一點小是小非斤斤計較,更不會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悶悶不樂。

慢慢的學會了取捨,漸漸的懂得了珍惜,找到了屬於自己並願意為之奮鬥的生活方式。」

包容、平和冷靜、眼光長遠、懂得取捨,這些都是人生的大智慧,對人終身受益。

在節目《少年,聽你說》當中,年僅9歲的李尚容表現驚豔,毫不怯場,從容不迫地講述自己的國學之緣。

在她的身上,能看到她謙虛有禮、自信豁達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她知識豐富、思維敏捷,對於所學的這些經典不僅能夠背誦,而且懂得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這,或許是每個父母心中最理想的教育成果。

「在我眼裡國學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裡面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寶藏,無論是誰擁有了它都將成為真正富有的人。」

這是小小年紀李尚容對於國學的感悟。

李尚容年紀雖小,卻已讀完《易經》《論語》《孟子》《三字經》《弟子規》《笠翁對韻》等經典書籍。


02.

學習國學,學的是大智慧,學的是人生。

國學經典,每一本都歷經千年傳承,集歷史文化底蘊和哲學審美情趣於一身。

《易經》、《詩經》、《道德經》等這些經典中的經典,凝聚的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和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它們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朗朗上口。

此外,它們內容豐富,包含了天文、地理、歷史、治國、修身、道德、倫理等豐富知識。

在中華傳統美德的18個的德目中,有三分之一是關於行為習慣的。

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勞節儉、誠實守信等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除了要靠家長以及老師的引導外,還離不開國學的薰陶。

《弟子規》中:「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說的是父母生病了,子女為父母熬藥,父母服用之前必須要自己先嘗一下,看看溫度涼熱是否適應;晝夜待奉在父母的床前,用心照顧他們。

短短幾句話,孩子理解了,便會產生感恩父母的初始心態,為以後孝敬父母打基礎。

國學大師牟宗三說:「少兒學習的國學經典是中華文化的儲蓄銀行,中華文化最好的貨幣就是經典,在年幼時將最好的貨幣存在他們心中,他們長大後一定會知道怎麼用。」

讓孩子學習國學,其實就是讓孩子拉著聖賢、詩人以及哲人的手,在他們的帶領下,讓孩子踏遍萬水千山,洞見世事滄桑。

由此可見,國學不單是一門學問,更是讓孩子開拓思維,放眼世界的窗口。


03.

學習國學,能夠讓孩子修身養性;而學習國學的過程,也能讓孩子從中受益。

孩子學習國學,離不開誦讀訓練,這會讓孩子逐漸形成內心平和統一,精神集中專注的好習慣,從而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大學》中說道:「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孩子在讀經典時會形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

大部分誦讀誦讀經典的孩子,在6歲-10歲這個階段,能主動找書讀閱讀。從而使得視野開闊,智慧不斷湧現。

孩子學習國學,也離不開背誦。

幼兒階段是記憶力發展的敏感期,孩子通過背誦經典,刺激大腦的發育,容易形成一種良好的記憶力,從而在以後記憶任何科目的知識中變得輕鬆許多。

背誦經典,其實也是孩子認字的一個過程,孩子的識字量增加,有利於孩子在寫作文,或者發言時就會出口成章、引經據典,變得有深度,有內涵。

不管是誦讀經典還是背誦經典,是孩子右腦全面鍛鍊的一個過程,這會讓孩子的形象思維發展最大化。

從而為孩子以後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奠定堅實的腦力基礎。

除此之外,國學經典的內容早一點存儲到頭裡邊,孩子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會潛移默化地進行消化,從而使理解力也獲得提升。


04.

國學啟蒙難嗎?其實不難。

事實上,只要方法得到,學習國學就很容易。

秦漢胡同蒙學系列在線課程,是為3.5-8歲孩子的國學啟蒙量身定做的國學課程。

通過有趣、易學、實用的課程學習,讓孩子領悟國學的奧妙,讓孩子享受國學帶來的快樂!

相關焦點

  • 中國孔子學堂——為什麼學國學的孩子,未來更有競爭力?
    「國學」教育一直是家長們在孩子啟蒙階段關注的重點。有不少家庭,會在孩子剛會說話的時候,教孩子讀唐詩,念《三字經》。他們認為國學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傳承,讓孩子學習國學有利於文化傳承,積累文化底蘊。同時,也有很多家長表示孩子還很小,對於並不理解的東西,生記硬背真的好麼?所以,現在的孩子還需要學習國學嗎?學習國學到底有什麼用?曾經有人盛讚董卿是標準的美人:「玉為骨,雪為膚,芙蓉為面,楊柳為姿,更重要的是以詩詞為心。」
  • 教育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也許在生活在會出現這樣的家庭,祖輩三代住在一起,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中,孩子的爺爺奶奶會護著孫子(孫女)。年輕父母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有時候會著急,有時候會逼著孩子寫作業,這時候做為孩子的爺爺或奶奶便出來給孩子解圍,也會說那誰誰誰也沒上過學,現在混的也很好;那誰誰誰文化水平也不高,現在也沒餓著。
  • 從娃娃抓起,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
    留心有話:從娃娃抓起有些行為習慣是從小形成的,​從娃娃抓起並不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現在的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是在舉行傳統節日「苗年節」的慶祝活動,並且家長也都參加了,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民族特色,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其實,其他的各種類似文化傳承又何嘗不應該從娃娃抓起呢,傳統文化、優良道德禮儀等,​都可以從小抓起的。
  • 作文啟蒙從娃娃抓起,啟蒙做得好,孩子將來學習事半功倍
    作文啟蒙從娃娃抓起有人說孩子的作文應該從小學三年級抓起,我個人認為作文啟蒙最好從娃娃抓起。或許有人認為不可思議,小孩子懂得什麼是作文呀,如何從娃娃抓起?但凡稍微懂得一點教育的都知道,語文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知識又都是環環相扣血脈相連的,所以語文學習要字不離詞、詞不離段、段不離篇。語文綜合能力猶如一棵大樹,只有字詞句掌握得牢,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了,語文綜合能力才會強。考察一個人的語文綜合能力如何,一是聽口頭表達,二是看書面表達,這裡的書面表達就是作文。
  • 孩子學習編程肯定有用,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
    要以培養孩子的言語交際能力為重。小學也是一個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時段,要培養孩子會穿衣服會系扣子,要培養孩子會吃飯不浪費,還要獨立生活的習慣。如果這一階段孩子對編程感興趣,應該以遊戲類的、興趣類、探究類的操作學習為主,學習內容既不能枯燥也不能機械單調。
  • 杜絕孩子痴迷手機需從娃娃抓起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孩子渴望擁有手機呢?為什麼會有許多孩子痴迷手機呢?筆者不由地想到這樣一種真實的情形:一個三四歲的娃娃,獨自坐在椅子上,一雙小手抓住手機,入迷地看著、看著……這種情形在現實生活中時時、處處可見。
  • 國足輸了|體育要從娃娃抓起,使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我認為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那就是我們沒有從小,就將孩子帶入足球這個平臺,我們放眼望去歐洲美洲及各大足球強國,哪一個不是從小就重娃娃抓起,將孩子帶入到足球這個平臺,但是值得可賀的是,我國目前已經開始各項從娃娃抓起的項目了。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良好的衛生應急素養既是當下疫情防控的堅實基礎,也是長遠防疫最好的「疫苗」,要把包括衛生應急素養培育在內的疾控體系作為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和長遠性建設來抓。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
  •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8月26日,細雨霏霏中,由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暖山國際城居委會聯合主辦、平安保險萊山公司協辦的「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活動如期舉行。居委會主任董遜在中心會議室教孩子們學習軍隊題材繪畫…
  • 「讓孩子適應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要從娃娃抓起!」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讓孩子適應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要從娃娃抓起!」這些教育機構的觀點其實並沒有錯,但實際的授課內容大多偏向軟體教學,而忽略了硬體的重要性。他們的課程從Scratch圖形化編程製作動畫和遊戲,到Python編寫爬蟲、開發網站,最後是教算法,讓孩子參加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P)。
  • 萊山區愛國崇軍 從娃娃抓起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8月26日,細雨霏霏中,由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暖山國際城居委會聯合主辦、平安保險萊山公司協辦的「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活動如期舉行。20名小學、初中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首先聆聽了十大英模故事,參觀了中心紅色展廳陳列的建黨、建國、抗美援朝等歷史文物展品。
  •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我看看家裡的小男人,也想讓他以後在綠茵場上揮灑汗水,英姿颯爽,結果我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包子,看著小包子都想哭,這能怨我嗎?首先是觀念,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課下都是補習班,課上就是簡單的體育課,學校也有足球場,基本就是當操場用,活動量根本達不到
  • 學習從娃娃抓起?4歲小米粒要上6個課外班,伊能靜態度值得點讚
    常人家庭都是卯足勁要讓孩子去學習各種興趣班,而資金富裕的明星,她們更是直接斥巨資培養孩子,就比如李湘和王詩齡,別看王詩齡年紀小,可其實吧,她多才多藝,而且還經常去國外旅遊見識世面呢。作為星二代的標杆,王詩齡成為了很多星二代的學習榜樣,畢竟王詩齡鋼琴、畫畫以及書法等才能十分在行,而其他家長也是恨不得將自家孩子培養成王詩齡級別的小寶貝啦。只不過讓我有些詫異,王詩齡如今歲數不小了,她多才多藝我能理解,但伊能靜的女兒才歲,在學習方面,伊能靜就注重「學習從娃娃抓起」?
  • 健康中國 傳承中醫 從娃娃抓起
    據了解,學校從中草藥種植入手,幫助學生學習中藥知識,營造校園中醫文化氛圍,不少孩子就以中草藥為原型,創作漂亮的中草藥手繪、版畫、手工藝品等並在教室走廊展覽。坪洲小學無處不在的中醫藥文化氛圍,給這座學校帶來了清新別致的氣息。 漫步坪洲小學,嫩綠的中草藥植株隨處可見。
  • 培養動手能力要從娃娃抓起
    培養動手能力要從娃娃抓起本報評論員 馬景華大事小事全都代勞,餵飯穿衣百般關愛……這些做法,看起來似乎讓孩子過得更舒服了,但事實上,這些家長的「愛」,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近日,肅寧縣第五實驗小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比賽。
  •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孩子的專注力,要從「娃娃」抓起
    就像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好,也是缺少專注力。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成人還是孩子,想變得更好,專注力必不可少。如果你是孩子(3歲—8歲)的家長,希望孩子以後能夠利用好自己的最寶貴財富,那就需要從「娃娃」抓起。
  • 教育真的必須從娃娃抓起
    育鄰夢「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今天仍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在展覽會上,13歲的李勁坐在計算機前操作電腦程式,演示給前來參觀的鄧小平同志看,小平同志看完以後就對身邊的領導幹部們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事件回放:1984年2月16日,上海市展覽館舉辦十年科技成果展。
  • 從娃娃抓起的「幸福感」
    從娃娃抓起的「幸福感」 2020-07-2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在曹甸鎮下舍幼兒園大班的一個教室裡, 剛吃完飯的小朋友舉起碗自豪地說:&34; 我園對孩子們節約意識的培養成為常態化教學內容, 學校和老師用多種方式鼓勵、 引導孩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讓 &34; 從娃娃抓起。曹甸鎮下舍園持續開展 &34;,既保證孩子們每天吃好吃飽, 還儘量做到不浪費糧食。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國學語文?
    今後將最大限度提升全體學生的閱讀水平,高質量的閱讀需要高水平的語文學習,而語文重點突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武亦姝(00後)孩子為什麼要學習國學?國學教育是作用於少年兒童,有益於少年兒童一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