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光 金陵女大的日常,至今仍是女大學生的標杆
1920年,舊校園的院子。1922年,女大學生的體育課。1933年,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合唱團合影。1936年,德國柏林,參加奧運會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大學生與校長吳貽芳的合影。1937年,四川成都,運動場上的金陵女大學生。
-
還原電影片段中的歷史 南京淪陷前的金陵女學生
1932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圖書館內 張藝謀新片《金陵十三釵》近日正在熱映,其中有很多真實的歷史值得我們尋覓。在《金陵十三釵》中,書娟等十多個女學生沒有原型,但《金陵十三釵》的原作者嚴歌苓在接受採訪時曾稱,她寫作《金陵十三釵》,最初的靈感來自美國人明妮·魏特琳的日記。
-
南京淪陷前後珍貴老照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難民生活歷史影響
本組老照片是美國聖公會牧師在南京淪陷前後拍攝的珍貴照片,其中有部分是南京淪陷初期,部分是南京淪陷之後的照片,這些照片直接反映了日本侵華戰爭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圖為1937年,位於上海路和中山路交叉口的一個國際安全區內難民收容所。
-
珍藏老照片:南京淪陷前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1915-1937)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女子教會大學,1915年在南京開學。它一開始就以大學的規格出現,第一任校長是德本康夫人。在辦學中設置過16個四年級學科,包括中文、英語、歷史、社會、音樂、體育、化學、生物、家政以及醫學專科等,在國內外享有聲譽。
-
金陵女大舍監冒死寫下的日記 揭秘南京大屠殺!
今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10:01分,無論在做什麼,在哪裡,都請停下來,為遇難同胞低頭默哀1分鐘。揭秘南京大屠殺:湖北女子冒死寫下大屠殺日記
-
2首南京淪陷題材失傳歌曲將重新唱響
南京市地方志辦公室7日披露,該辦研究人員遍覽現存的抗日時期音樂史料,確認了《首都淪陷紀念歌》和《紀念首都》是抗戰時期僅有的兩首直接以南京淪陷為題材的歷史歌曲。 今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即。南京市地方志辦公室組織了金陵科技學院大學生合唱團,依據文獻記錄的歌譜進行重新排練。
-
民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東方最美麗校園,消失名校金陵大學今何在?
金陵女大學生 金陵女大在隨園開辦時,對整個校區做了整體規劃,當時還專門聘請美國建築師墨菲來布局,呂彥直設計參與,設計建設出7幢古典宮殿式建築
-
金陵女大:文理兼修的第一所中國女子大學,西學東漸下的教育碩果
▲清末傳教士及家眷舊照至20世紀初,由教會創辦的小、中女校的教育體系趨於完備,為了使這些女校的畢業生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教育權▲金陵女子大學舊址,現為南京師範大學二、金陵女子大學建校初況▲金陵女子大學女學生舊照除招生困難外,學校教學和生活條件也極為艱苦
-
「夜之金陵」,讓南京的夜晚越來越好玩
鼓樓廣場冬夜裡的柴火餛飩攤兒、馬臺街熙熙攘攘的夜市……這些深夜記憶隨著城市發展漸漸褪成發黃的舊照片。伴隨著消費升級,南京「夜經濟」正以全新方式打開:看一場劇、讀一本書、品一茗茶、遊一條河、逛一條街,還有街角那透著暖意的深夜食堂、深夜超市,妥帖照料著人的心和胃。
-
南京淪陷後,她們假扮學生「自願」被日本人接走,結局怎麼樣了
有這樣一群女子,在南京淪陷後,她們假扮學生「自願」被日本人接走。她們為了保護當時很有女學生不被日軍蹂躪,就組成了「敢死隊」,她們就是——金陵十三釵。因為對於她們,她們經受著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傷害,甚至慘死在日軍手上 相信很多人都被《金陵十三釵》中幾位風塵女子所感動。最初她們與南京金陵學院的女學生們都看不慣對方。女學生們覺得她們都是妓女,身體不乾淨,而且做事還我行我素的;而這些風塵女子呢,她們覺得這幫女學生們,不懂事,在這種危及關頭還是「自私自利」,完全不懂得顧全大局。
-
日寇入侵南京時,冠絕南京的金陵十三釵結局如何?這結局誰都不信
提起南京這座城市,是歷史上文化豐富著名的古代首都,這裡見證了無數朝代的興衰盛亡,同時這裡也是一座令人傷心的城市,因為曾經在這裡,我們的同胞們經歷了史上最殘忍的迫害,一場慘無人道的屠殺,讓整個城市暗無天日,不知道後來的殘留下來的人們是怎麼忍受住親人們被屠殺的悲痛的。
-
人們為何稱金陵女大是南京淪陷時人間地獄中的天堂?
出於日本民族「男尊女卑」的民族心理以及日本對於中國人的蔑視,日軍攻佔南京之後,大量強姦婦女,並通過各種慘絕人寰的方式虐殺中國婦女,上至老嫗,下至幼女。其行為之殘忍,遠遠超過德軍的性暴行 。金女大主要收容女難民,因此魏特琳看到並記錄下了許多日軍的性暴行。南京淪陷的前兩天,魏特琳就聽聞了許多年輕婦女被強姦的消息。
-
因日軍侵略西遷的金陵女大 校花閨房依然如舊
它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簡稱「金女大」)。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簡稱「金女院」)即是對她的傳延,南師大隨園校區現有金陵女子大學遺址。1911年,美國教會北美長老會、美以美會、浸禮會等倡議在長江流域創辦一所女子大學,1913年在南京莫愁湖東南繡花巷籌建金陵女子大學,1915年正式開學,首任校長德本康。1923年移至隨園。1927年後,校務由美國人轉交中國人。
-
1937年上海淪陷前夕 這15位青年記者做了件什麼事
1937年11月8日。蘇州河兩岸火光沖天。入夜七點,卻有15名年輕記者,從各方匯聚到山西南路200號的南京飯店。他們代表24位發起人,在飯店召開了一次會議——由他們發起的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協會,伴隨著夜的血與火誕生。 這24名發起人,當時平均年齡只有28歲,卻在上海即將淪陷前夕,燃起不屈的火把。
-
四位金陵女大教師「南京大屠殺見聞日記」首發
四位金陵女大教師「南京大屠殺見聞日記」首發 由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陸束屏教授編著的《血腥恐怖金陵歲月——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中外人士的記載》,7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首發式。該書收錄了時屬國際安全區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四位教職人員在南京大屠殺期間,親歷、親記的相關日記、隨筆和自傳。其中程瑞芳日記也是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材料的一部分。
-
她是美國人,墓碑上寫著「金陵永生」,她曾保護了南京上萬婦孺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主要展示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的南京大屠殺史實,以大量的珍貴歷史照片、實物和影像資料,翔實地揭露了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其陳列內容和形式在海內外獲得好評。在紀念館的第四部分主題是人道主義救援。
-
在南京,有一種回憶,叫金陵飯店!
今天的金陵飯店,就像一位遲暮的老人,鎮守著南京一方。【圖片提供:全景視覺】很多南京人都不知道,當時金陵飯店一家賓館的收入能佔到全省旅遊收入的三分之一。那時候,人們到南京來,除了看中山陵、總統府,還要看金陵飯店,甚至比南京長江大橋還有名。
-
專家首次發現四首紀念南京淪陷題材歷史歌曲
這是莫大恥辱,需要我們去洗淨……」 近日,當這如泣如訴的旋律,從大學生志願者們口中唱出時,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員胡卓然眼中泛起了淚花,他說,這70多年前紀念南京淪陷的「抗戰之聲」,在塵封於史冊多年之後,終於得以在南京唱響。 參與旋律整理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機電工程系志願者們,也又激動又自豪。
-
在南京,邂逅最美的金陵詩詞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江寧、石頭城、天京等,是中國四大古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
泰興籍金陵女大校長,「智慧女神」——吳貽芳
吳貽芳先生,正是以她中國第一批女大學生、第二位大學女校長的身份,巾幗不讓鬚眉,為金女大之於教育界、為教育界之於民國、為民國之於世界舞臺,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在金女大時,吳貽芳便擔任學生自治會的會長,並組織同學參與了五四運動的遊行。大學畢業後,吳貽芳曾被聘為北京女子高等師範英文部主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