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在發育過程中,總有些行為在家長眼裡是&34;。家長越是想要控制寶寶,寶寶越不受控制。你家寶寶有沒有過下面這些行為呢?
一般情況下,出生不到一年的寶寶會習慣性地把手放進嘴巴裡,吃自己的手玩。家長很擔心寶寶把手上的細菌吃到肚子裡,一看到他們吃手就把手拿開。
寶寶吃手的原因是,他們在胎兒時期就喜歡吃手,他們無聊、煩躁的時候就會吃手安慰自己的情緒。在寶寶3歲之前,家長們不用太過制止,注意保持寶寶手的乾淨就好;也可以適當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給他玩玩小玩具,改善情緒,寶寶就不會吃手了。
寶寶的牙齒發育得比較早,寶寶4個月之後,特別是長牙齒的時候,就會覺得牙齦痒痒的,想找東西啃啃。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寶寶對世界上的東西都感到好奇,就會用嘴來試探。
隨手可拿、可以碰到的東西,寶寶都想放進嘴裡看看。這也是在為將來自己吃飯做鋪墊,拿到東西放到嘴裡也是個過程。強行制止的話,孩子以後可能會形成咬指甲、咬嘴的壞習慣。家長可以多做點可拿的吃的比如,水果麵包等,讓寶寶吃著玩。
有家長反映,吃飯準備裝飯的時候,寶寶一定會鬧,要大人給他拿個空碗玩才行。通常5個月左右,寶寶就可以吃輔食了,他們也慢慢想自己吃飯了,所有會有搶餐具的行為。
家長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讓寶寶拿個勺子或者碗意思一下,如果寶寶實在想自己上手,可以裝一小碗給他,讓他自己來。不過餐桌的畫面會有些慘不忍睹,需要提前做好防護。這個過程都是要經歷的,寶寶也可以早點學會自己吃東西。
有的寶寶會不經意間尖叫,或者遇到什麼激動的事情時尖叫,還會發出奇怪的叫聲。家長可能會突然被嚇到,不能理解寶寶的行為,認為那是怪癖。
寶寶到了5個月,會想要開始說話,特別是激動的時候,會努力發出聲音引起注意。這可能是他生理上有需求了,比如肚子餓了或者想排洩,家長都要注意。如果沒有這些狀況,家長可以淡定一點面對,寶寶會減少這樣的行為。
寶寶很缺乏安全感,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在家裡,沒見過其他人,或者對其他人沒什麼印象。突然出現的生人,他們會驚慌,一見人就哭。家長不用急著讓寶寶接受他人,多多安撫他們,有生人的時候陪在寶寶身邊,他們會慢慢融入的。
有的寶寶會趁家長不注意,隨手把身邊的東西丟開,家長撿回來以後還接著丟。很多家長把這理解成孩子的惡作劇,殊不知這是寶寶在鍛鍊自己手眼協調。家長也不用急著管束寶寶,反而可以和寶寶多多互動,比如做一個小筐,教寶寶丟進筐裡玩。
寶寶還愛扯紙,一碰到抽紙就一股腦的把紙全抽出來,拿到捲筒紙則是把紙全滾地上。家長會覺得很苦惱,但這是寶寶手指靈活的表現。家長可以找比較柔軟的廢棄紙張讓寶寶扯著玩,看著寶寶別讓他誤食就好。
不止寶寶,很多大人也會對一些物品產生依賴,可能是一個娃娃、一張墊子,去到哪都要帶著。家長會覺得麻煩,那卻是寶寶的安全感所在,家長可以給寶寶多些安全感,他就不會過於依賴一些物品。
寶寶也會化身小小搬運工,把衣服搬到這搬到那,把東西搞亂。這是寶寶在探索世界,把東西翻出來看看有什麼,用自己的力量在&34;自己的世界。家長負責寶寶的安全就好,別讓他們碰到危險物品。
牙齒開始往外冒的時候,牙齦會有點痛,寶寶就會選擇咬東西來替代這種疼痛感,找不到東西咬的時候就喜歡自己咬牙。家長還是準備一些較硬的可食用物品給孩子咬咬比較好。
當寶寶出現以上10種行為時,爸爸媽媽要知道是為什麼,別盲目&34;,反倒違背孩子成長規律。
今日互動話題:你的寶寶佔了幾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