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陽這樣的乖孩子為什麼會出事?這3個對情緒的誤解你必須知道

2020-08-27 帝呱呱星球

前幾天,去湛廬直播間和大家聊童年的不良經歷,我說關於童年不良經歷的調查問卷裡,情感忽視情感虐待的佔比是讓我震驚,但又在情理之中的。

這些年來,世界範圍內孩子的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人分析這種現象認為是現在的孩子不抗壓;

但是我卻認為更多的可能性是現在孩子的信息渠道更加通暢,而我們作為家長卻很多時候忽視了孩子的情緒與情感訴求。

所以今天很想和大家聊一聊關於情緒的問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對情緒有很多的誤解,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

這些誤解會讓我們以為自己很了解孩子,但事實的真相是:我們和孩子住在一起,卻成為了最近距離的陌生人。

很多悲劇,也就因此而生。

一、誤解一:孩子一直都很乖很懂事,所以TA不會有什麼情緒問題。

《隱秘的角落》裡,像朱朝陽這樣的乖孩子,我在生活中也見過很多,但無一例外的,他們讓我心疼。

因為他們的「乖」裡,是對愛的渴望,他們早早的學會了察言觀色,他們根據父母的表情來調整自己的情緒,他們壓制著真實情感與訴求;

只需要父母的一個眼神,他們就會把所有的難過、憤怒吞在肚子裡,埋在心裡。

在片子裡,有一個讓我印象至深的片段,這個場景在中國家庭裡如此常見,以至於很多網友都會說:這不是很正常嗎?我媽也是這樣的。

這個片段就是朝陽媽媽讓朝陽喝牛奶的場景,其實已經能夠以小見大的說明一切。

朝陽媽媽給朝陽遞了一杯牛奶,說:「喝吧,喝完了早點睡覺,我好洗杯子」。

朝陽明顯心裡有情緒,說太燙了等會喝,媽媽拿起杯子嘗了一口,說「這不正好嗎」;

一個情緒正常的孩子,不想喝牛奶就會直說:「媽,我現在沒心情,不想喝」;

一個懂得情緒教養的父母,此時也會和孩子聊一聊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雙方的情緒都表達出來。

但朝陽母子沒有 ,朝陽在媽媽的注視下,痛苦的喝著牛奶,喝到一半說:「我自己會洗杯子」。

朝陽到此也沒有表達自己的情緒,而是用另一個理由轉移了。

然而他的媽媽就立馬情緒失控,用手捏孩子的臉:

「你現在長大了,自己能照顧自己了是吧?!」

在另一個場景裡,朝陽一開始就和媽媽說,自己已經喝不下牛奶了。

他媽媽用一個森嚴的眼神盯著他,說:「喝不下倒了」。

朝陽這次連理由都沒有找,他一口氣喝完了全部的牛奶。

為什麼聽話的孩子讓人心疼?

因為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表達不同意見,但是被父母壓制了,否定了。

表露真情實感無效,那聽話就成為一種偽裝的保護色,他通過這種方式來與世界打交道,來換取父母一個來之不易的讚許眼神。

所以,當孩子超出同齡人的乖時,當孩子很少表達自己的情緒時,父母其實應該更加敏感一些,去了解乖的表象下,孩子是否掩藏了太多的你並不了解的情緒炸彈。

二、誤解二:負面的情緒,假裝看不到,就不存在了。

有一個電影叫做《網絡迷蹤》,講的是一個生活在美國的亞裔家庭,父母相愛,一家人其樂融融。

直到悲劇來臨——媽媽因為癌症去世了。

女兒很想念媽媽,爸爸也很想念媽媽,但是卻在家裡閉口不提媽媽,也不提失去媽媽的傷心難過,他在女兒面前始終都是開心的,淡定的,若無其事的狀態。

因為在爸爸看來,要想女兒少一點難過,最好就不要提及這個事情。

媽媽生日那天,爸爸來到她的房間,本想說,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停頓了一下,卻變成了要不要一起看美國好聲音。

我都能想像到此刻女兒的失望,對於孩子來說,她一定覺得迷茫困惑:

「為什麼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傷感,是不是自己有問題?」

直到女兒有一天失蹤了,爸爸才發現,自己對生活在一起的女兒一無所知:

他不知道她的朋友是誰,不知道她的愛好什麼,不知道她其實一直沉浸在失去媽媽的傷心裡,不知道她早已退掉了鋼琴課,只因為彈鋼琴會想起媽媽。

他甚至不知道,孩子把退掉的學費全部轉入自己的私人帳戶,又轉了出去,他更加不知道,孩子用嗑藥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痛苦。

關於情緒的最大誤解之一,就是我們以為我們假裝看不到它,它就真的不存在了。

於是,這種我們裝作看不到的情緒就會像「屋子裡的大象」一樣,越來越大,直到撐破我們能夠承受的極限。


三、誤解三:孩子撒潑打滾尖叫,是ta脾氣不好,過會就好了。

我兒子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班上有一個小姑娘,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搬著板凳坐到衛生間門口,老師一靠近她就大聲尖叫,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老師跟家長溝通過,家長說這就是孩子的習慣,在家裡也是這樣子的,不用管她,發完脾氣就好了。

所以後來孩子再出現這種情況,老師也就不再試圖安慰她,而是讓她一個呆著。

有一天家長開放日,每個孩子的父母都去了,那個小孩的父母沒有過來。

她又搬著板凳坐到衛生間門口。我走過去蹲在她面前,輕聲問她是不是需要幫助。她開始尖叫,並用手打我。

我沒有動,我看著她對她說「如果這樣讓你感覺好一點,那就叫出來吧,阿姨在這裡陪著你」。

她推搡我的肩膀幾下後平靜了一點,我說「阿姨可以握著你的手嗎」?

她不再打我,也不再尖叫,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

我牽著她的手跟她說「阿姨知道別的小朋友爸爸媽媽都來了,你自己一個人有點難過,這個很正常,我也經常難過」。

這件事情之後我去接我兒子碰見她的時候,她都會特別開心的跑到我面前說阿姨我今天在幼兒園幹什麼了、阿姨你看我今天手破了諸如此類。

對於孩子的撒潑打滾尖叫,很多家長會用「懲罰」或者「漠視」的方式去解決,卻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

那就是孩子這樣的表現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合理的表達情緒,或者孩子太缺乏情感上的連結。

這個時候,需要我們成人去做的,不是懲罰,不是漠視,而是蹲下來陪他們經歷完這個情緒之後,再告訴他們:

「你的難過,我懂,媽媽以後會更注意照顧你的感受,媽媽也希望你可以用語言的方式和媽媽表達情緒。」

四、

曾經一個小姑娘在日記裡寫:爸爸媽媽,希望你們陪我長大,而不是教我長大。

情緒上面的看見、理解、感知和引導,其實就是我們陪伴孩子長大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孩子未來進行學習和社交的全部滋養。

希望以上關於情緒的誤解會越來越少的在中國家庭裡出現,希望我們都能夠學會正確的感知情緒,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

謝謝你關注帝呱呱星球,這裡有傳說中的海澱、順義媽媽。因為地域和工作的原因,我們得以接觸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育兒理念,希望和你分享雞娃時代裡不一樣的育兒新認知、帝都新生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朱朝陽會成為朱朝陽,甚至是未來的張東升?
    為什麼朱朝陽會成為朱朝陽,甚至是未來的張東升?那些普通的、原生家庭不那麼幸運的孩子也有可能變成朱朝陽嗎?《隱秘的角落》相信很多人都看了,豆瓣目前評分8.9分,超過64.6萬人討論。「你想去爬山嗎?」已經成為了大家開玩笑最喜歡玩的梗。到底最後兩集是童話還是現實,也被扒了又扒。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我不想當個乖孩子
    這兩天抽出時間把網劇《隱秘的角落》看完了,都說朱朝陽黑化,心機深,但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憐之處。朝陽,面朝太陽,向陽生長,是希望,是未來。他聽話、懂事,一直是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聰明、好學,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學生。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朱朝陽為什麼會成為「朱朝陽」
    剛開始不太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覺得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所以忽略了其他的事情。但是後來的劇情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也正是從他在爸爸的包裡發現了錄音筆,他對爸爸已經徹底失望了,這也成為了朱朝陽「黑化」的重要轉折點。這一路看來,朱朝陽從一個開朗活潑的三好學生變成了另一個張東升,這和他的家庭原因息息相關。
  • 從來不頂嘴的乖孩子,都是悶聲做大事的人,讓父母后悔都來不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我這樣的煩惱吧?做家長的沒有不希望自家孩子乖巧聽話的,但事實上,從不頂嘴的乖孩子,往往都是悶聲做大事的人,一旦東窗事發,就會讓我們大驚失色。》,這兩部劇中都有一個從不頂嘴的乖孩子:齊明月和朱朝陽,這兩人都很多的共同點,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異,對父母的管教向來是言聽計從,從來不頂撞父母,對父母的決定也不會持反對意見,給人一種乖巧聽話的感覺。
  • 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就「越壞越叛逆」,為何會這樣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可能就越「壞越叛逆」,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常常發現,身邊那些被定義為「乖孩子」「聽話」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變得問題多多,甚至像《傷仲永》裡一樣「泯然眾人矣」。但這一切似乎都為別人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疲憊不堪……」患上「空心病」的孩子,往往會生活在一個壓抑的家庭裡。而他們,往往是從「乖孩子」開始的。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不是離婚,而是這件事
    缺失的父愛、控制欲的母愛,一個有問題的孩子朱朝陽原本不是一個壞小孩,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乖孩子。成績優異,對人有禮貌,獨立性強,小的時候也是個活潑愛說的小孩,而孤僻內向的性格源於父母離婚後的影響。父母離異後,他由媽媽撫養。
  • 《隱秘的角落》:毀掉一個乖孩子,就讓他活在這樣的「假愛」裡!
    乖孩子人設朱朝陽的「墮落」,折射出深不可測的人性,也以孩子的視角,折射出家庭、學校、社會對孩子愛的教育的缺失。《隱秘的角落》被刷爆後,很多人開始討論,朱朝陽到底是怎麼變成壞小孩的?但朱朝陽的處境卻格外悲苦。父親離婚後有了新的家庭,還有個女兒,車上掛著的,是新的一家三口的照片,朱朝陽仿佛完全被屏蔽在爸爸的新生活之外。母親獨自撫養兒子,又在遠離市區的景區上班,平時無暇顧及孩子,生活上朱朝陽練就了獨立的能力。
  • 隱秘的角落:缺席的父愛,窒息的母愛,是什麼讓朱朝陽變壞?
    君君最近也在追,我不僅被一開場的爬山和張東升的禿頭嚇到了,也驚訝於「乖孩子」朱朝陽的心機和陰暗。這部劇所反映的家庭教育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媽媽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不能回家,朱朝陽的內心缺乏安全感,又非常渴望得到父親的愛。所以,他才會對妹妹朱晶晶說的「我爸爸和我說了,他只喜歡我,根本不喜歡你,他討厭你,討厭你」有那麼大的反應。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為什麼會成為壞小孩?建議有孩子的都看看
    她要求朱朝陽必須以學習為重,不許跟同學瞎玩耽誤了學習;朱朝陽放假在家,她一天要打幾個電話確認他的行蹤;朱朝陽不想喝牛奶,她會強制性地要求他必須喝掉;朱朝陽稍微跟爸爸走近了一些,她都會有所不滿。周春紅竭盡所能地照顧著朱朝陽,甚至為了朱朝陽,不公開與馬主任的戀情,卻也給予了他很大的心理壓力。
  • 乖孩子真的乖嗎?注意「乖孩子」也可能有討好的心理,是假乖
    父母常說朵朵是個乖孩子;老師也認為,這個學生很聽話,知道認真學習。 有一天,班裡幾個調皮的男生由於說話違反了課堂紀律,班主任就在班會上狠狠地批評了他們一頓,朵朵被無辜連累在老師批評範圍內。朵朵認為自己被冤枉了,尤其在全班同學面前還被罵,簡直太丟人了,特別委屈,覺得老師做事太不公平了。可是,面對被連累、被罵,她沒有任何辦法,又不敢和老師生氣。
  • 真·時間管理大師·朱朝陽:我的暑假是這樣規劃的!
    這時間管理能力有朱朝陽的十分之一我就滿足了……提到朱朝陽,這個年中什麼最熱?《隱秘的角落》必須C位出道。畢竟偶們都是刷這部劇進入七月的。這部劇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太太多了,簡直劇情五分鐘,高能兩小時。這個時候就考驗你的多任務處理能力了。朱朝陽是怎麼做的?「和嚴良普普玩耍」與「和爸爸共同過生日」如何兼得?他將小夥伴請到提前結束的生日會現場,這樣既拉近了跟爸爸的親情,又能跟小夥伴一起玩耍,可謂一舉兩得。
  • 為什麼公交車司機車速快卻鮮少出事?這3個真相幾乎沒人知道
    為什麼公交車司機車速快卻鮮少出事?這3個真相幾乎沒人知道說到公交車,這個大家都應該坐過了。確實,這是一種廉價的交通工具,至少對於個人來說。並且,由於公交車的存在,使得我們的出行也是方便了許多。但不知道你坐公交時有沒有這樣的體驗,那便是公交車時快時慢,感覺這司機是在玩命啊。為什麼公交車司機車速快卻鮮少出事?這3個真相幾乎沒人知道。1、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能開公交的司機,在經驗上都是非常老到。駕駛技術方面更是不用多擔心。此外,經過專門的訓練,他們也有一套應對事故的套路,所以,基於這點大家就少擔心好了。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黑化和心機,跟母親的3句嘮叨息息相關
    很顯然,朱朝陽的母親根本沒有做到這一點,而是把學習成績作為孩子人生的唯一出路。一、你只管學習,別的什麼都不用管1、孩子自私,缺乏責任感其實,現在很多的父母身上都有朱朝陽媽媽的影子。朱朝陽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朱朝陽是學校老師眼中的紅人,而卻不被同學們待見,人際關係比較差,身邊沒有可以說知心,能夠交心的朋友。3、自卑膽怯而又敏感大多數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性格都比較內向,一心都把精力用到了學習上,沒有玩耍和與外界交流的時間。
  • 父母學會情緒管理,孩子才能遠離「隱秘的角落」
    只是一句很平常的話,現在聽來是不是讓你「不寒而慄」?這句話其實是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裡的「開端」,正因為此,幾位劇中的孩子的童年被蒙上了「陰影」。為什麼孩子不能享受陽光,卻在自己的黑暗的「秘密」中苦苦掙扎,迷失方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不難想到,那就是原生家庭中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力。朱朝陽身上背負的那麼多「秘密」,根源在於他對母親周春紅的不信任,周春紅令人窒息的情緒讓他無力,也讓他不敢向母親傾訴內心的世界。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父母的這些細節,才是他走向深淵的原罪
    一個雖然學習不是很好,卻性格開朗,有自己的愛好,大膽自信,且會處理自己交際圈的孩子。 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個呢? 劇中的男孩朱朝陽是前者,公認學霸,性格孤僻,甚至沒有一個可以稱為是朋友的同學。 很多讀者認為,這不過是個小挫折並沒有什麼。 但請聽一下,這位女研究生的心聲:「當了一輩子的乖乖女,終於還是鬧出了笑話。你不知道我每天活在怎樣的地獄裡,怎樣才能解脫?」
  • 心理學:為什麼說小時候越「乖」的孩子,成年後越「怪」?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一部劇,在現實生活中,類似朱朝陽這樣的乖孩子很多,大家還記得藥家鑫嗎? 事情發生後,一眾老師、學生為他求情:他曾經是個乖孩子,文靜,內向,學習好,非常受歡迎,甚至是西安大學鋼琴系的高材生,有人說,他可能是未來的郎朗。
  • 心理學:不服從的孩子才是乖孩子!這一點媽媽必須知道
    好孩子的標籤就是你的,你還可以變成別的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沒有父母知道孩子快不快樂。乖孩子的定義本來就不是父母來解釋的,一個光服從父母的孩子,是一個正在被扼殺的孩子。有多少人因為父母的一句「你要乖要聽話」而變得沉默,你不敢吃不被允許的食物,不敢去玩遊戲,甚至都不敢表明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 終於明白為什麼《隱秘的角落》是一部正能量的教育片了
    必須按時喝牛奶因為媽媽要洗杯子......當朱朝陽說自己也會洗時,她立刻奔潰質問是不是長大了不需要媽媽了?這會給孩子一種錯覺,我的情緒是不對的,生氣,難過,憤怒是可恥的,順從才是最好的方法。之前網上有個很火的視頻,一個爸爸教孩子情緒管理,我覺著非常實用,整理給大家做參考。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為何會黑化?一張原生家庭圖探尋其中的秘密
    影視劇圈裡有個行話,叫做角色黑化。那麼一個看起來那麼優秀的中學學生,為什麼最後黑化了呢?不要把鍋甩到作者或者編劇身上,他們在用藝術的形式反映了一個現實。這個現實是什麼呢?這就像這部作品的名稱一樣,隱藏在一個秘密的角落裡,只有靠一定的手段才能看清其中的現實。
  • 孩子也要學會情緒管理,怎樣才能讓你的孩子變成「乖孩子」
    你是不是見過不分場合就大吵大鬧的孩子呢?比如在家長不給買玩具時、家長在別人家串門時、或在親戚逗他玩時,情緒很容易崩潰。相必這樣的孩子一般人都不會很喜歡,因為大家都喜歡懂事的孩子,懂事的孩子不是沒有情緒,而是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怎樣才能讓你的孩子變得乖巧懂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