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爸爸沙溢面前是絕對的「24K純爺們」
和媽媽、弟弟在一起時又成為暖心到爆棚的小天使
從《爸爸去哪兒》到《媽媽是超人2》
「東北宋仲基」安吉圈粉無數
成為爸爸媽媽心中的暖男Top1
在昨天的《媽媽是超人2》中,胡可帶著安吉和小魚兒去軍訓訓練營開始他們的「男子漢小旅行」時,安吉就表現出了大哥哥的風範:獨立整理行李、將MAGNEO照照樂放置在對的地方、帶領小魚兒熟悉環境。
進入訓練營後,「鯽魚兄弟」分分鐘成為了「安吉老師」和「學生小魚兒」:教弟弟報名、幫弟弟穿衣服、鼓勵弟弟.
除了「暖男」特性,安吉東北漢子的勇敢也讓人無法忽視——單獨挑戰高空繩索。
細心溫柔好脾氣
獨立勇敢很懂事
在許多爸爸媽媽眼中
安吉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小孩」
就連他時不時的羞怯也成為了萌點之一
在敬禮考驗中,安吉出色的表現讓同隊伍小朋友佩服不已。但是在教官詢問誰覺得自己做得好的時候,安吉卻一反平常的勇敢,害羞得不好意思舉手。
即便看到別人得到五角星時,自己也會有失落、渴望的情緒,安吉還是不敢舉手表現自己。
在大多數人們的眼中這樣的害羞可能不算什麼
可能只是小朋友內向的性格而已
但越來越多的例子表明這可能不僅僅是「害羞」
不敢表現自己、即使有很好的表現也將自己隱藏在人群中……
在傳統觀念裡
這些可能只是無傷大雅的「害羞」、「內向」、「中庸」
但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這很可能是孩子「低自尊人格」的表現
別忽略孩子的「害羞」
別讓孩子變成「低自尊人格」
低自尊人格,即不能客觀地評價自我,缺乏對自我價值的全面認識,對自己所能做到的成果也不接受甚至不認可。
以安吉為例,在「敬禮考驗」中的表現足以證明他的能力,而讓其不敢舉手、不敢承認自己的極有可能是他對自己的評價低於自己的實力,過於擔心別人的看法——這是典型的「低自尊人格」偏向。
低自尊的孩子在日常生活及未來成長中,常常會因為害羞、膽怯、不自信等原因錯過機遇,甚至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內心深感到無助和悲觀,陷入抑鬱消極的怪圈。
與此相對,高自尊的孩子會擁有更加強烈的自信心,積極態度高於消極態度,對自己的認同感更為濃厚,所以擁有高自尊人格的人會更善於解決困難,冷靜地處理問題,在兒童時期也能和其他小朋友樂觀向上地相處。
心理學家斯坦利·庫柏史密斯認為自尊包括四個維度:重要性、能力、權利和美德。
告訴孩子,做得很棒
孩子渴望得到他人的注意、接納、支持和喜歡,他們可能通過言語、動作、面部表情等方式來展示自己,從而獲得肯定或撫慰。如果孩子與那些關注自己,尊重自己的人相處,那麼就容易對自己產生積極的認識;如果周圍人都認為孩子是有能力的,那麼他們也就更傾向於承認自己的能力。
比如在孩子希望得到誇獎時,父母應及時地進行正面反應:
「媽媽,我今天洗了襪子!」
「寶貝真棒,乾淨的小襪子如果不喜歡和髒髒的小手套一起玩怎麼辦呢?我們要不要把小手套也變乾淨呀?」
提高能力,開闊眼界
真正的自信不是來自於別人的評價,而是由本身的能力所決定的。他人鼓勵一萬次,不如讓孩子自己成功一次。只有讓寶貝們在成功中逐漸了解到自己的能力,才會真正給予他們勇氣和自信。
父母需要學會更大膽地放手,讓孩子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實踐中發現價值、培養信心,對自己產生更高的信任感。
比如當孩子想完成某件事時,父母應「輔助」他們想辦法,而不是取而代之:
「爸爸,小火車為什麼不動呀,我想和小火車一起玩.」
「小火車看到鐵軌還沒鋪好,當然會不高興,不高興就不能好好和寶寶一起玩了。我們把鐵軌和山洞都弄好,讓小火車動起來好不好呀?」
「好!我和爸爸一起來!」
自我控制,相信自己
父母的「他人控制」不能伴隨孩子一生,在成長過程中,孩子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更為重要。提高自我和對環境的控制力,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他們需要更高的心理素質和自控能力來面對未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從小事鍛鍊孩子的自控能力:
「我不要玩樂高!我要看電視!」
「那和媽媽做個約定好不好?只要寶貝為媽媽搭個小房子,媽媽就和寶貝一起去』小房子』裡看電視可以嗎?」
」……我給媽媽造的房子一定超級漂亮超級大,我們一起去裡面看電視~」
道德水平,父母教育
學習階段也是模仿階段,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通過觀察別人的做法而學到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反應、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觀念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未來。誠信教育、自我肯定、道德要求.是在其成長過程中就要逐漸培養的行為標準。
比如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需要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
「為什麼要把廢紙扔在地上呢?在家裡爸爸媽媽收拾很累,在外面叔叔阿姨也要收拾的,寶貝只心疼爸爸媽媽不心疼別人嗎?」
「我不要大家累累的,我自己去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裡~」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現代年輕父母常常會犯「想當然」的錯誤,將孩子的反應歸結於性格或環境問題,而不是深刻地進行思考和研究。同時,爸爸媽媽們過於注重物質教育、輕視精神教育也是現在很多問題的原因之一。
美國心理學家坎貝爾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爸媽和長輩要作出相應的」精神投資」。
父母要及時對孩子的表現作出反應、培養孩子的實踐和理論能力、適當學會放手、為他們樹立榜樣.幫助其擁有「高自尊人格」。
基於美國心理學家羅森伯格的自尊心測試量表,我們設計了(兒童版)自尊心測量量表,下面就來看看你家寶貝是「高自尊人格」還是「低自尊人格」吧!
心理測試:測測看孩子有多強的自尊心?
請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下面的描述給出相應選擇
A 非常符合 B 基本符合 C 不符合 D 很不符合
1.孩子可以說出自己的很多優點
2.孩子覺得自己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把事情做好
3.在交流過程中,孩子會表現出對自己成果的滿意
4.總能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
5.孩子對自己的想法有肯定態度
6.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喜歡自己
7.孩子常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做
8.孩子說不出自己有什麼興趣愛好
9.在競爭中,孩子總覺得自己會是第二名,甚至是失敗者
10.孩子常常陷入悲觀情緒,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計分標準:
1—5題選A得4分,B得3分,C得2分,D得1分。
6—10題選A得1分,B得2分,C得3分,D得4分。
總分在10—40分之間。
評判標準:
30分以上,說明孩子偏向「高自尊人格」,能夠較好地肯定自己,接納自己。
20—30分,說明孩子的自尊程度一般,多數時候能肯定自己,接納自己,但對自己的信心仍有動搖。
20分以下,說明孩子偏向「低自尊人格」,在多數時候都處於一種否定自己,被動,退縮的狀態,需要父母的幫助進行改變。
你家寶貝是「高自尊人格」還是「低自尊人格」?
請在留言區寫出結果和你的想法
說不定還會有驚喜呢!
-- END --
大家都喜歡看:
怎樣做到放心給孩子真正的自由?
切勿讓可以成為天使的電子產品變成魔鬼
孩子,我可以無條件愛你,但不能無原則愛你!
如何陪伴孩子,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上篇)
如何陪伴孩子,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下篇)
又是一年入學季,家長為孩子做什麼才最有用?
老是把安全感掛在嘴邊,你給孩子真正科學的安全感了嗎?
▲長按關注MAGNEO照照樂訂閱號,
獲得更多育兒靈感!
▲長按關注MAGNEO照照樂服務號,
搶先知道MAGNEO新鮮事兒!
▼點點點這裡,到MAGNEO照照樂™官方商城溜達溜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