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預告|黃遠帆:我們如何做哲學?

2020-12-11 南京大學哲學系

青年哲學家工作坊第17期

講座主題:

我們如何做哲學?

報告人:

黃遠帆

時間:

12月9日 周三晚上7:30—9:00

騰訊會議ID:544 500 059

報告摘要

近年來,哲學界對哲學方法論議題展現了濃厚的興味——我們是如何做哲學的,又應當如何做哲學。自然主義(naturalism)和扶椅哲學(armchair philosophy)間的張力尤為突出。大量文獻都在集中處理兩者間的溝壑——融會貫通或不相調和。

事實上,這副方法論圖景極為複雜,在扶椅哲學陣營,也有概念進路和形式進路之別。聚焦概念進路,我們還可再進一步分疏:概念分析(Conceptual Analysis)、日常語言考察(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 、概念工程/倫理(Conceptual Engineering/Ethics)、概念譜系學(Conceptual Genealogy)、坎培拉方案(Canberra Plan)等等。這些方法在很多語境被混為一談,本報告試圖對它們的關係進行一個簡明勾勒。

報告人簡介

黃遠帆,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助理教授,法國裡昂高師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元哲學、認識論、新實用主義、遊戲哲學。在《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哲學分析》等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編輯 劉驍奔

相關焦點

  • 講座預告 | 巴得勝:歐洲佛學研究:從語言學到哲學與社會學
    講座預告歐洲佛學研究:從語言學到哲學與社會學European Buddhist Studies:From Philology to Philosophy歐洲漢學學會主席(EACS)比利時根特大學教授(Ghent University, Belgium)主持人洪修平 教授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講座預告| 廈門大學新文科系列講座(第二輯)即將開講!
    講座預告| 廈門大學新文科系列講座(第二輯)即將開講!導語新文科是人文社會科學轉型與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代賦予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任務。廈門大學新文科系列講座(第一輯)五講推出後反響良好,線上線下觀看人數逾700人次。
  • 1月9日講座預告:農業院校如何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1月9日講座預告:農業院校如何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時間:2020-01-07 來源: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講座預告丨桂起權: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恰當相符性
    講座題目: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恰當相符性主講人:桂起權(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主持人:張建軍(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邏輯所所長)時間:2020南京大學哲學系(薛光林樓)216室 主辦:南京大學哲學系、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主講人簡介:桂起權,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 講座預告 | GPA成為重中之重,該如何管理在校期間的GPA?
    講座預告 | GPA成為重中之重,該如何管理在校期間的GPA? 今年的準留學生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難了!且,GPA如此重要,我們要如何管理在校期間的GPA呢? 如果你目前還在糾結當前形勢帶來的煩惱,如果你想要知道如何提高在校GPA,那麼我們來告訴你答案!
  • 震撼心靈:《哲學與人生》講座側記
    隨後,在大家掌聲中,羅軍教授上臺開講,他首先向大家介紹了開設這組哲學系列講座的初衷,主要是有感於大家對哲學的誤解,有的人誤解哲學,是因為哲學的抽象,有的人遠離哲學,是因為哲學的無用,而事實上哲學是「無用中的大用」,是真正安身立命的學問
  • 講座回顧 | 哲學諮商在臺灣的發展
    為了開拓科技哲學學科研究生的學術視野,了解科技哲學與STS學術前沿研究,同時擴大優勢學科在國內的影響,科技哲學專業推出了「科技哲學與STS學術前沿系列講座」。2018年6月8日上午,應南京大學哲學系及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邀請,臺灣輔仁大學前校長黎建球教授做了題為「哲學諮商在臺灣的發展」的講座,潘天群教授主持了這次講座。哲學系研究生參加了這次講座。
  • 邏輯、語言與認知系列講座 | 任曉明:大數據視域中的邏輯和哲學問題
    講座預告邏輯、語言與認知系列講座講座題目:大數據視域中的邏輯和哲學問題主講人:任曉明(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主要著作(含合著)有:《歸納邏輯百年曆程》《計算機科學哲學研究》《非經典邏輯系統發生學研究》《決策、博弈與認知——歸納邏輯的邏輯與應用》。另有論文100餘篇。內容摘要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是哲學和邏輯理論和應用研究的熱點,講座探討大數據引出的一系列面向21世紀學術研究的前沿問題。
  • 4月20日人文復旦講座: 聽「復旦的尼採」講哲學的無用之用
    【MBA中國網訊】「我們中國人吃不要哲學的虧真的太大了,這個民族倘若還想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首先是精神之大、文化之大、人的素質之大,所以一定要有哲學,而現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哲學的殿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 第二季成功舉辦
    11月4日,第一場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郭湛先生主講,題目為《哲學創造與闡釋的歷史變奏》,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臧峰宇教授主持講座。  講座伊始,臧峰宇教授對「哲學的殿堂」講座系列做了總體介紹,指出人大哲學院舉辦這一高端系列講座,目的是為了集中展現我國哲學界深厚的學術傳統,與在這些傳統中引領哲學學科發展、具有廣泛學術影響力的哲學名家。
  • 講座預告 |深國交原副院長告訴你:如何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
    講座預告 |深國交原副院長告訴你:如何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為了發展全面綜合素質能力,近年來越來越多學生和家長選擇走國際教育的路線。但很多家長又覺得孩子還小,不放心讓孩子直接出國,在經過家庭嚴肅商討和專業機構指點後,最終選擇先在國際學校上學,為日後申請國外大學做一個適應和鋪墊的過程。
  • 【預告】12月16日-19日部分學術講座與文化活動信息
    【主題】20世紀法國哲學的發展路徑【時間】12月16日(周三)18:00-20:00
  • 講座預告 | 英語四級,你準備好上岸了嘛
    參加校內校外的公益志願服務  先從時間分配入手之後對英語四級考試四大板塊寫作、聽力、閱讀、翻譯進行細緻的講解除此之外還將帶來英語學習和演講的技巧哦難搞的作文怎麼辦精準定位是關鍵搭建框架不可少潤色內容需謹慎頭疼的聽力問題如何解決
  • 講座|陳嘉映、孫歌:哲學與文學如何處理疾病與死亡?
    陳嘉映以下為講座主要內容。陳嘉映:《沒有死亡就沒有美德》中西哲學家都在進行死亡相關思考,例如,蘇格拉底認為,哲學活動從根本上說是在為死亡做準備,也就是在「練習死亡」;海德格爾將生命理解為向死存在;康德三大公設中的「靈魂不死」;人口論證中人類的新陳代謝,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哲學通過思考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另一個對應的途徑則是皈依宗教。
  • 校友哲學講座——論享樂主義
    託馬斯先是做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隨後就立馬進入今天演講的主題:享樂主義(Hedonism)。他先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什麼是享樂主義,分為心理享樂主義(psychological hedonism)和倫理享樂主義(ethical hedonism)。心理享樂主義的支持者們普遍認為:所有人做的所有的事最終都是為了追求快樂(或減少痛苦)。他列舉了很多例子讓大家理解享樂主義的思想。
  • 上海外國語大學講座、活動預告
    焦慮的年代:我們是誰?(4月2日8:15-9:45)5. 從中華民族到中華民族共同體(4月3日8:15-9:45)*本講座不對外開放關凱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4月1日 (周一) 全球文明與傳播·博士系列講座【主講】廉德瑰【時間】 9:30-11:30【地點】虹口校區1號樓707室【主辦】 新聞傳播學院廉德瑰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講座丨《莊子》哲學中的真善美問題
    講座丨《莊子》哲學中的真善美問題 2020-06-11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做一場引人入勝的學術報告——本周五在線直播講座預告
    在本月LetPub視頻公開課上,主持人Avriel Licciardi博士和Clark Holdsworth博士將介紹做好學術演講的必備知識,帶您學習討論如何吸引聽眾注意力,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使用非母語進行演講的專業技巧。歡迎大家報名加入直播間,踴躍參與提問與討論!
  • [中國社會科學網]領略思想寶藏:「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時代。為紀念中國人民大學命名組建70周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於2020年7月下旬起,隆重推出「哲學的殿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講座採取在線直播形式,邀請素為學界景仰的哲學名家,聚焦哲學前沿問題做專題講座,並以騰訊會議在線直播、B站轉播等方式,向社會開放。
  • 講座預告:翻譯技術科普宣講
    講座預告:翻譯技術科普宣講 講座題目:翻譯技術科普宣講時間:2018.5.11(周五) 下午14:00地點:外國語學院資料室(文經樓C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