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外書怎麼讀?閱讀方法有哪些?星凝老師來教你!

2020-12-10 夢遊仙境的星凝

語文學習並不難,掌握方法是關鍵!

常有家長反映:老師,我給孩子買了許多書,而他也都喜歡看,可怎麼就沒覺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我想這個問題大多數家長都遇到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那是因為學生的閱讀方法不正確。因此,我們應教予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不僅愛讀書,而且會讀書,從書中汲取所需的營養。

眾所周知課外閱讀是學生自主獲取信息的一種學習途徑,課外閱讀的內容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讀文章時能學會一些詞的用法,鍛鍊朗讀、可以鍛鍊學生的理解能力。最重要的還能積累好詞好句,了解寫作手法,學會怎樣來描寫。相信閱讀的好處還不僅僅是這些,在這裡我們就不多敘述了。今天星凝老師主要講述的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有哪些?

1.不同書目,不同的閱讀方法

(1)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各種書籍也應運而生,近幾年叫得最響的繪本閱讀,以及前幾年孩子手中人手必備的《阿衰》《大臉妹》等各種漫畫書,以及一些幽默故事像這類的書籍淺顯易懂閱讀價值不高可以讓孩子們可採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圖畫等,就能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更多的信息。

(2)現在的書種類較多對於一些內容孩子們需要了解答案,帶著問題去讀,從而為了完成書中的任務,尋找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搜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孩子邊思考邊讀書,這樣更能激發讀書的興趣,也不會遺漏重要的信息。例如,關於一些推理類的作品,往往需要孩子快速地運轉大腦,不放過任何書中給出的蛛絲馬跡.

(3)世界名著、名人傳記、經典故事或者蘊含各種人生大道理的文章、文質兼美的出色作品,都得需要靜心細讀,方能體會立意構思,欣賞妙詞佳句。世間一切佳果珍饈都經不得牙齒的反覆咀嚼,只有這些文人墨客留下來的書最耐得咀嚼,相信每次的咀嚼會帶來不同的體會和領悟。所以這類書一定要細讀!俗話說得好,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不得一輩子誦讀。

2.老祖宗說的「三到」

「三到」即古人強調的「心到、眼到、口到」。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時效性和探索性,讓學生學會有效讀書。小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如果只是用眼睛看,很容易分散精力。如果在閱讀過程中,用筆圈圈、點點、畫畫、注注,充分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讀書效果。

(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所悟所想所愛所恨,一本書讀完或者一篇文章看完你不可能沒有自己的見解。我們可以用一些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

(2)作批註。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小學生在讀課外書的時候可以圈畫出好詞好句,或者認同的觀點,或者找出不同的意見,要學會邊思考邊讀書,也不要讓書中內容牽著鼻子走,要有自己的見解!

(3)寫讀書筆記。遇到好的句子可作摘抄或者利用書籤做好標註,這樣便於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詞妙句等寫在書籤或者筆記本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這樣再讀的時候相信肯定會有不同的見解!

(4)進行再創作。有些文章生動有趣,有些文章留有念想,還有些文章需要孩子們繼續發揮想像。所以鼓勵孩子去續寫、擴寫、縮寫、改寫利用這種形式更能讓孩子讀有所獲。也可以要求低年級主要是圈點勾畫、作摘記、作卡片;中年級編提綱、作批註;高年級寫體會、再創作。

3.邊讀邊思考的方法

邊讀邊思考是星凝老師一而再再而三提出的讀書要求,不管怎麼讀一定都得做到邊讀邊思考,這也是閱讀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較、綜合、聯想等思維方法,達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的境界。

掌握閱讀方法是打開語文學習大門的第一步,是語文學習積累的金鑰匙,希望你能在閱讀中受益,更能了解閱讀的意義所在。關於課外閱讀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你在評論區積極留言,讓更多的朋友學會閱讀,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相關焦點

  • 簡單不粗暴,只需用三點,讓孩子愛讀課外書,不信你試試!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怎麼閱讀課外書的方法,有家長私信我說,方法很好,但是如何讓孩子主動拿起課外書去讀呢?確實,再好的方法不付諸於實際行動那就是紙上談兵。今天星凝老師針對如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這問題跟大家一起探討。
  •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整理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整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就開始要求孩子們一定要寫日記、周記了,但是很多孩子往往敷衍了事,除了不想寫的偷懶心理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不知道寫什麼,倘若家長和老師只是簡單的指點和引導,效果也不太明顯。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帶動孩子的自主性,通過拓展課外閱讀,開闊孩子們的視野,讓孩子們了解更多,關注更多,這樣才會寫的內容更豐富,更加有趣和精彩。那到底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們進行課外閱讀呢?
  • 孩子學語文越來越吃力,語文老師:課外書讀得少,寫作文難高分
    現在已經到了大語文時代,語文教材的改編,讓語文老師和家長都很吃力。如果小學學不好,進入初中、高中,對閱讀積累有一定要求,會更加困難的。有的家長認為,輔導孩子寫語文作業簡直太難了,「投入產出比」低得嚇人。其實,我覺得,這不僅和教材有關,和孩子自身的閱讀習慣也有一定關係。
  • 小學生讀課外書,老師帶著讀和自己讀,半年之後的差別有哪些?
    小學生讀課外書,老師帶著讀和自己讀,半年之後的差別有哪些1、關注教育的家長都知道孩子讀課外書的重要性。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非常關注孩子的閱讀量。事實也證明,讀課外書的數量和質量,影響著孩子語文的成績和其他科目的成績。但是在讀課外書的方法上,我們一直處於散養狀態。我們認為讀課外書,留出時間讓孩子自己讀就行。結果是孩子只是看那些校園暢銷書:如《爆笑校園》《米小圈上學記》《尋寶記》等快餐讀物。孩子往往挑選自己讀得懂的書,有趣、搞笑的、刺激的書。
  • 語文老師給大家推薦,搭配課文的閱讀物,選對書才能提高語文成績
    老師的推薦書目,家長去搜集的專家推薦書目,照著書目一買十幾本書,不管孩子情願不情願,反正你必須看,每天30分鐘的閱讀時間,家長也陪著一起看。當閱讀變成一項任務後,就很難提高語文成績了。閱讀重要,但是怎麼閱讀、閱讀什麼內容更重要。我們語文老師都很喜歡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因為老先生的文字用詞準確、語言精練,同時還不乏生活情趣。
  • 不讀這些書,你就學不好語文了,老師也教不好語文了
    ,以至於網上流傳著一句惡狠狠的話,「以後高考語文就是要實現讓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事實也是如此,這幾年高考語文命題都在發生著變化,開始考閱讀面和閱讀速度,命題選材範圍也大大拓展。現在不只考文學方面的額材料,還涉及到考古、經濟、科學、哲學、歷史等方方面面。而且,高考命題開始探索如何考「整本書閱讀」。這既是考學生,也是考老師。如果當老師的還是不讀書或者少讀書,就很難應對未來的高考!學生更不用說,不大量讀書,根本無法學好語文。
  • 淺談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
    遂寧市安居區富果初中 劉紅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重要途徑。本人通過問卷調查及隨機訪談,總結了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並對現狀產生的原因給予了分析,同時依據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和調查結果,對解決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初步的對策。
  • 語文越來越難,家長:小學三年級,沒時間讀課外書
    確實,現在的語文教材,從小學一年級起,就加大了難度,一年級上冊的人教版課本,就出現了以前小學三年級的課文內容,小學生難理解消化,家長輔導有情緒。進入初中、高中,語文對閱讀積累的要求,進一步增加。許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寫語文作業時,都感覺:做語文作業,太難了,太浪費時間了,時間佔比增多,可是產出卻越來越低。
  •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閱讀開始,閱讀也是培養小學生寫作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課外閱讀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全新的生活領域,更是人類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我們語文教學要追趕時代,就得超越課堂,為學生開闢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現就自己如何卓有成效地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談點淺見。
  • 書看得越多,語文成績反而越差,閱讀練習的怪圈,3個方法來糾正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管你在哪個年級段,老師說得最多的就是,多閱讀才對學習有幫助。多看書才能積累文化常識,大量閱讀,你才能寫好作文……語文的一切學習環節似乎都離不開閱讀。閱讀更是語文考試的重要題型,閱讀理解的得分關係到語文的總體成績。甚至有不少給閱讀理解研發公式、套路、答題話術等考試技巧的輔導方案。
  • 小學三四年級必讀課外書有哪些?楊紅櫻這三本書必須陪孩子讀!
    小學三四年級必讀課外書有哪些?楊紅櫻這三本書必須陪孩子讀!楊紅櫻被譽為中國的「童書皇后」。在文藝青年聚集的豆瓣,她的作品平均8分以上,這說明,她至少獲得了已經長大的孩子——而且是成年後仍然保持閱讀習慣的那部分——較高的評價。
  • 小學生一學期閱讀200本書,語文老師:讀這麼多書不如精讀一本
    作為語文老師,常遇到在輔導閱讀練習上很困惑的家長,想讓孩子保持閱讀的習慣,也願意在閱讀這件事上投資的家長,常常給孩子安排各種閱讀的方法:打卡閱讀、經典閱讀、閱讀理解、跟著名師一起讀……這些閱讀的方法都沒有錯,但是我們家長過於追求閱讀這件事帶來的語文學習效應,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一學期閱讀200本書,成為家長對孩子閱讀能力的一個考核。
  • 小學階段必讀書目,期末考試必定會考,語文老師:利用假期提前讀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星凝老師準備了練習題同步講解,大家可以去主頁查找專欄,找到相對應的年級跟著一起學習。這些童話都是中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故事新奇有趣,文字淺顯易懂,適合二年級學生閱讀。豐富的書目讓學生自主閱讀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能進行更廣泛的課外閱讀。在推薦書目之後,還引導學生通過書名猜測故事主人公和情節,再進行閱讀,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同時也滲透讀書的策略和方法。
  • 寒假閱讀習慣養成實用攻略(附小學1-6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書電子版)
    許老師說,他教了14年的書,發現近年來學生的閱讀水平直線下降,很多初中不鼓勵學生閱讀。很可怕!有位爸爸是這樣做的:「每次我讓孩子看書,他都以功課忙為理由,一律拒讀。但我卻找到了他的一處軟肋,就是他的作文差。一次他在寫一篇作文之前,我先讓他看了一本書,讀一遍,記一遍,讓他將所有能理解的詞彙儘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結果,老師的評判是『語言生動感人』。於是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寫好文章的方法,自己便主動找書來讀。」
  •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懂得用正確的方法來讀課外書,培養語感效果好
    閱讀量一直是家長比較著急的事,因為語文閱讀能力強,那低年級時的看圖寫話也不會有問題,到了高年級時的作文,更不在話下了。所以,平日無論是學校作業還是課外作業,都要求孩子會多讀一些課外書,來開闊眼界,活躍思維,畢竟只依賴課本知識來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是遠遠不夠的。
  • 中學語文老師應該讀哪些書?
    我們常常感嘆,教十年小學成了小學水平,教十年初中成了初中水平,教十年高中成了高中水平。這樣感嘆雖然難免以偏概全,但大體上是可以反映實際情況的。俗話說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中學老師只有中學水平,小學老師只有小學水平的尷尬顯然會影響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利於學生的發展。
  • 你贊成孩子讀「閒書」嗎?回答是「不」,學生課外閱讀怎麼操作?
    讀得多了,思考的多了,在長久的積累下有助於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溫儒敏教授在談到學生「閱讀」時還說:「讓學生多讀「閒書」。『閒書』是指規定讀的書之外的那些課外書,是學生自己根據興趣去選擇讀的書。現在很多家長、老師是不讓學生讀「閒書」的,怕耽誤學業。學生自己選書還要經過老師批准,怎麼可能還有興趣?
  •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步驟方法和技巧,家長:這是學好語文的乾貨
    今天我就把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步驟、方法和技巧教給大家,如果學會了,你的孩子語文成績都是優秀的,可以大面積的提高語文成績:實際上是不行的,家長還要讓你的孩子大量的閱讀課外經典書籍,比如這套少年版的《資治通鑑》,只有大量閱讀課外經典書籍,孩子語文成績才可以優秀。關是掌握了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步驟方法和技巧,只能讓你的孩子會做閱讀理解題,可是沒有大量閱讀課外經典書籍,孩子還是無法解答好」閱讀理解題」的!
  • 「班班有讀」兒童閱讀公益活動啟動 750名語文老師參與推薦
    「怎麼讓孩子讀出效果?」  新學期開始,「魔獸」們重返校園,面對孩子課外閱讀輔導問題,不少家長不免又陷入焦慮。有沒什麼好辦法,可以有的放矢地解決「讀什麼」「怎麼讀」「如何讀出效果」的問題,讓家長不必發愁?  9月7日開始,一場由120萬小學生先後參與的「班班有讀」閱讀公益活動給出答案,孩子的有效閱讀不再是個問題。
  • 小學一年級應該讀什麼課外書?
    關於閱讀,作為一年級的家長朋友是不是有下面的煩惱?1,我知道孩子閱讀的重要性,但我不知道該給孩子讀什麼和怎麼去讀?2,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讀的課外書,買回很多的書,自家小孩卻一本都不感興趣。先說說怎麼讀?答案就是開展」親子閱讀「,而開展」親子閱讀「的首要規則是【爸爸媽媽放下手機】,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專注投入閱讀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