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老師和家長支持在課堂上完成所有的作業?

2020-09-16 啟蒙的智慧

學生學習完了知識之後完成作業,這本是一個很正常的教學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來驗證。也就是說,在學習了相關的知識之後,學生要有一個消化理解的過程,在消化之後再來做作業來驗證,你是否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所學的內容?但是有不少的家長,甚至是老師都很支持在課堂上完成所有的作業,以便下課之後孩子盡情的玩兒,老師也不再操心輔導孩子的作業,家長也不再過問孩子的作業,因為在學校都解決了,這樣坐下來看起來是皆大歡喜實則是為孩子埋下了不少的隱患。


因為知識的吸收,必須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如果老師在課堂上這麼一講,馬上就這麼一問,你就這麼一回答,正確了,我們就合起書本,皆大歡喜其實這中間還是有很多隱患的,比如老師講的道理,經過時間你會發現有些東西你還沒有理解,或者沒有很好的理解。如果都在課堂上,那麼一問一答,有很多東西你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會了?你根本不知道,因為在課堂上剛剛講過,你就借著那一點還沒有消失的印象來回答你所學的問題,可能啊,完全是拼記憶,並不是平用思考來回答問題。如果你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理解不懂的再問,這樣做出來的作業可信度就高得多,也就是老百姓說的紮實得多,


學習和我們做事情的道理是一樣的,有很多東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過程,需要程序,需要時間,所以指望在幾十分鐘內把老師所講的內容吸收消化是不現實的,一定要有時間的磨合,才能夠真正的掌握老師所想的知識內容。希望學生下課之後不再給自己添煩惱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是不正確的沒有時間的磨練,沒有來回反覆的作業,想把知識學牢靠,只是一個幻想。

相關焦點

  • 如果取消家庭作業,所有作業必須在課堂上完成,可行嗎?
    一、為什麼可行呢?如果發一紙調查函:取消家庭作業,所有作業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作為兩個學生的家長,我舉雙手贊成。原因有3:1、從減負的角度來說,給家長省去了許多時間,省去了許多負累。在我看來,像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家庭作業在2個小時以內能夠完成的,就相當不錯了。如果加上讀書、背書、背筆記,那三個小時就不一定夠了。這從孩子放學到家庭作業完成,最起碼要3——4個小時,家長不能離身。
  • 作業在課堂完成,給家長和孩子減輕負擔,這樣的安排家長歡迎嗎?
    閨蜜覺得,以前我們上學時,父母也沒有像現在的家長這樣天天輔導功課,天天陪著孩子熬夜。那時候,頂多父母問問「有作業沒?」、「做完了嗎?」其餘的檢查、批改、輔導都是老師在做。所以,閨蜜就想,如果能規定作業必須在課堂完成,給家長和孩子減負,就好了。閨蜜的想法,也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 為減輕家長與學生負擔:作業都在課堂上完成,不布置家庭作業?
    取消家庭作業或者說不布置課外作業,我肯定是沒意見的,大多數老師也不可能會有意見吧?所有作業都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也不準布置很多課外作業,這很好呀!學生應該最高興,其次是老師;可是,家長們心裡會怎麼想呢?優秀的學生一樣會自覺完成手頭上所有作業,包括教輔資料上的,同時有剩餘時間還會主動找作業做,或加大課外閱讀量;優秀的家長一樣會督促自己的孩子多「刷題」,隨時檢查他的作業——尤其是理科的計算題、文科的探究題。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因為這樣才能熟能生巧,觸類旁通,同時也不讓孩子放養,歇懶心。完全不布置作業一定弊大於利。
  • 一封信告訴家長,老師為什麼不「催作業」了?
    我也在反思,為什麼學生交作業必須要老師反覆提醒?老師非常糾結:催吧,怕出事;不催吧,學習跟不上。接下來,我想與各位家長聊4個問題:1 為什麼要上網課?對於所有家長來說,2020年最特殊經歷的是這場疫情,其次是孩子開始上網課了。
  • 為什麼現在的老師喜歡讓家長批改作業?我來告訴你吧!
    看網上,很多家長說現在的老師太懶了,連作業都不改,都是讓家長批改。在我們這裡,實際也存在讓老師批改作業的現象,尤其是小學,那為什麼小學的老師這麼喜歡讓家長批改作業呢?是因為老師們的都懶嗎?當然不是。今天,我就從家長老師的角度分別談一談吧。
  • 為什麼有的小學作業那麼多?有的卻很少?
    為什麼有的小學作業那麼多?有的卻很少?我一個朋友,孩子剛上五年級,每天作業寫到晚上十一二點,還得媽媽陪著。語數英三科,每個老師留好多作業發到群裡,家長幫忙列印出來。那麼小學應該有這麼多作業嗎?這樣好嗎?
  • 為什麼有的老師得不到家長的尊重
    老師,本應得到人民大眾的尊重,二三十年前,很少有家長不尊重老師的。雖說老師清貧,家長和學生對老師的話卻深信不疑。但是現在一說起老師,部分人就直戳老師脊梁,為什麼會這樣?不止一次出臺文件,要求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這其實就說明老師收入比公務員低得多。我們不能排除社會上部分人以收入來衡量價值。記得前幾天父親生病住在醫院,我到醫院去陪護,其中有人就談起了老師。他們聽說我工作20多年,工資只有近4000元,連看我的眼神都變了。
  • 我想不明白,學生為什麼只完成某科作業,而不完成我的作業
    學生完成某一科老師的作業,或者是不完成某個老師的作業,關鍵原因是在於他自己,老師是外在因素,也有一定的原因。在學生時代,我們都知道有的老師,他要求非常嚴格,課堂紀律也是非常的好,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同學們很怕這個老師,這個老師布置的作業
  • 取消家庭作業,所有作業都在課上完成,更有利於學生減負。好嗎?
    關於學生家庭作業是這麼具體規定的: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科學合理布置作業。作業難度水平不得超過課標要求,教師不得布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關於學生考試是這樣要求的:堅決控制考試次數。
  • 作業到底該誰批?是老師還是家長
    作業原則上應該是老師批,孩子寫作業老師批作業,絕不可以把批作業的事情推給家長。是不是所有的作業,所有的練習都要由老師來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小學低年級所有的作業都要由老師來批。1.低年級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看似知識簡單,其實需要關注的細節非常多,語文書寫的筆畫、是否出頭、佔格位置等等,家長完全不了解,有時候家長覺得差不多,其實是不規範,推給家長無法達到作業訓練的目的。
  • 老師留的作業多,家長投訴!老師留的作業少,家長又投訴?
    想起上學期,曾經因為留作業多少的問題,學校被家長投訴,老師們心裡就窩氣。就在上學期有的家長投訴說老師留的作業多,學生沒有休息的時間。校長就召開全體任課老師會進行研討,大家認為減少作業量不能簡單的減少作業數量,要在作業的質量上下功夫。於是基礎知識類的練習題少了,提高思考分析能力的題型多了,結果,弄得很多家長都不會做,單元考試時,學生成績普遍下滑。
  • 明知道孩子的作業都是家長代勞,幼兒園老師為什麼還布置手工作業
    有朋友問:明知道孩子的作業都是家長代勞,幼兒園老師為什麼還布置那麼多手工作業?我的理解是這樣的:要相信幼兒園的老師布置作業的用意是為了孩子好。在這個基礎上,家長的心態才能平和。我也經歷過孩子上幼兒園這個階段,各種手工作業多多的現象。當時也是頗有怨言的,因為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會,大部分事情都要我代勞。特別是自己很忙的時候,還要去做孩子的作業,心裡會感到很煩。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應付了事,覺得小孩子的作業沒那麼重要。但後來班上部分家長的做法改變了我的觀念。
  • 網課作業,考驗家長的時候來了?老師:好的依然好,差的怎麼辦
    網上課堂,現在進行得如火如荼。雖然是毀譽參半,卻又是勢在必行。於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隨之而來的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網上作業,讓一眾老師看花了眼,也讓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愁白了頭。網上作業之拍攝顛倒篇:尤其是小學生的網上作業,不知道家長是怎麼拍攝和上傳的,橫的,豎的,甚至是倒的,很多老師笑言,治好了我多年的頸椎病。
  • 孩子家庭作業老是很晚才完成,家長應該關注這幾個原因
    經過漫長的暑假,剛剛回歸校園,很多孩子的家庭作業都很晚才完成。不光是家庭作業,連老師都覺得頭疼,因為班上總有幾個孩子課堂作業不能按時完成。一旦孩子作業寫到很晚才完成,有家長就覺得是老師作業布置太多,有的的確是老師布置作業時沒有考慮作業量,但有的卻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 管建剛:習課堂:沒有回家作業,考試年級第一
    這個班的基礎在平行班位列中等, F老師說,這應該是作業課內完成的功勞,本學期除了素材,所有作業都在校、在課上完成。沒有回家作業,班級成績年級第一,這不是說夢話,而是真真實實的發生。作業不在於做得多,而在於做得有效。怎樣的作業是有效的呢?在老師眼皮底下完成的作業是最有效的。習課堂,重視學生在「課上的練」、「課上的習」。不少人把解讀的重點放在了「練」和「習」上,這是錯誤的。
  • 北京地區重要通知:減少線上留作業、線上完成作業,家長拍手稱讚
    北京教委重要通知:減少線上留作業、線上完成作業,家長拍手稱讚疫情期間很多的老師只能通過線上的手段布置作業,學生們也只能通過線上完成作業,然後給老師發過去,但是這樣卻導致很多小學生連筆都不會握了。現在新學期開始了,北京教委為了防止這樣的現象繼續下去,發布了重要的通知:在新學期裡,中小學生要多用筆和紙,介紹電子產品的使用,不僅是保護學生的視力,也是增加學生的書寫和動手的能力,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 小學老師最弱的做法,是讓家長監督,指導孩子寫作業
    昨天跟朋友吃飯,剛好聊起小孩的教育,大家都對監督孩子寫作業有意見,說明明上學的是孩子,為什麼父母要跟著一起寫作業。有一個朋友說:快別提了,上次我就在家長群發了一點牢騷,沒想到,老師直接懟我:「要不要學的好是你們家的事,反正我是盡到該盡的義務了,朋友無語」。我當時跟大家說:「這有什麼好糾結的,老師愛怎麼說怎麼說,咱不配合不就完了嘛」!
  • 作業沒完成被罰站,家長鬧事,校長批評老師並要求檢討,合理嗎?
    第一,學校要減負,家長要成績,在中小學生&34;問題上學校教師和家長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一方面2019年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史上最嚴&34;把學生作業負擔重作為重點治理,今年最新&34;又把把超前教育列為負面清單,規定中小學生不用學習超過自己接受能力以外的知識。
  • 家庭作業:學生可否校內完成?家長或託管班輔導檢查籤字,好嗎?
    有家長就說,如果取消家庭作業,讓孩子在課堂上完成,以此減輕家長負擔與學生負擔,這不好嗎?也有家長說,孩子上個學,家庭作業每天都要輔導籤字,太麻煩了!如果是小學低年級,如果是老師在課堂上能夠做到精講多練且自習課及時輔導的話,所有作業校內完成沒問題。
  • 老師要求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是對是錯?
    我們應該都可以看到,小學生放學時,每一個孩子都是背著重重的書包,裡面堆滿了各種作業題,都是當天晚上要完成的。經常聽到家長或者小學生提到,作業太多了,每天要忙到很晚才能睡覺,更沒有時間去玩。聽到這裡,稍微有點慶幸自己小時候還是很幸福的,每天聽到放學鈴聲就是最高興的時候,因為可以去盡情的玩耍了。