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並不難,掌握方法是關鍵!
常有家長反映:老師,我給孩子買了許多書,而他也都喜歡看,可怎麼就沒覺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我想這個問題大多數家長都遇到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那是因為學生的閱讀方法不正確。因此,我們應教予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不僅愛讀書,而且會讀書,從書中汲取所需的營養。
眾所周知課外閱讀是學生自主獲取信息的一種學習途徑,課外閱讀的內容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讀文章時能學會一些詞的用法,鍛鍊朗讀、可以鍛鍊學生的理解能力。最重要的還能積累好詞好句,了解寫作手法,學會怎樣來描寫。相信閱讀的好處還不僅僅是這些,在這裡我們就不多敘述了。今天星凝老師主要講述的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有哪些?
1.不同書目,不同的閱讀方法
(1)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各種書籍也應運而生,近幾年叫得最響的繪本閱讀,以及前幾年孩子手中人手必備的《阿衰》《大臉妹》等各種漫畫書,以及一些幽默故事像這類的書籍淺顯易懂閱讀價值不高可以讓孩子們可採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圖畫等,就能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更多的信息。
(2)現在的書種類較多對於一些內容孩子們需要了解答案,帶著問題去讀,從而為了完成書中的任務,尋找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搜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孩子邊思考邊讀書,這樣更能激發讀書的興趣,也不會遺漏重要的信息。例如,關於一些推理類的作品,往往需要孩子快速地運轉大腦,不放過任何書中給出的蛛絲馬跡.
(3)世界名著、名人傳記、經典故事或者蘊含各種人生大道理的文章、文質兼美的出色作品,都得需要靜心細讀,方能體會立意構思,欣賞妙詞佳句。世間一切佳果珍饈都經不得牙齒的反覆咀嚼,只有這些文人墨客留下來的書最耐得咀嚼,相信每次的咀嚼會帶來不同的體會和領悟。所以這類書一定要細讀!俗話說得好,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不得一輩子誦讀。
2.老祖宗說的「三到」
「三到」即古人強調的「心到、眼到、口到」。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時效性和探索性,讓學生學會有效讀書。小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如果只是用眼睛看,很容易分散精力。如果在閱讀過程中,用筆圈圈、點點、畫畫、注注,充分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讀書效果。
(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所悟所想所愛所恨,一本書讀完或者一篇文章看完你不可能沒有自己的見解。我們可以用一些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
(2)作批註。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小學生在讀課外書的時候可以圈畫出好詞好句,或者認同的觀點,或者找出不同的意見,要學會邊思考邊讀書,也不要讓書中內容牽著鼻子走,要有自己的見解!
(3)寫讀書筆記。遇到好的句子可作摘抄或者利用書籤做好標註,這樣便於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詞妙句等寫在書籤或者筆記本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這樣再讀的時候相信肯定會有不同的見解!
(4)進行再創作。有些文章生動有趣,有些文章留有念想,還有些文章需要孩子們繼續發揮想像。所以鼓勵孩子去續寫、擴寫、縮寫、改寫利用這種形式更能讓孩子讀有所獲。也可以要求低年級主要是圈點勾畫、作摘記、作卡片;中年級編提綱、作批註;高年級寫體會、再創作。
3.邊讀邊思考的方法
邊讀邊思考是星凝老師一而再再而三提出的讀書要求,不管怎麼讀一定都得做到邊讀邊思考,這也是閱讀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較、綜合、聯想等思維方法,達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的境界。
掌握閱讀方法是打開語文學習大門的第一步,是語文學習積累的金鑰匙,希望你能在閱讀中受益,更能了解閱讀的意義所在。關於課外閱讀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你在評論區積極留言,讓更多的朋友學會閱讀,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