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早茶「四大天王」,有人說是蝦餃、燒賣、蛋撻、叉燒包,有人說是蝦餃、鳳爪、幹蒸、叉燒包,也有人說是蝦餃、幹蒸、鳳爪、腸粉。而據我的觀察,根據廣州人的飲茶習慣,應把「四大天王」依次定為:蝦餃、鳳爪、排骨、幹蒸。雖可能存有爭議,卻很客觀。
不將叉燒包、蛋撻、腸粉列入其中,儘管都有特色,但畢竟要優先評估各款點心的技術含量和大眾選量,而非個人喜好。如有不同看法,無論是餐飲行家還是飲食愛好者,都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意見!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眾口難調是肯定的,但必須言之有物,試跟大家作如下分享:
毫無疑問,蝦餃是一致的首選。我曾在之前一篇專門介紹蝦餃的文章中說:廣州美食亮麗點晴之筆,非她莫屬!而依個人淺見,唯一在外觀和口味上能與蝦餃媲美的就是潮州粉粿,其他種種點心都稍遜風騷。粉粿不在天王之列,當為王后!
蝦餃色澤晶瑩,形態美觀,胚皮柔韌,餡心鮮美,是老人、女士和孩子們的最愛。既是點心頭牌,也是出品王牌,在菜單上常以「蝦餃皇」出現,既言蝦餃之大,亦言蝦餃之尊。所以,飲茶必點蝦餃,而評價一間茶樓的點心製作水平,就是看其蝦餃的賣相和口感。
那麼,什麼樣的賣相和口感才算得上乘呢?有圖有真相——
傳統的蝦餃餡料有蝦有肉有菇有筍,現在流行的是獨蝦蝦餃,其餘輔料打成蓉拌入餡。造型須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道褶。蝦餃與北方餃子包法不同,澄麵皮是師傅用刀法拍成餃皮,而不是用擀麵杖擀出來的。優質美味的蝦餃一定要皮薄而軟,有一點韌勁,呈半透明,隱約可見餡內微微紅色的蝦仁,惹人憐愛。吃起來要爽口彈牙,蝦仁新鮮味美而有少許芡汁,還要有一點豬網油香。概括為十二個字:玲瓏剔透,爽滑鮮美,熱力四射。
而許多酒樓用料不新鮮,拌餡師傅又處理不當,蒸出來的蝦餃還有「雪」味(一股冰凍腥味),出品又不夠熱,咬一口都十分糟糕!
下圖為廣州某知名大茶樓的招牌蝦餃,可惜漏了一個字,應改作:砸招牌蝦餃。
豉汁鳳爪是廣州茶樓每天銷量最大的點心之一,多年來一直未有別的點心可以撼動其江湖地位,堪稱傳奇,故將它列在「四大天王」榜眼位置。
其實雞爪微不足道,在各大菜系中有多種做法,味道都不錯,但能像粵菜早茶這樣把尋常雞爪炮製成「鳳爪」的,真可謂鳳毛麟角!吃起來入口即化,一吮即脫骨,外皮膠原蛋白豐富,又吸足了滷水醬汁,豉味濃鬱,又略微帶點蒜香和辣味,實在太好吃了!
做鳳爪選材很重要,普通家雞的腳太瘦小,要選大種雞腳。首先要洗淨剪切整理好,加入紅白醋焯水,讓鳳爪蓬鬆起來,焯完水先冷凍一下,再炸至膨化,然後經過二次衝洗,瀝乾後方可進入秘制調味環節,經煮製燜入味而鬆軟,最後加入多種醬料,上籠蒸製。每家茶樓的秘制醬料都有所不同,從而決定了細微的風味差異和水平高低。現在流行的是百合醬蒸鳳爪,用豆豉醬、辣椒醬、柱侯醬等多種混合調製,秘而不宣。
鳳爪做法,又是焯,又是冰、又是炸、又是煮、又是蒸,複雜是複雜了些,但成品酥軟又彈牙,吃起來酥糯多汁,滿口流香,掃完一碟還不過癮。
豉汁排骨也是茶樓裡的槓把子。但做法相對普通,僅提示一點:茶市的豉汁排骨或蒜香排骨,與飯市的豉汁蒸排骨完全兩碼事。茶樓的排骨不是原味排骨,而要用冷水浸泡,甚至用洗衣機專門清洗到發白,完全去除掉排骨中的血水和肉腥氣。現在多數用標準凍排製作,比新鮮排骨更易加工也更易入味。
最後安排上燒賣。據考,燒麥在中國土生土長,歷史相當悠久。最初人們把它叫做「捎賣」,即在賣包子的時候捎帶著賣這種特殊的敞口包子。後來,捎賣又稱燒賣、燒麥、稍麥、稍梅、燒梅。也有直接叫「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麵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燒麥餡足皮薄,糯香可口,兼有小籠包之優點。
如今,各地燒賣在製作材料和做法等方面有很大差異。河南有切餡燒賣,河北有豬肉燒賣,安徽有鴨油燒賣,江西有蛋肉燒賣,山東有羊肉燒賣,杭州有牛肉燒賣,蘇州有三鮮燒賣,長沙有菊花燒賣;而湖南的燒麥和湖北的燒梅,由於在糯米混合粘米中加入了黑胡椒,味道那真是一流!
燒賣用燙麵,即用開水和面,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用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的棒槌型特殊擀麵杖,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周如同花邊,中間放餡,不用包,一提一捏就成型,上籠蒸熟即可。
然而廣式燒賣,竊以為不能跟北方燒麥相提並論。而且在廣州話中,「燒賣」和「燒麥」發音不同,廣州早茶是沒有北方燒麥的,廣州人多半也不了解燒麥是什麼,而習慣稱作「幹蒸」,也有稱「燒賣」或「幹蒸燒賣」,但叫「燒麥」的幾乎沒有。下圖是一份別致的北方燒麥,請注意觀察其與廣式燒賣的差異!
廣式燒賣不僅在選料上與北方燒麥不同,以豬肉餡為主,不加糯米,且造型也有一定差異。皮薄餡實,形若杯狀,圓底收腰,廣州話俗稱「黃蜂腰」。蒸出來比較幹,吃起來比較爽,所以才叫「幹蒸」。實際上就是個鹹水麵皮裹著的肉球,與廣式雲吞是近親。
廣式有幹蒸燒賣、鮮蝦燒賣、蟹肉燒賣、牛肉燒賣和排骨燒賣等等,都各具特色。當然廣州茶市中最常見的還是幹蒸燒賣。其麵皮淡黃,蟹籽紅豔,皮軟、肉嫩,稍含汁液,脆爽鮮香。製作是用雞蛋液與水和面作皮;豬肉、蝦肉、冬菇作餡;捏成石榴花形,蒸製而成,燒賣頂端可用魚籽蟹籽點綴,也有升級版飾以鮮蝦仁或小鮑魚。
至於說到哪家的早茶點心好,的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而言,外地來廣州的訪客可就近在星級酒店的中餐廳喝茶吃點心。可以說四星、五星級酒店的出品質量最有保障,只是價錢略貴。
其次,應選擇老字號酒家,如:泮溪酒家、廣州酒家、陶陶居、北園酒家、南園酒家等;但是,老字號也開始沒落了,廣州酒家就有分店出品奇差倒閉結業,陶陶居也已轉與山東老家合作,過去我最欣賞的南園酒家換了幾任老闆,幾乎將原來獨有的園林景觀破壞殆盡!
再次,可選擇網紅茶樓,人聲鼎沸也很熱鬧,但出品質量波動較大,如某網紅大茶樓的「四大天王」竟沒一樣合格的,好在它有許多創新的點心推出,我就特別讚賞它的「四色蝦餃」、「脆皮煎封年糕」和「金莎紅米腸粉」。
最後,如果你嘴夠刁,又有一定美食經驗,可以試試像「點旨一盅」這一類的私房點心,水平和創意自然不同一般,結論就任由評說了。
如果讓我給大家開個點心菜單,下面就是,拿去不謝!歡迎關注交流!
水晶蝦餃、豉汁鳳爪、潮州粉裸、紅米腸粉、泰香榴槤酥、香茜牛肉球、白焯菜芯、艇仔粥、香煎餃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