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好的書對青少年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可是,該如何防止「問題讀物」進入中小學校園,又該如何讓孩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不久前,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其中就包含了不得推薦或選用為中小學生課外讀物的12條負面清單。
孩子們的健康,我們最關心!6月初,我省也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各校發揮好課外讀物育人功能,為學生營造健康良好的學習環境。
聽說,杭州市拱宸橋小學和台州市天台縣福溪街道中心小學在這方面就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吧!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小學創建於1910年,為杭州百年名校。學校「文化深鬱、特色鮮明、質量優異、全面發展」,獲評浙江省首批現代化學校。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精神,形成「審核到位、定時清查、日日書香」的「拱小做法」,贏得廣泛好評。
一、規範課外讀物推薦使用
在進行課外讀物的推薦與使用過程中,學校依據《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要求,形成了較為健全的審核機制,解決了誰來選、怎樣選的問題。
在誰來選方面,學校成立了讀物選購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由黨員教師、學科組長、骨幹教師、圖書館管理員、優秀退休老師、家長代表等32人組成的讀物「審讀專家庫」,由審讀專家遴選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
在怎樣選方面,建立三種機制。一是清單預審制。根據《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要求,學校組織管理人員、任課教師和圖書館管理人員,在教育部和專業機構推薦目錄的基礎上,以及近年來口碑好的課外讀物中,選取相對適宜的圖書進行初評,形成讀物推薦清單。二是聯合推薦制。按照管理辦法的原則標準,審讀專家庫成員對每一本準備推薦的圖書進行審讀、評議,提出評議意見,形成學校推薦讀物目錄。三是確認審核制。讀物選購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推薦讀物目錄,重點統籌數量種類,責任人籤字後,讀物方可進入學校。
學校結合多年圖書推薦與管理經驗,建立了清單預審、聯合推薦、確認審核的課外讀物推薦機制,從制度設計、實踐操作等方面確保讀物的質量,提升「讀物育人」的效果。
二、防止問題讀物進入校園
學校以學期為單位,分期初、期中、期末三個時段對館藏讀物進行全面摸底清查,嚴格以《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中的「12條紅線」為依據,對課外讀物及時進行把關遴選,去蕪存菁,汰劣留良,保證讀物的健康與營養。
在定時清查工作中,除了發揮圖書館館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外,學校還在每班設立2名學生「圖書觀察員」,負責對班級出借、歸還圖書中的破損圖書進行整理,報圖書館教師統一處理;對班中同學閱讀過程中發現的讀物細節問題進行上報,以便更及時地發現問題。
三、發揮課外讀物育人功能
學校始終堅持大力倡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導向。建立了「周三約書」活動,基本確保學生的每學期閱讀量不少於30本;創立了「讀書攀登節」,由學生自己設計海報推薦心宜的讀書,學生自己設計TED演講闡述閱讀心得;堅持「日有三誦」,晨誦、午讀、暮吟每次十分鐘的經典誦讀,使學生能夠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設立「閱讀存摺」制,將學生閱讀情況記錄在冊,作為學生綜合素養評價指標之一。
下一步,學校將以落實管理辦法為契機,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提升讀物管理工作水平,使有價值有營養的圖書推薦起來、流動起來、閱讀起來、吸收起來、積蓄起來,使拱小的校園日日飄滿書香,為莘莘學子的健康成長啟智潤心。
隨著語文統編教材的實施,課外閱讀越來越被重視,台州市天台縣福溪街道中心小學更加關注閱讀課程的建設,對於選什麼讀物、怎麼選、如何進行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等工作尤為重視,努力做到專業、敬業,共謀課外閱讀之業。
一、秉專業精神,規範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
(一)堅持原則與標準
進校園的課外讀物,學校嚴格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以適合學生閱讀原則為前提,遵循方向性、全面性、多樣性、適度性原則,以育人為本,著眼學生全面發展。標準為:主題鮮明,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科學精神,彰顯家國情懷,內容積極,可讀性強,文字優美,表達流暢,深入淺出,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趣味性。啟智增慧,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創造力,增長知識見識,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綜合素質。
(二)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學校嚴格貫徹落實《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精神,成立了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各學科組長、骨幹教師、家長代表、圖書管理員等24人組成,嚴把政治關,嚴格審視課外讀物價值取向,建立了「備選機制、專業評選制、確認審核制」三種進校園機制。
一是備選機制。開學初,學校組織管理人員、任課教師和圖書管理人員進行分年級推薦,主要根據教材要求閱讀的書目及權威專業機構推薦的書目進行選擇,形成課外讀物推薦清單。
二是專業評選制。24位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分成6個小組,仔細閱讀每一本準備推薦的課外讀物,在審讀、評議的基礎上提出是否進校園的意見建議,形成學校的課外讀物進校園推薦目錄。
三是確認審核制。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工作領導審核推薦目錄,重點統籌各年級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種類數量,按照推薦原則和標準,最後確認推薦結果,公示並上報教育局備案。
(三)檢查抽查不鬆懈
課外讀物進校園後,學校分別在期中、期末時間段對課外讀物進行全面清查,嚴格按照《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執行,防止出現《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第六條所列情形。在清查工作之外,每班有一名圖書管理員管理書籍,同時鼓勵人人來當圖書管理員,一發現圖書中存在問題及時上報給班級圖書管理員,然後由班級圖書管理員向學校管理員匯報,再按管理辦法處理。
二、秉持敬業之心,讓課外閱讀有趣起來
為了讓學生有書可讀,讀正規出版的書籍,學校或通過書香校園平臺購書,或向新華書店購書,保證購書的渠道正規,同時也保證學生能讀到健康、綠色書籍,保護視力和身體健康。為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學校還開展了多樣活動。
為保證每個學生能夠專注閱讀,學校安排了30分鐘午間閱讀時間,其中5分鐘用以討論。學校還開展每月一書活動,每月最後一個周的周四舉辦讀書會,周五進行小檢測,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年四月是學校的閱讀月,其間會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展示活動。每年的世界讀書日,學校開設校長講故事專欄,開展老師講故事、「量一量我的書有多高」等活動。根據年段特點和語文教材的要求,學校還開展精彩片段摘抄、朗讀,「我來講故事」,創編故事等不同活動。
為了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學校採用了「閱讀明星星級」評價機制;每學期進行一次書香班級評定;每學年開展書香家庭評選活動。
三、家長巧助力,讓閱讀延伸到家庭
家庭是課外閱讀的主陣地。為了使家庭閱讀發揮作用,學校家委會發經常舉辦課外閱讀活動,包括故事分享、表演、精彩片段朗讀等,多樣活動有效激發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下一步,學校將繼續秉持專業精神、敬業態度,繼續科學、正規、有序地管理好課外讀物,使學生愛讀、會讀、樂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