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德勒視角看中國抗疫成功的過程,我看到了一種震撼人心的精神

2020-12-16 蝦寫蝦畫

回復「阿德勒」即可免費領取399元的視頻課程

文/蝦小畫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度,一場新冠狀病毒席捲全球,無一國家倖免。截止目前為止,全球確診人數已超300萬人感染,累計死亡人數超21萬人。

中國作為第一個爆發新冠疫情的國家,經過了兩三個多月艱苦卓絕的戰鬥,中國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抗疫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和很多國家的高度肯定和讚賞,為全世界贏得了寶貴的窗口期,更是為全球抗疫樹立了新的標杆,很多國家紛紛效仿中國抗疫舉措。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布魯斯·艾爾沃德稱讚中國抗疫)

01

中國抗疫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

從阿德勒的視角出發,回顧了中國抗疫的過程,我發現了取得抗疫成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合作!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理念中最核心的兩字。

從1月20日國家衛健康委專家組召開記者會,通報「確定新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的現象」,到黨中央和政府當機立斷,1月23日武漢立即封城,關閉離漢通道,全國暫停進入武漢道路水路客運班線發班,隨後全國各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國正式進入了防疫階段。

(武漢封城)

封一座城,而且是有著1000多萬人口、更是九省通衢的城市,面臨的經濟損失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但是,寧願犧牲經濟,也要保證中國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防止疫情迅速擴散蔓延全國甚至全世界,這需要黨組織的合作、勇氣、決策和想像力!

1月24日,已是中國的除夕之夜,然而此時此刻,國家醫療隊、各省醫療隊紛紛陸陸續續馳援武漢,4萬多名醫護人員們紛紛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毅然決然志願奔赴武漢前線參與抗疫工作,幫助武漢早日擺脫病毒的侵蝕。這需要醫護人員的合作、勇氣、愛和社會情懷!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從方案設計到建成正式交付使用,從1月24日除夕之夜開建,幾百臺挖掘機和幾千名工人日夜馬不停蹄與時間賽跑,僅僅用了10天時間。相繼,武漢雷神山醫院也同樣10天時間內完成了交付使用,被譽為中國速度!這需要黨、政府、企業和工人之間的高度精誠合作精神。

(1月24日武漢火神山開建)

(1月25日武漢雷神山建設過程)

整個疫情期間,全國14億人口,每個人都主動做好個人防護,自覺居家隔離、帶口罩、勤洗手、不外出、不串門、不聚會、不走親戚等,積極聽取醫生和專家的建議,配合國家和政府的各種抗疫舉措,不給醫院添堵,不給國家添麻煩,企業停工停產,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就是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需要個體與集體,小家和大家的充分合作精神、貢獻和責任感。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描述中國抗疫見聞,多次表示震撼人心)

中國疫情嚴重的時候,收到了很多國家的物資捐贈和支援幫助;而當國外疫情開始擴散蔓延,日益嚴峻的時候,中國也立即派出醫療隊和甚至翻倍回饋物資去幫助曾經支援我們的國家以及需要幫助的國家:義大利、韓國、日本、伊朗、俄羅斯、塞爾維亞.....這體現了大國的擔當與社會責任感。

病毒面前,沒有一個國家是孤島,全球合作抗疫才能驅散病毒,走出困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需要國家的合作精神、社會情懷。

(俄羅斯當初捐贈了200萬隻口罩,中國回饋了1.5億隻)

(中國回贈俄羅斯的物資)

(中國回饋日本的物資)

.......

疫情期間,我相信很多人不止一次被中國抗疫過程中的種種抗疫故事感動得流下淚水,看到國家、黨、政府、企業、醫護人員、老百姓,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每個環節和流程都緊緊相扣,每個人都自覺做好自己的那個環節,每個人都作出自己的貢獻,這種強烈的合作意識和積極貢獻的精神,正是中國人民取得抗疫成功的關鍵。

如今的中國,已成了全世界最安全最嚮往的國家,全國各省各地已經開始井然有序的分批覆工復產復學,逐步重啟,慢慢恢復經濟。

而面對疫情,很多國家一開始從忽視到輕視再到敵視,導致疫情日益嚴峻,政府抗疫過程中的「神操作」,讓人魔幻;而一些國家政客各種「甩鍋」不負責任的態度和種族歧視行為,讓人憤慨。近期國外還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遊行示威活動,國外民眾不顧專家建議、政府規定,紛紛要求復工。如此一來,國外的疫情拐點似乎遙遙無期。

對比之下,生長生活在中國這樣的一個國度,無不感到滿滿的幸福和安全。從中國的抗疫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民把阿德勒精神踐行得淋漓盡致,合作、勇氣、貢獻、愛、平等、尊重、人道主義、社會情懷、社會責任、整體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阿德勒大學教授瑪麗娜·布魯斯丁博士,在全球導師團《陪伴孩子輕鬆走過0-18歲》的視頻課程中,給我們講述了阿德勒心理學關於合作的理念:

合作是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育兒方法、阿德勒心理諮詢的關鍵,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生活中真正的挑戰,需要合作才能找到成功的解決方案,生活中的挑戰,只有合作才能解決,所以如果挑戰沒有得到解決,這並不意味著挑戰過於強大,可能是意味著我們的合作還不夠,我們可以進行更多的合作。

對我來說,每當我看到家庭的挑戰時,或者看到國家、宇宙、整個地球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挑戰,我可以看到,不是挑戰太大,而是合作還不夠多,所以如果挑戰還沒有解決,無論是兄弟姐妹之間發、父母之間、或者家庭氛圍不好,或者在學校表現不佳,或者是國家,整個世界都處於一種逆勢,問題不在於挑戰有多大,而是在於沒有充分地進行合作,這對我來說是最樂觀的阿德勒心理中最樂觀的概念之一,就是解決挑戰的辦法就是合作。再強調德雷克斯的一句話:生活中真正的挑戰,需要合作才能找到成功的解決方案。

「如果挑戰沒有得到解決,這並不意味著挑戰過於強大,可能是意味著我們的合作還不夠多。」瑪麗娜引用的德雷克斯這番話,點明了中國抗疫成功的關鍵。新冠狀病毒,是目前人類遇到的最大挑戰,全球抗疫只有充分合作,才能戰勝疫情。

02

培養孩子合作能力和精神的重要性

從中國抗疫成功中,我們可以獲得啟示:培養孩子合作能力和精神的重要性已經不明而言。合作,是解決任何挑戰和問題的方法,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生存之道,唯有合作,我們才能走向更高。人類只有合作,才能走得更遠。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提到了很多關於合作的內容:

每個人都背負著三大任務而生,工作、社交和性,這是三個不容忽視的人生枷鎖。它們構成了現實,人生所要面對的一切問題或疑問都因它們而生,而這些問題的處理,都需要通過合作來解決。缺乏合作是一項重大缺陷。每天、每時、每刻,我們都需要合作,我們的看、說、聽都能體現出合作能力的高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而超越自卑的唯一正確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價值和社會的價值聯繫在一起,通過為社會解決問題,通過與他人的合作,通過關愛他人,來實現自我價值的增長,降低內心的自卑感,才能生活得幸福和淡定。如果想要了解犯罪分子,最重要的就是觀察它們合作失敗的成都和性質。犯罪分子的合作能力各不相同,犯罪行為的輕重也各不相同。

阿德勒還說:所有的失敗者當中,最多的共同點,就是合作能力非常差或者從小到大沒有學過合作。

從阿德勒的話來看,一個從小缺乏合作能力的孩子,長大後他的人格必定是有所缺失的,或者說是很難找到幸福感和生活的意義的。

人生就是一場合作的過程,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工作、友誼和愛情中,只有通過合作與貢獻,才能發展出巨大的能力,從而找到我們人生的意義。

03

如何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

阿德勒說:「如果父母自己都無法合作,當然也不能去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合作必須經過教授才能學會。我們不能期待一個從未學過合作的孩子能夠正確應對需要合作的任務。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合作。實際上,當父母抱起孩子的時候,那一刻,父母與孩子的合作就已經開始了。

在正面管教課程中,有52張養育工具卡,其中有很多都是在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以下列舉一些工具卡供大家參考:

1.家庭會議

2.家務活

3.日常慣例

4.選擇輪

5.有限的屏幕時間

6.關注於解決方案

7.花時間訓練

8.特別時光

9.約定

10.贏得合作

11.傾聽

12.家庭工作

13.擁抱

14.鼓勵

合作能力必須經過訓練和學習才能獲得。作為父母,我們應先學會在日常的生活和相處中,向孩子示範如何相互合作。分享我們家裡最近發生的一個小故事。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我跟老公溝通了想要在家裡的大廳安裝一個書牆,用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同時也是進行親子活動和一家人情感連接的場所。剛開始老公並不同意,他覺得大廳用來放孩子的玩具就挺好,書牆買回來的話玩具不知道放在哪裡好,我覺得他的話也有道理,但是我還是跟他表達了我的想法和分析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最終贏得了老公的合作

於是我們通過幾家平臺價格的對比以及量了大廳尺寸的,最終買了兩個1米的書櫃。書櫃到貨的那天,孩子也表示要來幫忙按照,但是由於賣家發來的說明書和視頻都沒有詳細的講解,我和老公根本看不懂,感到很受挫,孩子躍躍欲試想要幫忙結果幫倒忙讓老公也很煩躁,最後讓孩子坐到一旁安安靜靜的玩手機,其實孩子心裡也很受挫。

最後冷靜下來休息了一會,開始尋找解決方案,我們聯繫了賣家發來微信視頻,按照賣家的指導一步一步的安裝,終於學會了安裝。有了第一個的安裝經驗,第二個書櫃就輕鬆多了,這時我們邀請孩子過來一起幫忙,告訴他具體的操作步驟,並且鼓勵了他做得好的地方,孩子感到特別的開心。

最終,我們一家人通過通力合作,完成了書牆的安裝,擁有了一片乾淨整潔的小天地。

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需要合作,合作無處不在,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培養孩子合作精神和能力。

相關焦點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回頭看,也是從一個切面對中國抗疫這段歷史的見證。查瓊芳8月18日,在2020年上海書展的最後一天,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總辦公廳舉行了《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式。首發式上也傳來好消息,該書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疫情來勢洶洶,但中國僅用2個月時間久控制住了如此嚴重的疫情,中國這場史詩級抗疫之戰在創造了人類抗疫史的奇蹟。
  •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
    偉大抗疫精神,是支撐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英勇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和黨的優良精神傳統在新時代的新發揚,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抗擊疫情這一特殊戰鬥中的踐行和彰顯,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優勢的直接體現,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生命至上的為民追求天道好生,仁者愛人。
  • 馬來西亞中國報:貧富不均對人是一種精神傷害
    中新網12月26日電 馬來西亞《中國報》發表署名文章《驚人數目字》指出,一連串怵目驚心的數字多麼震撼人心,同是巨額數目,一邊是不幸悲慘的表徵,另一邊則象徵極度奢華、揮霍、虛榮……所以我始終覺得︰貧富不均對人是一種精神傷害。貧窮也是現在世界上人類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 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暨「抗疫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朱小玲從自身經歷出發,對比了中外「抗疫」差異。她表示,中國抗疫彰顯了一以貫之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也彰顯了中國尊重科學的精神。  孫亮作了題為「抗疫精神的價值意義」的主題發言。
  • 哥斯大黎加畫家見證中國抗疫過程 將創作相關題材作品
    雖然我學習的是古典油畫,但十年間我也在不斷探索新的風格,嘗試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風格和創作範圍。上個世紀最著名的寫實派畫家之一——智利畫家克勞迪奧·布拉沃,35歲的時候去往摩洛哥,愛上了那裡,並在那裡度過了餘生。你從他畫作中的花瓶、地毯、人們的服飾上,都可以看到摩洛哥文化的影響。歷史上很多有名的畫家都是在各個國家之間輾轉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學習、成長,表達他們看到的文化。
  • 中國抗疫沒有「魔法」,靠的是舉國同心偉大抗疫精神
    點新聞 華春瑩:中國抗疫沒有「魔法」 靠的是偉大抗疫精神 美艦非法闖我西沙領海 南部戰區回應 終於,同意停火!園方回應 要聞 華春瑩:中國抗疫沒有「魔法」 靠的是偉大抗疫精神 針對美國領導人指責中國抗疫成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以詳實數據予以駁斥。
  • 英國院士:「中國抗疫成功意味著什麼」
    我聽說,中文中的「危機」一詞是由表意「災難」和「機遇」的兩個字組合而成的。這似乎特別適用於新冠肺炎疫情。人們往往更容易看到災難,我們都為億萬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苦難而悲傷。然而,機遇也可能同時存在。潛在的機會只能猜測,因為當我們試圖預測未來時,一切實際上都是猜測。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激發強大奮進力量
    偉大抗疫精神的關鍵是堅定鬥爭意志,發揚捨生忘死的鬥爭精神。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面對各種困難挑戰,只有具備強意志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一個國家同樣如此。捨生忘死的鬥爭精神是偉大抗疫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敢於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  堅定鬥爭意志的前提是捨生忘死、不怕犧牲。
  • 普及抗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
    【鐵西區應昌小學關工委「普及抗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新學期伊始,瀋陽市鐵西區應昌小學關工委組織開展了以「普及抗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為主題的開學第 一課,從而加強對學生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做好應對「疫後綜合症」的壓力挑戰,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校園抗疫文化氛圍。
  • 弘揚抗疫精神,少年強中國強
    important}【愛的孕育·紅小熱點】弘揚抗疫精神,少年強中國強延安紅二十六軍紅軍小學今天,中國工農紅軍延安紅二十六軍紅軍小學開展了以「弘揚抗疫精神,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為同學們的新學期奠定堅實的精神基礎。
  • 德叔帶文德路小學學生重溫抗疫記憶
    南都訊 「我會給你們講我和戰友們與『新冠肺炎』大魔頭戰鬥的故事!」抗疫英雄張忠德在文德路小學「忠德中隊」的成立儀式上曾許下承諾,如今這個承諾實現了。「展中人」德叔連說「不容易」今年7月2日,56歲的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忠德與文德路小學三年3中隊(現升至四年3中隊)成功結對,組成了「忠德中隊」,用「忠德」命名象徵著一種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敢打能勝、捨生忘死的精神,德叔在中隊成立儀式上給隊員們許諾:要帶隊員們逛花城廣場、二沙島,吃蝦餃,講和新冠肺炎大魔頭鬥爭的故事。
  • 抗疫語言傳遞強大精神力量
    抗疫過程中,類似這樣通過話語溫暖人心的例子不勝枚舉。在肆虐全球的疫情面前,語言成為一種特殊的工具,它傳遞著力量,傳遞著溫暖,成為抗疫精神的載體。背後的故事,則充滿了文化含量。貼上像這樣能讓雙方共鳴的話語,在中國對外捐贈抗疫物資時已成為主流。中國捐贈給伊朗的抗疫物資上,用兩國語言分別寫了兩句話。一句是「伊朗加油!中國加油!」;另外一句「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出自古代波斯詩人薩迪的《薔薇園》,這首詩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藉此詩句來形容中伊關係再恰當不過了。
  • 快看漫畫的成功,偉大的安妮所看到的,會是中國漫畫的出路麼
    是娛樂,是消遣,是大眾在閒暇之餘用來滿足自己精神需求的消費品。而中國的漫畫,發展時間過短,在總體上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和瑕疵。所幸,大眾對於還在成長中的中國漫畫懷有這自己的包容心,而近些年來的中國漫畫家也一直在回應著觀眾們的期待,著實湧現出了不少的好作品。但是小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對於國產漫畫的解讀。而是陳安妮,這樣一個在中國漫畫市場中冉冉上升的一個新星。
  • 提問中國|中國抗疫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抗疫成功的原因是什麼?中國的抗疫模式為什麼成功?中國有什麼可以分享的經驗?這個視頻告訴你答案! En octubre de este a o, el auge turístico de la Semana Dorada del Día Nacional de China "conmocionó" a los medios extranjeros.
  • 《故事裡的中國2》:「當下」是最好素材,「精神」是最佳源泉
    不管是《父母愛情》中的送上祝福的守島老夫妻,還是《英雄兒女》裡97歲高齡的英雄團長,他們都通過這種互動,成了節目精神的某種縮影。《故事裡的中國2》所要呈現的絕不是一種個人感情,而是通過同一主題的不同故事勾勒一代又一代中國軍人的集體形象,同時與老一輩的奉獻精神楷模形成跨時空的對話與聯動。
  • 宣傳抗疫精神 凝聚中國力量 天津持續推進抗疫思政課
    日前,天津市教育兩委下發《關於引發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抗疫精神宣傳教育活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在「復學第一課」活動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展抗疫精神宣傳教育活動。該活動從即日起持續至2020年底,針對不同學段特點和學生接受習慣,聚焦抗疫鬥爭中展現出來的眾志成城、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等「抗疫精神」,遵循思政教育規律,從「知、情、意、行」四個環節,將組織高校思政課「教授團」宣講、「抗疫精神進課堂」主題宣傳、抗疫精神實踐教育等「十二項」宣教行動,在全市大中小學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講好「抗疫課」,弘揚抗疫精神,增強學生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 劍橋大學知名教授:中國抗疫成功意味著什麼
    【來源:中國日報網】【光明國際論壇筆會】我聽說,中文中的「危機」一詞是由表意「災難」和「機遇」的兩個字組合而成的。這似乎特別適用於新冠肺炎疫情。人們往往更容易看到災難,我們都為億萬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苦難而悲傷。
  • 用偉大抗疫精神立德鑄魂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指出,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一重要論述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當前正值高校學生有序返校復學,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抗疫精神的重要論述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情境和主旨。
  • 讓「抗疫精神」融入少年兒童成長血脈代代相傳
    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廣大少年兒童不僅親眼目睹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偉大壯舉,也聽從黨和政府號召、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疫鬥爭,更都陸續回到了往日熟悉的校園、見到了親切的老師同學。在同心共築中國夢、攜手奮進新時代的新長徵路上,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就需要讓「抗疫精神」融入少年兒童成長血脈代代相傳。
  • 思想燈塔 | 中山醫學院開展偉大抗疫精神宣講活動
    吳書記指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在這場同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