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阿德勒」即可免費領取399元的視頻課程
文/蝦小畫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度,一場新冠狀病毒席捲全球,無一國家倖免。截止目前為止,全球確診人數已超300萬人感染,累計死亡人數超21萬人。
中國作為第一個爆發新冠疫情的國家,經過了兩三個多月艱苦卓絕的戰鬥,中國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抗疫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和很多國家的高度肯定和讚賞,為全世界贏得了寶貴的窗口期,更是為全球抗疫樹立了新的標杆,很多國家紛紛效仿中國抗疫舉措。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布魯斯·艾爾沃德稱讚中國抗疫)
01
中國抗疫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
從阿德勒的視角出發,回顧了中國抗疫的過程,我發現了取得抗疫成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合作!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理念中最核心的兩字。
從1月20日國家衛健康委專家組召開記者會,通報「確定新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的現象」,到黨中央和政府當機立斷,1月23日武漢立即封城,關閉離漢通道,全國暫停進入武漢道路水路客運班線發班,隨後全國各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國正式進入了防疫階段。
(武漢封城)
封一座城,而且是有著1000多萬人口、更是九省通衢的城市,面臨的經濟損失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但是,寧願犧牲經濟,也要保證中國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防止疫情迅速擴散蔓延全國甚至全世界,這需要黨組織的合作、勇氣、決策和想像力!
1月24日,已是中國的除夕之夜,然而此時此刻,國家醫療隊、各省醫療隊紛紛陸陸續續馳援武漢,4萬多名醫護人員們紛紛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毅然決然志願奔赴武漢前線參與抗疫工作,幫助武漢早日擺脫病毒的侵蝕。這需要醫護人員的合作、勇氣、愛和社會情懷!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從方案設計到建成正式交付使用,從1月24日除夕之夜開建,幾百臺挖掘機和幾千名工人日夜馬不停蹄與時間賽跑,僅僅用了10天時間。相繼,武漢雷神山醫院也同樣10天時間內完成了交付使用,被譽為中國速度!這需要黨、政府、企業和工人之間的高度精誠合作精神。
(1月24日武漢火神山開建)
(1月25日武漢雷神山建設過程)
整個疫情期間,全國14億人口,每個人都主動做好個人防護,自覺居家隔離、帶口罩、勤洗手、不外出、不串門、不聚會、不走親戚等,積極聽取醫生和專家的建議,配合國家和政府的各種抗疫舉措,不給醫院添堵,不給國家添麻煩,企業停工停產,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就是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需要個體與集體,小家和大家的充分合作精神、貢獻和責任感。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描述中國抗疫見聞,多次表示震撼人心)
中國疫情嚴重的時候,收到了很多國家的物資捐贈和支援幫助;而當國外疫情開始擴散蔓延,日益嚴峻的時候,中國也立即派出醫療隊和甚至翻倍回饋物資去幫助曾經支援我們的國家以及需要幫助的國家:義大利、韓國、日本、伊朗、俄羅斯、塞爾維亞.....這體現了大國的擔當與社會責任感。
病毒面前,沒有一個國家是孤島,全球合作抗疫才能驅散病毒,走出困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需要國家的合作精神、社會情懷。
(俄羅斯當初捐贈了200萬隻口罩,中國回饋了1.5億隻)
(中國回贈俄羅斯的物資)
(中國回饋日本的物資)
.......
疫情期間,我相信很多人不止一次被中國抗疫過程中的種種抗疫故事感動得流下淚水,看到國家、黨、政府、企業、醫護人員、老百姓,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每個環節和流程都緊緊相扣,每個人都自覺做好自己的那個環節,每個人都作出自己的貢獻,這種強烈的合作意識和積極貢獻的精神,正是中國人民取得抗疫成功的關鍵。
如今的中國,已成了全世界最安全最嚮往的國家,全國各省各地已經開始井然有序的分批覆工復產復學,逐步重啟,慢慢恢復經濟。
而面對疫情,很多國家一開始從忽視到輕視再到敵視,導致疫情日益嚴峻,政府抗疫過程中的「神操作」,讓人魔幻;而一些國家政客各種「甩鍋」不負責任的態度和種族歧視行為,讓人憤慨。近期國外還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遊行示威活動,國外民眾不顧專家建議、政府規定,紛紛要求復工。如此一來,國外的疫情拐點似乎遙遙無期。
對比之下,生長生活在中國這樣的一個國度,無不感到滿滿的幸福和安全。從中國的抗疫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民把阿德勒精神踐行得淋漓盡致,合作、勇氣、貢獻、愛、平等、尊重、人道主義、社會情懷、社會責任、整體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阿德勒大學教授瑪麗娜·布魯斯丁博士,在全球導師團《陪伴孩子輕鬆走過0-18歲》的視頻課程中,給我們講述了阿德勒心理學關於合作的理念:
「合作是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育兒方法、阿德勒心理諮詢的關鍵,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生活中真正的挑戰,需要合作才能找到成功的解決方案,生活中的挑戰,只有合作才能解決,所以如果挑戰沒有得到解決,這並不意味著挑戰過於強大,可能是意味著我們的合作還不夠,我們可以進行更多的合作。
對我來說,每當我看到家庭的挑戰時,或者看到國家、宇宙、整個地球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挑戰,我可以看到,不是挑戰太大,而是合作還不夠多,所以如果挑戰還沒有解決,無論是兄弟姐妹之間發、父母之間、或者家庭氛圍不好,或者在學校表現不佳,或者是國家,整個世界都處於一種逆勢,問題不在於挑戰有多大,而是在於沒有充分地進行合作,這對我來說是最樂觀的阿德勒心理中最樂觀的概念之一,就是解決挑戰的辦法就是合作。再強調德雷克斯的一句話:生活中真正的挑戰,需要合作才能找到成功的解決方案。」
「如果挑戰沒有得到解決,這並不意味著挑戰過於強大,可能是意味著我們的合作還不夠多。」瑪麗娜引用的德雷克斯這番話,點明了中國抗疫成功的關鍵。新冠狀病毒,是目前人類遇到的最大挑戰,全球抗疫只有充分合作,才能戰勝疫情。
02
培養孩子合作能力和精神的重要性
從中國抗疫成功中,我們可以獲得啟示:培養孩子合作能力和精神的重要性已經不明而言。合作,是解決任何挑戰和問題的方法,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生存之道,唯有合作,我們才能走向更高。人類只有合作,才能走得更遠。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提到了很多關於合作的內容:
每個人都背負著三大任務而生,工作、社交和性,這是三個不容忽視的人生枷鎖。它們構成了現實,人生所要面對的一切問題或疑問都因它們而生,而這些問題的處理,都需要通過合作來解決。缺乏合作是一項重大缺陷。每天、每時、每刻,我們都需要合作,我們的看、說、聽都能體現出合作能力的高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而超越自卑的唯一正確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價值和社會的價值聯繫在一起,通過為社會解決問題,通過與他人的合作,通過關愛他人,來實現自我價值的增長,降低內心的自卑感,才能生活得幸福和淡定。如果想要了解犯罪分子,最重要的就是觀察它們合作失敗的成都和性質。犯罪分子的合作能力各不相同,犯罪行為的輕重也各不相同。
阿德勒還說:所有的失敗者當中,最多的共同點,就是合作能力非常差或者從小到大沒有學過合作。
從阿德勒的話來看,一個從小缺乏合作能力的孩子,長大後他的人格必定是有所缺失的,或者說是很難找到幸福感和生活的意義的。
人生就是一場合作的過程,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工作、友誼和愛情中,只有通過合作與貢獻,才能發展出巨大的能力,從而找到我們人生的意義。
03
如何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
阿德勒說:「如果父母自己都無法合作,當然也不能去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合作必須經過教授才能學會。我們不能期待一個從未學過合作的孩子能夠正確應對需要合作的任務。」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合作。實際上,當父母抱起孩子的時候,那一刻,父母與孩子的合作就已經開始了。
在正面管教課程中,有52張養育工具卡,其中有很多都是在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以下列舉一些工具卡供大家參考:
1.家庭會議
2.家務活
3.日常慣例
4.選擇輪
5.有限的屏幕時間
6.關注於解決方案
7.花時間訓練
8.特別時光
9.約定
10.贏得合作
11.傾聽
12.家庭工作
13.擁抱
14.鼓勵
合作能力必須經過訓練和學習才能獲得。作為父母,我們應先學會在日常的生活和相處中,向孩子示範如何相互合作。分享我們家裡最近發生的一個小故事。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我跟老公溝通了想要在家裡的大廳安裝一個書牆,用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同時也是進行親子活動和一家人情感連接的場所。剛開始老公並不同意,他覺得大廳用來放孩子的玩具就挺好,書牆買回來的話玩具不知道放在哪裡好,我覺得他的話也有道理,但是我還是跟他表達了我的想法和分析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最終贏得了老公的合作。
於是我們通過幾家平臺價格的對比以及量了大廳尺寸的,最終買了兩個1米的書櫃。書櫃到貨的那天,孩子也表示要來幫忙按照,但是由於賣家發來的說明書和視頻都沒有詳細的講解,我和老公根本看不懂,感到很受挫,孩子躍躍欲試想要幫忙結果幫倒忙讓老公也很煩躁,最後讓孩子坐到一旁安安靜靜的玩手機,其實孩子心裡也很受挫。
最後冷靜下來休息了一會,開始尋找解決方案,我們聯繫了賣家發來微信視頻,按照賣家的指導一步一步的安裝,終於學會了安裝。有了第一個的安裝經驗,第二個書櫃就輕鬆多了,這時我們邀請孩子過來一起幫忙,告訴他具體的操作步驟,並且鼓勵了他做得好的地方,孩子感到特別的開心。
最終,我們一家人通過通力合作,完成了書牆的安裝,擁有了一片乾淨整潔的小天地。
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需要合作,合作無處不在,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培養孩子合作精神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