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浦志強判三緩三體現中國法律尊嚴

2020-12-11 環球網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2日上午對浦志強案做出一審判決,法庭以煽動民族仇恨罪、尋釁滋事罪兩罪並罰判處浦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據新華社報導,浦志強認罪悔罪,表示服從判決不上訴。

這一判決與很多法律人士之前的預測大致吻合。一方面浦在網際網路上的表現對法律秩序造成了損害,打擊此類行為是中國法律必須盡的職責。另一方面經過反覆調查取證,浦志強涉嫌觸犯法律的證據最終縮小到他通過多個帳號發布的一些微博,因而對他的判決不會很重。判三緩三可以看成權衡各種法律因素的結果。

西方輿論高度關注浦志強案,包括國內浦的一些支持者,一直宣稱浦「無罪」。法院的判決堅持了司法原則,這在西方熱衷幹預中國國內事務的時代很重要。與此同時,國內有一些人從價值觀出發,主張「重判」浦志強,認為判他越重,「政治越正確」,這也千萬要不得。司法應獨立於各種意識形態的考慮和影響,堅守它自身的公正。

浦志強被關押已經一年多,現在判三緩三,他有可能從此失去律師從業資格,他總體上為自己的違法表現付出了相應代價。這個案件將產生多方面的長遠影響,為進一步的法治建設提供標誌性案例。

言論自由是有邊界的,網際網路上的言論自由同樣如此,浦案為此設立了最新的界樁。我們希望,言論自由的邊界能夠通過近年的著名案例變得愈發清晰,這當中有個要素不可缺少,那就是輿論活躍人士、尤其是異見人士們同意存在這樣的邊界,並且有認真總結這條邊界究竟在哪的集體意願。

浦案也告訴官方,給用違法言論破壞社會秩序者定罪,在當前的現實環境下面臨什麼樣的輿論不確定性。西方把反對中國此類司法行動作為對華政治及輿論鬥爭的關鍵戰場之一,它們在這個領域調集資源的能力很強,也最容易在中國聚集起西方價值觀的「粉絲」,形成有一定聲勢的壓力。這要求中國司法機關審理此類案件必須有高度的準確性。

法律的力量很強大,對於釐清言論自由邊界發揮著決定性作用。來自外部和輿論場的壓力從大環境和長效看,也客觀上起到監督、限制公權力的作用。我們希望在歷史的長河中,所有這些因素會形成正面的合力效果,讓中國的言論自由受到法律的真正規制及保護。

浦案大概會受到境內外各種力量的不同解讀,但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它是法律的勝利。很多因素都試圖影響此案判決,它們反而進一步促成了堅守法律原則的絕對必要性。只有依法辦案才能最有效地回應爭議,才能讓判決經得起各種檢驗和挑戰。

支持中國的法治建設,這至少應是國內所有人關心浦案的出發點和回歸處。這是中國社會的共同利益所在,我們決不可因為局部和臨時性因素的幹擾,忘了自己利益的根。

相關焦點

  • 法律熱詞: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的「類案類判」用英文怎麼表達?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通過視頻致辭。姜偉指出,當前以及今後一個時期,案例法學研究會要把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一個重要政治任務,要從中國國情出發總結經驗,研究「類案類判」存在的問題,探索「類案類判」的實現機制,在中國司法實踐中構築案例法學理論的學術話語體系,充分發揮研究會的智庫功能。
  • 法律的尊嚴
    我們是警察,不是商人,只有商人才講值不值,而法律的尊嚴不能用金錢衡量。小偷觸犯了法律,就必須受到法律的懲罰。」女警察嚴厲地說。結果,當電視臺播出小偷偷錢錄像的第二天,小偷就落網了。法律的尊嚴不容侵犯,法律必須得到遵守,這是對一個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幾千年了,我們一直在說「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又說「我們絕不冤枉一個好人,但也絕不放過一個壞人」。然俗話說「缺什麼吆喝什麼」,看看橫直撞的電動車,看看中國式過馬路,看看站道經營,再看看四處亂竄的寵物狗,就知道此言不虛。
  • 讀懂民法典 | 死的尊嚴該如何保護?這三點全說透了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條清晰地將自然人的生命權劃分為生命安全和生命尊嚴兩個部分,突出每個人不僅享有人格尊嚴,更體現在生命尊嚴上。而所謂的生命尊嚴,既包含活著的尊嚴,也包含死去的尊嚴。對於此前學術界早已有探討的生前預囑問題,奠定了法制土壤。
  • 人格尊嚴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條
    法律本身就是比較枯燥無味的,考生們在複習過程中已經在用很大的意志力進行複習。但是對於一些法律法規還會出案例分析題的省份,考生們內心更加煎熬。今天就由中公講師為廣大考生歸納分析一下教師招聘的熱門考點——人格尊嚴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條。
  • 多米尼克撤僑體現大國崛起與國民尊嚴的統一——兼評龍應臺的「小...
    這次多米尼克撤僑又一次體現大國崛起和國民尊嚴的統一。這件事不由得讓人們又一次聯想起龍應臺北大演講時拋出的所謂「我不在乎大國崛起,只在乎小民尊嚴」。在這裡,龍應臺提出的是一個矯情的偽命題。從哲學方面,她把屬於對立統一關係的「大國崛起」與「小民尊嚴」割裂開來和對立起來。
  • 民意作為判死刑依據引爭議 專家稱法律更不可侵
    韓一村(以下簡稱「韓」):有爭議是正常的,法律需要在爭議中前行,死刑制度的改革更需要更多的關注目光。  我個人認為,作為司法機關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法律獨立地審理案件,不受外界任何幹涉,也不應當受到公眾的情緒和不當輿論的影響。我想,這也是依法治國理念對司法的要求。  當然這和民意是不矛盾的。我們經常說,「民意是天」,那麼如何在法律上體現民意呢?
  • 求職被拒,用法律找回了尊嚴
    今天真是個大快人心的一天,因為法律的公正維護了河南人的尊嚴。7月4日,小閆收到了浙江喜來登度假村有限公司的回覆,稱她不適合上述兩個崗位,不適合原因一欄赫然只寫了「河南人」三個字。小閆說,經過慎重考慮,她決定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河南人的尊嚴。小閆一紙訴狀把浙江喜來登度假村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該公司招聘人員時,存在地域歧視行為,對方嚴重侵害了她的人格權。
  • 趙正永為什麼沒判死刑?
    為什麼沒有判死刑立即執行?這樣的判決公平公正嗎?未來像趙正永這樣的貪汙受賄的官員判決都不會判死刑,立即執行?為此,記者採訪了陝西省法學會法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陝西法正平安律師事務所主任/首席創始合伙人張平安。
  • NO.35評論類型(1):無可比擬的社論社評
    後續的評論類型,斌老師打算從社論社評、時評快評、記者手記、來論來信、思想論壇、散文隨筆、圖片評論、網絡微評等幾個方面進行詳細講解。今天開講的是社論社評。社論社評是媒體自身立場、追求、見解的對外呈現,往往規格高且隆重,話題大且莊嚴,觀照國計民生,體察黨是國事,洞悉國內外形勢,響應特殊時間點需要。
  • 江蘇常州:事發武進,惡男長期家暴,女兒將其「反殺」,判三緩四
    2020年12月16日《常州晚報》第8版「城事」報導了一則社會新聞,標題是:「法援律師克服種種不便進行積極辯護,『反殺』長期家暴父親的女兒獲判緩刑」。新聞就報導了這麼一位不負責任的父親,又一次喝醉酒,又一次毆打家人,不料其醉酒失控摔倒了,被家人扭住扔在地上,女兒害怕父親醒來報復,用膠帶貼捂父親口鼻,致其機械性窒息死亡。
  • 社評:對印方的機會主義表現必須強硬回擊
    中國西部戰區星期一晚間表示,印軍8月31日在班公湖南岸、熱欽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線佔控,公然挑釁,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嚴重破壞中印邊境地區和平穩定。
  • 環球社評:防火牆帶給中國網際網路哪些影響
    原標題:社評:防火牆帶給中國網際網路哪些影響   近日由於部分外國VPN服務在中國受到屏蔽,防火牆的事情再次成為焦點。工信部官員昨天就VPN受屏蔽回答記者提問,強調中國發展網際網路一定要按照本國法律法規來進行,一些不良信息應該按照中國法律加以管理。
  • 中小學教師是國家公職人員,體現其特殊法律地位,網友有三點建議
    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保障和管理。也就是說這就是從法律地位上確定了公辦中小學教師是國家公職人員這樣特殊地位。這對於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從教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這一種特殊法律地位如何體現呢,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教師作為教育公務員對待,但目前看這樣的條件尚不具備。
  • 民法典:中國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利有哪些?
    民法典:中國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利有哪些?1、因違約而侵害了當事人的人格權,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可以。  《民法典》頒布之前的法律規定,違約責任的承擔並不包含精神損害賠償。第996條的規定,是對之前法律規定的創新。2、使用他人的姓名、名稱、肖像、個人信息,要承擔民事責任嗎?不一定。
  • 能被再判緩刑嗎?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在緩刑期間應當謹小慎微,做個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如果在緩刑期間死性不改地違法亂紀,甚至做出犯罪行為的,則司法機關會撤銷他的緩刑判決,將他關進監獄服判實刑。比如,如果當初他被判三緩三的,則需要被關進監獄服刑三年。
  • 學者評點「尊嚴生活」的高度與寬度(組圖)
    但我認為,「人的尊嚴」應該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概念。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春節團拜會上對「尊嚴」做了解讀,指出「尊嚴」主要指三個方面:第一,就是每個公民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自由和權利。第二,國家的發展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第三,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必須以每個人的發展為前提。
  • 人活得要有尊嚴-安寧療護中的尊嚴療法
    人的尊嚴與諸多因素相關,可以從哲學、法律、社會、文化等很多角度去論述和解讀。
  • 遼寧瀋陽:海參未標生產日期 被判退貨三倍賠償
    遼寧瀋陽:海參未標生產日期 被判退貨三倍賠償2017-03-13 09: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華商晨報        瀏覽量: 2074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瀋陽市民魏某在促銷活動中購買的海參,內包裝和禮盒都沒有標註生產日期,遂起訴廠商索賠經濟損失。
  • 民法總則體現了時代特點和中國特色
    民法總則確立了我國民法典的綱領、框架,消除了民事立法中存在的民法通則和其他單行民事法律規範的衝突、矛盾,規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生活的基本規則。民法總則的內容在主要繼受之前民法通則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創新,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點和中國特色。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民法總則 民法總則第1條明確了民法的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了總則當中。
  • 三男子在南充用氣槍打斑鳩,法院判了!
    三名男子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因為用氣槍射殺4隻斑鳩,被告上了法庭,並因犯非法狩獵罪,被判處2000-3000元不等的罰金。10月23日上午9時30分,南充市嘉陵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三被告人到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自願認罪認罰,法院決定對三被告人從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