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石酸、蛋白質、色素……葡萄酒中的沉澱到底是什麼?

2020-12-11 pevies

你是否曾碰到過葡萄酒出現沉澱的情況?是否曾質疑過有沉澱的葡萄酒是假酒?一文詳解,如何正確看待葡萄酒中的沉澱。

葡萄酒為何會出現沉澱?

葡萄酒沉澱的因素有很多,按照機理可分為:微生物因素和物理化學因素。

一、微生物沉澱

微生物沉澱主要是葡萄原料帶有大量的雜菌,在發酵和儲藏過程中衛生條件差,感染外界雜菌,從而引起沉澱。在發酵過程中,如果 SO2 未加夠,或溫度控制過高,促進雜菌生長繁殖,也會促進微生物沉澱。微生物沉澱分為細菌沉澱、酵母菌沉澱和黴菌沉澱。一般出現這三種沉澱,酒質都有受到影響,不建議飲用。

二、物理化學沉澱

葡萄酒除酒精外,還含有甘油、高級醇、芳香物質、色素、胺基酸和礦質元素等,這些物質賦予了葡萄酒滋味,但同時有時也會引起物理化學沉澱。此類沉澱分為:酒石酸沉澱、蛋白質沉澱、色素沉澱、鐵破敗沉澱和銅破敗沉澱。

1、酒石酸沉澱

此類沉澱是最容易出現的沉澱,通常出現在一些老年份葡萄酒中。葡萄酒中含有大量酒石酸,在低於-5°C的溫度下,酒石酸很容易形成結晶。其實,在葡萄酒裝瓶前,已經對酒石酸進行過除渣處理了,但是,這種酒石酸是不可能從根本上完全去除的,因為它本身存在於葡萄汁當中,根據環境、溫差、儲存狀態的不同而有很多差異。所以,只有經過一定時間存放的葡萄酒才會有酒石酸的出現。

飲用意見:無害,完全可以飲用。

(酒石酸沉澱)

2、蛋白質沉澱

葡萄酒中的蛋白質主要來自葡萄原料,以及發酵過程中微生物菌體的自溶。酒中蛋白質與單寧結合,呈現絮凝沉澱,且酒中蛋白質在高溫條件下,也會產生絮狀沉澱。在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中,葡萄酒如果蛋白質含量高,可與木塞釋放出的單寧結合,形成白色絮狀物。有時在高溫狀態下,葡萄酒蛋白質也會絮凝,產生蛋白沉澱。紅葡萄酒由於單寧物質含量高,在陳釀過程中蛋白質與單寧發生化學反應也會形成沉澱。

飲用意見:無害,完全可以飲用

(蛋白質沉澱)

3、色素沉澱

葡萄酒中含有很多色素物質,屬於多酚類化合物,在常溫下呈溶解狀態,而當溫度降低時會形成沉澱。在陳年過程中,色素物質會不斷發生聚合或縮合反應,膠體顆粒不斷增大,從而產生沉澱。

飲用意見:色素物質是葡萄本身存在的,對酒的品質無影響,可以飲用

(色素沉澱)

4、果皮沉澱

葡萄酒中的沉澱物質還可能有酒泥、果皮、果梗或者過濾不充分的小顆粒,主要出現在紅葡萄酒中。

飲用意見:可以飲用

5、鐵破敗沉澱和銅破敗沉澱

鐵破敗沉澱主要是鐵含量高,與磷酸鹽和單寧結合形成不溶物而產生的沉澱,而銅破敗沉澱則更容易發生於儲存溫度較高時。出現這兩種沉澱均不建議飲用。 

(銅破敗沉澱)

如何正確看待沉澱?

碰到葡萄酒出現沉澱,首先該判斷,這個是何種沉澱,如陳年葡萄酒中有沉澱,是正常現象,也是陳年老酒的象徵。這種沉澱物是酒在陳年過程中由單寧與色素結合產生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沉澱物也是葡萄酒成熟的標誌,這時候的葡萄酒,結構更平整,口感也變得更加醇厚圓潤。新酒的情況下,很少出現沉澱物。如果出現沉澱,可能是釀造過程中產生的酒泥、果皮、果梗或者過濾不充分的小顆粒,或者是色素沉澱,這三種沉澱,都不會損害人體健康,影響酒的風味和品質,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影響酒的美觀和品鑑者的消費體驗。

當然,如果這個沉澱物是呈絮狀漂浮在酒中,並且酒液也渾濁的話,則說明這瓶酒很有可能已經變質。

葡萄酒出現沉澱該怎麼處理?

1、提前將酒瓶直立放置,讓雜質沉至瓶底,因為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幾個小時,一般情況下,請提前準備。

2、選用溫和的方式開啟瓶塞,可以考慮雙片老酒開瓶器,以免將老酒脆弱的塞子弄斷。

3、將葡萄酒從瓶中緩緩倒入乾淨的容器中(一般為醒酒器)。這個過程需在光源下進行,一手拿酒瓶,另一隻手拿著醒酒器,緩慢倒之,直至看到瓶頸處有沉澱出現,便停止倒酒。

除此之外,在儲存老酒時,應採用恰當的儲存方式並注意葡萄酒的適飲時間,別一不小心錯過了葡萄酒香氣、風味最複雜和美好的時段。

相關焦點

  • 葡萄酒裡的「水垢」竟然是烘焙原料?!
    ,可理解為「葡萄酒的水垢裡的酸」;而德語中酒石酸叫Weinsäure,來自德語單詞Weinsteine,字面含義便是「winestone」。釀造過程中,那些和葡萄接觸過的設備上、管道中、容器裡都很難注意不到的水垢般的酒石。雖然酒石一直隨著葡萄酒出現在葡萄酒的生產中和人們的生活中,但直到1769年,酒石酸才由瑞典化學家通過對酒石的酸化處理而被發現。所以這種來自葡萄的酸被命名為「酒石酸」而不是「葡萄酸」。
  • 日本樂敦製藥發現「酒石酸」或具有促生發效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2月13日報導,日本樂敦製藥公司發現葡萄酒等所含酸味成分「酒石酸」具有增加從頭皮細胞產生的促進生發物質的效果,為活用於開發新產品,正在推進研究。樂敦利用在醫療領域培養的知識經驗,從去年開始進入生髮劑市場,力爭儘早探明詳細機理,投入應用。
  • 葡萄酒中的酸對牙齒有傷害嗎?
    摘要: 酸度作為葡萄酒的重要組成部分,飲用葡萄酒真的會酸蝕你的牙齒嗎?
  • 偏酒石酸——酒石剋星
    葡萄中主要的酸有三種,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總酸含量為4.6~12g/L(酒石酸計),其中酒石酸和蘋果酸含量佔總酸的90%以上,酒石酸表現酸度最高。酒石酸鹽形成機理在葡萄酒中,酒石酸的含量是各種酸中是最高的,常與鈣、鉀、鈉等金屬離子結合形成酒石酸鹽。
  • 酒石酸鹽是什麼?會影響葡萄酒的品質嗎?
    來聽聽這小晶體是什麼,該不該繼續飲用這瓶酒呢。   其實,簡而言之,這瓶葡萄酒毫無問題是可以繼續品嘗的。但也不妨了解一下,這些木塞上的晶體到底是什麼。首先,要知道,釀酒葡萄中主要含有三種酸:蘋果酸、檸檬酸和酒石酸。我們平時喝葡萄酒嘗到的酸味,就是來自酒石酸,而正是因為有了酒石酸,才會出現那些炫酷的晶體。
  • 葡萄酒下肚,嘴唇發紫牙齒發黑,到底是為什麼?怎麼解決?
    ,而我們在釀造紅葡萄酒時,葡萄會帶皮發酵,葡萄皮中有大量的單寧、花青素和酸,由於浸皮時間的不同,葡萄酒的顏色則會有不同。品酒/喝酒前擦掉唇膏或口紅因為一款口紅或唇膏裡面會有很多保證質量的化學物質,單獨使用時或許沒有什麼影響,但當與酒液中的色素混合接觸到一起,可能會發生色素沉澱,導致嘴唇變紫。
  • 為什么喝起來酸的葡萄酒,卻是鹼性飲品?
    都說酸度是葡萄酒的靈魂,是葡萄酒風味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給人帶來新鮮、清爽的口感。一般來說,葡萄中含有的酸性物質主要包括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以及琥珀酸等。酒石酸是葡萄酒中含量最大的酸,只存在於葡萄漿果中。蘋果酸則讓葡萄酒風味更平衡。
  • 葡萄酒中酸的相關知識
    Gardner所說「我們的口腔本能地會對酸度做出反應,想看看葡萄酒到底有多酸嗎?飲後張開嘴,如果你開始流淌口水,那正是你的口腔對酸在產生反應,唾液越多,酸就越多」。pH值葡萄酒中含有許多的酸,但是兩種主要的酸是酒石酸和蘋果酸。我們通常所說的酸度在技術上可稱為「總酸度」或「可滴定酸度」。
  • 為什麼有人喜歡喝「酸咖啡」,咖啡中的酸和苦到底是什麼?
    經常喝咖啡(非奶咖和速溶),尤其是手衝咖啡的朋友一定都有過這種體驗:我這杯咖啡嘗起來酸酸苦苦的,有些甚至還帶有一絲回甘。而我們通常的概念是,苦咖啡苦咖啡。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咖啡除了苦味,還有這麼豐富的味道嗎?這些苦味和酸味到底是什麼呢?
  • 當你拿到一瓶葡萄酒時,開瓶和享用之間還差一步——醒酒!
    幾乎每次和朋友出去吃飯都會碰到自己帶葡萄酒的或者在飯館點葡萄酒的,大大小小的飯館裡許多也都擺上了葡萄酒。 葡萄酒喝的多了,人們就開始想進一步了解葡萄酒,而「喝澳洲葡萄酒用不用醒酒?」是我碰到最多的問題之一。那麼這篇文章就聊一下,喝澳洲葡萄酒到底用不用醒酒、為什麼要醒酒、怎麼醒酒。
  • 葡萄酒中的單寧到底是什麼?
    1.單寧到底是什麼? 單寧是屬於酚家族的複雜化合物。基本上酚是碳,氫和氧的複雜混合物。在植物相關的所有事物中都可以找到它們,例如樹皮,木材,樹葉,種子和果皮。植物本身具有的這種物質有助於將葡萄酒保存在瓶中。
  • 喝葡萄酒為什麼會覺得嘴又澀又幹?
    在眾多的酒類中,葡萄酒是其中一種比較受歡迎 ,葡萄酒作為酒類飲品中的唯一一種鹼性酒,不僅可以中和食物的酸度,而且能美容養顏,有益於人體健康。為什么喝完紅酒後嘴會覺得又澀又幹?事實上,葡萄酒尤其是乾紅葡萄酒,喝起來都會有一些酸澀感。
  • 黃褐斑與炎症後的色素沉澱〔第三部〕
    最先進的去角質活性物包括:α-羥基酸如乙醇酸、扁桃酸、乳酸;β-羥基酸如辛醯基水楊酸、維生素B3菸鹼醯胺、新水合聚羥基酸和仿生酸如乳糖酸和葡糖酸內酯;和維生素A酸衍生物。 可曾經歷過因化學換膚或雷射使肌膚變得乾燥,甚至帶來比以前更嚴重的色素沉澱?黃褐斑和炎症後色素沉澱愛發紅和發熱。當過度的炎症發生時,皮膚中黑色素會進入大量生產模式。多年來,孫博士見過無數的病人因沒耐性等待治療過程,馬上採取積極並侵略性高的換膚和雷射療程而留下大量的紅腫和加劇黃褐斑的狀況。b. 保養是必須的。
  • 葡萄酒到底是如何分類的? 看完又漲知識了
    原標題:葡萄酒到底是如何分類的? 看完又漲知識了   普通大眾現在可以在市面上購買到各種各樣的葡萄酒,有幹紅、幹白、桃紅、甜白、貴腐、香檳……不同種類的葡萄酒讓人們眼花繚亂,各式各樣的酒名讓人們摸不著頭腦,這些描述葡萄酒的詞語到底都有哪些含義呢,它們又分別代表著什麼類型的葡萄酒呢?
  • 如何辨別葡萄酒是色素勾兌還是葡萄汁釀造?看完後回家趕緊試試!
    其實說實話,假酒真的是不分品種,在市面上,假葡萄酒同樣也是數不勝數。而製作假葡萄酒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一種葡萄酒甚至可以完全不用葡萄就能勾兌出來。例如利用一些色素,香精等等材料,不需要利用一滴葡萄汁就可以勾兌出來的葡萄酒稱之為化學紅酒。這樣的假葡萄酒,到底是如何做的呢?
  • 有的葡萄酒喝起來特別「酸」,到底為什麼?
    「酸」對葡萄酒來說非常重要,它與酒精、單寧和甜度並列為影響葡萄酒品質的四大基本要素。對於釀酒師和葡萄酒發燒友而言,理解葡萄酒的酸也極為重要。 「酸」的來源
  • 葡萄酒也有「葷」「素」之分,魚身上的部位提取成分居然作為葡萄酒的澄清劑,你了解嗎?
    但是在葡萄酒的世界,也有「葷」「素」之分,這個你了解過嗎?什麼樣的葡萄酒適合素食主義者?        一瓶葡萄酒的釀造,大多都會經歷採摘、除梗破碎、壓榨、發酵、澄清、裝瓶等步驟,釀造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會添加酵母、二氧化硫等物質。如果你想知道一款酒是否適合素食主義者,首先要看酒中是否有來自於動物的成分,而最關鍵的是看葡萄酒如何澄清的。
  • 如何尋找酒中真愛--這是我見過的對酒石酸最好的解釋
    最流行的,還是怎麼把牛排和三文魚,用烤箱翻來覆去地折騰出一百種花樣,再搭配各色葡萄酒。偶有純粹的葡萄酒愛好者,還會和你談起葡萄酒中的「鑽石」--酒石酸。酒石酸是一種存在於葡萄果實或其它水果(如香蕉或酸角)中的天然成分,在低溫狀態下就會形成晶體。葡萄酒的品質越高,在酒中看見酒石酸的可能性就越大」。
  • 葡萄酒品鑑詞中常見的「單寧」是什麼?
    葡萄酒入門 「葡萄酒入門」將為大家介紹關於葡萄酒的一些基礎入門知識,希望與大家一起了解葡萄酒。第5篇帶大家一起探討葡萄酒品鑑詞上常常看到的「單寧」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